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小说 > 正文

锦绣废墟(小小说)

锦绣废墟(小小说)

 

作者:张世良

 

靳婧把最后一枚翡翠发簪插进陈列柜时,玻璃橱窗映出她扭曲的侧影。那支发簪是前年从院长夫人那儿讨来的,据说与校史馆镇馆之宝出自同一批翡翠原料。"靳老师,"院长夫人给银托镀金的发簪时,玉指轻点她手腕,"您这双眼睛放在我们家,可是镇宅的宝贝。"靳婧住在学校单身公寓一层。由于污水管道和下水管道没有分设,室内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充满臭气和霉味。墙上的暖气片正在渗水,靳婧用博士帽接住滴落的水滴。三年前她抱着簇新教鞭站上讲台时,曾用这顶帽子接住过透过玻璃天花板照进的温暖阳光。第一次在科研楼前遇见系主任,他正把一支香槟捏在手里,水晶杯壁凝着冰碴。“靳博士,您讲的毛理论真是颠覆传统。”他俯身点烟时,领带扫过她裸露的肩颈,“现在这类科研课题都缺资金支持?”

靳婧记得那天穿的裙装裙摆有暗纹,像《达芬奇密码》里会说话的壁画。她站在月光下,看着系主任的劳斯莱斯车尾灯消失在校院两排银杏树深处,后视镜里倒映着她涂着裸色唇膏的微笑。她幻想,她不久也应该开着这样的豪车,在宽广的长安街上奔驰。

科研经费到账的短信和新买的爱马仕包一起躺在抽屉底层,而她发给侄子的微信转账备注着"生活费"。

靳婧公寓的小客厅里塞满了各种书籍,小卧室的两侧墙上都挂满了各色衣衫。最贵的礼物来自经济系的富家子弟苏南,他的祖先曾在鸦片战争时期经营茶叶贸易。靳婧在使馆区见到他时,他正用流利的法语为一只波斯猫取名字。"靳老师,您对跨文化研究的见解让我着迷。"苏南的手在咖啡馆阴影里把一枚钻石胸针塞进她手心,"听说您的课题需要实地考察?"靳婧也幻想出囯考察交流,再到哈佛大学读博后。

靳婧没有告诉他,那枚胸针已在当铺换成了课题组的差旅费。她记得自己在学校湖边接电话的场景,波光粼粼的湖面映着手机屏幕,导师在电话那头嘶哑着嗓子:"靳婧,你的论文数据和实验记录完全对不上!"她把手机扔进湖里时,看到有只鸽子叼走了那根精美的胸针。

此刻,靳婧用打火机燎着博士帽上的流苏。火焰吞噬掉最后一根金色丝线时,室内的电突然恢复。电视屏幕上,她的师妹正在接受学术打假采访,背景墙上的大学校徽像枚正在融化的巧克力勋章。靳婧想起自己撕毁的合同时,苏南发来的最后一条短信:"你连课都上不好,怎么配戴我祖母传下来的珠宝?"

当她把手机摔向墙壁,碎屏玻璃溅落在水泥地上时,看见手机夹层滑出一张泛黄照片。那是读博士毕业典礼时,穿水手服的她把博士帽扣在院长头上,院长笑得露出金牙。照片背面,母亲的笔记歪歪扭扭:"婧婧,做人要厚道,做事要踏实。"母亲深情的叮嘱好像还在耳边回响。

靳婧把照片塞进暖气片的缝隙里,那里插着她从图书馆借来的毛理论全集。当她踩着晨曦走出到室外,正是早晨六点,太阳从东方的天空露出笑脸,校园广播里正在播放国歌,五星红旗在学校正门的旗杆上缓缓升起,在微风中展开,像一面血染的镜子。

 

2025年7月3日,于北京。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