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小说 > 正文

血染的红豆杉(电影文学剧本)

       时间:当代。

  地点:陇南擂鼓山林区。

  人物:华泰,40余岁,护林员。华泰的老婆,30余岁,农民。华泰的一儿一女,10岁,8岁,小学生。马波,20余岁,辞职护林员,自由职业者。游客若干人。盗伐者若干人。

  片头:一座雄伟绵长的大山,自上而下形成了梯级式的三种主调色彩:洁白、深碧和浅绿,层次分明,长年不变。海拔四千米以上是周年不化的积雪,云雾缭绕;雪线以下是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深邃神秘;靠近山跟的地方是采伐之后人工补栽的新树幼林,郁郁葱葱。

  字幕(画外音):“这个地方叫擂鼓山。据说,山顶上一有暴风雪,就会发出擂鼓般的响声,故而得名。擂鼓山的原始森林里生长着大量的天然珍稀树种红豆杉,因其提取物紫杉醇,可以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对肺癌、食道癌等癌症亦有明显疗效,皮、根、茎、叶均可入药,故而市场价格不菲,时常有不法分子前来盗伐,贩运到山外倒卖,牟取暴利。本片讲述的,是一个护林员用鲜血和生命保护红豆杉的真实故事。”

  推出片名:血染的红豆杉

  (01)清晨。擂鼓山下。

  擂鼓山对面,一块草坪上,有一溜儿板房,第一间的门边挂着“陇南清河林场擂鼓山护林站”字样的木牌。

  (02)护林站。

  一间板房门打开了,一只半大的小黄狗跑了出来,接着主人公华泰也走了出来。华泰背着一支微型冲锋枪,脖子上挂着一架望远镜。他抬头张望东山,太阳刚刚露头,放射着耀眼的金光。

  (03)板房前。

  华泰举起望远镜,调动焦距,镜头里出现了一片密集的红豆杉树林,苍翠,静谧,充满了勃勃生机。

  (04)原地。

  随着望远镜镜头的移动,可以清晰地看见,远处开阔的草坪上停放着各种自驾游的车辆,几泼红男绿女们正在游山玩水,给沉寂的擂鼓山平添了许多闹热,许多色彩。

  (05)原地。

  镜头渐渐拉近,停留在了几位很性感的少妇身上——靓丽的脸蛋、鼓胀的胸部、丰腴的身材、后翘的屁股。华泰对小黄狗喃喃:“小伙伴,你看见了吗?城里来的女人真好看!”

  (06)山路上。

  华泰和小黄狗行走在曲曲弯弯的山间小路上。

  小路两旁,清泉叮咚,山花烂漫,灌丛茂密。

  鸟语声声:索儿——回久,此起彼伏,清脆动人。

  (07)天空中。

  蓝天白云。

  有一只老鹰,在天空中孤独地盘旋。

  (08)树梢头。

  蝉鸣声声,急促暴躁。

  (09)草坪上。

  华泰来到了草坪上,与游客们热情地打招呼。

  一男青年:“华泰大叔,怎么就你一个人,你那个叫马波的搭档呢?”

  华泰:“他人年轻,耐不住寂寞,辞职不干了,到城里做生意去了。”

  一女青年:“华泰大叔,场部没有给你再派人来吗?”

  华泰:“这里太偏远,都不愿意来。”

  另一游客:“哈哈,你这个护林站站长,成了光杆司令啦!”

  华泰笑笑,指着小黄狗:“这不,还有个小伙伴嘛!”

  (10)草坪另一处。

  华泰来到一个撑起的烧烤架旁,一对青年男女正在生火,准备制作烧烤。

  华泰叮嘱他们:“你们去打一桶水来,搁到烧烤架旁边,防止失火;烧烤完毕,一定要先灭火,确认没有火星了,再收摊离开。回头,我要来检查的。”

  男青年边答应,边拿出水桶去打水。

  (11)原地。

  华泰朝不远处的一片灌木林走去。

  (12)灌木丛边。

  华泰走近灌木丛,忽听茂密的草堆里传来响声,还见草棵一阵阵抖动,以为是遇见了野兽,便取下背上的微冲,拉了枪栓,子弹上膛,双手端起,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走进去,想一看究竟——原来,一对男女脱光了,躺在草坪上,正在亲热。

  华泰躲在一丛灌木里,强忍着心跳,从树枝的缝隙间偸觑,将这对男女的整个野合过程,录像般摄入眼里,直到双双事毕,穿戴齐整,一前一后,拉开距离,走向游客人群。

  华泰却兴犹未尽,还在灌木丛后边傻傻地愣神,好长时间以后,忽然将微冲对准那对男女方才压倒的草丛处,扣动了扳机,直到压在弹夹里的二十发子弹全部打光。

  枪声惊起附近的各种鸟儿飞上天去,远远逃开。

  “啊——!”华泰吼出长声,直愣愣朝后倒去,仰躺在灌木丛后边的草地上,望着蓝天白云,大口大口地喘起了粗气。

  (13)草坪上。

  游客们惊呆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个四处张望,相互询问,除了猜测,谁也没有确切答案。

  接着,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游客们依旧游玩起来,采山花,摘草莓,编草帽,观瀑布,举起手机拍照,乐此不疲。

  (14)一面板墙贴满奖状的板房里。

  华泰独自喝着闷酒,小黄狗默默地陪伴着他。

  华泰端起酒杯,对小黄狗:“小伙伴,我没喝过酒,这还是马波那小子走之前留下的酒,今儿我心情不好,就醉一回吧!”

  小黄狗“汪汪”地答应着。

  华泰的视线花麻了,思绪回到了过去……

  (15)回忆。山村。

  忽地,鞭炮冒着烟,唢呐吹奏起,人群聚集,却听不见声响。大红的盖头揭下来,一张女孩红扑扑的脸蛋,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盯着他,笑成了一朵花,他情不自禁地将她紧紧搂在了怀里——这是十多年前的一幕,是他娶老婆的情景。

  (16)返回。板房里。

  醉意朦胧的华泰对小黄狗絮叨:“小伙伴,上次我回家看望老婆孩子,是去年夏天,就是那次,老婆让我把你抱来的。那会儿,你还是两个月大的小仔仔呢。”

  小黄狗“汪汪”地答应着。

  (17)回忆。林区简易公路上。

  华泰坐在场部的皮卡车里出了山。

  (18)回忆。班车上。

  华泰转乘的班车,奔驰在国道上。

  (19)回忆。乡村公路上。

  华泰乘坐农用三轮车,回到小山村。

  (20)回忆。华泰家中。

  华泰走进家门。

  庭院里高高的冬青树上,麻雀们正在叽叽喳喳地闹晚。

  坐在方桌上等候晚饭的一双儿女,首先看见了他,同时一愣,便急速扑进他的怀里,爸,爸,喊叫个不停。

  华泰老婆端着两碗饭,闻声走出厨房,双手抖抖索索地将饭碗放到方桌上,嗓音颤颤地:“回来啦,咋不提前打个招呼?”

  华泰憨笑:“咋打招呼?你知道,我那里没有手机信号,也没有邮递员,更没有熟人可以捎个话。”

  老婆也笑了。

  华泰:“快给我盛碗饭来,好久没吃你做的饭了,想死我了!”

  老婆:“不急,我给你重做,做好吃的。”

  不由他再说话,老婆便麻利地进入厨房,给他张罗饭菜。

  (21)回忆。原地。

  华泰摸摸女儿的头发,拉拉儿子的小手,轮换抱起姐弟俩,同姐弟俩叙话。问他们的学习情况,问他们受没受人欺负,问他们是不是听妈妈的话,得到的是令他满意的答复。

  之后,儿女便争抢着问他:深山老林里好玩吗?有老虎豹子吗?雪山真的一年四季都不融化吗?有好多好多的野草莓吗?有山野果子吗?

  华泰耐心地逐一回答,说挺还玩的,夏天常有游客去那里避暑观光;说除了没有老虎之外,其他的动物都有;说夏天有野生的白草莓、红草莓,在向阳的山坡上成片成串地生长着,又香又甜;说有好多的山野果子,山梨、野葡萄、毛桃、梅子、沙果,可惜,现在除了草莓落果了,其他的山野果子,因为那里气候太凉,都还没有成熟,不然就会带回来给他们尝尝。

  姐弟俩就提出,带他俩去一趟,玩几天。

  华泰答应,说秋天吧,野果子熟了,让他们请上几天假,让妈妈领上他们一块去。

  女儿问他:“听妈妈说,你是站长?”

  他说:“我是哪门子站长,领导那些树林、野兽、鸟儿,再就是领导自己。”说着,就笑了起来。

  (22)回忆。原地。

  正亲亲热热地说着,老婆就端来了几盘菜,逐一放到方桌上,暂不上饭,拿出煨热的茶壶,斟上两杯:“这是我亲手酿造的包谷黄酒,来,喝一杯。”

  华泰笑:“你知道我不喝酒。”

  老婆就将一只杯子塞到他手上:“这不是给你接风吗?这不是全家子高兴吗?少喝点,不会醉的。”

  夫妻就干了一杯。

  老婆操起筷子,快速地给华泰的空碗里夹菜,炒腊肉,炒蕨菜,凉拌莴笋,青椒炒肉丝,素炒洋芋片,都是农家菜。

  华泰狼吞虎咽起来。

  看得儿子女儿直笑,问他:“爸,你经常挨饿吗?”

  华泰这才放慢了吃菜的速度,回答:“不挨饿的,就是自己做的饭菜不香,做梦都想吃你妈做的!”

  (23)回忆。家里。

  夜深了,和妈妈长时间一座炕上睡惯了的姐弟俩,老是不肯去妈妈铺好被褥的另一个房间,妈妈好不容易一再哄劝,他们才被妈妈一边一个拉着手,极不情愿地去睡了。

  (24)回忆。土炕上。

  华泰没等老婆脱利索,就胡乱扒拉撕扯。

  老婆咬了他一口:“看你,猴急的!”

       华泰亲吻着老婆,喘息道:“长年抗旱,火都上房了,哪能不急!”

       老婆急道:“轻点,甭叫娃们听见了!”

  他这才收敛了一些。

  (25)回忆。庭院里。

  大清早,华泰正在挑水。

  老婆心疼地:“你咋不把河也担回来?”

  华泰:“我真想把河担回来,那样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就不用每天辛苦担水了!”

  (26)回忆。乡村山路上。

  华泰送儿女去上学。

  儿子懂事地:“爸,你回去帮我妈干活吧。”

  女儿撒娇地:“不嘛,我要爸送我上学。我们班的女孩子,爸爸每天都送的。”

  华泰:“好好,爸只要回来,就每天送你们上学。”

  儿女跳跃鼓掌欢呼。

  (27)回忆。庭院里。

  华泰给猪、鸡、鸭喂食。

  老婆:“你这喂法不行,当心把它们撑坏了!”

  华泰:“我好长时间没有喂过它们了,就让它们多吃点吧。”

  (28)回忆。山地里。

  华泰和老婆正在收割小麦。

  (29)回忆。原地。

  华泰捆扎好一大堆收割的小麦,躺在麦堆将绳索套上两边肩膀,让老婆帮他扶起来。

  老婆心疼地:“你咋不把山也背回去?”

  华泰:“我真想把这山背回去,那样你种地就不会太辛苦了!”

  (30)回忆。场景。

  夕阳西下,炊烟袅袅。

  (31)回忆。场景。

  星月下的村庄,寂静而又温馨。

  (32)回忆。清晨。村头。

  一辆农用三轮车旁。

  老婆将一只小黄狗抱给华泰,诚挚地:“这是我向邻居家讨要的,我要照看娃们,要种地,饲养猪和鸡鸭,不能陪在你身边,就让这小黄狗陪你吧,这样你就不孤单了。”

  (33)回忆。原地。

  农用三轮车启动了。

  华泰抱住小黄狗,与老婆孩子依依惜别。

  (34)回忆。家乡。

  农用三轮车开动了。

  远了,亲人。

  远了,山村。

  远了,儿女的呼唤。

  (35)回忆。擂鼓山下。

  华泰又回到了莽莽苍苍的擂鼓山,还是那雪,那林,那天,那云,那板房,那草坪,一切都巡看了一遍,这才走进板房里。

  (36)回忆。板房里。

  搭档马波一见到华泰,立刻扑过来:“华哥,可把你盼回来了,这里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华泰有点恼,没好气地:“你说的这是啥话呢!”

  马波:“你走了这一个月,我一个人简直要疯了!”

  华泰:“不至于吧?”

  马波疯喊:“我不干了!我要辞职!现在改革开放了,在哪摆个小摊儿就能养活人。我不能把青春、生命,都浪费在这鬼都不下蛋的地方!”

  马波背了挎包,急急火火地冲出门去。

  (37)回忆。林区简易公路上。

  马波在前面跑,华泰在后面追。

  华泰喊:“马波,你回来!”

  马波头也不回,大声地:“你就在这里待到老死吧,我走了!”

  华泰无奈,停下脚步,久久地望着渐渐远去的马波。

  (38)返回。板房里。

  华泰合衣而卧,沉沉睡去。

  卧在华泰身边的小黄狗,也进入了梦乡。

  (39)场景。

  日升月落,苞开花谢。

  (40)场景。

  春夏秋冬,景色变幻。

  (41)擂鼓山林区。

  华泰独自一人,背着微冲,挂着望远镜,行走在深山老林里。

  在华泰身前身后奔跑的小黄狗,日渐长大。

  (42)灌木丛中。

  一群蓝马鸡在缓缓地窜行。

  (43)草甸上。

  一群梅花鹿在嬉戏撒欢。

  (44)清泉边。

  一只小松鼠在轻快地跳跃。

  (45)花海里。

  五彩斑斓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46)板房前。

  华泰正在移栽一棵红豆杉幼树。

  华泰对卧在身边的小黄狗:“小伙伴,等这棵红豆杉长大了,我也就该退休了。退休后,我就带你回家,大家在一块过日子热闹!”

  小黄狗“汪汪”地答应着。

  (47)陇南清河林场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会场。

  披红挂彩的华泰,领取荣誉证书和奖金。

  掌声不息。

  主持人介绍着华泰的先进事迹:“华泰同志一个人在擂鼓山护林站坚守了五年,五年里,擂鼓山林区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和盗伐事件,华泰同志为保护森林做出了突出贡献……”

  (48)全省五一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会场。

  披红挂彩的华泰,领取荣誉证书和奖金。

  掌声雷动。

  主持人介绍着华泰的模范事迹:“华泰同志一个人在擂鼓山护林站坚守了十年,十年来,擂鼓山林区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和盗伐事件,华泰同志为保护森林做出了突出贡献……”

  (49)板房前。

  华泰正在给板房前的那棵树红豆杉浇水。

  小黄狗“汪汪”地吠叫起来。

  华泰抬头一看,是昔日的搭档马波来了。

  马波大声地:“华哥!”

  华泰诧异地:“马波,是你呀!你怎么又到这鬼不下蛋的地方来了?”

  马波:“找你有好事商量。”

  华泰:“你走了五年了,听说你在城里开了超市,还好吗?”

  马波:“美得很,我在咱老家还盖起了四层洋楼呢!”指着红豆杉:“这是红豆杉是吧?”

  华泰:“是啊。走,进屋喝茶去。”

  马波:“不急,先商量事。你知道吗?这红豆杉的盆景,一棵要卖好几千块呢;特别是,从红豆杉树皮里提炼出来的一种元素,能制造抗癌药,比黄金钻石还贵!”

  华泰:“是嘛?”

  马波:“我这次来,就是和你商量,我给你十万块定金,你搞上些红豆杉的盆景,再扒上些红豆杉的树皮,攒多了,我开车来拉,卖了我俩五五分成。”

  华泰:“你忘了吧,我是护林站站长,我不能执法犯法!”

  马波:“这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你总不会和钱有仇吧?”

  华泰:“我和钱没有仇,这年头,谁不想发财?可我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马波:“按道去取,那要等到猴年马月。这俗话说得好,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发。”

  华泰:“你来的意图我知道了,你请回吧,我就不招呼你喝茶了。”华泰走进板房,闭门谢客。

  马波:“华哥!华哥!”摇头叹息:“真是猪脑子,不开窍!”

  (50)一面板墙贴满奖状的板房里。

  电话铃响了。

  华泰接电话。

  电话里的声音:“华站长,上级通报,最近有不法分子盗伐红豆杉,牟取暴利。你看守的擂鼓山,红豆杉的面积最大,你要提高警惕,严防盗伐。”

  华泰:“请领导放心,只要我华泰在,一棵红豆杉也盗伐不出去!”

  (51)板房前。

  小黄狗朝着擂鼓山“汪汪”地吠叫,还能隐隐约约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

  华泰拿起了望远镜,边调焦距边观看山上。

  望远镜镜头里出现了五六个人,在半山腰的红豆杉林子里,用砍刀砍剥红豆杉的树皮。

  焦距变换,仔细里观看,一个小伙子,十分熟悉——是马波。

  (52)山路上。

  华泰挂上望远镜,背上微冲,领上小黄狗,上山去制止盗伐。

  (53)树林里。

  一辆130卡车藏在树林里,车厢里装着十多棵截断的红豆杉树。

  (54)擂鼓山半山腰。红豆杉树林里。

  “住手!”华泰来到马波他们一干人跟前,将微冲的枪口对准他们,大喊一声。

  马波他们一干人打了个激灵,住了手,愣在了原地。

  马波赶紧掏出香烟,走到华泰跟前,给他边递香烟边赔笑脸。

  华泰冷冷地:“你知道的,我烟酒不沾。你也当过护林员,知道这是犯法的,咋还来干这事!”

  马波皮笑肉不笑地:“华哥,不,华叔,这样吧,你权当没看见,让我多剥上些,卖了钱咱俩平分。我要是昧心,我就是畜生!”

  华泰:“我的工资高,补助多,钱够花了。”

  马波:“好我的华叔哩,你有了大钱,把这苦差事辞了,回家开个门市部、办个小杂粮加工厂、种上大棚草莓啥的,再搂着老婆娃娃享清福不好吗?”

  华泰瞪起了眼睛:“你替我筹划得很好,我也想过那样的日子,可这是犯法的事情,干不得!要是你们没动手,我也就放你们一码,可你们已经破坏了几十棵大树了,我要押上你们下山,等候场部处理。再甭废话,走!”说着,就将枪口朝他们晃了晃。

  那些帮手听说这是犯法的事,又见枪口对着他们,一个个都怂了,乖乖地挪了脚步,朝山下走。

  马波无奈,也极不情愿地跟上了他们。

  (55)板房里。

  华泰押上马波一伙,走进板房,把门拴上。

  华泰拨通了电话:“场部保卫股吗?我是华泰。我逮住了六个盗伐红豆杉的不法分子,请求赶快派人来处理。”

  马波突然扑到门口去拉门栓,想一跑了之。

  华泰撂下电话筒,将马波拦腰抱住。

  马波情急之下,张开大口,在华泰的手背上使劲咬了一口,疼得华泰松了手。

  马波又急着去拉门闩,华泰再次扑向他。

  马波被激怒了,失去了理智,夺下一个人手里的砍刀,慌乱地朝华泰脸面、脖子、肩膀上狠狠地砍了几刀。

  华泰哎呦一声,倒在了血泊里。

  一干人发声喊,与马波夺门而逃。

  小黄狗狂叫不停,却无法搭救主人。

  (56)板房里。

  场部派来的人车到达事发现场时,华泰已经奄奄一息了。

  华泰:“我不行了,就把我埋在门前的红豆杉树下吧,我要一直守在这里……”

  (57)华泰的墓地。

  墓碑上写着:华泰烈士之墓。

  华泰的老婆带着一双儿女给华泰上坟。

  华泰的老婆对儿女说:“今天是清明节,我们来给你们的爸爸上坟。你们要永远记住,你们的爸爸,是为保护红豆杉牺牲的!”

  儿女们垂泪点头。

  坟头的红豆杉树枝上,挂满了洁白的纸条,迎风飘动。

  小黄狗趴在坟头前,默默垂泪。

  (58)场景。

  日升月落,苞开花谢。

  (59)场景。

  雄伟的擂鼓山,自上而下形成了梯级式的三种主调色彩:洁白、深碧和浅绿,层次分明,长年不变。

  (60)擂鼓山半山腰。

  一片密集的红豆杉树林,苍翠,静谧,充满了勃勃生机。

  (61)华泰的墓地。

  红豆杉树上结满了血红的果实,一串又一串……

——剧终


       作者简介:娄炳成,男,甘肃省陇南市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担任过陇南地区文联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等职,从事文学创作近50年,在报刊杂志、文学网站发表小说、散文、戏剧、红学评论、文艺评论等作品300万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