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论郭力家的诗


论郭力家的诗
 
李文杰/文


郭力家(资料图)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继承着。回望八十年代各种诗歌流派的纷纷崛起,出现了一大批新诗人,像曲有源、邵春光、吕贵品、王小妮、徐敬亚,李亚伟等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诗人们纷纷转场,各谋生路。郭力家作为“特种兵诗派”创始人,即使在诗歌被边缘化的今天,仍一直以“诗歌大兵”的姿态活跃在诗歌创作的潮头位置,他的创作顺心而动,他的诗句就像是黑夜里的一道闪电,让读者感到震惊而难忘。
 
对于郭力家的诗,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想起郭力家说的一句话“诗意的核心魅力是什么?诗意的核心魅力就是天上的天意、地上的禅意;一个人有了这种力量,什么样的时间不足以彻底解放呢。”这其实为我们解读他的诗歌提供一个准则。郭力家是一个很独特的诗人,他时刻都在寻找自己可心的事物,化之为诗。
 
诗歌发展到如今,已经在漫长的诗歌道路上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诗歌是高贵的。对于郭力家来说,他是反对这一点的。诗歌并没有多高贵,它只是人们用来说话的一种工具,谁都可以写,随之诗意也不仅仅存在于诗歌中,生活中的一切皆可以有诗意。比如《诗记,清明》《夏碎片》《我习惯白山松水一样坚持写诗》《12月8号了我》等诗,是他在对日常生活中体悟出来的诗歌,以平民的姿态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并赋予极为深刻独到的见解,同时传递着“上帝之爱”。像《悲欣的光》以直白的口语揭示人们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具有一定的反讽色彩。
 
“人,为什么没了,我们才兔死狐悲着热爱,亲人为什么死了,我们才发出泪的呼喊,这一次汉语来到人间,除了帮人失真失性失神失我,没干什么与天同心的好事”,这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直叙而出,但却一针见血指出当下的人们对生死的病态认知。
 
郭力家将生活过成了诗,也体现在他的生活方式上,每年春天,他都会组织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去净月把他从鸟市买来的百十只鸟和从公园里移植的树安居落户在净月潭附近的山上。在《诗记:初春了一只鸟》中,他写道,“三月东北,我的爱国主义,耶稣情怀,自力货币,选择路径,---到鸟市去,五块钱一只麻雀,我今天当一名自费的麻雀解放军”。一次简单的去鸟市买鸟,也能让读者感受到郭力家的诗意。诗人以他的耶稣情怀介入生活,表现出真实而具体的对鸟的喜爱和放鸟归天的自豪感,这也应证了诗人的一个词:天人合诗。
 
郭力家的诗句洋洋洒洒,表现出一种对汉语语境的无畏,大胆,他敢于破坏一切固有的词语,语法,体现出独特的生命体验。这种破坏源于诗人的直觉。成语,词语是汉语语境中的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但是因为汉语词典对其含义的规定,在使用时也沿袭了其固有定义。久而久之,这些词语形成了一种惰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实很多词语都应该被活化。
 
郭力家认为:当对直觉力量唤醒的时候,很多东西都可以创新,但是要有自信,这种破坏不是盲目的,破坏本身能完成建设,带有诗意的美感冲出来,先是让人感到不接受,感到陌生,然后对人有一定的诱惑力,最后融入其生命的一部分,这就证明其价值。郭力家的语言并不晦涩,它是诗人情绪的直观外化,这种逻辑模式在郭力家的诗歌中被频频使用。比如“前世今生了你的脸,每一次醒来都是离岸”“脚底冰冰雪雪,手上一杯无牵无挂的茶”“我的灵魂已经按揭了天堂,后在来上”名词动词的活用,将固定词语进行解构,是郭力家对汉语惰性的一种反抗方式,他总能让郭力家特色的语言名正言顺的出场,一出场就是大兵姿态,锐利的眼神,对一切不平事敢于义正言辞,直逼人心。诗歌的语言是变化多端的,不论从技巧上还是从感觉上,诗人郭力家的语言带有很强的实验性。
 
他经常举一个最鲜明的例子:“实事求是”,人人皆知,而在传达很多东西的时候,人们已经失去了对它的本义的需求,然后找不到出路时,郭力家创造了“实事求神”,这种逻辑模式赋予其多少内涵和外延,其伟大基本可以与一个新生儿媲美,这是对人的高度解放。
 
郭力家的部分诗歌体现出两个特点,一个是平民化,另外一个是城市化。
 
城市,是现代文明体现最集中的地方,城市化视野中的诗歌,显示了城市人的心态。像《东北咋这么好呢》,“走向长春市的巴黎地区一一桂林路,那里什么东西都有,什么情调都具备,关键在一家秘制香骨小饭店,隔些天不品味一下,像丢了身份证,东北,咋这么好呢”,诗人写了和太太一起去秘制香骨小饭店的一次经历,紧接着就用“身份证”这种常见事物作为意象来表现出自己能在这里找到的归属感,这是对城市的皈依吗?
 
《握手》一诗中写“东北人的我的手的敬业,经常天真的描写童话里的比较孤独,没有交易就没有繁荣,生活是合理的,只是有时候,我的手不想懂”诗中写了诗人在上海那样的国际大都市里与人握手时的所思所想,这里面显而易见的是诗人在这种城市文明焦虑下的一种逃避。
 
有人说这是郭力家诗的一个缺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郭力家一方面爱着东北这座春城,一方面爱着乡野村人的生活,“上天驻守在郭官邸的多种鸟儿,全面低调,全部闭经,这群上天儿女们仰望着窗外的来路,小脑袋拧来拧去,祈祷的心语,断断续续,她们故意让我听不清,好过分的天和夜啊,诗可忍,我一个诗人惯了的男人,也咬了咬牙,学习天鸟好榜样,一忍而诗了。”
 
郭力家在自己的家里养了几只麻雀,每天听着如天籁一般的鸟鸣声,使他心安。他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关系社会,人和人之间充满各种关系。以至于遇事时人总想在人身上寻找出路,但由于人自身的复杂性,导致出路变成了死路。
 
所以我们应该通过上天来找解救自己的正确道路。这也是他诗歌内容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对人性的描写到借天,借树,借鸟来创作诗歌。这样一看,乡村较之于城市来说,这些事物最为常见。他用胜似乡野村人的生活来调解城市文明给他带来的焦虑,这就使他的诗不论城市化还是平民化,都是使他自己的生活诗路丛生一种方式。
 
郭力家通过他的诗跟上帝走的越来越近,他把自己办成了一缕可持续的阳光,一方面照亮自己,一方面温暖他人。他的诗歌全部来源于他的生活,他的生活造就了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诗人。
 
(作者李文杰,长春师范大学)
 
来源:长河老家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1c8be0102x4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