
2016年1月10日,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四川遂宁市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举行了创作基地揭牌仪式。蓬溪县委宣传部长邓正强、拱市村第一书记蒋乙嘉、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中国诗歌万里行秘书长祁人共同为“中国·拱市村创作基地”揭牌。
拱市村在四川当地很有名气,先后获得了生态文明村、市级文明村、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等荣誉。拱市村第一书记蒋乙嘉是一个典型人物,当过兵、下过海,将自己创业收入的一千多万元全数捐给村里,用于修路建房等建设。8年来,蒋乙嘉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致富之路,从一个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著名的富裕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
万里行采风团由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叶延滨、秘书长祁人以及诗人李犁、洪烛、周占林、赵智(冰峰)、杨志学、北塔、李自国、王博生、梁建国、刘燕、唐诗、杨俊富等组成,诗人们对于一个脱贫致富的乡村,通过采风活动,用诗歌记实大美遂宁、诗画蓬溪斑斓乡村的嬗变历程,为强国梦留下诗篇。
出生于自贡荣县的诗人祁人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他告诉记者,这是首次将全国性诗歌创作基地落户村一级组织。在祁人的设计中,依靠创作基地这一平台,除了经常性的采风活动之外,还将邀请国内较有影响力的诗人常驻拱市村,用诗歌的形式,记录四川西部一个小山村的小康之路。
诗人洪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眼前的拱市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不仅有漂亮的住房、通畅的道路和农业产业支撑等硬实力,还有诗歌、书画、群众文娱等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他在即兴而成的一首小诗中写道:“我看见那么多鲜花,都是笑脸,我看见那么多笑脸,都是鲜花……”
作家网总编、中国微小说与微电影创作联盟常务副主席冰峰(赵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巨大变革,农村人为了改变生存境遇,几乎都去城市打工去了。村庄的凋敝、衰败,甚至消亡已经成为常态。在拱市村,我们看到了勃勃生机和欣欣向荣的景象,看到了中国农村的未来和希望。作为作家,我们有责任拿起我们的笔将这里发生的一切宣传出去,让拱市村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的模板、典型、典范。
让土地充满希望,让鲜花开满村庄。这是拱市村见得最多的标语。拱市村“第一书记”蒋乙嘉接受采访时说,经过返乡8年多时间的奋斗,原本落后闭塞的拱市村变成了现在远近闻名的“小康村”,他的目标是——“要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羡慕的生活。”

授牌仪式后合影留念

蓬溪县委宣传部长邓正强、拱市村第一书记蒋乙嘉、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中国诗歌万里行秘书长祁人共同为“中国·拱市村创作基地”揭牌。

拱市村“第一书记”蒋乙嘉向采风作家介绍情况

祁人向诗人刘燕颁发“中国·拱市村创作基地”主任聘书。

拱市村“第一书记”蒋乙嘉向叶延滨颁发荣誉村民证书

拱市村“第一书记”蒋乙嘉向祁人颁发荣誉村民证书

拱市村“第一书记”蒋乙嘉向赵智(冰峰)颁发荣誉村民证书

拱市村“第一书记”蒋乙嘉向洪烛颁发荣誉村民证书

拱市村“第一书记”蒋乙嘉向周占林颁发荣誉村民证书

拱市村“第一书记”蒋乙嘉向李犁颁发荣誉村民证书

拱市村“第一书记”蒋乙嘉向王博生颁发荣誉村民证书

冰峰(赵智)、李志国、洪烛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