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历苦求思深 得失昭日月——读谢典倭《看透与说破》等三本书有感

       给谢典倭先生写评文,却让我患怵,但又十分难推,原因是我对谢先生并不了解,认识他也是他误之“慕我名”而来的“结果”。七十多岁的人,虚夸一点说,他是我的前辈,大我十七、八岁,实在一点说他是我师也。我们认识时间也只有三年,三年的交往,虽只见三几面,但他已出的《看透与说破》《惑门及窗口》《孤岛和暗瞧》均为(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让我们拉近了距离,情感交融在一起了,读罢更让我俨然起敬。近日,我怀着进一步了解他和对他的神秘窥探之心,再一次阅读了上述三本书读后,我认为他的文章更是直接体现了他的人生经历,文学情怀,重在阐述个人见解和人生哲理,雄健简练,奇崛峭拔。这三本书均是他进入七十岁之后的文思杰作,七十岁以前他说忙于生计,游丝于社会底层,而无闲记录人间点滴,而七十岁之后,才安营扎寨下来,叙述自己人生经历的点点滴滴和往事烟云。这些文章一出,彰显了其人格和文品,从自己平谈的而曲折的人生经历,故乡变迁,社会掌故中生发出至高至深的议论,从游历中感悟人间的哲思,使我由蛊惑、迷惘,而阔然开朗,达到了一种无极的境界。

       谢典倭的《看透和说破》《惑门及窗口》《孤岛和暗礁》三本书,大至分为四类文章一是散文,散文多以乡记,童记,亲记之多;以记内容为喻,重在因事说理,寄托政治上的不幸和人生的受挫,抒发对社会人生执着追求的精神从而使这类文章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二是杂评,杂文短评类的数量不多,但言犀语历;三是长诗短句,几百行的长诗叙说一位徐姓名人,三几行几十字的短句,常常吐出磷火,让人凝重、蛊惑。四是小说类,几篇短篇小说,说而未破,短小精炼,读后所思所感至深,三本书七十多万字,逐字随行读罢,感到心情重重的,思辩繁杂,很难食透文本思想内含,要梳理出文本的思想脉络、内含,深感犹如考究一位远久而又陌生的老者文究之人。其实,谢典倭活生生的与我见过三几面,而我阅读他这三本书后为何产生如此心境,文本中给我带来怎样的一种心语和禅释。他书中的文章,许多标题是平实的得让人感到是没加油盐的菜料,文中的叙述却与平谈而无文学色彩的标题如莫测的天际一样,变幻无穷。东一句笑,西一句咒,南一行欢,西一段叹,一页一段,一言一行,总让人读得沉重,思得遥远,看得透而不破,想得多而不讳。

       品读谢典倭文本,首先给人的印象是特殊,或言曰:另类。一般而言,三本书中的各篇什是独立的,而当你系统地审视他的三本书后,就会觉得是布局前后一致,文思统一,言语协调的,经过长期磨炼而是统一叙述的一部有学问的有思考的文集,一般而言,作为散而杂之的文本,以记叙为主、议论为辅,或记叙名胜古迹,或状写山川风光。他的文本则不然,特别是散文部分描写景观是陪衬,大发议论是主体,不是寓理于事,而是缘事说理。其次给人的印象是奇异。这种奇异不是想象的奇异和语言的奇异,而是议论与景观、哲理与游踪之间的奇异联系,从景观无奇之中见奇,从常人无议之处议论,由一个极为普通的地名景点发掘了极为异众的奇论,写出了在立意和结构方面甚为奇异的散记。再次给人的印象是深刻。谢典倭在书中有好几篇用到“蛊”字,其含义既有蛊惑人心,更有议论和思考求其深刻。他从故地重游,深入发掘其意蕴,令人叹为观止。故土地名,虽无名,但谢典倭给予无名地方冠“知名”了,因人云亦云、随人以止,甚感遗憾,却让读者去联想这些他生活过的地方给他带来了什么,竟有多深多奇;各篇文章不长,从具体经历升华,留下了深刻的思想,让读者叹服。这些地名记录他对青春抱负、人生志向和处世态度的解读。

       透过三本书揭示了一个客观规律,这就是世界上奇妙壮观而瑰丽特异的不寻常景色,常常出现在路途艰险遥远的地方,那些地方是很少有人去过的。一定意义上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断岩绝壁人稀少”,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规律。谢典倭则从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上解释这一规律性现象。在静态方面,通过描写《圣迹苍岩》《登上七星墩》《普安山原始绝迹》予以解释。游记题目为游内莞镇的岩洞《圣迹苍岩》,实际上是游洞寻仙,因而开篇就引出了,“距其镇十里,所谓洞者,以其乃之自然洞穴之也”。谢典倭引出洞不是目的,阐发哲理才是目的,散记阐发的深刻道理,主要是从游九连山岩洞引发的。洞分为南洞与北洞,也称前洞与后洞的岩洞后人冠以“圣迹苍岩”。散记写前洞言约意丰,字字珠玑,“其向北口平旷,有泉侧出,近路面镇而记游者甚,所谓前洞也”。由此可见,前洞具有广阔的空间、灵透的泉水和陶醉的游者,让人浮想联翩。至于后洞,散记没有作具体描写,全用说明和叙述,着力渲染它的幽邃、奇特的险峻,“由前南山以上七里,有参木蔗穴窈然寒骨,人之少见,鸟语花香,问其深,游客吾知莫测,称为后洞。在这里,谢典倭突出了后洞与前洞不同的环境特征,幽暗深邃、寒气袭人,让读者根据前洞之美和自己的经验积淀去联想补充后洞的奇美和瑰丽,使后洞列具诱惑性和神秘感,从而在静态方面揭示了美景常在于“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规律。在动态方面,通过描写游洞行为予以解释。一则是对比说理,前洞“游客如云”,而后洞是“猎奇者少”,这说明前洞道路平坦,容易到达,游人就多,后洞风光奇美,但道路崎岖,不易到达,游人就少,即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另一则是直接描写自己与同伴游后洞的感受,余与友相伴以入,走得越进,洞内就越难登攀,景观就越美丽奇特。三个“越”字,令人遐想,既说明奇美风光常在于险远,又说明只有经过千难万险,才能看到奇美风光,从而在动态方面说明了人之所罕至的规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诗言志”,言为心声。谢典倭在揭示规律、阐述哲理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昭示着他的理想、抱负,他渴望建功立业。谢典倭一九六五年高中毕业后,文革十年,因兄经济案殊连失去自由九年,其中监狱三年。他76年无罪释放,77年他兄无罪释放,恢复高考他闯考场,被羞辱出场,憎恨政治舞弊的高考制度。函授暨大新闻系专科接着湖北师大中文本科。86年调任中学语文民办教师。94年辞教往深圳经商,2000年落户大亚湾至今,五旬出闯江湖,七旬专业写作。

       三本书讲清了一个人生道理,就这是人生必须具备志、力、物三个要素,而且是三个要素的互相联系与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才能创之大业,干之大事。谢典倭认为:此予之所得也。实际上,谢典倭所得主要是对学养、做人而言,而不是对游览胜境而言,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说明人生和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为了讲清这一道理,谢典倭以游后洞的经历和思想变化为例,采取递进方式,逐步推演。游后洞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正好契合需要说明的道理。当谢典倭与友相伴而入,见到了亿年乳钟石和许多奇美景色时,突然有友人说:“我不想出洞了,在这里做块乳钟石了”。这时,谢典倭他们所游后洞“二十余人坚持下来不足五六人”,即比起喜好游览前洞的人达到的深度,大概还不到一半,因而“这些游客是来玩的,而不是了解圣迹苍岩的神工妙奇的”。为此,谢典倭十分感慨和沮丧,甚至有点抱怨,“早知如此,怎也不会约这样的人同游啊。他们游的目的与我不同,他们寻乐,我则思之”。作为推演的第一步,谢典倭首先提出了“志”的概念,即险远之地、奇美风光,“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的志属于主观范畴,既可以理解为理想、志向,也可以理解为意志、毅力,更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理解。有了志向和意志,就足以到达险远之地吗?谢典倭认为不够。第二步,他提出了“力”的概念,有志者,不能半途而废,要到达目的地方,还应有足够的力气和坚忍不拔之精神”。这里的力可以作多种解释,就游览登山而言,是指力气、力量,这是指人的生理条件;就学养做事而言,则是指能力、水平,这是指人的素质条件。人的生理与素质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有了志,没有力气,不能到达险远之地;有了志,没有能力,既不能做出为社会出力造福百姓。但是,仅有志和力还不够,还不能登临胜境,还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谢典倭第三步又提出了“物”的概念,“有志向和能力,而不去实干也难于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里的物属于客观范畴。意思是,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他人而松懈,可是到达幽深昏暗而令人迷惑之地,如果没有外界事物的辅助,也是不可能的。譬如,游后洞,洞内黑暗,则必须有火光帮助,火光就是物也。没有火光帮助,在漆黑的后洞里必然是寸步难行。在讲清道理过程中,谢典倭极其客观和自然的游后感言,说明志、力、物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但是,他并没有同等地看待三者对于人生的功能和作用。在比较志与力的关系时,谢典倭认为,志是第一位,尽志才是最重要的。实际上他对比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志向而没有能力去实现”,另一种是“有能力而不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志向”,两种情况虽然同归于失败,但主观感受和客观评价会有很大不同。如果我们自己树立了志向,而不能达到,这是一件终生伤心的事。这说明尽志“天时、地利、人和”“三合一”的自然理念。而没有达到目的,不仅可以无怨无悔,而且其他人也不会讥笑讽刺。如果没有尽力,情况就不同了,既会后悔,也会被人讥笑,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谢典倭在讲清人生道理过程中充满了辩证法。无论学养做事,还是游览胜景,抑或是做任何事情,都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动态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有时主观因素是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表现在有时有此困难在许多人看来是很难克服时,有的人却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心理和生理的局限,取得了成功。谢典倭正是认识到这一辨证关系,从而提出“尽吾志”的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人们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和实现志向。这些关于人生和事业成功的道理,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本书给出了一个学养方法,这就是“深思而慎取”和“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深思是他三本书的关键词。谢典倭从两个方面予以解读,一方面是游后洞不得其极、不能尽享游览的快乐,说明深思的重要性。谢典倭说:古代有成就的人即使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等自然现象,也能够有所心得体会,就在于他们思者得深入细致而广阔。这说明谢典倭是有理性精神和反省态度的,他没有停留在游历人生“不得志”的后悔,更没有去“咎其欲出者”,而是反思自己“不得志”的原因,感谓古人“往往有得”之真谛,强调思想、思考的重要意义。谢典倭虽然是针对求学治学之人说的,认为治学要深思慎取,但谢典倭赞赏的治学方法应是广谱的,不仅适用于治学,也适用于从政,更适用于立身处世。所谓深思,就是不停留在事物表面的认识,而是进行深入细致、周到严密的思维活动,从感性升华到理性、从思想转化到实践。进一步说,会深思、闪思考,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所以,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在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能够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去生产,就在于人有思想、会思考。

       我品读谢典倭《看透和说破》《惑门及窗口》《孤岛和暗礁》三本书给人们最大的启示是深思。只有深思,才能慎取,才能往往有得;没有深思,就没有谢典倭的议论,也就没有他的文本精神。孔子:“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殆。”无论治学从政,还是立身处世,深思都矍有重要意义。通过深思,既可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更可以提炼经验、升华理论。当然,深思是劳作,是艰辛,往往使许多人望而却步。然而,对于社会来说,深思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对于个人来说,深思是人生发展完善的基础。法国先贤伏尔泰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看到,你知道的还是很少,由此可见,深思使人谦虚,深思使人进步”。

       当然了,谢典倭的三本书中还体现他经过沉难多年后,对待人生态度由此然而敬意,这就是置自我于物体之外,以不变去应对万变,在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中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展示了谢典倭的人世情操,世事磨励了他的人生,迫使他从自然的生活中,索取了物体的自然性和不屈的精神,他生长在混浊疯狂的年代,人的自然性而扭曲,生活艰难,精神十分低沉,然而几十年风风雨雨过后,他挥笔叙写了一篇篇耐人寻味的富于哲理的文章,让我敬叹,他的文品历苦求思深,得失昭日月 。至此,对三本书中的其它文体,因故不加品评了,谨以此文敬赠,欠妥之处请指正,顺祝谢先生健康长寿。


                                                                                  2016年5月12日于草寮阁

       作者简介:吴振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作协副主席和市小说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