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小说 > 正文

傻老板

 “傻老板”并不姓“傻”,姓张,最初人们称呼他张老板。
 张老板在城郊结合部那里开了一家“东北饺子馆”,至于他本人是不是东北人不得而知。饺子馆不大,两间门面房,一个厨师,两个服务员。他呢,厨师忙时就帮厨师,服务员忙时就帮服务员,身兼数职。饺子馆主营饺子,兼营其他一些下酒菜。饺子有韭菜鸡蛋馅的,有羊肉芹菜馅的,有猪肉白菜馅的,等等,十多个品种。城市正在往郊区扩展,因此,城郊结合部那一带先后进驻了几家建筑公司。再加上,饺子风味独特,价格适中,很受打工者的欢迎。张老板这人长着一副憨厚相,弥勒佛似的,见人就点头哈腰地笑。他不像有的生意人那样奸猾,大大咧咧的,十块钱以下的零钱一律免了,从不给顾客结算。可想而知,几个因素加在一起,使得饺子馆的生意相当火爆。到了吃饭时候,去得晚一会儿不是没座了,就是没馅了……
 这天晚上,在饺子馆即将要关门的时候,忽然来了十几个民工。张老板认识他们,他们在诚信建筑公司打工,经常来他这里吃饺子。
 张老板抱歉地笑了笑:“不好意思各位,店里没有饺子了,也没菜了。”他的话音一落,就觉得不对劲。这些人平时来时说说笑笑,嘻嘻哈哈,今天都一律苦着脸,像是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
 张老板迟疑了一下,又说:“福安,到底咋啦?”这群领头的民工叫福安。其他民工的名字,张老板也差不多能叫得上来。
 福安张嗫嚅道:“老板跑了……”
 “跑了?”张老板心里一惊,“工钱都给结了吗?”他知道,这帮子人都是来自几千里外的四川农村,上有老,下有小,出来打工不仅仅是混碗饭吃,也是为了养家糊口的,要供孩子读书,要赡养老人,没老婆的要娶老婆,没房子的要盖房子,米米罐罐的,不容易啊。
 福安摇摇头,沮丧地叹道:“半年了,一分也没结,留下了一张欠条……”
 张老板看到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样子,明白他们晚饭也没吃,忙大声说道:“没事,先吃饭,没饺子了,有面条……今天算我请客!”说罢,他不待福安他们表态就招呼厨师和服务员忙活开了。
 很快,饭做好了。是鸡蛋西红柿卤,红的红,黄的黄,看上去很悦目。然而,这群民工们端起饭碗却怎么也吃不下去。
 张老板一激动,豪气地说道:“福安,你把欠条给我,我给你钱。”
 福安又惊又喜:“张老板,你说得是真的?”
 “大男人说话不能是刮风,说到做到。”张老板点了点头。其实,他的大话一出口,连他自己也后悔了。不过,他想,只要这群民工建的房子还在,工钱早晚要讨到手的,不会打了水漂。自己咋说也比他们强,好歹有个饺子馆,挣钱比他们容易一些。
 福安和众工友商量了一下,把欠条按八折给了张老板。张老板依照按他们说的,用三万二的现金换回了一张四万块钱的欠条。
 福安们像捡了金元宝似的,一个个都哭了。福安抹了一把眼泪,感慨地说:“张老板,您真是活菩萨啊。”
 这下好了,此事传出去后,但凡工地上有要不回工钱的,都把白条给张老板送来了。张老板容不得别人叫他活菩萨,看不得别人鼻子一把泪一把的,于是乎,来者不拒,把白条都统统收下了。
 凡是认识张老板的人,包括他的老婆孩子、亲戚朋友都说他傻。“傻老板”的名号就慢慢叫开了。
 短短半年时间,张老板竟收下了二十多万元的白条!“东北饺子馆”本来就是个工薪阶层消费的小饭馆,利润不是很大,看似红火,每天也挣不了几个。二十多万元不是个小数目,一下子就把饺子馆弄得周转不开了,搞不好要关门!
 这时候,一家媒体的记者偶然得知了张老板的事,报道了他的所作所为,被誉为“有情有意的傻老板”。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有关部门的敦促下,“傻老板”的白条都一一得到了兑现。“东北饺子馆”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有一些人专程从城里或是外地赶到那里吃饺子。不能再小打小闹了,饺子馆的门面房增加了一百多平米,厨师由一个增加到四个,服务员由两个增加到六个……到了后来,“东北饺子馆”索性更名为“傻老板饺子馆”,因为好多人都是奔“傻老板”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