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作者:孔春山
这是一个迷人的黄昏。
从煤矿门口到达那幢红色的职工往宿区需上六六三十六级台阶,杏元几乎一口气就走了上去。
杏元下意识地将手中那封刚拆封的信揣了揣,这是下班时杜股长交给她的。信中装着地区财贸学校给她明天去参加进修考试的通知。
“晓明、晓明!!”
杏元高声喊着丈夫的名字,熟练地开了自家房门。
房里静悄悄,霏霏的玩具电话摆放在地板上,人却无影无踪。
一股浓烈的酒味使杏元透不过气来,这时,她发现晓明和衣睡在床上,丈夫又喝酒了。
霏霏又被他送到刘阿姨家去了。刘娜是自己的同事,霏霏叫她刘阿姨。
霏霏告诉她,爸爸每次喝酒都送她到刘阿姨家。
丈夫爱喝酒的习惯她了如指掌,只是她发现丈夫现在喝得特别多,三五天就邀上哥儿们喝一次,每次都喝得烂醉如泥。
“来,哥儿们、喝!!”
她亲自看见晓明当着自己将一杯黄山头曲喝下肚,接着又去喝第二杯,第三杯……这就是她骂他的结果。她真想抢下她的酒杯摔岀几丈远,再狠狠骂他一顿。但是她没这样做,骂只能无济于事,而酒只会越喝越多,家里也消耗不起过多空酒瓶的开支,还不如面对一切表面当作眼不见、耳不听、口不问、心不烦。她必须做到默不作声或是心平气和地和他相处,共同来搞好一个家庭,关心霏霏努力读书学习。晓明勤劳努力,还是有很多优点可以鼓励的。她指望时间会来平息他们各自的心情,将一切回归到往日和睦温馨的家庭生活状态,她相信生活的列车永远是朝着希望的前方在开动着……她相信蜗牛爬行的速度与列车比赛,还是差之甚远的;但是她还是很欣赏蜗牛坚强爬行永不停留的毅力。
酒能消愁吗?
杏元常这样想,要不是明天要参加进修考试的话……
她望了望桌上那瓶法国白兰地,将它举过头顶,真想象喝山泉水一样将身己灌醉!
杏元知道丈夫忧愁的原因完全是因为自己别出心裁给王矿长提的那个建议生了效。
黄石山煤矿本来就是省矿务局保建的烂摊子,矿里有一千多职工,而半数都没有专业技术,半数人是靠拉关系走后门塞进来的,而煤矿那微不足道的利润连职工的工资都无法保障,煤矿生产管理又混乱,几十年下来煤矿差银行贷款几百万元。就拿她们财会股来说吧,四个会计员天天工作,账目还是一塌糊涂。她记得她自己刚从财贸学校毕业分配到这个煤矿当会计员时是花了一肚子心血才将煤矿帐目算出眉目的。
这不是吗,在这次确定去地区财贸学校进修学习人员评选会上,竞争的人选有几个,而杜股长和几名领导尽最大努力推荐她去地区财校进修学习。她记得杜股长当时说干喉咙喝了几杯茶尽最大的努力发挥他的雄辩才能说服众位评选领导支持推荐她去地区财贸学校进修学习、还与竞争方展开当面雄辩、以她平时努力认真工作,敬业爱岗等等来证明她比别人更优秀,获得评选会领导干部一致同意推荐她去地区财贸学校进修学习,杜股长差不多撞得头破血流才给她争取了这个去地区财贸学校进修学习的名额。
杏元认为煤矿不应该这样低落下去,应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
根据煤矿有利的地理条件来看,在离煤矿数公里处的岩石山旁边开办一个水泥厂大有前途,这样一来矿里应当暂时精减一部分无业务知识的闲余职工,减轻不必要的劳动力,在精减人员中送一些有知识的人去学习生产水泥的技术和水泥生产管理业务,待水泥厂开办时再将棈减的人员全部投入水泥生产工作中。
她作为一名会计员本不要操这份心的,在那次矿部生产扩大会议上,她还是慷慨激昂地将这些计划兜了岀来。当时她讲完这一计划设想建议,矿务局领导和煤矿领导干部都用惊奇而称赞的眼光看着她。会上领导干部会上会后认真讨论了一番,最后一致同意采用她这一大胆正确改革计划建议。矿务局和黄石山煤矿准备联合开办一个水泥厂,准备精减煤矿无技术等闲余职工。于是创办水泥厂的工作也在稳步进行……
一切情形转变到现在,杏元有不容推卸的责任。
晓明在这次精减中失业了。
早知这样,杏元不该建议晓明从乡镇企业调到煤矿来的。
许多许多靠边站的职工对她横眉冷眼,
“想往上爬连自己的老公都不要了!”
嘲骂声如雷贯耳。
假如……假如想改变现状也不难,只要她申请调到其他单位工作,或者去深圳,她完全可以争取到深圳的招工指标。改革开放,深圳成为商贸和工业重点城市,打工潮席卷深圳,她很多在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上班的同学已停薪留职到深圳打工。她自己这么年轻又有学历如果停薪留职在深圳找份理想工作不是难事,待遇也比现在优出几倍。
但是……
杏元摇了摇头,她觉得这样的假设太没有意义了,她不能这样做,几年来她对煤矿已经有了一种深厚感情,就象她对晓明的感情。尽管晓明失业后继续喝酒,家里的空酒瓶有增无减,但他还是到处做临工挣钱还是在努力,家庭开支靠她一个人低工资在维持着,她还是不能离开晓明。她更不能离开她可爱聪明的霏霏。
一阵清凉的风吹了进来,桌上的通知单好像在暗示她:“杏元,明天你要参加进修考试你知道吗?”
她机械般地站了起来,茫茫然地望着四周,往事不堪回首……
一阵孤独的情感冲击着杏元,她开始发觉自己在颤抖。
四个月的学习,杏元大部分时间都在地区财贸学校住宿,在这个家庭中她似乎完全成了个名存实亡的人物,尤其是霏霏近来见面也不怎么投向她的怀抱和她这个妈妈说说笑笑逗趣了,她害怕有一天霏霏不叫她妈妈了,而叫她阿姨……
她希望财贸学校进修学习尽快结束回单位工作,她要尽快回她这个家庭生活中,她工作下班时间要时刻在女儿霏霏身边,辅导她努力读书,学习进步!她要关心照顾霏霏的生活,做饭给霏霏吃,霏霏健康成长读书进步要依靠她这个母亲的关心……她要认真努力做好单位的工作。
秋天的凉意早已光临到这个山区煤矿,有片片树叶被秋风吹落到窗台上。杏元在地区财校进修快结束了,她这次是请假回单位拿点学习资料的。现在、眼前、她看见晓明喝醉了酒躺在床上睡着了,晓明梦乡里或许还在与他的哥儿们举杯畅饮、吆喝、围桌喝酒,而睡梦之外的他确实单衣睡在床上。一醉解千愁,忘却人间忧,秋风凉凉夜,家庭幸福暖心头。在这人世间夫妻同船共撑渡,修得百年和睦缘;夫妻可比结伴鸟,形影相随永相依。杏元小心将薄棉被盖在丈夫身上,她敢打赌,如果这时丈夫没有睡一定陪她好好喝一杯。
一切都待到明天再说吧!
杏元捱着晓明在床上睡下时猛然彼一件事而困扰,是不是该去刘娜家接霏霏回来?
这个问题她想了很久很久。一向有主张的她今晚又犹豫了,任泪水沾湿枕头。如果这时候从刘娜家接霏霏回家,惊醒了喝醉了酒的晓明说不定又会争争吵吵。还过几天吧,因为四个月的财贸进修学习只几天就很快要结束了。
一切都侍到明天再说吧!
杏元,再次这样重复了一遍,因为她知道明天很快就会来临。
注:(《明天》小说一九九三年在全国征文竞赛中荣获优秀作品奖,著名剧作家、作家刘克当时担任评委。《明天》小说原载《末来作家》杂志一九九四年第八期)
作者简介:孔春山,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媒体受邀撰稿人,曾修文学与新闻专业,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官塘驿镇人。在全国省、地、市报刊杂志文艺、新闻媒体平台发表文学作品和纪实文学报道作品、连载作品、有作品选入集,有多篇文学作品荣获全国性文学竞赛奖,在作家网、华语作家网、北国网(辽宁日报网)、东北作家网、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中国散文网、善天下传媒网、故事屋阅读网、咸宁网、咸宁新闻网等媒体宣传平台上刊登文学作品。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