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音摄于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
征集北京中轴线建筑诗歌和摄影作品的启事
导读:
根据《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精神:“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活动。对保护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做出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市人民政府和遗产地区人民政府应当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北京建筑大学云水音文化工作室(建筑诗歌文化研究中心)、云水诗社和摄影协会联合中国作家协会《诗刊》中国诗歌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作家网、世界诗人大会、丝路国际诗歌联盟、北京领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及摄影和遗产保护机构等,开展北京中轴线建筑诗歌和摄影作品收集与征集活动。促进民众通过诗歌和摄影弘扬中国城市规划的轴线文化,正如纪录片《北京中轴线(精编版)》所表述,“北京中轴线是民之轴,情之轴”。为了便于收集和征集,附录中初步列举了北京中轴线的重要建筑、空间和景观共86处,作为重点收集和征集对象,其中,重点整理老城内的轴线建筑诗歌和摄影作品。收集整理北京中轴线诗歌和摄影作品是功德善举,欢迎广泛参与。




(以上4幅图选自《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与未来》)
一、收集主题
1、收集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北京中轴线建筑诗歌作品
1)诗歌原作(收集数量不限)
2)诗歌原作者简介(每一位原作者100字以内,如果无名请标明“无名”)
3)收集者简介(100字以内)和个人近照一张。
4)收集者对诗歌作品的介绍和评论(包括诗歌的出处,创作诗歌的朝代,描写的是哪个建筑等,300字以内,)
5)投稿方式:打包文件发至邮箱ysywhgzs@126.com,邮件主题请注明“1+收集者姓名+北京中轴线建筑诗歌”。
2、收集1949年之后北京中轴线建筑诗歌作品
具体要求同上。打包文件发至邮箱ysywhgzs@126.com,邮件主题请注明“2+收集者姓名+北京中轴线建筑诗歌”。
3、收集元明清民国时期以及1949年之后中轴线建筑的摄影作品
1)摄影作品原作(收集数量不限)
2)摄影作品原摄影者简介(每一位原摄影者100字以内,如果无名请标明“无名”)
3)收集者简介(100字以内)和个人近照一张。
4)收集者对摄影作品的介绍(包括摄影作品的出处,摄影作品的时间,描写的是哪个建筑等,300字以内)
5)投稿方式:打包文件发至邮箱ysywhgzs@126.com,邮件主题请注明“3+收集者姓名+北京中轴线建筑摄影”。
二、征集主题
1、征集诗人现时创作的北京中轴线建筑诗歌
1)诗歌原创(中英双语),如已发表请标明发表刊物或平台(可投多首,每首的中文诗歌总行数原则上不超过50行。英文译文要信达雅。如果没有英文译文,投稿同时签一份委托书,委托主办方翻译)。
2) 体裁包括旧体诗和现代诗,诗文符合诗歌的韵律等相关要求。
3)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和个人近照一张。
4)内容要求:积极向上,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以诗歌和文学的力量传递正能量。
5)对诗歌作品的介绍(包括诗歌描写的是哪个建筑,300字以内)
6)投稿方式:打包文件发至邮箱ysywhgzs@126.com,邮件主题请注明“4+收集者姓名+北京中轴线建筑诗歌”。
2、征集摄影师现时拍摄的北京中轴线建筑作品
1)摄影作品原创,如已发表请标明发表刊物或平台(谢绝提供电脑创意和改变原始影像的作品,照片仅可作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适度调整,不得作合成、添加、大幅度改变色彩等技术处理。电子版相片要求jpg ,其它文件格式请转成本格式提交。图片不得小于600万像素,图片大小要求5M以内。所有图片必须保留EXIF信息)
2)摄影者简介(100字以内)和个人近照一张。
3)作品要求:积极向上,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可观性,以摄影的力量传递正能量。
4)对摄影作品的介绍(包括摄影作品是哪个建筑,300字以内)
5)投稿方式:打包文件发至邮箱ysywhgzs@126.com,邮件主题请注明“5+摄影者姓名+北京中轴线建筑摄影”。
三、收集和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7月31日。
四、征稿范围
凡国内外诗人、作家、诗歌爱好者均可参与收集和征集诗稿投稿。
凡国内外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均可参与收集和征集摄影作品投稿。
五、注意事项
1.投稿作品需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突出思想性和艺术性。
2.收集作品必须保持原作,不得自行更改。
3.征集作品必须为原创,如已发表请标明发表刊物或平台。
4.征集作品投稿者应对作品拥有完整的著作权,并保证其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
5.征集作品如发现有抄袭侵权行为,一经查实,取消投稿资格,并由投稿者承担相应的一切法律责任。
6.活动主办方有权对作品公开发表、结集出版、播出推送、展览展示等。
7.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属于活动主办方。凡投稿者,即视为已同意本征稿启事之所有规定。
8.本次征稿活动以出版和展览的形式呈现,投稿均无稿费,每一位诗作者/收集者/摄影者均可以得到一本诗歌摄影集,展览时间和地点将在云水音文化工作室等平台另行通知。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活动主办方拥有相关作品的出版权、汇编权、翻译权、图片和肖像使用权、传媒传播使用权及转授第三方使用权等相关权利。
六、奖项设置
本次征稿活动根据征集的诗歌作品进行“第一届建筑诗歌评奖”和“北京中轴线建筑摄影作品评奖”活动,设各类奖项:
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征稿截止后,主办方将邀请国内著名诗人、评论家、资深编辑、摄影家等组成“第一届建筑诗歌评奖”评委会与“北京中轴线建筑摄影作品评奖”评委会,对来稿作品进行评选。
特别说明:
1.收集者、诗作者和摄影者的简介包括姓名、通讯地址、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不按要求投稿的稿件均视为无效稿件。
2.请根据自己的投稿内容编写正确的邮件主题发至邮箱ysywhgzs@126.com,便于我们整理。
3.本次活动是弘扬文化服务首都的善举,对更多参与的组织、机构和公益团体等将继续推文说明。
【附录】关于北京中轴线(下划线的建筑为重点收集和征集对象)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的脊梁,源于元代,历经明清、民国,至今754年。北京中轴线奠定于元代。至元四年(1267年)元大都始建,于当时积水潭(今什刹海)东岸选择确立城市中心点(基本位于今鼓楼的位置),成为元代中轴线的起点。这条最初的轴线自中心台,南经万宁桥至宫城,再经皇城,最后至南端丽正门(今英雄纪念碑附近),形成了约3.75公里的城市中轴线。
明代北京城较元大都整体南移,但城市中轴线的主体格局与位置被严格保留。内城中轴线北起钟鼓楼,经皇城万岁山、紫禁城、承天门、千步廊、大明门,至内城南门正阳门,全长达 4.75 公里。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京开始修建外城,中轴线南端点再次向南延伸至永定门,形成了贯穿紫禁城、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7.8公里的城市轴线。
中轴线上建筑从南往北依次为,永定门箭楼(1957年拆除)、永定门城楼(1957年拆除,2005年重建)、天桥(1934年拆除)、正阳桥坊(五牌楼)、正阳门(前门)箭楼,正阳门城楼、中华门(明称大明门,清称大清门,民国时改为中华门,1954年拆除)、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钦安殿、顺贞门、神武门、北上门(1956年拆除)、景山门、绮望楼、万春亭、寿皇门、寿皇殿、地安门(1954年拆除)、万宁桥、鼓楼和钟楼,约33座重要建筑。
以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天坛─先农坛、东便门─西便门、崇文门─宣武门、太庙─社稷坛、东三座门─西三座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华门─西华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共9组对称型建筑。
1949年开国大典上使用的旗杆即在中轴线上。1952年,北京拆除了长安左门、长安右门,1954年,北京拆除了中华门,使得天安门广场扩大到现在的规模。广场中央建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东西两侧则是基本对称的人民大会堂(西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东侧)。1976年毛泽东逝世之后,在原中华门的位置建造了毛主席纪念堂。2007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西侧建成国家大剧院。共7处建筑。
1990年北京申办亚运会成功之后,为了连接城市中心和亚运村,北京在二环路钟鼓楼桥引出鼓楼外大街,向北至三环后改名为北辰路,这条路成为北京中轴线的延伸。西边建造了中华民族园,东边则是奥体中心。北京申奥成功后,中轴线再次向北延长,成为奥林匹克公园的轴线。东边建造了国家体育场“鸟巢”,西边则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两个建筑一圆一方,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思想。再向北,穿过奥林匹克公园,到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该公园中间的仰山、奥海均在中轴线上。中轴线北延线上的9处建筑。
近几年中轴线向南延伸,直达大兴国际机场。
中轴线沿途有多条大道名街,南苑路、永定门外大街、永定门内大街、天桥南大街、前门大街、地安门内大街、地安门外大街至到二环路,鼓楼外大街、北辰路、天辰路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等。中轴线上有河流桥梁,内城河、外城河、什刹海、北海、中南海和万宁桥等。
除了以上的重要建筑与空间还有重要标志物,如北京中轴线圆盘、大栅栏、天桥剧场,以及民居、树木、园林等。
【参考资料】
1.晋宏逵《故宫营建六百年》中华书局,2020年10月
2.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8%BD%B4%E7%BA%BF/5315908?fr=aladdin
3.《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与未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1734204838157388&wfr=spider&for=pc
4.《北京中轴线(精编版)》,中央电视台9频道
https://tv.cctv.com/2014/02/13/VIDE1392233053474618.shtml
5.《中轴线区域景点采取预约或限流、分流等措施》,北青网,2021/04/18
北京建筑大学云水音文化工作室(建筑诗歌文化研究中心)
北京建筑大学云水诗社
北京大学摄影协会
撰稿 云水音
审核 刘国朝
来源:云水音文化工作室
https://mp.weixin.qq.com/s/MZozi9fnl3Yacg_Q--D9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