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诗歌协会成立三周年座谈会任毅老师发言概要
任
(1闽南师大副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2闽南师大文学院14级硕士)
2014年11月22日上午9时许,漳州市诗歌协会三周年庆典大会暨诗歌座谈会,在市图书馆二楼会议室拉开帷幕。会议主要内容包含关于2014年度协会的活动情况、费用收支报告等。本次座谈会由副会长任毅博士回顾了协会创建三年来的发展历程,引起大家共鸣。漳州市诗歌协会至少具有四个内涵。
一、
三年前的2011年11月19日,漳州市诗歌协会正式成立,漳州市也开始逐渐孕育自己的本土文化——闽南人的诗歌。漳州有别于厦门诗坛,包含本土的特色更加浓厚一些。厦门由于是经济特区,流通着南来北往的文人豪客,自是南北的大杂烩。而漳州却由于地域与经济的关系,相对较闭塞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漳州文坛的封闭性。相反,正是由于得天独厚的区域性,使得漳州诗歌在闽南一带占有一席立足之地。
我曾到重庆、香港、北京、武汉访学,发现各地名家都有知道我们的漳州诗人,有些还阅读过我们的《第三说》和《0596诗刊》。有诗学名家评价,“《0596诗刊》里有相当一部分诗作,可以称得上是全国一流的作品了”。尤其值得赞扬的是我们协会的安琪等几位诗人,他们的诗歌有的已经被翻译成英语,传扬到了海外。
二、
闽南诗歌源远流长。在新诗历史中,闽南地区曾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诗人,比如现代新诗人冰心、林徽因、杨骚等,当代著名诗人蔡其矫、舒婷等,漳州本土诗人安琪、道辉、康城、老皮、阳子、子梵梅、阿里、许海钦、林仕荣、高羽、楚雨、朝晖、建鸿等。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批人对诗歌的执着,将各方零星散落的诗歌点滴凝聚在《0596诗刊》上,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漳州市诗歌协会三周年庆典。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应该继续秉持着协会创办时的理念,让我们漳州诗歌在传承中得以升华,在升华中走向全国。
三、文化内涵:漳州市诗歌协会对闽南文化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漳州市地处闽南地区,可以称得上是“鱼米花果之乡”,山水环绕,气候宜人,特别适合养人,更适合孕育诗人。由于独特的地域环境,形成了别具风格的山地客家文化与海洋文化交融的文化奇观。比如东山、漳浦的海洋文化、平和的山地文化、华安的客家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包容。
漳州市天然的自然美景风光、丰富的人文感官灵气、海洋世界的深度三者相互交融,无一不促成漳州诗歌的新生代孕育。我们以各式各样的诗歌形式,如评读诗歌、朗诵诗歌、诗学意识的交流与研讨,引领漳州地域文化更加先锋、开放、民主、平等,进一步繁荣昌盛。
四、精神内涵:漳州市诗歌协会是漳州诗人情感的高地,是艺术精神平等自由的象征。
1980年代以来,漳州诗歌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的诗歌创作也在逐渐普及到大众化。漳州的民间诗人中,已有不少中青年诗人的诗作亦可称得上“上佳之作”。一个人的身份、职业并不能成为禁锢思想的枷锁。各人收入的高低,那是属于世俗身份中生存的范畴,而诗人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另一种精神层面上的生存。一个热爱诗的人,是诗歌中的贵族,是生活中的王子,是艺术的爵士。我们可以凭借诗歌的力量摆脱世俗的困扰,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哪怕你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员,但在诗的国度里,你永远可以以一种平等的身份进入诗意的创作之中。
让我们以协会为兴趣平台、创新平台和精神平台,使它更加繁荣,更加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