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梅老邪邪体诗火爆网络浅析


《诗怎么能失去风趣?——谈谈梅老邪的诗》



 
 
 进入五月,梅老邪的“老邪体”诗骤然火爆于微信微博。这首《我要卖花粉》以多米诺骨牌的形式迅速走红于网络。它也许成为了中国诗歌被仿写最多的一个“吉尼斯诗歌仿写记录”。上千首不同题而而同形式的仿写诗一时间挤满了触屏。
 
《我在卖花粉》
 
从卖花粉那天起,
各种节假日离我远去。
大年初一,
我在卖花粉。
元宵节,
我在卖花粉。
情人节,
我在卖花粉。
五一节,
我在卖花粉。
端午节,
我在卖花粉。
国庆节,
我在卖花粉。
中秋节,
我在卖花粉。
大年三十除夕夜,
我还在卖花粉!
现在世界最让人感动的三个字,
不是"我爱你",
而是“要花粉”。

2015/5/1
 
中国诗在走过“朦胧诗”的高蹈抒情,“知识分子写作”,“第三代民间诗”等五花八门的流派之后,进入了一个相对沉默的“潜伏期”然而,一些“边缘诗人”相继不断地打破了诗歌无人喝彩的尴尬局面。继乌青,余秀华爆发以后,广州诗人梅老邪又成为众多媒体和诗读者的一个焦点人物。
 
一般说来,诗歌与现实生活保持着相当“清高的”距离,其实,这是对诗歌的一个大误解。当代诗人放弃了以往的超脱姿态,自觉地深入生活的细部,给日常琐碎施以诗意抚摸。作为亦商亦诗多栖写作的梅老邪在此方向深有体会。
 
与其进行艰深晦涩的“先锋诗写”;不如放下架子,贴近民间民众。与其进行讳莫如深的“难度写作”;不如爽快,畅达地表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风趣。对,风趣----它既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深度理解;也体现诗人对社会的一种现实态度。

没有过多的炫技,不追求诗歌的沉痛感,荒谬感,错乱感,梅老邪却时刻敏锐捕捉生活行进中的,“正在进行时”中的诗歌原素,瞬间成诗的能力越来越强大。比如,刚刚过去的高考,他就马上逮住了高考作文试题,形成一个趣味盎然的老邪体诗。
 
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和蒲公英的爱恨情仇:
 
《不同途径感知自然》,蒲公英可以做到;
《打碎杯子后》,喝酒没吃蒲公英,后果就是这么严重;
《蝴蝶翅膀到底有没有颜色》,蒲公英知道;
《假如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你一定要带一瓶蒲公英;
《喷泉与泉水》,都可以拿来浇灌蒲公英;
《告诉自己,我能行》,有了蒲公英,就是这么拽!

  2015.06.07
 
与一般诗人偏狭自恃,孤傲排众不同;梅老邪诗歌的风趣幽默,自有其形成的根源性因素。心怀宽大,包容平和,深刻的同情心和爱,尊老爱幼,善待同事朋友,这些中华传统美德和孝心,正是构筑这样一个“开心果”般诗人的原因。他的喜感增强他的诗
 
河南自古便有“中原”之称,老梅便出生在这个“才子之乡”。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庄子,阮籍,李贺、杜甫、李商隐、吴道子、韩愈、元镇、刘禹锡均是河南的。这里出奇才,天才、怪才。梅老邪可谓“邪才”除了写诗,他还写有各类其它书籍。广泛渉猎周易,八卦、医药、心理、武术、流行音乐等领域。
 
前不久他写给笔者的一首诗,就谈到他刚买了一大堆各个西方国家关于宪政宪法方面的书,说明他永不停步地在不断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时刻不忘给自己充电。(诗如下)
 
《读硬书,写硬诗》
 
今天在读诗群,
紫丁说,
对有些人来说,不写诗才是对诗的尊重。
听了他的话,
一口气买了一堆书,
《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
《美国联邦宪法》,
《法国第五共和宪法与宪法委员会》,
《德国基本法:历史与内容》,
《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
《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
《美国宪法释论》,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等。
从今天开始,
读硬书,
写硬诗,
做个硬诗人。

2015.04.27
 
老梅的<左手>是一首有民俗风味的诗。它展示了老梅的另一个侧面。写诗人的根在哪里?你为什么要写诗,不是乡愿重塑,而是找到最初写诗的本源冲动。
 
《左手》
 

 
在梅村,左手拿筷子的小孩,饭碗会被大人碎在地上。
男孩子撒尿,从小养成左手捏鸡鸡的习惯。
女孩子擦屁股,也被严禁使用右手。
 

 
我的铁匠父亲,一辈子没有打过一把左手使用的镰刀和锄头。
梅村的男人,如果是左撇子,终生禁止娶媳妇。
梅村的女人,只有做家务的时候,才可以左臂抱着婴孩。
 

 
在梅村的传说中,58年那些饿死的,都是偷偷用左手拿过筷子的人。
那个被雷劈的梅老七的爷爷,是因为一次打猎他用左手扣了扳机。
食道癌死的梅小红的奶奶,据说是没有嫁入梅村的时候经常不用左手换月经布。
 

 
梅村的那个老巫婆,告诉大家说,左手就是恶魔。
梅小红后来在南方做妓女,是因为她娘的左手也能牵针引线,还会绣花。
在磨面机房电死的梅老九,是他当特种兵的时候,左手可以做几百种手势。
 

 
这些年我一直单身,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我爱上了一个左撇子的女孩。
这些年我一直没有回过梅村,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我爱上了一个左撇子的女孩。
这些年我一直在广州,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我爱上了一个左撇子的女孩。

2015/5/29
 
老梅的诗,既有幽默搞笑的;也有民俗民间的。既有朗诵体;还有诗剧这种大手笔。他不屑于玩弄技巧,又特别注重文字的音乐性。他擅长的排比诗句,正好体现了文字的“摇滚风”和词语的“合唱效果”。
 
在微信微博圈,老梅广交各界朋友,在电商农商界,以诗歌作“药引子”,让诗歌文化直接为商家,厂家服务,广受欢迎。如去年就被业界评选为“最受欢迎的电商诗人”并受奖励一万元。
 
老邪体在今年五一节在网络引发第一轮仿写大狂欢后,又迎来了更多的“老邪体”再战江湖。已经有许多商家迫不及待地把他的诗制定成硬式招牌挂在店内店外。(如图所示)“我在卖酒”,“我在卖饼”,“我在卖房”。各式老邪体仿诗火热走俏各行各业,这是自发的诗歌热爱,也是对诗人最高的鼓励和奖赏。老梅感叹:商家比文人更实在啊!
 
梅老邪的<我死之日>以白描民俗文化的手法,深刻描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死亡文化,已经入围“突围”诗歌群决赛圈。(诗如下)
 
《我死之日》同题诗
 
儿子,你要给我一万个小纸人*。
每个小纸人,穿着我的诗做的衣服。
儿子,这些小纸人,不能有左手。
他们的右手,要有六根指头,七个也可以。
你也可以让他们的指头更多,我已经管不了了。
 
儿子,你要记住,小纸人的骨头一定要桃木的。
要村子最东的那颗桃树,最东的桃枝。
折取那些桃枝的时候,要在子时,露水最浓的那一刻。
如果那些桃枝上还有桃花在开,你要给他们读《我在卖花粉》。
 
儿子,在折取桃枝的时候,不要让叶子掉在地上。
一片也不要。如果有叶子掉在了地上,你要双手捡起。
你要把那些桃枝上的叶子收存好,
我下葬的那一刻,把他们盖在我的眼睛上。
 
*小纸人来自霍小智诗集《小纸人》

2015.6.4
 
“文以载道”我们的诗歌文化一直以“崇高”为目标,而老邪的诗以风趣取胜。老舍先生说:“幽默是一种心态。”而我们的诗歌似乎有这种幽默风趣心态的还太少。诗不顾影自怜,而是积极面对人生,它需要的是宽容与同情,在一个多元社会,我们更需要多元化的诗歌形式,老梅的诗,恰好给予了一个有效的回答!
 
2015/6/9于成都


来源:梅老邪新浪微博
作者:紫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