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昨夜抬頭今便亮,一滴墨如雲漸散


昨夜抬頭今便亮,一滴墨如雲漸散
──淺談「詩.永無止境」的向明

文/嚴毅昇
 
  「詩的孤鳥自由行走,詩是生物絕非神靈,詩是放在低調中的碎琉璃。」
 
  最初在《詩INFINITE還未正式發表之時,與詩人向明有了粗淺的交流,率先拜讀品究了一番。有感其生命基調,詩語的行腳如此年輕,到此白頭,靈魂仍舊不老,一位年過八十的長者,仍在網路上與年輕詩人「鋪詩」,網路漫漫浮游的思想、文字,堪稱優美現代詩者能有多少?詩人廖瞇曾說:「寫不是為了寫得更好。」在現今時候,現代詩的「好」之定義,似乎越見僵化,甚至有了一定的格式,一部分詩人喜愛古舊之思,追著所謂「好」而來走的詩人,似乎已跟不上時代,這樣的課題已如臺灣教改失敗的作文題目,更不該是現今大部分詩人永無止盡的追求了,我更欣賞能夠與時俱進的詩人,優秀的詩人無非是自邊緣打破中心的浪遊者,更是超脫中心與邊緣定義的哲人,而能化古顯今、渾圓自身之格調者,向明是其中一人。
 
  知曉向明的詩,是源自網路上一位詩友分享向明在「魚木人文咖啡廚房」牆壁上,題一首隨筆詩的舊照:
 
有我
敵人便多起來了
不能有我
我乃孑孓的殺手
 
  當時我對此詩感到驚豔,雖然是非常平實的用字,卻讓人清爽快意,怎麼有人能夠對文字的掌握如此「精微之致」,深感「了」不起,具備詩人白萩所提倡詩的「會話性」,不流於形容辭彙的堆疊,而精准直擊人心。
 
  「走自己的路」是我對向明詩風的第一印象,最新詩集《詩INFINITE中的超文本與詩文鮮明的指向,是這本詩集的亮點,不但是第一、二部中詩人強烈的個人風格與懷人的溫暖,第三部中使用許多符合媒材,進行各種組裝、拼接,其中有詩人不可言說的頑童氣質,以及隱喻、暗喻等待讀者進行打開驚喜的寶藏,向明對於自己的詩擁有無止盡的追求與想望,詩集中可以看見「老而不哀」的風格,甚至前衛,一顆年輕的心,更對比肉身的蒼朽,詩跟著自己走,並未被流放在回憶中。以成熟鍊實的筆調駕驅自我,以詩為世人深刻反省,潛世儒者的風範在寧靜中漸發光明。
 
  時刻將明鏡擺於心前,照鑑真誠自我之外,我更在向明身上看見詩人「見盡而未止」之感,瘋狂燃燒生命,僅為追求屬於自我之真格,或許是詩人的不浪漫同時又浪漫之處,詩人自我的揀選,對於每本詩集慎嚴之必要,因為一本詩集猶如詩人一部分人格的縮影,或說分身、孿生又何嘗不可?對於詩作歷經千錘百鍊後,仍然沒有真正滿意,也才能繼續踏實的挑戰,惶恐之中「永無止盡」的邁步,對於自己不斷的超克。
 
  對於詩,最初抓住什麼,一路走來又放下什麼,盡情無忌的筆落千章,或許還能再尋見生命中的另一幕驚喜。向明的「叛逆」與「關懷」性格之鮮明,在詩集中呈現兩個向度,集分三部,第一部〈一葉蓮〉:
 
吾愛 够坦誠了吧
纖毫畢露,肌里分明
只顯這簡單的翠色
絕不吐出,內裡的
血脈弛張,肉跳心驚
 
吾愛 看多麼乖巧
不必躭心化作春泥
清水便有我充足養份
總以素顏
掠奪你的眼睛
 
2013/6/13中時
 
第二部〈沉沒〉:
 
真不知道誰在
沉沒
 
那些被眾人高舉過的
只不小心跛了腳,便在
汨汨的口水中
沉沒
 
那條装滿驚恐的大輪船
為了逃避霄禁,不開航行燈
盲目在大海中
沉沒
 
那位至尊無上的神祈
為拯救世人,以楊枝灑甘露
終使苦集滅道在慈悲法喜中
沉沒
 
不知沉沒到底有幾多種
只知道在歲月的洪流中
稍一失慎,便會被誰拖下去
沉沒
 
(2015/5/21人間)
 
  或許「一葉蓮中沉沒」是詩人對於詩筆的至高願望,〈一葉蓮〉說明吾愛之坦誠、乖巧,是無染高潔之物,〈沉沒〉中有神,卻充滿了諷刺,人的存在是可以被言論淹沒或造神的,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容易被淹沒於底層,也許效仿詩人向明之境界,便能等待退潮之時,仍舊挺立如蓮,靜觀萬物往逝,知是非而不入是非,也感禪意。向明關心社會時事之筆「雅諷不謔」。我數度潛入詩中,窩在黑暗角落,細探〈說夜三帖〉的不單純處:
 
〈說夜三帖〉
 

夜己頒下
黑色的禁令
只有燈、走出來
敞開的談論
光明

過濾掉一切喧嘩之後
夜也睡了
只有蛙聲
不急徐的宣稱
清醒
 

夜沈重的睡下
再一次墜入
夢幻黝黑的子宮
須等,一枝聲音的利剪
一刀取出
一個嶄新的生命
 
(1985/7/9自立晚報副刋)
 
  〈說夜三帖〉組詩的隱喻清晰、所指鮮明,以光明與黑暗的對比,比喻人心的束縛,真正的黑暗,或許是過於刺眼以致讓人失明的光,或許那光不是光明,而是焚燒真相與真理的惡火,「敞開的談論、宣稱清醒、再一次墜入」這樣一再控訴,揭露政治的腐敗,許多的事物不如表面簡單,其背後許多的操控我們看不見罷了。
 
  詩集其中特別選編關於描寫已故詩人周夢蝶和辛鬱之創作,流露真摯情感,亦深省自身年邁。〈跳房子〉、〈真還不夠老〉、〈不語的蝶〉──周公走後一年、〈你的眼晴〉──體檢周公,這四首詩足見深厚友誼,更感慨生命的無常與孤寂,人生最後的樣態是否像一杯開水無味,自嚐自辨箇中別妙,或許時代相近,更能理解彼此的哀愁,甚至哀愁的是同一件事,然而知己先逝,以詩念之。適逢傅月庵為詩人周夢蝶新編《夢蝶草》,以紀念與共慰惜愛周夢蝶的詩青友朋,正與向明詩集出版時間之相近,既然不能同日生,亦為同日死,或許能以詩集中不滅的精神彼此神交,互稱為兄弟書。向明在他人的生老病死中看見自己,並且毫無禁忌的面對。人一生便是孤獨的來孤獨的去,直到死之前,我們必須重新接受,漸漸回到孤獨時的流逝感,此歷程中他人無法完全理解你人生的悲傷,但或許能互相感知,人生不只要笑賣著獨腳戲,甚至要忙碌的跳房子,而孤獨便是詩人天生最敏感的靈動。
 
<走失的一首詩>中句句可見詩人的學識博雜:

一首詩,它沒有停在路上
也沒有吊在半空
水塘裡找不到水紋
竹林裡也不見風動
托信問王維他說非我朝所知
拍電報給杜魯門答曰此非政治
求告李爾克稱後現代詩他不懂
問卜於文王卦象是坤六爻可能出走
再向誰打聽都手機関機
臉書遭到撞入者霸凌
 
找不到的這首詩
 
絕對是天堂之門的拒訪通告
上帝宣佈教會不許傳佈駭客福音
告訴投機客僥倖路上已開始霄禁
暗示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者小心哽咽
城隍爺已派牛頭馬面搜查誰毒癮發作
阿派其怒吼亂超速者別惹他發火
這不是四處亂竄的謠言
也非名嘴發臭的口水
這是一首走失的詩
就是因為它太正直
 (2015/11聯副)
 
  向明將世界知名的古今大家寫入詩中世界,在詩中成為鄰居親友,不無可能,也都是具代表性的借指,第一段使用「問而未答」,第二段出現「否定,但不明說」,句句戳入人心,淡淡諷刺,輕輕憤怒,痛快而不誇張,最後又反倡起「正直」論調,與前段形成反差、強烈對撞,畫龍點睛的反諷政治,甚至可解釋成詩人認為文學可以介入政治的辯證,辯證世界上所有詩人對於詩的立場的看法,如果一首詩的定位不必去辯證,那它是否又有存在的意義呢?任詩作走失於任何人的口中,那必然是被視而不見的巨大空洞,看看今時政客答辯政事時的口吻,如詩之藝術跳躍的荒謬美學,再看看此詩,會心大笑也。
 
  從《早起的頭髮》到至今,向明仍沒有甘於現時在詩界中的高度,繼續嘗試探索詩的新面向,當技巧與情感、語言都已達到一定程度的臻熟,在這生活與詩意日漸離散的世代,階段性的瓶頸與極限,是每一個詩人創作時必會面對的問題,即使寫詩已有六十年之久的向明也未必免疫,然而《詩‧INFINITE》中便藏有詩人向明發現的解決之道,並且不吝分享,詩集中的超文本創作就是他目前留下的里程碑,贈予同世代甚至是新生代的神祕禮物,即是對於各個世代記憶提出的各種問題,更是可以啟發詩意的各種提示,等待我們隨其永無止盡/境的,神遊於詩空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