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小说 > 正文

父母的爱情(外二篇)

父母的爱情(外二篇)

 

作者:唐宋

 

爸爸妈妈,我来看你们了。

老伴,我来找你聊天。

徐辉站在北京郊野的一处公墓前低下头。古树参天,枝繁叶茂。一圈又一圈的年轮,镌刻下思念直到永恒。远处那山花烂漫,阳光灿烂。和煦的微风拂面,拨动心弦,也抚摸着草色青青。徐辉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有了儿孙后执意一个人过,不给儿女增添负担。可儿女以为他脾气古怪,不近人情。谁也不知道徐辉心里怎么想的。他年轻时候就这样,一直都要强,很有自己的主见。徐辉祭奠了父母和妻子后,回到家中,沏了一壶铁观音茶,就坐在藤黄色的沙发上,闭着眼睛,回想起来当年的往事。徐辉的儿子徐斌和孙子徐乐乐,孙女徐丽丽走了进来。那小孙子和小孙女见爷爷闭着眼睛,就过去拉着徐辉的手。徐辉睁开眼微微一笑。两个小家伙缠着徐辉讲故事。徐辉的儿子也坐了下来,想听一听过去的事情。徐辉陷入了回忆,那可是一段难忘的岁月---

还记得,那是一九四九年的秋天,太阳很温暖。这是徐辉听他父亲母亲说的。那一天,徐辉在翻看母亲的日记,他看的很入迷,只见徐妈妈写着:新中国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幸福不忘共产党的恩情。徐辉小时候经常看到这句话,但年纪太小,不太懂,后来他大学毕业许多年,自己入党后才明白了很多。看了一会,徐辉正在喝茶,徐爸爸和徐妈妈走进书房,他们见儿子国庆节放假回来不出去玩,反而翻看他们的日记,不觉心里一怔,心想,儿子现在什么都好,学历好,工作好,又是优秀党员,工作单位年年评优,真是许多爸爸妈妈眼中的好孩子,可偏偏他现在二十八了,还没有结婚。自从徐辉的女朋友出车祸走了后,徐辉就闷闷不乐。许多人劝徐辉,可徐妈妈心里知道,这需要儿子自己走出来,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看到徐辉看日记,徐妈妈说,儿子,你现在怎么样?徐爸爸也问,工作肯定没问题,就担心你的婚姻大事。徐辉抬头一看是父亲和母亲,就笑了笑,说,我很好啊,爸妈,不用担心我的。徐妈妈说,你又在翻看我的东西。徐辉说,我想知道你和我爸当年的事情。徐爸爸听了笑了笑,说去外边转一转,就出去了。

送走徐爸爸,徐妈妈坐在沙发上说,我就给你讲一讲好了,我和你爸在一起爱恋是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我们参加过群众游行,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我和你爸爸都扛着红旗。就是那一天我们有了革命的友谊,最后变成幸福的一家人。还记得立冬之前,我们就站在天安门前笑容满面的拍了一张合影,再后来,我们挺起胸膛一起走在长安街。那是很威风的。徐辉听了这些话,饶有兴致又追问,当年北京城好看吗?徐妈妈说,城墙拆了以后,北平就成了北京。徐辉说,北京在明清就叫做北京啊。北平是什么时候的名字。徐妈妈说,我可不知道。

好在徐辉是北京一个中学的历史老师,所以他当然知道,就说,北平,是北京的旧称之一。“北平”一词,最早源于战国时燕国置右北平郡。西晋时,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是北平作为一个地名第一次出现在行政区划中。1368年(明洪武元年)9月12日,大都易名为北平府,取“北方和平”之意。后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明成祖将北平改名为北京,与南京对应,形成“两京十三布政使司”,此为今名之始。1928年(民国十七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北平特别市,简称北平。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后,首都设于北平市,同时更名为北京市。听了徐辉这一大段介绍,徐妈妈笑容满面,毕竟儿子的专业知识是远近闻名,难怪许多北京中学都抢他去。他却对徐妈妈的母校情有独钟。徐妈妈问为什么,徐辉说,我这就是为了向母亲的母校致敬。徐妈妈热泪盈眶,毕竟自己的母校在北京并不出名,是一个很普通的学校。徐辉婉言谢绝许多北京名校的邀约,那个时候,徐辉的亲朋好友,老同学都很不理解,可徐爸爸和徐妈妈却理解,这让徐辉心满意足。徐爸爸当年工作忙,许多事情,都是徐妈妈操办,徐爸爸和徐妈妈拉扯大徐辉,他们的不容易,徐辉知道。

听了这个故事,徐斌和徐丽丽,痴痴的想。徐乐乐却拿着苹果啃了起来。徐丽丽又缠着徐辉讲下一个故事。

时间到了一九七九年的春天,花儿多鲜艳。徐爸爸和徐妈妈看广播和报刊杂志说,要改革开放了。所以徐爸爸狠下决心去了深圳,徐妈妈就留在了北京。他们分工明确,不愿意徐辉这小子一个人受罪。如果他们都走了,徐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要受累了,毕竟家里人多,不能拖累大家。自从徐爸爸走后,徐妈妈一个人拉扯徐辉。徐辉问,你们两个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深圳,我呢?徐妈妈哈哈大笑,傻瓜,当年你都工作了。可一个人在学校宿舍,我放心不下。你多大都是妈妈的孩子,况且你还没有结婚。徐辉笑了笑,又转移话题,问那些年,怎么过的。徐妈妈说,他们许多日子是很难见面的,只好彼此写封信。打电话太贵,都要省吃俭用,给徐辉攒下来结婚用。徐辉听了眼里含泪。

徐斌听了这个故事,不敢说话,徐辉瞅了一眼徐斌,就知道这臭小子会笑话自己,但也不生气。徐乐乐聪明过人,就说,爷爷结婚迟,爸爸结婚那么早,一定是个坏孩子。大家哄堂大笑。徐丽丽朝徐乐乐后脑勺轻轻敲了敲,让他别捣乱,又听徐辉讲下一个故事,原来徐丽丽的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题目叫做《爷爷奶奶的故事》。

不知不觉,到了二零零九年的秋天,阳光多灿烂。徐爸爸弯了腰,因为个头高啊。徐妈妈白了头,毕竟总操心呀。徐爸爸总说徐妈妈是瞎操心。徐辉是一九八五年结婚。后来就一直在徐妈妈母校任教,徐辉的妻子是学校语文老师。文史不分家,所以他们,时常研究学科,不知不觉情投意合就走在了一起。后来徐辉做了这个学校的校长,妻子为了避嫌,调离了,后来去了一家传媒公司,专注写电影剧本去了。

徐辉和妻子平时工作挺忙,回家看望徐爸爸和徐妈妈的时间不多,都让儿女代替。徐爸爸和徐妈妈看着孙子孙女,也满生欢喜,安慰许多。北京奥运会后的这一年,徐辉想退休,自己开公司去。徐妈妈和徐爸爸很不理解,觉得徐辉不搞教育,偏偏想下海经商,是不务正业。但他听妻子说,电影市场很不错。所以徐辉想与妻子一同在北京开一家传媒公司,专门搞电影。一开始当然不顺心,徐辉也开始尝试创作电影剧本,但能力有限。妻子写的剧本,又跟不上时代潮流。两个人只好从年轻人当中寻找机会。后来慢慢的就好了。公司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徐辉也在北京住进了朝阳公园附近的临湖别墅。徐爸爸和徐妈妈却不愿意搬过来,他们依然坚持在老房子。老房子在海淀区,靠近颐和园。徐辉问为什么不愿意搬到朝阳区。徐妈妈说,在海淀区很多年了,有感情,去颐和园散散步挺好的,也方便。徐辉执拗不过,只好作罢。徐辉和妻子在国庆节时候,带着父母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老人家很激动,泪流满面。他们看着北京的繁华都流下了热泪,岁月记忆着幸福,就在每一个的身边。

徐丽丽听了,也哭了。徐斌问为什么。徐乐乐说,爸爸,你看爷爷。徐斌转过脸,徐辉早已湿润了眼眶。徐斌赶忙拿纸巾,徐辉却摆了摆手。大家都想听下一个故事,徐辉却叹了口气说,你们啊,都像小孩子。

还记得二零一九年的春天,也就是去年这个时候,你们都知道了?徐辉深情回忆起来。徐辉的儿子徐斌点了点头,徐辉的孙子徐乐乐和徐辉的孙女徐丽丽,都拉着徐辉的胳膊,依偎身旁,安慰他,爷爷别哭。徐辉摇摇头,看着自己的妻子的遗照,老泪纵横。徐斌说,爸,我妈如果不是出车祸,现在还活着。徐辉自责道,都怪我,让她拿电影剧本去了,她开车太快,结果出事了。徐斌泪光点点。徐辉深情说,你们知道了,去年春天,北京的花儿已开遍。我的父亲离开了人间,我的母亲一个人孤单。他们曾经的爱恋难再见了,只能去看那些老照片。我的爸爸妈妈永远离开了我。你妈妈也永远离开了我。只有我一个人还活着,太痛苦了。说着,泪流满面。徐丽丽和徐乐乐,争先恐后用小手给徐辉擦眼泪。徐斌忍不住,转过头,黯然神伤。

吃过午饭,徐斌推着轮椅,走在朝阳公园湖边,徐辉坐在轮椅上,手里拿着电影剧本,戴着老花镜看了看。徐斌说,爸,我公司有一个电影剧本投拍了,就是回忆过去的故事。这几年这个题材,票房大卖。我有一个想法,打算把你说的四个故事,拍成电影,您看怎么样?徐辉却摇摇头,别拍,等我百年之后再说吧,电影不能只卖钱,要卖情怀,传播满满的正能量。徐斌低下头,面露惭愧。毕竟这几年,电影很赚钱,可自己拍的却只能逗笑罢了。徐丽丽说,百年之后,什么意思?徐乐乐说,傻瓜,这个都不懂。徐丽丽问,你聪明,那你说。徐乐乐摇摇头,不知道。徐辉说,电影剧本先写出来再说。徐斌欣喜若狂,看向远方,波光粼粼的湖面,垂柳荡漾开来。

 

桃花潭

 

大唐天宝年间,泾县的县令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他叔父李阳冰家,心里很激动,便写信邀请李白到自己家中来做客。汪伦叫来随从李龙,让他去请李白前来。这汪伦随从李龙也久仰李白大名,得知去拜会李白,喜得无心入睡,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中细想,多年以来,总读李白的诗,这一回有幸亲自前往拜会,机会难得,定要留下好印象,以便日后好见面,想着想着就傻笑起来。妻子见他如此,便劝说,你如果不睡觉,明日见了李白,人家见你这幅嘴脸,无精打采,你想想看,如何是好?李龙听了这话,拍了拍脑门,尴尬一笑,便吹灭蜡烛,不知不觉睡着了。

次日一大早,李龙就起身,打点好一切,跨马出发。临行之前,妻子叮嘱他,见了李白要礼貌,不可粗鄙。李龙答应下来,跨马飞奔而去,不几日兴冲冲抵达李白处,结果门人说李白不在家。李龙只好在厅堂等候,直到黄昏时分,李白才归来。李龙近前毕恭毕敬的递上汪伦亲笔书信,还不忘多瞟几眼李白,这李白虽说上了年纪,可风采依旧,不减当年,自是大文豪一般的气度不凡。李白接过去看,信上说:

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素好饮酒,又闻有如此美景,便欣然接受邀请,又招待汪伦随从李龙留宿一晚。李白有一个书童叫做杜虎,跟随李白多年。汪伦随从李龙正在喝茶,那杜虎走了进去,与之攀谈。李龙问,李白先生如今可好?杜虎说,还不错。李龙说,我素闻先生喜欢青山绿水。杜虎说,那是自然,青山绿水才能出口成章。正在此时,一个丫鬟路过门口,说,老爷如今日子不好过,我们明日要走了,舍不得也没办法。杜虎赶忙打圆场说,他说的是李白先生的叔父,得罪了京城高官。李龙点了点头,默然不语。

次日李白带着这书童杜虎,和汪伦随从李龙,一同离开南陵。一路上汪伦随从李龙喜上眉梢,李白却平心静气,毕竟多年行走江湖,对仰慕自己的人,见得多了。汪伦随从李龙对李白说,先生鼎鼎大名,此去可是一件大事。李白笑道,此话怎讲?李龙心知肚明,此番可是汪伦力邀,如若说出实情可要麻烦了,但不说出实情,又怕李白到了会怪罪自己,想到这里,浑身不自在,李白问他,你有什么心事,但说无妨。李龙笑了笑,摇摇头,赶忙说,没什么,就是觉得先生此去,如梦初醒,有些不可思议,能请到先生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李白笑说,原来如此。杜虎见李龙神色异常,顿时欲言又止,且静观其变,不知有何缘故,以至于此。李白抵达汪伦所在地,但见河岸郁郁葱葱,鸟语花香。许多踏春出游的人都在青山绿水之间,来去自如。李白见了自是喜悦万分,书童杜虎也喜出望外。

过了一座山,汪伦随从李龙和李白,以及李白书童杜虎下了船,见一个戴着蓑笠的人坐在岸边,不见有人来迎接。三人正要离去,那戴蓑笠之人缓缓站了起来,转过身,拿掉蓑笠,汪伦随从惊道,此乃我家主人汪伦。李白转过头,果然一个相貌堂堂,玉树临风的青春俊杰。汪伦见礼问候,李白感激不尽。离开码头,李白却未见信中所言盛景。只有一个酒店在岸边,一个旗杆上竖着一面杏黄旗,上面书写着万家酒店四个黑色大字。四处张望,没有一朵桃花,只有郁郁葱葱的杂草在小山坡上。李白很是诧异,张嘴去问,汪伦不答。环顾四周去看,也无济于事。汪伦却不紧不慢,依然笑容满面的盛情款待,命人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与李白同饮,并笑着告诉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眼前这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李白的书童杜虎顿时瞠目结舌,汪伦也尴尬一笑,依然昂首挺胸,汪伦的侍从李龙见状,也低下头,不敢多说话。就在众人看向李白时,李白听后却大笑不止,并不以为被愚弄,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由此众人才如释重负。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河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

这日,汪伦带李白,抵达桃花潭,果然一处人间仙境。李白跟着汪伦走在潭边,那波光粼粼,岸边桃花朵朵,果然是美不胜收。李白问,不是没有桃花么?这桃花哪里来的?汪伦说,先生抵达,桃花自来。淡泊名利者,好比这一池潭水,清澈见底,才不愧立于天地之间。李白笑了笑,又问,这桃花潭水有多深。汪伦愣了愣,摇摇头。李白说,我看深不可测 ,犹如人心。汪伦说,我知道先生有首诗叫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说,这是夸张了。汪伦说,大唐诗人有不少,唯独先生独一无二。李白笑道,何出此言。汪伦说,如今北方烽烟四起,天下并不太平,我看先生还是在此安居数日,静观其变。李白说,实不相瞒,我也想静下心来,江湖上走了太久,也很累了。汪伦说,我知道先生忧国忧民,只是时运不济。李白说,无人知我心中苦闷。世人以为我在长安得天子洪恩,必定喜悦无比,可我心知肚明,天子只把我当做消遣物罢了。高力士之辈,贪得无厌,欺上瞒下,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我写诗难道是为了让天子快乐么?不,我想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但我写不出来那些苦闷的东西。我的诗,是为那些与天地抗争者而作。汪伦听了深感震动,当即提议与李白称兄道弟,李白欣然接受。二人又谈笑风生一会,尽兴而归。

李白多年游荡大江南北,漂泊江湖,却不曾在官场得意,见汪伦虽是小小县令却也怡然自得,便十分羡慕。虽说自己名扬天下,世人皆以为自己衣食无忧,可唯独自己心知肚明,眼下乃是捉襟见肘。汪伦本想赠送金银珠宝,古玩字画,但又觉得李白会觉得自己有些俗不可耐,故而作罢。那李白的书童杜虎和汪伦的随从李龙看出端倪,二人偷偷找汪伦诉苦说,汪大哥,你可不知道。李白先生如今生活大不如前,需要接济,但有苦难言罢了。听了这话,汪伦恍然大悟。杜虎问李龙,桃花潭的桃花哪里来的,李龙耳语告诉他,是汪伦命自己早早准备好,撒到桃花潭去的。

这日,李白赴宴,汪伦送名马八匹、官锦十缎。李白坚辞不受,汪伦说,哥哥不必推辞。这马匹还望笑纳,乃是预祝哥哥马到成功。李白问,官锦又是何说法?汪伦说,哥哥以后必会飞黄腾达,官运亨通,锦上添花。李白听了点了点头,热泪盈眶。三日后,李白和书童杜虎在东园古渡乘舟欲往万村,登旱路去庐山,汪伦和随从李龙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等人饯行,并拍手踏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又挑来两坛美酒赠于李白。李白感激汪伦的盛意,当即作《赠汪伦》诗一首: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贝加尔湖畔

 

远远的眺望,波光粼粼的贝加尔湖水,像少女的心一样,温柔可人。也像男人的肩膀一样,力大无穷。又或是像孩子的笑脸,可爱天真。再或是像老人的眼眸,慈祥安静。这里的岁月像一圈又一圈静静的年轮,这湖水,就好比人的眼泪,时而热烈,时而冰冷。多少次的梦啊,永远忘不了那一年,那一天,那一夜,那一时,那一刻。在湖畔,有风,有草,有花,有我,还有你。

李亮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这再普通不过了,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东西,一句话,长大了周游世界。所以他学习了外语,还是好几门。他认识了一个俄罗斯的姑娘,叫季米罗娃。他们大学四年都在一起,是很好的朋友。李亮从没有想过去学习俄语,季米罗娃也从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来到遥远的东方,还是一个古老的中国。

他们互相知道的关于中俄两国的历史,或许都来自当年的苏联,这是他们父辈,乃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一辈人才有的记忆。苏联专家到过中国的大西北,中国的学生也去过俄国的西伯利亚,那个叫做贝加尔湖的地方,很吸引中国的学生。

毕业离开北京后,李亮回到老家西安的几天里,一直都在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讲述那些年的故事。这天午饭后,李亮上了个卫生间,正在洗手,突然有人打电话过来了,李亮一看,居然是季米罗娃。就走了出来,坐在客厅沙发上,他们在电话里用俄语交流。老人们就听不懂在说什么了,只是摇摇头笑了笑。

李亮问,罗娃,你在哪里啊。季米罗娃说,我在圣彼得堡旅游。李亮说,好,祝你玩的开心,晚上给你打电话,我现在在海边,你听。说着自己又走到卫生间,用手在脸盆里拍打着水花,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季米罗娃问,你在青岛吗?李亮笑了笑,承认了。季米罗娃又和他说了几句话,两个人就挂断了电话。

李亮没去过圣彼得堡,但知道,这座俄罗斯的城市相当于中国的上海。季米罗娃回国前力邀李亮去,但李亮婉言谢绝了。对于这个俄罗斯姑娘,李亮只当做好朋友。可酷爱中国文化的季米罗娃早就深深地被李亮吸引了。因为在学校的时候,李亮经常向外国留学生讲述关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季米罗娃对中国宋朝,尤其西夏历史很感兴趣,这就是源自小时候,季米罗娃的外婆带她去圣彼得堡博物馆见到过一些西夏文物的缘故。李亮又对她介绍过,西夏的东西,都来源于宋朝,尤其北宋。这让季米罗娃对宋朝就更喜欢了。

西安在中国古代叫做长安,在北宋,叫做京兆府。季米罗娃,知道。李亮多次强调过好几遍,这对于外国人来说,很不容易记得。兵马俑很有名气,大唐芙蓉园也很有名气。季米罗娃听李亮介绍过,但当季米罗娃再问西夏时期的长安怎么样,李亮却说不出来。所以季米罗娃回到俄罗斯后,又去了圣彼得堡博物馆,又去带着外婆去看西夏文物。外婆老了,季米罗娃推着轮椅,外婆依然像小时候拉着季米罗娃的小手那样,喋喋不休,指指点点,介绍一番。季米罗娃很高兴,并不厌烦外婆的唠叨,毕竟离开俄罗斯四年了,在中国留学。虽然假期也回来,可季米罗娃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外婆年纪大了,第一年,还走的很快,参观博物馆,第二年慢慢的走,第三年,拄着拐棍。今年,季米罗娃毕业后,老人家居然要坐着轮椅了。原来老人家年轻时候,参加过伟大的卫国战争,从莫斯科出发,打败过来犯的法西斯敌人。

回想年轻岁月,老人家有说不完的话,但这几年她不再说了,毕竟说不动了。季米罗娃看着外婆,笑了笑。二人在圣彼得堡博物馆参观西夏文物,恋恋不舍离开。

晚上,李亮打电话给季米罗娃。季米罗娃说,你没骗我呢,果然打电话给我了。李亮说,那当然,我有一个想法,你要不要听。季米罗娃好奇的问。李亮就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从圣彼得堡飞西安,我们去银川贺兰山逛一逛,然后一起去贝加尔湖畔。季米罗娃问为什么。李亮却摇摇头不说,要等着季米罗娃到西安再说。季米罗娃答应下来。

过了两天,季米罗娃坐上了飞往中国西安的航班,到了西安,李亮就到机场迎接了。两个人很久没有见面。高兴的拥抱在一起。季米罗娃来过西安很多次了,所以对这里并不陌生。李亮带着她又登上古城墙,眺望远方。

李亮和季米罗娃第二天就离开西安到了宁夏银川,在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走了走。回想圣彼得堡博物馆的西夏文物,再看眼前的西夏王陵。季米罗娃有些黯然神伤。李亮问为什么,季米罗娃摇摇头,说,这里风沙大。是的,眼下是中国大西北四月天时。每年这个时候,都有风沙。李亮也觉得没什么,就这样被季米罗娃说服了。季米罗娃知道成吉思汗的故事,她曾经与李亮为此争论不休。李亮认为成吉思汗统一天下,减少割据纷扰。但季米罗娃认为,成吉思汗灭亡了西夏,许多文物毁于战火。面对苍茫雄浑的贺兰山,这座西夏王朝兴衰荣辱的地方,他们没有争论什么,只是看着这西夏王陵在诉说着关于西夏的地老天荒。贺兰山下的风很粗狂,是中国大西北特有的那种感觉。季米罗娃在远东没见过这样的风光。因为这里没有很多树和草,看上去有点地老天荒的模样。

离开西夏王陵,他们一起去了梦中的贝加尔湖。季米罗娃把这里叫做少女的心,她说,这里像一面镜子,照亮了自己的心情。还记得小时候,外婆带自己来过。这辈子有两个地方忘不了。一个是圣彼得堡博物馆,一个就是贝加尔湖。李亮听她这样说,心里很感动。季米罗娃看着李亮不说话,就问他一辈子忘不了的两个地方是哪里。李亮回答,一个是西安老家,一个是首都北京。季米罗娃问为什么,李亮说,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很重,都有一个落叶归根的情怀,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故乡的云。季米罗娃听李亮介绍过那首中国经典老歌,也轻轻的哼唱起来。别说,她中文很好,唱的还不错。李亮听了微微一笑,也跟着唱。两个人坐在去往贝加尔湖的车上。路边绿油油的草和漫山遍野的野花,扑面而来。这里的地势很开阔。四月里,草长莺飞,是春暖花开的好景色。

不多时,旅行的车子到了,许多人下了车。李亮和季米罗娃也紧随其后。远远的,两个人便看到如大海一样的贝加尔湖。这里春风拂面,像妈妈的手一样,那样温暖。李亮走在湖畔,季米罗娃跟在后面。这个时候,许多人都散开了。他们都去湖畔旅馆登记,要住七八天。他们两个不着急,因为还不知道要在这里停留多久。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候,他们一起去吃饭,又把行李放在旅馆里。一人一个房间。吃过饭,二人相约来到湖畔,坐在石头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发呆。

季米罗娃是欧洲人,故乡是圣彼得堡,所以很开朗,这四年对李亮的爱慕没有中断过。可是李亮却没有意识到。季米罗娃开口说话了,你四年大学,除了学习,没有其他收获吗。李亮愣了愣,微微一笑,说,有啊,我认识你很高兴,我们是好朋友。中俄友谊万岁。季米罗娃听了,低下头,又问,还有呢。李亮挠了挠后脑勺,不知道说什么。季米罗娃说,你没有喜欢过我吗?李亮也不觉得奇怪,只是大三时候和一个山东女孩分手后,再没有想过这件事,没想到一个外国姑娘会喜欢自己。因为李亮在学校时候见过季米罗娃和一个来自莫斯科的俄罗斯小伙走在一起。季米罗娃见李亮心不在焉就一直追问。李亮却避而不谈。季米罗娃只好看着湖水,心里空荡荡的,她以为李亮不喜欢自己,她知道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强扭的瓜不甜,所以她不希望勉强李亮做任何他不喜欢做的事情,因为她真的很爱他。

夜晚来临,篝火晚会开始了,两个人都参加,喝着伏特加,吃着大列巴,还有烤鱼。载歌载舞的俄罗斯人,笑容满面迎接来自中国的客人。季米罗娃拉着李亮的手,两个人来到湖畔,背靠着背坐着。李亮说,贝加尔湖在古代,被中国人叫做北海。中国汉朝有一个故事叫做苏武牧羊。季米罗娃为了和李亮相识,当然看过这个故事。李亮也怕季米罗娃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就解释说,古代这里很荒凉,但现在这里很美丽。季米罗娃听了,又追问,有什么美丽的。李亮指了指远方,湖面上洒下了月光,水声像大海一样。有游船在湖面,船上的灯光映照下,湖面上就出现了点点柔光。

季米罗娃起身摸着李亮的脸颊,深情的张嘴朝他额头一吻。李亮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的说不出话来。季米罗娃说,你知道,贝加尔湖畔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李亮说,为什么。季米罗娃说,我外婆对我说过,她年轻时候与外公就在这里认识的,外公是个中国人,故乡就来自西安,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在西安,可是外公得病去世了,外婆就回到了圣彼得堡。李亮听了唏嘘起来。季米罗娃说,你为什么不问我外婆为什么回圣彼得堡呢。李亮说,那还用问,当然是你外婆思念故乡,又怕留在西安,睹物思情。看来你外婆已经被中国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季米罗娃听了点了点头,没想到李亮这样明白,自己却一直不明白。李亮说,你的意思我明白,你希望我和你能变成你外公外婆那样,可是我还没有想好。季米罗娃纳闷说,为什么。李亮说,我不知道,因为你愿意离开圣彼得堡么?我可不愿意离开西安。季米罗娃说,我为什么不愿意离开圣彼得堡?李亮惊讶万分。季米罗娃继续说,为了你我愿意离开任何地方,包括故乡。

李亮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那件事,就是关于季米罗娃和俄罗斯男生的事情。季米罗娃听了哈哈大笑的说,那是我哥哥。我哥哥他在北京大学做外教,比我大五岁,只是长的年轻。李亮听了一脸茫然,原来季米罗娃的哥哥,李亮见过,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原来他已经结婚了,妻子也是中国姑娘,来自大连,靠海的城市,是一个男子汉乞丐的东北女生。这下子,两个人终于就搞清楚了。李亮又解释自己大三的女朋友,季米罗娃却用手捂住他的嘴巴,让李亮不用说了。季米罗娃说,既然你们分手了,为什么还要告诉我什么原因呢。李亮心里明白,如果一个中国女生一定会追问的,这让李亮感觉到了季米罗娃这个俄罗斯姑娘的不一样,她很大度量,很善解人意,这与中国东方文化不一样。

李亮和季米罗娃就这样紧紧的抱着,静静地坐着,看贝加尔湖波光粼粼。夜是这样的迷人,仿佛回荡在银河系一般。柔波里的爱人,露出迷人的微笑。这夜就是一个世界,属于贝加尔湖畔的夜。李亮抱着季米罗娃,深情的说,这一夜有风,有草,有我,有你。季米罗娃说,我希望永远和你拥有这样的夜晚。

 

作者简介:唐宋,自由创作者,自由撰稿人,文艺青年。多年来,创作一些散文,诗歌,也从事音乐歌曲歌词创作。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