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外省诗人在北京”访谈之刘不伟


“外省诗人在北京”访谈之刘不伟


【2010年11月曾主持过一个访谈栏目,题为“外省诗人在北京”,每人只一题,后刊登于古筝主编的民刊《陌生诗刊》。现借助《作家网》回顾并重启此栏目,敬请关注。——安琪】

安琪:不伟你好!当年你的《刘春天》一诗出来时,几乎读到的人都认定它将成为你的代表作,后来我在解读此诗的过程中听闻里面的几个镜头感很强的句子是你编写的不禁大为惊叹,请你细谈一下这首诗的创作感。

刘不伟:恩,是有杜撰、夸张、虚构的成分及电影蒙太奇、平行蒙太奇的雕虫小技在里面。是的,在诗歌面前电影永远是雕虫小技之视听产品。一首诗可以是简单、简约、朴素的也可以是繁复、华丽、浓稠的,现代诗歌走到今天大不易,她的写作更趋多元化、多向度,也可以说她走得比小说、戏剧、散文等体裁更远更具汉语的光泽与质地。同时,也许是走的太猛太给力太英特迈往了我们今天的诗歌评论界在一旁呆若木鸡、呆头呆脑呆子般抓狂并腐朽地强词夺理着成为怪叔叔。而年轻的大学生读者群在学院派的诲人不倦中依旧懵懂踱步于什么康桥啊雨巷啊在五四时期的弱不禁风、凄凄惨惨戚戚中杯具著伊底杯具。

一个外省人来到首都,一个浪子离开故土。他走在“吃过月饼没吃过月亮”(小安语)的路上;他走在吃月亮的路上;他走在彪悍的虚无之路上。一路之上只有强大的、魅惑的梦支撑他走下去走下去。梦,各有不同。写作梦、彩电梦、中国达人秀梦、星光大道梦、非常6+1梦、演员梦、戏剧梦、戏梦、音乐梦、仕途梦、发财梦等等。梦是神马东东捏?其实,梦哦,梦亦虚妄。刘春天,我的生活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女儿是上苍赐给内蒙的一份大礼大欢喜,随她一起而来的是真、是善、是美、是爱、是广大的福祉。写这首诗给刘春天不仅仅因为她是戏言中的所谓的前世情人,刘春天,小刘,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之一,是滴,嗯。而另一个无疑是我老妈,张秀媛。结束语:春天、秀媛,俄,想念你们。


刘不伟与刘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