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小说 > 正文

小镇人物

小镇人物

 

作者:甄西同

 

唐二爷“走”的时候很风光。

下葬那天,正月初九,逢小镇大集。

刚立过春,早晨有些寒冷,一会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阳光普照着大地,照耀着小镇每个角落,瞬间大地变得温暖起来。

过完春节的人们开始走动了。

小镇上各种商店、超市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开门营业了。

忙碌一整年的商户们从今天开始又忙着打理新的一年生意。

唐二爷的丧事有村红白理事会操办,整个丧事隆重而又体面。给唐二爷摔盆的据说是村里花钱给雇的一个后生。唐二爷的棂车由四个小伙子左右护送。吹鼓手双手捧着唢呐使劲吹打,脸上两腮涨得通红,嘴里像塞进馒头。人们前呼后拥,后生三步一叩头,两步一叩头,送葬队伍缓缓将唐二爷送到那个永远无吵闹、永远清静安逸的地方。

这天是小镇大集,小镇逢集是按阴历每月三、六、九排序的。来集市上的人们,好像一下子都释放出来,农贸市场商贩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声,各种车辆的喇叭声此起彼伏,久久响在上空。

在一阵阵唢呐声和哀乐声中,一支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有南而北游来,瞬间小镇像停止了呼吸。人们纷纷停足观望,又纷纷让路。“噢,今天是唐二爷下葬的日子。”人们回过神来。认识唐二爷的,不认识唐二爷的,纷纷加入送葬队伍里,一时小镇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如此隆重、风光的葬礼,这方圆几十里,上下十几年,又有谁能承受得了。

唐二爷祖籍黄河北,唐家人丁兴旺,在当地出了名的大户。有一年唐二爷的祖父不知什么原因得罪了官府,被官府缉拿,那年黄河泛滥,一家人走的走,逃的逃。好端端一个家族一夜之间有盛变衰。

唐二爷的父亲领着一家人一路沿街乞讨来到小镇。哥哥七岁,他五岁。

当时的小镇这里地势涝洼,十年九涝,庄稼颗粒不收。但居住在这里的人都生生不息活了下来,缘于小镇东临微山湖,夏天人们去湖里捕鱼、虾,捞新鲜的杂草,摘野生的菱角充饥。冬天破开冰冻的湖面挖湖藕或去湖里捡冻死的野鸭、水鸡。

这里的男人和女人生育能力特别强,是微山湖赋予了他们强壮的体魄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在那个没有节育的年代里,拉扯个孩子像饲养个小狗、小猫一样,随意、不重视。以至后来众多家族出现七大姑八大姨。

唐二爷一家刚到这里,庄上人看老的老小的小挺可怜,好心将他们留下。父母给庄里大户人家打短工,有时也会跟庄里人去湖里。这样的日子没过几个年头,奶奶得了一场伤寒病离去。父亲和母亲在一个夏天去湖里捕鱼,碰上雷雨天,可怜的父母再没回来。

兄弟俩哭得死去活来,好在庄里出动十几艘小船去湖里寻找、打捞。三天后父母尸体找到了,腐烂的尸体在庄上好心人的帮助下掩埋。可怜的兄弟俩在庄上东家一口,西家一顿的接济下,挣扎着生活。

1950年春,长大成人的哥哥找到庄上干部报名参了军。哥走那天,全庄老少敲锣打鼓欢送。哥俩抱在一起高兴地流泪了。哥嘱咐弟:“好好在家,自己照顾好自己。”弟嘱咐哥:“到部队后好好干,听部队领导话,弟弟在家等你。”十月份哥哥跟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第二年,一张烈士通知书送回了家。

为照顾唐二爷让他在队里当饲养员。知道感恩的唐二爷,心里啥都明白,把牲口当作自家的精心饲养。每天除把牲口圈打扫干干净净外,总围着牛、马转上几圈,哪头牛慢食了,哪匹马流鼻涕了,都逃不过唐二爷的眼睛。晚上唐二爷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坐在石槽旁看着吃料的马和卧在圈里闭着眼睛嘴永远不停咀嚼着的牛,自言自语,和它们说着话。一次庄上修河道,一小伙子把马累坏了,马几天不吃不喝,急坏了唐二爷,找到那小伙子,扬起手中鞭子,冲小伙子抽去,然后扬长而去。

庄上一个叫民的,看唐二爷孤身一人,觉得一大老爷们挺委屈,张罗着给他说媳妇。可在那个刚填饱肚子的年代,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一光棍呢。

一年的冬天,民领着位蓬头散发,脸上脏兮兮,目光发呆的女子来到唐二爷居住的饲养棚,进门嚷嚷:“唐二,看看我给你领来个媳妇。”吃午饭的唐二抬起头望了望,果真是个女子。他一脸茫然。

原来这女子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走着走着被眼前的大雪迷住了路,不小心掉进路旁的沟里。幸亏被民在走亲戚回来的路上看到,领回家,老婆问起,女子只是摇头,再不就“啊啊”几声。女人是个哑巴。

虽说是哑巴,呆滞,但是个女人。民想到唐二,把女人领来了。

民把这事给庄上的书记说,书记连声说:“好”,又说:“这事,我什么都不知道。”

民望着书记笑眯眯的眼睛,心里一个明白,忙说:“书记,全当我没说,上面问下来,我一人承担。”

第二年秋天,女人给唐二爷生个带把的,庄上人跟着高兴。儿子有了,女人没了。女人难产大出血,在儿子啼哭声中,女人闭上了眼睛。

儿子的出现,给唐二爷带来希望,饲养棚里传出爷俩的笑声。乡邻们时不时给父子俩送吃的、穿的。

儿子上学了,唐二爷找到生产队长,饲养员不当了,跟着劳力挖河修坝。

那时各地大规模组织兴修水利。一年冬季 公社趁冬闲时节组织劳力开挖修建惠河。(现小镇西邻的那条河)。天寒地冬,寒风刺骨,雪花飘飘。但河工上人们热情高涨。河道两岸,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人声、马叫声、机器轰鸣声一浪高过一浪。大喇叭里播放《红梅赞》和《社员都是向阳花》等革命歌曲。以各队为单位相互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人们呼喊劳动号子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口号,硬是人拉马拽,肩挑人抬一铣铣、一筐筐、一兜兜、一车车把原来一条窄河道变为即防洪、又能灌溉且来回跑运输船只河面宽度百余米的河道。

大战二个月,工地收工。正值腊月二十八。这天在回家路上,由于临近年关,路上行人多。唐二爷牵着马走到十字路口准备拐弯时,一辆行驶的拖拉机一阵喇叭声,马受惊吓,顺着路上的人群冲去。唐二爷见状死死用双手拽住马僵绳,正狂奔的马被僵绳一勒,像是屁股上被狠狠抽打了一下,马脖子使劲往后仰着,昂着头,两蹄向上抬,双眼上翻,鼻孔里哼哼响着打着颤音,整个马身竖立起来,唐二爷悬在空中,重重摔在地上,接着被马拖了十几米远,后被众人制服。马制服了,唐二爷住进医院。命保住了,腿留下残疾,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儿子十八周岁,唐二爷把儿子送到部队。次年二月中越战争爆发,儿子和所在部队开赴前线,一个月战争结束,部队撤离时,儿子被一颗流弹击中,经部队医院抢救无效牺牲。

噩耗传来,唐二爷如五雷灌顶,一夜之间苍老许多,一连几天不吃不喝,他想到死。

逢年过节县、乡领导来看望他。

渐渐唐二爷从悲痛中走出来,他感恩政府,感恩小镇上的乡亲们,是这里的人们养育了他,给了他生活下去的勇气。

随着改革开放,小镇上发生了变化。各种商店、商铺如雨后春笋,随之而来的治安状况不容乐观,一些邻街的商店或农户经常出现丢东西或失盗现象。唐二爷自报奋勇成了编外联防队员,春夏秋冬,日复一日,每天一瘸一拐奔波在小镇上,守护小镇,守护小镇上每家商户。

小镇每一条街道,每家商店门口都留下了唐二爷那一瘸一拐的身影,人们尊重他,敬仰他,习惯称他唐二爷,有事没事见面总是唐二爷长,唐二爷短,喊得热情,叫得亲切。

一个夏天的晚上,唐二爷依旧在小镇周围巡逻。

夜深了,劳累一天的人们进入梦乡。大地一片寂静,街道两旁的路灯也熄灭。浩瀚无垠的天空上星星睁着眼睛窥视着大地,窥视着小镇发生的一切。偶尔有狗或猫从街中穿过。唐二爷推着那辆自行车从南往北走着,发现路东一卖农资的墙院大门里影影绰绰推出一辆农用三轮车。唐二爷心想“这么晚了还出去干啥?”又一想“不对,黑灯瞎火有啥事?不能等明天。”唐二爷支好自行车悄悄来到三轮车跟前用手电一照,见一个青年正准备启动三轮车。唐二爷说:“这黑灯瞎火的怎么还出去?”那人支吾半天说:“你是谁?”唐二爷心里明白说:“年纪轻轻,怎么干起这事,快走吧。”那人再次问:“你是谁?”唐二爷说:“我是唐二爷。”话音刚落,那人二话没说,扭头跑了。唐二爷叫醒了这家人,把三轮车推进院里。

第二天,这家人把唐二爷智斗盗车贼的事演绎的一五一十,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小镇传遍了。唐二爷成了小镇英雄人物。

为推进小城镇建设,镇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小镇西建一处社区。唐二爷所居住的房屋和其他几户被征用,需要搬迁。

一天 ,镇工作组和包村干部 到唐二爷和几户村民家,商讨搬迁房屋补偿事宜。唐二爷二话没说在协议书上按下手印。这可得罪了其他几户,他们认为唐二爷吃里扒外,纷纷拒绝,一时政府工作陷入僵局状态。

一世明理的唐二爷总认为,凡政府要求的是好事,他主动请缨配合包村干部做其他几户村民思想工作。

唐二爷和包村干部反复做他们几家工作,他们硬是油盐不进,以至后来这几户村民大门一插躲在屋里,要不大门一锁溜了。

一天中午,回家的唐二爷被一群小青年拦住,为首的是当地有名的小混混 “瘪三”。“瘪三”手里拿着砖头恶狠狠地说:“你个老不死的东西,酱里盐里都有你,你是哪家的鸡?要不是你早按手印,我们还可以多补偿些”。说完将手中砖狠狠向唐二爷头上砸去。

叫“瘪三”的原是小镇上一名混混,早些年曾劳教过几次。瘪三”收敛了许多。不料为这次房屋拆迁,竟又大打出手。

唐二爷被打懵了,鲜血从额头流下来,他打了趔趄,随之站稳脚步。像头发怒的雄狮,将手中的拐杖砸向“瘪三。”“哎哟”随着一声尖叫,拐杖重重打在“瘪三”腿上。“扑通”,“瘪三”双膝跪在唐二爷面前。那几位青年被眼前情景吓呆了,纷纷逃窜。

唐二爷再次举起拐杖。“二爷,不,你是我爹,我亲爷爷,行不。”“瘪三”痛苦地跪在地上。

停在半空中的拐杖没落下来。“滚”一声怒吼响彻上空。

“瘪三”慌不择路一瘸一拐跑了。

第二天派出所民警找到唐二爷了解情况,唐二爷慌称自己不小心摔倒碰的。再问唐二爷还是那句话。

派出所对“瘪三”没有确凿证据,只好罢休。

没几天,那几户村民在搬迁赔偿协议书签了字并按上手印。

唐二爷领到一笔房屋赔偿款。一天唐二爷找到村干部:“我活这么大岁数,没去过银行,不知道钱是咋个存法,这些钱,放在村里,我也花不着,政府给的百十块钱养老金就够了,如果村里办公益需要钱就吱一声,没什么事,就给我存着,反正我花不着”。

一年冬天,镇敬老院里几个空调需要更换。唐二爷知道后找到村会计帮忙将补偿款取出来,来镇上找到镇长,将二万元放在镇长办公桌上说:“我这钱花不着,用这钱买空调吧。”镇长望了望唐二爷说:“大爷,政府有钱,不需要您老的。”唐二爷说:“政府是政府的,这也是政府给我的。”说完拉着会计走了。

这件事被镇上宣传部门一位工作人员知道,写了篇新闻稿件在当地一家媒体上发表。引起了轰动,唐二爷成了小镇上新闻人物。县、市各新闻媒体纷纷来小镇对唐二爷进行采访,个个吃了闭门羹。

唐二爷死于心脏病。确切的说缘于一场车祸。

除夕之夜,小镇上的人们沉浸在节日喜庆之中,家家户户围在桌前,吃着年夜饭,欣赏电视里的春节晚会。

偶尔镇上有急驶的车辆驶过。

镇街两旁,明亮的路灯下,几个十几岁的孩子迫不及待在街上燃起鞭炮和烟花。瞬间鞭炮齐鸣,烟花五彩缤纷,整个小镇成了烟花爆竹的世界。

唐二爷吃过饺子,穿上那件退了色的棉大衣,来到小镇街中心,看见孩子们高兴劲,苍老的脸上绽出笑容,说:“孩子该回家来了,时间不早了。” 唐二爷像赶小鸡似撵着孩子回家,孩子像有意与唐二爷捉迷藏,唐二爷越撵孩子们越东躲西藏。唐二爷哈哈大笑,嘴里念叨着:“过年了,玩就玩个够。”

唐二爷顺着镇大街往南继续走,一声急刹车的尖叫声突然传来,唐二爷心头一紧,忙回头,在离他十几米的地方,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中央,不远处,路沿石上躺着一孩子。唐二爷一瘸一拐来到孩子面前,将孩子抱起。对着已被吓傻的那几个孩子:“快,快去喊人。” 停在路中央的轿车,突然发动车辆箭一样向前驶去。唐二爷意识到车想逃,起身去追,但又放心不下孩子,抱着孩子一瘸一拐追向着小轿车。

人们赶到时,唐二爷累倒了,躺在路边上。有人拨打了120、110,孩子得救,唐二爷“走”了。医生诊断唐二爷追赶肇事车辆劳累过度,心率加快,造成心脏病复发死亡。

正值除夕夜。村里商议先把唐二爷火化,骨灰盒放在村仪事大厅,选个好日子,送唐二爷“走”,让唐二爷风光地“走”。

村里红白理事会请来一班子唢呐吹鼓手。

这天是正月初九。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