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浅谈「诗.永无止境」的向明


昨夜抬头今便亮,一滴墨如云渐散

──浅谈「诗.永无止境」的向明
文/严毅升
 
  「诗的孤鸟自由行走,诗是生物绝非神灵,诗是放在低调中的碎琉璃。」
 
  最初在《诗‧INFINITE》还未正式发表之时,与诗人向明有了粗浅的交流,率先拜读品究了一番。有感其生命基调,诗语的行脚如此年轻,到此白头,灵魂仍旧不老,一位年过八十的长者,仍在网络上与年轻诗人「铺诗」,网络漫漫浮游的思想、文字,堪称优美现代诗者能有多少?诗人廖瞇曾说:「写不是为了写得更好。」在现今时候,现代诗的「好」之定义,似乎越见僵化,甚至有了一定的格式,一部分诗人喜爱古旧之思,追着所谓「好」而来走的诗人,似乎已跟不上时代,这样的课题已如台湾教改失败的作文题目,更不该是现今大部分诗人永无止尽的追求了,我更欣赏能够与时俱进的诗人,优秀的诗人无非是自边缘打破中心的浪游者,更是超脱中心与边缘定义的哲人,而能化古显今、浑圆自身之格调者,向明是其中一人。
 
  知晓向明的诗,是源自网络上一位诗友分享向明在「鱼木人文咖啡厨房」墙壁上,题一首随笔诗的旧照:
 
有我
敌人便多起来了
不能有我
我乃孑孓的杀手
 
  当时我对此诗感到惊艳,虽然是非常平实的用字,却让人清爽快意,怎么有人能够对文字的掌握如此「精微之致」,深感「了」不起,具备诗人白萩所提倡诗的「会话性」,不流于形容词汇的堆栈,而精准直击人心。
 
  「走自己的路」是我对向明诗风的第一印象,最新诗集《诗‧INFINITE》中的超文本与诗文鲜明的指向,是这本诗集的亮点,不但是第一、二部中诗人强烈的个人风格与怀人的温暖,第三部中使用许多符合媒材,进行各种组装、拼接,其中有诗人不可言说的顽童气质,以及隐喻、暗喻等待读者进行打开惊喜的宝藏,向明对于自己的诗拥有无止尽的追求与想望,诗集中可以看见「老而不哀」的风格,甚至前卫,一颗年轻的心,更对比肉身的苍朽,诗跟着自己走,并未被流放在回忆中。以成熟鍊实的笔调驾驱自我,以诗为世人深刻反省,潜世儒者的风范在宁静中渐发光明。
 
  时刻将明镜摆于心前,照鉴真诚自我之外,我更在向明身上看见诗人「见尽而未止」之感,疯狂燃烧生命,仅为追求属于自我之真格,或许是诗人的不浪漫同时又浪漫之处,诗人自我的拣选,对于每本诗集慎严之必要,因为一本诗集犹如诗人一部分人格的缩影,或说分身、孪生又何尝不可?对于诗作历经千锤百鍊后,仍然没有真正满意,也才能继续踏实的挑战,惶恐之中「永无止尽」的迈步,对于自己不断的超克。
 
  对于诗,最初抓住什么,一路走来又放下什么,尽情无忌的笔落千章,或许还能再寻见生命中的另一幕惊喜。向明的「叛逆」与「关怀」性格之鲜明,在诗集中呈现两个向度,集分三部,第一部〈一叶莲〉:
 
吾爱 够坦诚了吧
纤毫毕露,肌里分明
只显这简单的翠色
绝不吐出,内里的
血脉弛张,肉跳心惊
 
吾爱 看多么乖巧
不必躭心化作春泥
清水便有我充足养份
总以素颜
掠夺你的眼睛
 
2013/6/13中时
 
第二部〈沉没〉:
 
真不知道谁在
沉没
 
那些被众人高举过的
只不小心跛了脚,便在
汨汨的口水中
沉没
 
那条装满惊恐的大轮船
为了逃避霄禁,不开航行灯
盲目在大海中
沉没
 
那位至尊无上的神祈
为拯救世人,以杨枝洒甘露
终使苦集灭道在慈悲法喜中
沉没
 
不知沉没到底有几多种
只知道在岁月的洪流中
稍一失慎,便会被谁拖下去
沉没
 
(2015/5/21人间)
 
  或许「一叶莲中沉没」是诗人对于诗笔的至高愿望,〈一叶莲〉说明吾爱之坦诚、乖巧,是无染高洁之物,〈沉没〉中有神,却充满了讽刺,人的存在是可以被言论淹没或造神的,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容易被淹没于底层,也许效仿诗人向明之境界,便能等待退潮之时,仍旧挺立如莲,静观万物往逝,知是非而不入是非,也感禅意。向明关心社会时事之笔「雅讽不谑」。我数度潜入诗中,窝在黑暗角落,细探〈说夜三帖〉的不单纯处:
 
〈说夜三帖〉
 

夜己颁下
黑色的禁令
只有灯、走出来
敞开的谈论
光明

过滤掉一切喧哗之后
夜也睡了
只有蛙声
不急徐的宣称
清醒
 

夜沈重的睡下
再一次坠入
梦幻黝黑的子宫
须等,一枝声音的利剪
一刀取出
一个崭新的生命
 
(1985/7/9自立晚报副刋)
 
  〈说夜三帖〉组诗的隐喻清晰、所指鲜明,以光明与黑暗的对比,比喻人心的束缚,真正的黑暗,或许是过于刺眼以致让人失明的光,或许那光不是光明,而是焚烧真相与真理的恶火,「敞开的谈论、宣称清醒、再一次坠入」这样一再控诉,揭露政治的腐败,许多的事物不如表面简单,其背后许多的操控我们看不见罢了。
 
  诗集其中特别选编关于描写已故诗人周梦蝶和辛郁之创作,流露真挚情感,亦深省自身年迈。〈跳房子〉、〈真还不够老〉、〈不语的蝶〉──周公走后一年、〈你的眼晴〉──体检周公,这四首诗足见深厚友谊,更感慨生命的无常与孤寂,人生最后的样态是否像一杯开水无味,自尝自辨箇中别妙,或许时代相近,更能理解彼此的哀愁,甚至哀愁的是同一件事,然而知己先逝,以诗念之。适逢傅月庵为诗人周梦蝶新编《梦蝶草》,以纪念与共慰惜爱周梦蝶的诗青友朋,正与向明诗集出版时间之相近,既然不能同日生,亦为同日死,或许能以诗集中不灭的精神彼此神交,互称为兄弟书。向明在他人的生老病死中看见自己,并且毫无禁忌的面对。人一生便是孤独的来孤独的去,直到死之前,我们必须重新接受,渐渐回到孤独时的流逝感,此历程中他人无法完全理解你人生的悲伤,但或许能互相感知,人生不只要笑卖着独脚戏,甚至要忙碌的跳房子,而孤独便是诗人天生最敏感的灵动。
 
<走失的一首诗>中句句可见诗人的学识博杂:

一首诗,它没有停在路上
也没有吊在半空
水塘里找不到水纹
竹林里也不见风动
托信问王维他说非我朝所知
拍电报给杜鲁门答曰此非政治
求告李尔克称后现代诗他不懂
问卜于文王卦象是坤六爻可能出走
再向谁打听都手机関机
脸书遭到撞入者霸凌
 
找不到的这首诗
 
绝对是天堂之门的拒访通告
上帝宣布教会不许传布黑客福音
告诉投机客侥幸路上已开始霄禁
暗示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者小心哽咽
城隍爷已派牛头马面搜查谁毒瘾发作
阿派其怒吼乱超速者别惹他发火
这不是四处乱窜的谣言
也非名嘴发臭的口水
这是一首走失的诗
就是因为它太正直
 (2015/11联副)
 
  向明将世界知名的古今大家写入诗中世界,在诗中成为邻居亲友,不无可能,也都是具代表性的借指,第一段使用「问而未答」,第二段出现「否定,但不明说」,句句戳入人心,淡淡讽刺,轻轻愤怒,痛快而不夸张,最后又反倡起「正直」论调,与前段形成反差、强烈对撞,画龙点睛的反讽政治,甚至可解释成诗人认为文学可以介入政治的辩证,辩证世界上所有诗人对于诗的立场的看法,如果一首诗的定位不必去辩证,那它是否又有存在的意义呢?任诗作走失于任何人的口中,那必然是被视而不见的巨大空洞,看看今时政客答辩政事时的口吻,如诗之艺术跳跃的荒谬美学,再看看此诗,会心大笑也。
 
  从《早起的头发》到至今,向明仍没有甘于现时在诗界中的高度,继续尝试探索诗的新面向,当技巧与情感、语言都已达到一定程度的臻熟,在这生活与诗意日渐离散的世代,阶段性的瓶颈与极限,是每一个诗人创作时必会面对的问题,即使写诗已有六十年之久的向明也未必免疫,然而《诗‧INFINITE》中便藏有诗人向明发现的解决之道,并且不吝分享,诗集中的超文本创作就是他目前留下的里程碑,赠予同世代甚至是新生代的神祕礼物,即是对于各个世代记忆提出的各种问题,更是可以启发诗意的各种提示,等待我们随其永无止尽/境的,神游于诗空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