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在漫漫光阴中铭刻温暖坐标


在漫漫光阴中铭刻温暖坐标
——王晓波诗歌的美学景观和精神情怀
 
徐向东/文
   


最近,阅读诗人王晓波的诗歌,感觉诗人总是在与“时代”保持着纯洁、亲近的“远离静观”,从而呈现出一种平和、温良的“水气”写作特性。这种与广东改革开放一路高歌猛进的“火气”的时代感,有着截然的差别。这种“两面性”的呈现,本质上是经济高速增长与做人做事低调的并行不悖。这一点,恐怕离不开诗人的个人品质和地域文化的浸染影响。

诗人王晓波具有典型的广东文化人气质。他为人低调、平和、温文尔雅,有时不主动“接近”谁,甚至以一个“倾听者”形象示人。他出生于大陆的最南端湛江,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到中山工作。他身上没有南下打工者底层工作的伤痕,也没有异乡飘浮者的痛苦——虽然他的出生地也远离工作地。他是一个完全的广东人。他具有多重的身份,却在文化和精神上与中山人有着诸多同质。这使他与一些诗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其表现在诗歌作品上,颇具传统的“雅文化”气质。像广东的美食,讲究真味原味注重美味。在当今众多的诗歌类型和中西及东西南北等多元文化融合中,王晓波的诗歌,始终具有独立的特质,凸现了唯美的诗学景观和温暖的精神情怀。我们看到,诗人在“不愠不火”的漫漫时光写作常态中,始终铭刻着温暖的坐标。这是诗人心怀纯洁诗观,在洞穿于这个光怪陆离的现实和时代下,在追求和创作高尚诗行,展现了其温润的诗歌版图。
 


笔者无意从某个地域或某个人的气质,分析一群人或者这个人的身份及作品的气质或特性,将诗歌与地理简单地机械地划上某种等号。这是一种窄化视角下的肤浅。诗人的出生地、籍贯、工作地等等,只不过是浮于表面的多重身份的叠加。我们甚至还可以抹去某些诗人传统地域文化和文学的“历史天空”。但是,我们不能绕过诗人文本个性特点,及其“表象”背后的写作、经验和作品中群体意象和文化气息进行分析和解读。

诗人从事业余诗歌创作近20年,在全国多家主流报纸和各大诗刊上发表过许多力作。在其作品中,我们很难找到那些东南沿海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沙粒、伤痕以及生命中的痛苦、呻吟等等。这不是诗人缺少犀利的眼光,更不是诗人对周围世界的漠视和躲避。这折射出诗人个人品质和心地的纯粹和温良。诗人说,他不愿意在诗歌中表现暴力、血腥或者过于张扬和“异化”的东西。当今社会虽然有浑浊,但是清流是主要的,人生的主流意识是优秀的、正道的和阳光的。诗人对自己的诗观是这样描述的:“幸福是一种纯粹的心灵感受。诗歌是渲染着情感的文字。诗歌是关于心灵的一种艺术,是需要心灵的感触,才能产生共鸣的一种艺术。阅读诗歌可以分享幸福,创作诗歌同样是一种幸福。诗歌给幸福插上了翅膀。”
我们看到,王晓波诗歌的意象,都是现实生活中最为朴素、美丽、生动的“日常”场景和“平常”事物。诗人总是给自己的作品涂上一层温暖动人的色彩,诗歌中温情的具象或词语俯拾皆是。如《小岛》中的海天、激荡、星星、微风、浩瀚、渔火、白浪、绸伞、春风、心心相印;《荡漾》中的蝴蝶、翩然、小荷、盈盈、爱意、荡漾。在《夏雨》一诗中,诗人面对一场暴雨,也能从中找到温暖。如通过开花、向日葵、笑容、盛放、如花、穿越等词语,勾画一幅唯美图景,而非人生无常下的悲观和失望。
作者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到经济发达地区,人到中年,对人生有着丰富的体验。但是,诗人创作的文本,依然给予我们的第一感觉是温暖、纯洁和善良。诗人说,生活是一门艺术,诗歌更是生活中的艺术。诗人的内心充满了鲜花和阳光。因此,他的诗歌作品处处都呈现出美好的场景。诗人还说,好的爱情观也是一种美好的人生观。阅读诗人的爱情诗作,我们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并为诗人诗歌中所营构的温润、柔美的情怀所打动。
 

   
王晓波的诗歌无不体现出道家哲学上善若水、素朴之美、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其语言优美,富于高雅的意境。我们惊诧诗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况中,都能将这种诗歌美学长期作为自己文本的基调和底色。这种通过纯美的语言进行淋漓尽致的表达,彰显了古典与现代、朴素与雅致、个体与大众、南方地理与人文情怀的有机融合。因此,诗人的作品更具有一种“个人”的观赏而又“打开”的双重质素。这个看似简单的诗学命题,诗人有了独到的运用,可见其诗歌创作的才能和功力。

在《我叫你梅或者荷》这首诗中,诗人在每一节的开头都说“无需要太多”,纵然千辛万苦,只盼“遇见一名叫梅或者荷的女子”。这种反复的渲染,情感鲜明强烈。你说它是爱情诗也行,不是爱情诗也行,是内心世界的吁求也行,是社会精神的“外化”也可。看似诗人在追求一名叫梅或者荷的女子,其实,这个女子是虚的。诗人借梅或荷,表达了繁复、混杂的现实中的“除芜”精神。这种“自动排污”的心灵净化,反映诗人特立独行的精神方式,并在这种方式下的高雅、纯洁、清香情怀。这是一首诗歌佳作,极具内涵,外延也相当广阔。

其次,诗人的许多爱情诗还具有古朴、典雅的美学景观。在《完整》这首诗中,诗人通过世界之“大”与只想你我安然相处的“一隅”,世界再“美”但还是你“最美”等诗句,进行孰轻孰重的“对照”,最后给予“你”一个完整的、别无选择的爱。这种美好的爱情,自古以来被人们所称道和向往。它纯粹、干净、高洁,无需任何的条件。再如爱情诗《将心比心》,尽管时光锋利,但还是“希望我爱的人终生温暖/希望爱我的人满脸欢愉”;在《我还相信》中,“我相信世界会存在爱情……/行云流水般的喜悦/写在嫣然的面颊……”;《徜徉》中,“爱情在思念的一刻骤现/我们……徜徉到天涯海角”;《爱的方程式》中,“爱你的真正原因/是深层面上共享着生命感”等等。这些作品中所表现的爱情观,本质上是古典的、纯洁的,没有半点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另类”。这让我们惊叹诗人内化于心的创作力,并在此强大内力引领下创作境界的纯美,这的确不易。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诗人能保持这种爱情观,这是对生命真谛不懈的坚守。诗人可能受到戴望舒等多位现当代优秀诗人的影响,对传统美学的追求无止境。当然,这种追求和坚守,是建立在诗人自己的生命体验基础上的。如《遥远的美丽》,诗人连续描写了多个错误的季节,来表达这种爱的遥远和美好。这种“错误”是内心的忏悔是禅意。再以《听雪》为例:
 
又听到雪花簌簌飘落的声音了
漫山遍野天地无垠雪白  当我推开车门
当我触摸着飘雪置身生命里的素色
我曾思量假若雪花有天袅娜在你发梢
这爱情是否比世上最纯洁的花还要纯粹
多年后回望那扬扬洒洒纷飞旷野的大雪
多遗憾你没有和我共同沐浴雪花的快乐
某年某日你远赴  雪国
我却安座北回归线以南的岭南一隅
遥想多年前大兴安岭雪源的大雪
不知是安恬宁静开心  还是遗憾
你听听 多年前纷飞的大雪
现在还是开出了禅意的雪莲
 
诗人所呈现的是大雪纷飞、雪落无声的纯美世界。在美丽雪国,你我没有同行,没有共同“沐浴雪花的快乐”,错过了这“比世上最纯洁的花还要纯粹”的爱情。可是,在某年某日,“你远赴雪国”,而我只能独坐岭南一隅,在“安恬宁静”中,不免有些遗憾。雪在落,我俩天各一方,这可能就是天意弄人吧。诗人通过内心深处的独特感受,以最不愿意看到的“现实”,为我们呈现了“美好而又未达到”的画面和情愫,有着深厚的人文美学景观,再次说明了其善于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进行有机地整合。

我们还高兴地看到,诗人将许多爱情“生发地”放置南方,使其诗歌带有鲜明的地理性,表现了诗人个体的、地方的、文化的特质。这实质上表现了广东文化信息。如《小岛》、《夏雨》、《海的阔》、《海音》等,无不散发出南方气息和品质。即使如《听雪》、《远方》这样“开阔性”的诗歌也不例外。这种气质有海的辽远、水的浪漫、花的美好和风的温婉,更有南方人的朴素、平静、亲和之美。诗人善于在诗歌文化地理中,剔除“后现代元素”,赋予爱情或生活以“纯粹”和“专一”的情感。这种在“日常”生活面前,在平常不过的事物、场景和细节面前的自我“纯化”,是诗人温暖的、高洁的人生观和美学观的体现。这是值得称道的。我们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了诗人在现代诗学追求中,对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
 


如果说在王晓波的诗中,我们仅仅看到的是诗人纯粹的品质主题的话,这是不全面的,是无意识下偏平化的“定论”。诗人的多种身份,注定了其具有丰富的生活和生命体验,其在诗歌类型和广度、深度上的开拓与探寻,成功地展现了更为丰富涵养的美学图景。这是诗人的才能,也是诗人对诗歌更高思想艺术的追求。

在《母亲,是一种岁月》中,诗人没有直抒胸臆,简单地表现母子亲情,而是像电影中的4个镜头,通过这组画面,表达母亲平凡岁月的“流逝”和岁月变迁中的牺牲精神,并蕴含生命轮回的人生哲理。又如《菩萨》一诗。2015年母亲节期间,诗人在医院陪同住院的母亲。诗人不写悲痛,而是以新的视角,从一串小小的念珠写起,写母亲10年前为自己购买念珠,其间念珠的绳子多次断了又续,最后,诗人把母亲比作护佑自己的菩萨。诗中多种美好情感融为一体,诗人在歌颂母亲,表现母子情深,宣扬亲子、感恩及孝道文化。以上两首诗歌内涵都很丰富,是亲情、生命和人生多重文化的叠加,表现独特,艺术感染力强,是两首难得的佳作。

在诗人今年七八月份创作的一批作品中,我们发现诗人在这庸常现实中,在看似慢慢光阴中踽踽独行的身影里,怀着一颗敏锐之心,洞察普通人琐碎的生活轨迹和命运史。这种命运史,反映了诗人“个体”,但更在表现大众的情感。这构成了诗人作品高贵品质的一抹风景线。这是诗人面对日常生活最为让人眼前一亮的显豁的、温暖的精神情怀。我们不得不为诗人点赞,也为其作品所表现的精彩场域、丰富内涵和多样类型点赞。

诗人今年七夕写的诗歌《姐姐》只有短短四行,却很有张力,“故事”也让人产生联想。在这里,姐姐也是虚的。她超出了生活中的亲情概念。姐姐是诗,是“我”每天都在写的一首诗,姐姐是“人”,是去年想见而未见到的人。这个人,太美了,可望而不可即。她是朦胧的又是清晰的,她是假的又是真的。这种意象美,让你捉摸不透。但是,她一定是诗人想要的“生活之美”。这首诗歌在歌唱爱情,更是在寻找“纯洁的生活”。姐姐,已成了诗化的生活象征。

在《时间之箭》中,诗人则通过残荷、水鸟、蝉鸣等具象,使时间有了强烈而鲜明的立体感和画面感。诗人在感叹时间之快,“卷走最后几声蝉鸣”的生命之逝,使时间有了重力和伤感,但这种“伤逝”是在诗人平静的心境之下的宣告。它不惊动谁,不烦扰谁,是一种生命自然地流露过程,无需太多的渲染。这是一种“无”和“有”的美学关系,是时间之“轻”和生命之“重”的哲学关系。因此,读这首诗,我们会在“平静的心态下”产生战栗的效果。

阅读短诗《立秋在一杯茶中品味春天》,效果同样强烈。立秋了,诗人却没有落于俗套,不写秋的肃杀、落寞、伤愁,而是向往春天,向往美好。全诗都是春天、春雨、红棉、静谧、清明、透亮等温暖之词,诗歌色彩明朗,温馨。在这种人生观的引领下,其诗歌场域全是美的景致。在《夏雨》中,诗人所写的是自己遇到一场说来就来的暴雨。诗人毫不沮丧,眼中所看到的或想到的是“开花”,是“挤出一条隧道”,是“听向日葵雨中拔节”,是“满脸幸福金黄”和“笑容雨花般盛放”,是“穿越夏天”的力量的奔放。诗人始终是一个温暖生活的歌者。在无常的人生中,让我们看到了有情,感悟到了生活中的美。这种大美人生,它在善良的人们眼中有,在美丽的诗歌中有。这是一种乐观面对并充满温暖、向上情怀的人生哲学。再如《年轻的奔跑》一诗中,“年轻的奔跑没有发现四季的秘密/蓦然转身,一份白头偕老的爱情在眼眸”,诗人以中年人的体验告诫年轻人,散发着哲理的光芒。在《将心比心》中,时光像一把锋利的刀,我如铸造的一座厚重的钟,任你撞击,无语,“只言安怡不言殇”。这是一种淡然面对的胸怀和高洁的精神境界,谁能否定它和雅文化没有半点关系呢。再如《远方》:
 
什么也不想  抽空遥望一会天际
现在让我们打扫庭院
为马羊洗刷  收割嫩草粮食
 
什么也不想  远近平淡安然
远方蔚蓝雪峰洁白
路旁小草小花  近处河道清澈见底
 
什么也不想  待我们把此间整齐
挽手牵着马赶着羊群伴着白云到天边
一路搀扶到远方
 
什么也不想  出神凝望天际
你在收拾行旅计算远行和归程
此刻神马飞驰  喜羊即将来临
 
诗人在“压低”自己的喜悦,细致地营造了“不动声色而又有声有色”的情感氛围。我“什么也不想”,其实,我什么都在想,对什么都怀着美好憧憬,最后“出神凝望天际”、“你在收拾行旅计算远行和归程”等等。这是像是在写爱情,写家庭,更像是在写生活。诗人选取新旧年交接的时间段,表现了送旧、迎新、祈福的思想。这种平和、悠远而又企盼的生活观,纯洁、朴素和真挚,是民本思想和传统文化思想的体现。诗人通过“时代”特性的表现,使其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此前,笔者读到多个广东诗人的诗歌,都感受了广东文化的浸润在他们作品中的精神溢出,我将其中一些诗歌喻为“广东哲学”。在王晓波的诗歌中,笔者同样发现这样一个共有现象。这不是笔者一定要给他们“强加”什么人文标签或者地理标志。的确,从这些人中,我们发现他们低调、务实、平和、遵从大地和自然法则的南方“水文化”。在改革开放发展快速的沿海地区,一定也裹挟着血泪、丑陋和恶的东西,但是,他们的诗歌中,呈现更多的是优美的词语和温暖的图景。如王晓波的《HeY》,诗人因腰椎疼痛而坐卧不安,但是,他还是面壁参禅,“应向卧佛讨教此刻的无所适”,请佛告诉他,何以会如此?诗人不带半点愠色,内心不停地反省自己,叩问生命,追问人生。这种求诉,收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效果。

这是诗歌的一种气质。在全国还有一大批具有这种诗歌气质的诗人。如果我们把这一群体的诗人放在一个大的时间轴上来观察,我们会发现,他们不同于台湾诗人余光中、洛夫的乡愁,不同于朦胧诗的“隐性”,不同于“后现代诗”直面现实的“显在性”,也不同于郑小琼等打工诗的“伤痕”。他们平静、温和地表达着另一种美学景观,像夜里的清风明月,春天里的阳光,黎明时划出的一道亮色。

 我们看到,即使面对天津爆炸事件和中日“冰点”这样重大的国内国际问题,诗人也是“于无声处”地塑造平和、温厚的诗歌之手,抚平伤痕,眼睛向前,告诉未来,展示心中诗化的美景。这是东方古老的道德文明和处世哲学,因此,具有震撼的力量。如《兄弟,我要和你并肩一起》这首诗,写的是天津爆炸事件。诗人没有什么都写,而是抓住微信这个“微不足道的”内容。“你爸以后也是我爸/不能并肩,我微信回复多么苍白无力”,这种看似简单的对白,却蕴含着人间大义和大爱。在《五月,与东瀛一起思念》一诗中,诗人描写富士山时,希望日本多做“化雪”工作,承认过去,面向未来,因为“春风比积雪温暖”。这是多么美好的生命寄语和高洁的人生情感。

    诗人说:“生活是一种艺术。生命就如那燃烧的蜡烛,既有辉煌的一刻,终有灰飞烟灭的时候。它教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现实地、快乐地过好生命的每一天。人生在世,不怕事多,最怕多事。一个人是否快乐,不在乎他拥有多少,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前人栽树,既为自己遮阴,更应留予后人乘凉。这种递相授受的劳动享受,是何等的幸福。”诗人在平庸生活的流向中,将这种理念融入创作,其作品始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唯美的景观,展现了高尚的精神情怀。

2015年9月7日初稿、9月10日改 

注:原载《香山文学》第3期、2016年1月10日《中山日报》“文学周刊.评论”

                                                                                                                                                          


(徐向东,60后,本科文化。曾以优秀成绩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长篇小说,以第一作者身份与人合著长篇报告文学(获广东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奖),发表过小说、散文、诗歌及文学评论,多次获奖。其诗歌作品在《中国诗歌》、《诗歌月报》、《诗林》、《诗潮》等刊物发表。现为南粤某报编辑,主要从事诗歌创作等,广东省作协会员,中山市作协副主席。)
 

 
(王晓波:中山市诗歌学会主席、中山市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山市作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曾获人民日报社作品奖、中山市优秀精神文明产品奖、中山文艺精品奖等奖项。著有诗集《生命·情感》、文集《银色的月光下》;有作品载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中国作家》、《诗刊》等刊物,有诗作被《青年文摘》、《意林》、《诗选刊》等刊物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