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一颗晶莹的诗心——读陈平军《心语风影》

       林语堂先生在谈到读书时有一段论述:“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并且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复萌,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以我所见,读书如此,作诗亦然。

       一个诗人能时时保持一种青春气息而不受年龄、世事、俗务遮蔽着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大凡诗人,多于青年时期多见,彼时才情如火,诗心晶莹,清澈如水;当岁月渐迁,年岁增长,即刻诗心见老,犹如鹰翅,难以再搏击长空,翱翔万里。然而读了陈平军先生的《心语风影》,又让我改变了以上认识。陈平军先生是一位不多见的保持晶莹诗心的作家。他的散文诗依然充满着青春气息,他的内心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童心”。

       以他的年龄而论,不惑有余,天命不及,人生可谓已年过半百,儿女也当已到了青春妙龄。作为年过半百之龄,苏轼尚称自己为老夫,而韩愈呢也在《祭十二郎文》中写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作为现代人,即使生活条件再好,但四十一过,毕竟也已经是强弩之末,英气不再,毕竟几十年风雨沧桑的磨砺,饱经忧患的人生阅历,几乎都有南宋词人蒋捷《听雨》所作“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心境。谁知,读陈平军的散文诗,却无半点顽腐之味,而有青春葱茏之感。这恰如一只一直保持劲健鹰翅的雄鹰一样,依然搏击长空,翱翔万里。

       请看他的散文诗,多么像一首首轻盈清新的抒情诗。玲珑精巧的诗心语言,多么像串串精心打磨的珍珠。如《紫阳富硒茶》“紫阳茶。雨水温情滋润,我在茂盛的茶树下与你温情脉脉双目传情,我在你漫无边际的挂怀中肆意地感受你热烈的爱意。富硒茶。阳光热烈怂恿,我在光天化日之下与你长相厮守不离不弃,循序渐进读懂你冰清玉洁的品质和对苦难的关怀。”融情入景的移情写法,把对紫阳茶、富硒茶的无限爱意比作一对脉脉含情的恋人、长相厮守的夫妻,其情之痴,其情之烈,何曾落于青年之后,而能写出这样的诗句,谁又能想到这是出自一位年过半百人之手。精致对仗工整的句子,举手投足间便可见出诗人一颗玲珑剔透的诗心。

       还有写《紫阳民歌》,大胆表现男女青年对爱情的追求。如“我看见郎在对门唱山歌,姐在房中织绫罗,姐妹在河边奔跑嬉戏。她们把洁白修长的手指连同无法猜透的心事插进河里,按住春心荡漾的波纹。”爱情是青春的象征,也是诗心活跃的体现,更是童心不老的体现。这对于诗人来说,至为重要。著名美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倘若如林语堂先生所言“受种种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便成不了诗人。诗人,作诗惟有“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才能作诗,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诗人。并且要时时作诗读诗,不然便会鄙吝复萌,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个人的如果落伍、迂腐、冬烘了,那就万万做不得诗歌了,更做不成诗人了。

       我看陈平军先生不是这样的人。他在《走过石板巷》中写到:“眼神无比深邃的青石板小巷,你能不能告诉我,我们——这注定的偶遇,到底是谁让谁的生活更加意味深长?”邂逅的爱情,不期而遇,充满晦涩,充满迷离,充满怀恋。而这其中的味道多么像戴望舒《雨巷》中遇到的哪一位女郎!也许这样的生活我么每个人都会遇到,都曾经历。生活中常常有那么一种不可捉摸的爱情,特定的气氛,特定的眼神,彼此相互的吸引,却又不能表白,长长的遗憾,就如夜空两颗流星擦肩而过。注定,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诗人把这一瞬间的意象和感情捕捉下来,令人赞赏!

       像这样充满激情的散文诗比比皆是,散文诗,从灵魂上看,更近于诗的品质;而要写好散文诗,就更离不开青春与激情,爱情与幻想。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有可能与世俗保持距离,才能写出青春如火、爱情如初一样的美文。但愿作者这一颗晶莹的诗心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