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浅谈罗广才的悼亡诗


罗秋红:浅谈罗广才的悼亡诗
                            
罗秋红/文
 
     
看了罗广才悼亡诗十三首,感觉他的诗有一种人生沉淀后的隐逸情怀和刚健苍润的特质,仿佛那些死去的人根本没有死去,而是以另一种生命形态奔跑在时光背面的莹光里。他的诗很有灵气,很有意境,除了有触景伤怀,有哀思戚戚,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认知的洒脱,一种高于生活之上的感觉思维中的通达与觉醒。
    
每字每行都是从内心出发,都有曲折的人生经历和洞悉众生百态的呈现,在他浓浓的哀伤情怀里,你根本看不到,轰然坍塌后的肉体恐怖,他总是用最清晰的音节不动声色诠释生命本质以外的神秘性和偶然性。
    
依我拙见,他的诗不仅对生命内涵有开掘的力量,还有自然物化意象在独特想象里的价值经验。
    
他的诗绝对不是平常几句排比句的叠加,几句细腻情感在“低音区”的喧泄那么简单,那么单调。
     
比如:《悼洪涛》里面有一句:“你想让阴阳打通去赚差价,给你多年没做过体检的老娘和老婆去医院有一份从容对吗?”这看似简单的几个排比句却有深刻的内涵,除了让人看到死者生前面临的困窘,还让人看到世俗本质面目以外的一些东西。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写这些东西时,他并没有故作深刻,也没有矫揉造作使劲弄出悲伤气氛。而是以一种开阔的自然主义情怀引领我们用禅性、用宇宙观念来弱化现实矛盾和现实困惑。
    
我的知识储备不够,我甚至觉得我没有足够的能力评价他的诗歌。不过凭直觉我觉得他的诗细微之处藏着“大主题”,没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绝对写不出有“痛觉”流传度很广的作品的。他的《为父亲烧纸》,就是他写作能力的最有力的证明。
    
罗广才的诗初看起来好像很平常,其实慢慢读两遍就会有新的发现:除发现他对天与人、生与死有独到的见解,还会发现他澄净文字升腾起来后的一种想象力在诗歌中所体现的价值经验。这种想象力散发着厚重的语言力量。这厚重的语言力量就是现实与神话的浓缩,这浓缩的意象画面让人觉得有音乐的节奏和音符在周围流动的感觉。
    
其实我对诗歌评论这方面的书籍很少研读,有时浮光掠影翻一下都感到“迷糊”,感觉不可靠,甚至觉得有些理论故作深刻有误导读者的表现。所以我轻易不写评论文章,有时我在想:以什么姿态进入文本恐怕写作者本人都不太清楚,他们写出精典之作完全是天赋与想象力碰出火花的结果。不过,作家大江健三郎对创作方面的态度我还是认可和欣赏的。他认为创作的原理是想象力。瑞典文学院在给大江的授奖词中说他的作品:“以诗一般的力量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通过现实生活和神话的浓缩描绘了现代人类的苦恼与困惑。”
     
可见想象力在诗歌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从罗广才的诗中能够感知他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尽管诗歌在现阶段有一些多元化手法,但诗的想象力、烟火之气与泥土气息永远是不会变的。诗的“根”一旦丢了,就等于农民丢弃了粮食,没有粮食,何谈生活情趣?诗的“根”就是诗的灵魂,若诗丢弃了灵魂,那么诗人就变成了没有“灵魂”的空壳,而想象力正是诗人“灵魂”的营养液。
    
罗广才的诗接地气,从他主观的情绪里常常能感知他对生命轮回的一种自省与探求。他总是以一种平和、神人合一的姿态来看待死亡。比如《再送张谦》里面的排比句的叠加:
 
终于回到故乡的怀抱
终于能闻到那久违的土色
终于唱着乡摇让岁月轮回……
张谦啊,走就走吧,还让我们心酸
张谦啊,走就走吧,还让诗前加个悼字
张谦啊,走就走吧,还让我们迷恋你的声音
张谦啊,走就走吧,还让我们为生命遗憾……
 
这样的排比句看似简单,实际上有强烈的弦外之音,虽然读来有荒凉失落的感觉,但通过他巧妙的生死置换的呈现,更加看到了直面人生悲伤的勇气,加更看到了他诗歌所带给人的深层次的质感和震撼。
    
“故乡和异乡都是不同归宿、来路和去路都不是归途”。
   
死者也许比生者更“清醒”,也许他的理论生命更加“充满生机”。
    
这世间没有什么是最完美的,“花开虽艳,却迟早会败,燕舞虽美却春来秋去”,完美总是稍纵即逝。(所以我们应该直面人生)
     
偶尔看一看星星的闪动,也许还没来得及高兴,星星却走远了,但即使天空灰暗,我们也不应该放弃抬头望天的念想。因为这念想里有我们心中温柔的故乡,只有回到故乡怀抱,灵魂才能安静。生命才能呈现坦然。
   
罗广才的诗想象力丰富,有意境,有使命感,有划时代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具有回归自然的语感力量,这也许正是他冷静思索后,对生命内涵给予的一种最圆熟的表现形式。
                             
2017年3月24日于武汉


     
作者简介:
 
罗秋红,1961年8月出生,湖北著名词曲音乐人,现居武汉。代表作《中国妈妈》荣获原创音乐三等奖,《娘的佛经》被选入2012年新歌经曲合辑。著有《罗秋红个人原创作品集》及长篇小说《雪儿,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