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跨界:吟游诗人大弓一郎的“九歌”


大弓一郎

跨界:吟游诗人大弓一郎的“九歌”
李惊涛

 
一个人,三十年,你只见过几面,却记住了他,时常想念他,关注他的消息,想听他的歌声,希望与他豪饮;你为他的“神隐”而心悸,为他的“复出”而欣慰。沧桑驻颜,依旧谈吐风趣;佳作迭出,从不傲视同侪,这人是谁?
 
类似的好奇,不只我在自问,也发生在朋友圈里。作家陈武在“浦江夜话”群里推荐“日本作曲家、歌唱家”大弓一郎,谓其歌曲“超好听”;影视艺术家昌东明微信我,大弓一郎先生是谁?
 
我回复说,张夷。
 
是的,张夷,见面不过几次,却让我珍视三十年的朋友。初识张夷,是因为诗歌——后来知道他当时刚从连云港的“最高学府”辞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当代文学适逢黄金时期,我从北师大调入江苏,在那座沿海城市的文学杂志做编辑;通过来稿,知道张夷是那座开放城市引领“风潮”脉搏的人(包括文学创作)。他的作品直抵人的精神荒原,文字苍凉,涵蕴深邃,视野辽阔,气象高远。必然地,我们一见如故,把酒夜饮,不觉酒酣,不知星稀。
 
再见张夷时,他已辞掉那家连云港最早的中外合资酒店总经理职务,揖别高薪,举家迁移上海——后来知道是被“挖”去了,就像挖一棵人参似的。当时辞职“下海”的多,“上岸”复职的少,所以张夷的去向难免令人愕然。但那就是张夷。进入中国“海派文化”发祥地,张夷似乎找到了最适合他的土壤。偶尔回到故乡,张夷带给我们杂志社的,除了令人喜爱的诗歌,还有国际都市的精神风景。我们由酒酣而宿醉,不知东方既白。
 
又见张夷,已经跨越了一个世纪。其时我已离开故乡文坛和新闻媒体,到杭州一所大学任教。友人有说我辞官不做、重回高校,是效法张夷。我默认这一说法;至少在心路上,我们有相似的历程。但此时的张夷,无论用诗人、大酒店总经理还是教师的身份描述,都已经不够准确。他的油画,他的音乐,皆在圈内外获得了好的口碑。因为涉猎广泛,他老在跨界。到底该怎么界定他,确实颇费踌蹰。张夷为自己、也为朋友解围说,现在,可以称他为吟游诗人。
 
吟游诗人,这样的自谓,令人既陌生,又熟悉。诗言志,歌咏言。想起《诗经》,我们知道中国诗歌自诞生之日,就确立了自身的表达方式——吟唱。这一传统从那时滥觞,因源远而流长,使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无一不与旋律结缘。不然,造纸术和印刷术出现之前,人们既听不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也看不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急,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读北师大时,在课堂上曾聆听叶嘉莹先生吟唱唐诗;惜乎像她那样能够吟诗的老师,在如今的高校已成绝响。这又让我想起荷马。古希腊时,诗歌不仅可以吟唱,而且要传播广远,还必须吟游,即当今所谓“边走边唱”。 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以纸媒印刷的诗歌只能默诵或朗诵而不能吟唱的百年现象,来与诗歌吟游的千年传统对峙,只能说是小巫怼大巫。但匪夷所思的是,如今吟唱诗歌,反而具有某种反叛的革命色彩,以至2016年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竟在文坛溅起一片哗然。知道鲍勃·迪伦获诺奖,我条件反射似地想到张夷。他们惊人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以反抗工业革命的执念拒绝认同印刷的纸质媒介对文学生命的束缚,进而还以吟唱的方式,让诗歌行走于世。
 
吟游诗人大弓一郎,自己写诗作曲,唱自己的诗,唱朋友的诗,唱中国乃至世界诗坛上他喜欢的诗。在高原,在草地,在水湄,在山坡,在地平线尽头;在酒吧,在街口,在舞台上,在公益诗歌活动中,他的吟游时常令人惊艳。
 
被他唱过的诗人诗作,不胜枚举,我居心叵测地选出“一个和八个”,来表达自己因喜爱而生成的浅陋解读,谓之“吟游诗人大弓一郎的‘九歌’”。
 
大弓一郎的“九歌”中最令人迷醉的,莫过于那些隐含人生际遇和况味的作品。《德令哈》,张夷自己的诗,可谓大弓一郎演唱自己。就诗而言,已足以令人动容,因为简约而富有张力的文字中,隐现着一个坚贞守望与失信诺言的悲情故事。倘若单纯读诗,我们可能会感觉《德令哈》意象凄清、伤感,为万丈红尘淹没的痴情女(我的姐姐)和无名失信的负心男(等你的诗人)而扼腕叹息,但更可能止于感慨命数无常,阅读过程便告结束。而听大弓一郎演唱《德令哈》,我们的心灵却久久不能平静。就曲部结构而言,吟游诗人没有简单地把它处理为两段体,前两段虽然是怀想,是絮语,是遥念,但已次第走向抒情峰值,因为“心有远方的醉酒的马匹”和“雨水迎风中老去的姐姐”所构成的纠葛,直指精神与情感的内在冲突,决非简单的道德判断所能剔括。这样,当副歌中连续三个“别相信”被歌者用苍凉嘶哑的心声喊出来时,歌声所具有的潮水般的冲击力与感染力,会一波波袭来,击穿你的肺腑,使你的灵魂受到深深的震撼。因为对于“姐姐”而言,我们知道她的守望注定会地老天荒,而劝她“别相信”的“我”(也许就是“等你的诗人”、就是“心有远方的醉酒的马匹”)所说的“它不存在”,即使是真相,“姐姐”能听到吗?会相信吗?——不能,也不会。由于时空的错位,听到歌声的是我们,而不是被怀想的“姐姐”。我们是听众,我们洞若观火,我们知道诗人“心有远方”,还知道姐姐就是“落叶”,更知道悲剧不可避免,就像我们听歌剧《蝴蝶夫人》那段令人心碎的咏叹调时的感受一样。这时候,大弓一郎歌声是泣血而无助的;这时候,《德令哈》作为诗歌的真正的审美效应,才全息迸发出来。这正是“吟游”的力量。
 
大弓一郎的吟游,与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不同,他仿佛将漂泊或流浪赋予了一种优雅的艺术气质。这种气质里,有一种对红尘的背离,有一种脱俗的浪漫,甚至有一种令人迷醉的危险。被他演唱的张猫诗歌《孤独的人有自己的沼泽》,传递的正是这样的气质或情调。来与去,聚与散,看似无痕,实则有心,那是情感的温度,那是生命的形式,更是灵魂的表征。大弓一郎在吟唱这首诗时,赋格是举重若轻的“边走边唱”,使作品的精髓随旋律脉动,不涩不滞,令人在貌似轻飏中体会到生命的别样孤独。诗人安琪的《过完北京》,也许可以理解为孤独的另一种表达或抗拒。时间对于生命的界定,取得的往往是空间的形式。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们穿过生命的走廊时,感受到的不过是季节的嬗替。这种唯一性有时候令人恐惧,一如你无法同时涉足两条河流,用以证明你的生命过程可以像天上明月那样“月印万川”。诗人安琪在诗中用时间置换空间:“我过完了北京的冬天/春天/夏天/秋天/就把北京过完了”,而“过完了北京/就把北京当作漳州//就认为自己长出了另一个自己”,从而令人惊讶地解决了生命的终极孤独问题。对于这样的思辨,大弓一郎选取的是清幽絮语的吟唱形式,以传递其冥思色彩;在作品金句“认为自己长出了另一个自己”的乐段处理中,加入了一句微妙的重唱,从而以“吟游”的形式出色地演绎了诗作的精神。槐蓝言白的《漫游者》,与《过完北京》正好构成呼应关系。那不是“自己长出了另一个自己”,而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与“我”有着神秘对应关系的他者。这种对应关系不是佛学意义上所说的“缘分”,而是靠敏感来感应的一种似有若无的存在。由于间隔着“某个恰当的距离”——所谓“距离产生美”,所以无论对方的“笑”还是“一番婆娑”被感应到时,那种微妙的感觉被“广大”,使彼此间的关联度瞬间成立了。这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敏感,要怎么表现?大弓一郎用轻如柳絮的语气,将诗人捕捉到的“湖面上的微风”,轻轻送到了我们耳畔。七窍生烟的《绿皮火车》,比《漫游者》更为切近,已经不是似有若无的对应,而是所指与能指的意念聚焦;只是,被聚焦的对象恰恰似是而非,因为“倚在车角的那个人”与心理愿望中的你只是“好相像”而已。距离和愿望,故事和回忆,因为大弓一郎中速而略带惆怅的吟唱,就那样下意识地复活在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中了。而诗人宇向的《街头》,吟游诗人的处理更有意趣,前奏仿佛是在调试琴音,伴以鸡鸣、狗吠、人声和跳跃的异响,以传递夏日凌晨“街头”的嘈杂。那处汽车马达的启动声,让我们在夏日,醒了再醒。在这样的背景声中,大弓一郎将生命和记忆、爱和悲伤所表现出的随机性,用揖别宏大叙事后呈现出的漫不经心的语气表达出来,从去崇高的角度直抵感官,反而让我们感受到了怯除矫情后的本真:那正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原诗中那句“是的”,被张夷反复叠唱后,作为听众,我们发现,原来这个世上的一切态度,都是不容置疑且决绝的。
 
大弓一郎的吟游表达方式里,在时态上有一种水落石出的伤感。这种伤感冷静、落拓,似乎有一种形而上的力量牵引着作品中的故事,使歌声在审美上生成了很大的颖悟和想象空间。他所演唱的余小斜的《立秋》,便属于这一脉作品。字面上看,那似乎是一个女子“收敛她的坏”回心转意的故事;无论喜欢与否,工作和家务开始进入女子的常态生活。带有道德判断色彩的“坏”,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过往,我们不得而知。但大弓一郎用反复吟唱的桥段,谨慎地透露出某些蛛丝马迹:树叶既没“落下”也没“变红”,而夏季的声音却“渐渐消失”,“穿凉鞋的人”“再也不会出现(遇见)”。正是这些因素,扰动女子“照旧会停顿下来转向窗外”。她看见了什么?自然的秋季尚未到来,而生命的秋天已经开启。倘若默读诗歌《立秋》,我们把“穿凉鞋的人”理解为泛指亦无不可;但大弓一郎的复沓式吟唱,又使我们颇费踌蹰:“穿凉鞋的人”或为特指亦未可知。如果是那样,则《立秋》就不只是生命感悟,一定还具备超越道德判断的人性深度。而听张执浩的《雨夹雪》时,我们仿佛可以从大弓一郎的呐喊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泥幕渴望被击穿的强烈意愿,同时又体味到不借外力难以遂愿的的悲戚。说到这里,我想用韩博的《林间公路》为吟游诗人的“九歌”作结,那就是“在路上”。我相信,林间公路、松林、桦木、乌云、雨、麋鹿、指示牌、飞机跑道这些意象本身,就足以令大弓一郎看重;何况还有“最初”、“接着”、“雨前”、“天黑”这些时间因素的介入,使我们对“迷路”和“家的影子”达成的醉人关系欲罢不能。这些,都是久居都市的心灵渴望的方向与维度,也是“九歌”意旨指涉的令人迷恋的矩阵与空间。
 
诗人张夷从故乡发足来到沪上,以跨界的方式贯通了音诗画,表达与放飞自己的艺术灵魂。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都市的滚滚红尘又令人无时无刻不想到背离和远行。这种反动,构成的正是大弓一郎的“九歌”的风格特征。细察吟游诗人所唱的诗歌,你会发现看似不经意,其实大弓一郎在审美蕴涵上有严格的取舍标准:“九歌”所呈现的题旨取向,无一不“在路上”。这不是本文中“九歌”的“视网膜效应”,而是它们在精神品格上的自然显现。因为无论是现实的路、人生的路,还是心灵的路;无论抒情主人公业已经历过什么,正在经历着什么,还将经历些什么,总之,他们和吟游诗人大弓一郎一样,一定跋涉在路上。这是张夷的跨界所内构的风格特征,也是大弓一郎的心灵特征,更是吟游诗人“九歌”的审美特征。
 
一把吉他,一副歌喉,一头在风中飘散的长发,加上落有风尘的牛仔服和那双坚韧不拔的脚板,吟游诗人大弓一郎,永远在路上。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计量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大弓一郎唱诗作品:(注:所选9歌均可在QQ音乐搜索到)
 
《林间公路》
/韩博(上海)

最初。最初只是
沉,只是暗,只是乌云
捧向松林和桦木。

接着。麋鹿出现,
在雨前,它穿过指示牌上
留给迷路的部分:一条
隐身的飞机跑道。

绿。睡着的三分钟,我
绿了,直到发黑,我以为
天黑就能进入牡丹江。

但。别碰它。在低空,
我收起家的影子,想把它
埋进洞里,但,衣柜
太小,冰箱又太冷。

 
《街头》
/宇向(济南)

顺便谈一谈街头,在路边摊上
喝扎啤、剥毛豆
顺便剥开紧紧跟随我们的夏日
它会像多汁的果实,一夜间成熟
又腐烂。在夏季
顺便剥开紧紧跟随我们的往事
还有那些黑色的朗诵
简单的爱
就是说,我们衣着简单,用情简单
简单到 遇见人
就爱了。是的
顺便去爱 一个人
或另一个人,顺便
把他们的悲伤带到街头
 
 
雨夹雪
/张执浩(武汉)

春雷响了三声
冷雨下了—夜
好几次我走到窗前看那些
慌张的雪片
以为它们是世上最无足轻重的人
那样飘过,斜着身体
触地即死
它们也有改变现实的愿望,也有
无力改变的悲戚
如同你我认识这么久了
仍然需要—道又一道闪电
才能看清彼此的处境
 
 
过完北京安琪
/诗人安琪(北京)

11月,北京,落叶满地
我在公交车上看到落叶满地
像走到了南方的山上
像南方的山跑到了北京

其实南方的山也没有这么多落叶
南方的山
我想一想,有这么多落叶吗
已经一年了
我过完了北京的冬天
春天
夏天
秋天
就把北京过完了

从小到大
我没有离开漳州一个月,从小到大
我没有在任何地方呆过一个月以上
除了漳州
我过完了北京
就把北京当作漳州

就认为自己长出了另一个自己
 
 
《漫游者》
/槐蓝言白(深圳)
 
总这样
总有个人
在某地徜徉
无缘无故
在时空徜徉
会慢慢向我走来
又会在某个恰当的距离
停下来

或是一番婆娑
 
这时有校园歌曲响起
有毫光显现
局部和自由皆广大
卑微也广大
我们的敏感
像湖面上的微风
 
 
《孤独的人有自己的沼泽》
/张猫(红河)
 
那些沼泽
住过很多人
收留过
不同颜色的鸟
落日和 群山的灰
喧闹的时候不多
当夜晚来临 鸟鸣声沉下去
野芦苇裹紧自己 也跟着 往下沉
在一片沼泽与另一片沼泽之间
你收获过许多爱情 友情 人情
陌生人的一杯酒或 一片森林的寂静
松软的黑泥在变得 坚硬之前
曾有一只蚯蚓舞蹈
春天来临了
重逢和告别
我们像鸟儿分食悲伤
酒过三巡之后 又飞回去
一头扎进沼泽
哪怕滚烫的情欲
哪怕摇摇晃晃的时间
 
 
绿皮火车
/七窍生烟(长沙)

到时候你就会讲
还是那一年的雪好
屋檐下边
有长的冰凌
透明好像是黎明姐姐
她的眼神

绿皮火车从脑壳上面
开过去的时候
我看到倚在车角的那个人
和你好相像
我差一点喊出
你的名字
 
 
立秋
/小斜(沈阳)

在一天早晨她决定
收敛
起她的坏
这很难但必须
跨越
她在一张纸上写下
她要做的事情
包括她
厌倦的工作和
热爱的家务
她照旧会
停顿下来转向
窗外,窗外是
秋天
没有一棵树落下
叶子,没有
一棵树
变红
属于夏季的声音
渐渐消失
再也不会出现
穿凉鞋的人
 
 
德令哈
/大弓一郎(上海)

今夜,我在德令哈
想起我的姐姐
她还在傻傻等待
突然闯入的火车吗?
今夜的德令哈
也有一些落叶
就像是心有远方的
醉酒的马匹
今夜的德令哈
也有一些落叶
就像是雨水迎风中
老去的姐姐
哦!姐姐
别相信今夜的火车
哦!姐姐
别相信等你的诗人
哦!姐姐
别相信今夜的德令哈
它不存在
它不存在
它不存在
哦!姐姐
 
 

简介:大弓一郎,1980-1984年就读于苏州大学政治系,2004-2006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字学研究生班。诗人、音乐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居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