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杨黎请问:你怕鬼吗?


杨黎请问:你怕鬼吗?

 
 
鬼节刚刚过去。俗话说,七月半、鬼乱窜。这些天你走夜路,也许会看见路边烧着的纸钱,你也许还会遇见不明不白的东西。当然,也许你压根就不信。但这不重要,因为有时候不信但也可以害怕。所以,我问的是你怕不怕,却并不只是怕不怕的问题?你懂的,我期待你的高见。谢谢。
 
————————————————————————
 
怕鬼和怕死无异。从这一角度说怕鬼是出于生存的本能。怕鬼首先是怕自己变成鬼,而不是怕为其所伤。仿佛鬼具有死亡的传染性,我们惧怕他们就像惧怕传染病患者。鬼是某种被妖魔化的存在,如果真有鬼又如何会比人更可怕呢?无神论对鬼的拒斥暗含着一种恶意中伤的意图,不完全是不相信鬼的存在。不相信超越日常经验之物,是因为那些东西丑恶讨嫌。所以我们更愿意相信外星人、高等智慧之类与我们的生命维度平行的玩意儿。鬼、神亦有分别。神是活物,甚至就是不死。鬼则就是死者,甚至就是死亡,名声不佳亦是题中应有之义。人的那点小心思不过尔尔,怕死,于是丑化之污蔑之,贴上标签,将禁忌传之后世。我们对鬼的认识基本上来自于集体无意识,与怕死的本能合作,对鬼的挤兑、不公以及利用实属正常。鬼是极弱者,无法反驳你,一如小狗小猫和蚂蚁,是极弱者,任你摆布。问题回到我是否怕鬼,我的回答是,如果鬼是死者,再进一步是我死去的亲人、友人,我不仅不怕,他们所显示的死后存在或者以死亡的方式显示的存在(有点拗口,为了避开这万恶的鬼的概念),是我宝贵的精神源泉。我无条件地爱着他们。
 
——韩东
 
 
韩东:作家、诗人、编剧、导演。著有诗集、小说、随笔、影视剧作四十余种。现居南京。
 
 
我倒想反问:当下举世人气汹涌,万家灯火泛滥,鬼们怕不怕?
假定有鬼,那些鬼也一定像留守儿童一样,都被留在乡村那些破旧的老房子里了。怕鬼,早已成为我们这些前辈老人家们奢侈的美谈啦,哈哈……
 
——徐敬亚
 
 
徐敬亚:诗人、评论家。海南大学退休教授。著有《崛起的诗群》、《圭臬之死》等。
 
 
以前鬼多。我十来岁时特别怕它们,好的不好的鬼都怕,搞的我晚上根本睡不着觉,不敢歇灯。后来家里只能让村里二哥的儿子(大我几岁)陪我一起睡。我不知道他怕不怕。但确实,有他在旁边,鬼变得模糊起来,没那么可怕。我又能睡着了。再往后,受到唯物主义教育,感觉这东西变得有点复杂。它没有,不存在。这是什么意思。它明明就在那里(2、3米开外的地方,头上烧着篝火。有时,它们也在看不见的身后),怎么就不存在了。这事到越后来,我才明白过来,不是鬼不存在,是它们变少了。时代在进步,不再需要鬼。要不是特别注意,一般很难遇见。好在雨天容易见到一些,因为雨和鬼是一对好朋友。而有时是清明又下雨的日子,一下子来好多鬼。有好的,有年轻的,一个个看上去还是老样子。我不怕它们。它们也不怕我。总之呢,要是你经常跟鬼在一起,很可能你也是鬼。是鬼也没什么。怕的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而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张羞
 
 
张羞,1979年12月3日生于浙江嵊县。诗人,著有《瀑布》等。
 
 
鬼死了。跟上帝不同,鬼是渴死的。现在剩下的是一些鬼的副本(鬼没有影子),主要在广大农村地区活动。有一点可以肯定:跟鬼相比,我更怕GCD员。
 
——Mr.X
 
 
Mr.X,写作者,偶尔在上海和东京出现。
 
 
怕,从来不看鬼片,经常开灯睡觉,但不相信有鬼,我可以肯定地说没鬼。有鬼这个字存在而已。别来“有这个字存在这个东西就存在”这一套。
 
——孙智正
 
 
孙智正,男,1980年出生,浙江嵊州人,著有《青少年》《句群》《一万句》,电影《杀手》《90分钟》等。
 
 
从小就怕鬼却又最爱听鬼故事,长大了还是怕鬼又最爱看恐怖片。身体欠佳时总是梦到亡灵并与之对话。那就把关于鬼的怪谈和灵异事件写到剧本中,毛骨悚然,怕啊,我被我塑造的鬼吓到了!
 
——周凤鸣
 
 
周凤鸣:诗人、作家、编剧
 
 
我从小看的书、受的教育,鬼都是善良的或者蒙冤的,所以我从来不怕鬼。有没有鬼我都不怕,鬼才怕鬼,我怕人。
 
——黄燎原
 
 
黄燎原,写作,做摇滚,做画廊。
 
 
鬼节的前一天,母亲告诉我,父亲托了个梦,说那边很冷,几天都没吃肉了,要我多跟他烧点钱过去。我是从不相信这些的,但为了尽孝,宽慰母亲,我还是按照母亲的吩咐,上香、点烛、摆好酒肉,烧了一大堆钱纸及父亲生前用过的衣物。火燃得很大,我就静静地坐在那里,想念着我的父亲。哪怕他化为鬼魂,回来陪我坐坐也好啊。但他再也回不来了,他已经不在这世上了。我所知道的世界就只有这么一个世界,未知的那部分是不可言说的。中国文化的本质就是一种巫教文化,很难开化的族群。我大概属于异类,我是不相信鬼的,所以就谈不上怕。当然这对我个人而言未必是好事,异类是没有归宿感的。
 
——表扬卖肉的
 
 
表扬卖肉的,本名张军,黑社会主义诗人、作家,现居重庆远郊。
 
 
大凡深夜独自一人走在僻静处,应当都有过毛骨悚然的经验,尤其是在童少年阶段。小时候,我是怕鬼的。对鬼神深信不疑。而今已近半百,对鬼神,仍信之敬之,但己不再怕了。无论在国内外,我常独自一人深更半夜走在僻静处,甚至走在坟地墓园或密林幽径,内心反而安宁坦荡,很是享受。鬼神于我,已是一种血缘般亲切的存在。年岁渐长,我开始怕人了。越来越倾向于独处。即使在人群中,若无必要(除非发表演讲),也多以沉默应对。人性之恶,乌合之众之浮皮潦草不可信,此类不良体验,在中国或华人圈,不可能太少。当年窑洞党构陷于我以及诗界文艺界某些小丑与窑洞党保持一致口径泼污于我,何其卑劣阴毒。多亏世界上还有一个美国,一个有着最具公信力的法律系统最公正严明的法律程序最有效的情报调查机构的伟大国家。在那里,我不仅不是罪犯,而且是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对世界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才”。须知,罪犯是绝对不可以移民美国的。真正的罪犯恰恰是那些针对我的构陷者与泼污者。美国有一个“恶人榜”,这些卑劣之徒都很有可能上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在中国的过于特殊的遭遇告诉我,与其信人,不如信神,与其怕鬼,不如怕人,尤其是不如怕中国人。这也正是我远走高飞的原因。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包括在中国)就已经完全没有了值得我深信和值得我深爱的人。仔细想想,这里那里,还真不少!
 
——俞心樵
 
 
俞心樵,祖籍浙江绍兴,中国当代艺术家和诗人,美国罗耀拉大学驻校艺术家,美国SROO国际文化艺术委员会文学主席,2013年获得《新周刊》年度艺术家大奖,2015年荣获意大利Liberate国际文学大奖,2017年初正式移居美国。
 
 
鬼是恐惧的代名词,具象化了人类内心的一种负面情绪。心里有鬼则怕,心里光明则无鬼。我是个路痴,正在泰国,刚穿过了一些阴森的小巷,不断念观音菩萨,终于回到房间。有时以为自己没有畏惧,其实人到了某些环境会不由自主发生潜意识的蔓延。莫名其妙害怕,是因为自己乱了,如果定力强,不摄受,外界没法干扰。鬼也属于六道众生,想想它们只是被苦逼迫得太烈,替大家承担了那么多,不容易。或许它们也怕人。枢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那些虚拟的闪电脉络熄灭后,真空本来就无,何况那些三恶道的众生?一切是自心现量。我看待你与自己等同,我看待你与虚空等同,虚空如何伤害虚空?既然不能互相涉入,或两者都是光,都是如来藏的变形,又有什么必要恐惧?
 
——陈眠
 
 
陈眠,1990年生于浙江。诗人,作家,画家。
 
 
 
不信有鬼,也没见过鬼,但是一直都好怕怕。不知道在怕什么……八成是心里有鬼。
 
——赵竹子
 
 
赵竹子,画家,打酱油诗人。居于上海。
 
 
我不怕鬼。我旧梨花公社是老四合院,我有一个学生通神,说我西厢房有两个女鬼,东邻居有个👹恶鬼经常半夜过来欺负她俩。我就大半夜出去给恶鬼烧纸,一边烧🔥我一边念叨:你赶紧拿钱滚蛋!不要再欺负那两个女鬼了!拿钱了还来我家捣乱的话我对你不客气!后来据我那个通神的学生说,那个👹恶鬼再没来过。
 
——赵丽华
 
 
赵丽华:诗人、画家。
 
 
从懂事开始,我从来没有怕过鬼。
我9岁那年第一次直面死亡(一个被火车轧死的人),进而知道了人都是要死的。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想撞到鬼,于是我总是故意走夜路,哪里有坟场就非要穿过那里,大人们说什么地方闹鬼,我就往那跑。我太想活见鬼了。只要遇见一个鬼,我就不怕死了。这世上如果有鬼,就一定也有神,那人死之后,不论上天堂下地狱,都不过是换种方式活着。
这种找鬼的习惯一直保持到我来北京,在石景山办学,离八宝山公墓很近,学生们都疑神疑鬼的,放假了,我一个人,把所有的灯都关掉,躲在角落里,想看见学生们嘴里的怪物,但没有。
活到今天,我己经成为一个坚定的有神论者。尽管没有亲眼目睹,但能感到神对我的爱与指引。既然有神,那也一定有鬼,只是我己不像以前那样执着于眼见为实了。人类肉眼所能看见的事物实在太有限,只是世界的极其微小的一部分。
因为心中有数,我已逐步摆脱了死亡的恐惧,一个不怕死的人当然更不会怕鬼,鬼不会比无恶不作的人更坏。我要求自己并努力做到敬畏自然与人为善,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作为一个诗人,我相信人鬼情未了。
 
——老巢
 
 
老巢,诗人导演,现居北京。
 
 
你怕鬼吗,这和你怕死吗,有异曲同工之妙,怕鬼其实才怕死,因为鬼在人脑里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如果鬼的形象和世界在我们心里是倚栏微笑,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怕死。
记得小时候大人不在家,都是邻居各式人等陪着我们长大,隔壁哥哥让我们围着草挆听他讲鬼故事,渔网花你还听不听,听,一边哭一边说听,一个鬼故事能让我们这些小孩子一天哭好几遍。鬼是有魔力的?,是的,鬼是我们亏欠的颜色:黑色和白色,鬼是我们赋于的不高明的形状:阴邪的软体人形动物。在聊斋里鬼欺软怕硬,欺负老人和女人,害怕惊雷和阳光,新生的孩子和健壮的男人甚至是避邪的,所以鬼是属阴的,所以不管我们怕不怕鬼,鬼都是不良的,如小气鬼,死鬼,不良和鬼紧紧联系在一起。另有“怕死鬼”,这个鬼有骨气,鬼如果怕死,鬼死了,就是生吗,我们怕生吗。杨黎请问的最后一期会不会是“你怕生吗”。
另,我小时候怕死,害怕生病,以为生病住院就离死不远了,离鬼不远了。
长大了,特别是现在,知道鬼不存在,即使有,我希望这主儿也能是酷酷地,给我们带来新的灵魂范儿行迹于江湖。
即使鬼和爱背道而驰,但我们生而为人,生而被祝福。在聊斋里,鬼还是有点调皮的,它们甚至也可以是蝴蝶和花。
我现在不怕鬼。
 
附一首:

《有一次梦见绿女,一个死去的女孩》


 
快过年了
突然很想念绿女
我觉得绿女穿的都是绿衣服
其它的仙姑仙婆我不知道
但我的绿女是的
有一次我梦见她
从原野里跑出来
在我面前飘啊飘的
也没有其它思绪
就是美
 
——渔网花
 
 
渔网花:一个影像属于她,就永远属于她。
 
 
1.说到鬼,最先想起的是中学课文“宋定伯捉鬼”。细节奇异,记忆尤深。宋定伯是个胆大的聪明人,他从鬼的口中套出话来,得知鬼怕人的唾沫。他和鬼一同来到闹市,这时鬼变成了羊,宋定伯就向羊吐唾沫,以防它再变回鬼,并把这只羊卖了,横生一笔小财……然后想起《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祭神如神在……这世上有鬼吗?俗话说,信神神就在,不信神不怪;或者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又或者说:宁信其有,信则灵……
 
2.七月半那天,我女朋友让我晚上别出门,我方才知道那天是鬼节。第二天晚上,一个朋友让我去他的公司聊天,他从外地新加盟这家公司,暂时睡在办公室。头天也就是鬼节晚上,他开着公司所有的灯才安然入睡。“我信这个”,他说道。信,并且有点怕,因此以灯壮胆,我能够理解他。多年前,他就跟我讲过亲眼见过鬼的故事。当时,他独自一人在四川某县城出差,时间是后半夜,地点是宾馆最后一间标准间……故事我就不复述了,反正听得我毛骨悚然,浑身冷颤。我承认,我胆小。有一年我给南都周刊写稿,总会收到刊物,记得七月半那期的主题策划,是关于当下北京上海广州三城里的鬼故事。有文章写到北京的某些我熟悉的地点或某线路最后一班公共汽车闹鬼,我赶紧把杂志扔了。是真的,我不想看下去了。我胆小如此。对我来说,鬼完全是超验之物。我怕鬼,也怕经验世界中不可控之物;但除了因神秘莫测而心理恐惧,怕鬼并不比怕后者更可怕。
 
3.今年上半年,我一度热衷晚间暴走,行程数万步。最初在大学操场走,因单调乏味改在大街上走,久而久之,不免感觉像个傻逼,然后就专拣陌生偏僻的路段街巷走。我似乎想发现点什么。尤其在子夜阴阳未明之时,我心怀一丝隐秘、紧张、刺激的想象,是否能遇见人间异象。波德莱尔曾经发现了都市游荡者,我也遇见过醉汉、疯子、浪子、乞丐、拾荒者乃至想玩仙人跳的女人这些“恶之花”,唯独没有遇见鬼。走夜路,人固然有戒备心,但世界是不设防的。现在,我已经不再在晚间暴走了,但很想在白天跟踪一个“人群中的人”,像爱伦坡的哥特式小说情节那样。
 
4.我没有具体的宗教信仰,所以也不是具体的有神论者,但愿意相信头顶三尺有神明,相信万物有灵。我不是唯物主义、唯进化论、唯科学主义之类的信徒。在这个无神论主导世界的国家,在天不怕地不怕鬼也不怕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过一本选编自古籍的《不怕鬼的故事》的书。书的用意深远:领袖说了,“我是把不怕鬼的故事作为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工具”。因此,这是一本针对民众世界观教育的书,也是宣传领袖思想的书,当然也是一本在大地之上再造神明的悖论之书:一边高举无神论,一边大肆塑造个人崇拜。而时至今日,这依然是个问题:关于走下神坛的故事,历史是否果真告诉了未来?
 
5.在一个曾经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国家,人其实比鬼更可怕:怕的就是横行人间的魑魅魍魉。心无敬畏,行无所止;行无所止,人也就成了魑魅魍魉……上面提到的“宋定伯捉鬼”也收录在《不怕鬼的故事》中,它最初出自于东晋志怪小说《搜神记》。鲁迅说过,“六朝人之志怪,却大抵一如今日之记新闻,在当时并非有意做小说。”浏览今日国中新闻,“志怪”已见怪不怪;而今日小说之虚构,也早已赶不上现实之魔幻……子不语,我怕了好吗?就此打住。
 
——马策
 
 
马策,诗人,批评家。现居南昌。
 
 
我的小学、初中是在文革期间读完的,那时候课外读物很少。这很少的读物里,有一本小书叫《不怕鬼的故事》,文言的,有翻译,我读到时封面已被人翻没有了,故事好像也少了几个。后来才知道这本小书是何其芳奉命编辑用来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文革前出版。毛还是青年时提出过六不怕,即:“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其中就有“鬼不要怕”。但读了《不怕鬼的故事》,对还没成年的我,产生两个不好的影响,一是认为有鬼。当你说不怕鬼或者怕鬼,前提是有鬼。没有鬼谈不上怕与不怕;二是怕鬼。
 
关于鬼(包括所谓的神),现在,我很看重孔子的三个观点,一个是“敬鬼神而远之”;另一个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再一个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对鬼神之类,是存而不议。孔子没有否认鬼神的存在,只是不去考虑它。春秋时代,孔子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鬼,或者神,这类东西,无论事实上有没有,作为概念被反复述作后,必然会产生一种力量。这是一种幽暗的力量。你怕与不怕鬼,其实与鬼没有什么关系,主要的是与这种力量有关系。你要么是这种力量的制造者,要么被这种力量所左右,要么与这种力量保持距离。任何一种灵异的东西,都有控制着它的理性。进一步说,你怕与不怕鬼,其实主要的是与这种理性有关系。所谓的鬼,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皮旦
 
 
皮旦,原名支峰,网名皮旦、老头子。垃圾派创立人,写有《垃圾派宣言》,创立崇低思想和垃圾(派)三原则。
垃圾(派)三原则是,第一原则:崇低、向下,非灵、非肉;第二原则:离合、反常,无体、无用;第三原则:粗糙、放浪,方死、方生。
皮旦还主张反理念、反现状、反方向。
 
 
1985年夏天的某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外面吃晚饭。也没有什么有包浆的四四方方的小桌子,就凉床(竹制的,一米宽,两米长吧),父母子女一溜小板凳围坐着。上面摆放着黑乎乎的几碗菜,不外乎茄子苋菜之类的。做茄子,应该剖开来,放盐放蒜,最重要的是放猪油,再搁饭锅里蒸,那才好吃。但猪还小,与一个营养不良的儿童无异,正在猪笼里饿得直哼哼,显然不是猪油时节。饭也不行,一半米,另一半搞不清楚什么东西。总之,真鸡巴难吃。可耻在于,这么难吃的东西还是每次都能被我们一家人吃个狗日干净。
我家的饭桌按下不表。旁边,是另外一个凉床。一个人盘着腿坐在上面吃。那是我祖父,他和祖母单过,所以单吃,但祖母是童养媳,吃饭从来不上桌,所以也不上凉床。我没有看到她,我想她应该在黑洞洞的屋里摸黑吃饭。因为靠儿子赡养,早年就好吃嫖赌的祖父现在更不用干活了,白天抹抹小纸牌,输赢几个蚕豆(相当于赌场筹码)。没有牌局,他就坐在河岸上钓鱼,翘嘴巴鱼参(can)鱼、鲫鱼,还有昂刺鱼。那晚他吃的应该是昂刺鱼,我能闻出味。也知道怎么做,还是蒸,放盐、浇点香油、撒一把葱的事。我当然想象着端着碗过去分到点鱼刺放嘴里唆唆,但我了解祖父的为人,知道去了也白搭,只好狠狠扒几口自家的饭菜。
饭吃完,碗筷收拾了到河边洗,凉床也用河水擦干净了,我们就坐上去乘凉。有没有讲故事?有可能讲了,但谁他妈真的爱听那些破逼玩意呢。至今我也无法理解一个儿童真的能享受父母长辈讲的那些故事?我也很明确的知道一点,夏夜乘凉这事乏善可陈。还是热,最好每过十分钟就到河边擦一把。另外,蚊子太多,睾丸都能叫它们叮肿了。我们之所以如此热爱夏夜乘凉,是我们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哪怕我们想回家写一写寒假作业而打开了电灯,也准叫父亲在脑袋上凿出一个包来。电也是钱嘛。啊,俯视三十多年前的夏夜,家家户户门前都是乘凉的人:男的光膀子,女的也差不多,我这样的无不光着屁股,噼里啪啦打蚊子的声音此起彼伏,场面十分壮观。
我要说的是半夜。我醒来发现自己躺在自家的凉床上,应该是冷醒了,因为起了风,身上是一层露水。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到屋里睡觉了,他们没有叫我。这是不可原谅的。在不远处的祖父的凉床上也无声无息地躺着一个体积庞大的黑乎乎的影子,与粮食麻袋很像。我不确定那是祖父,他平常让人听了犯恶心的鼾声呢?我没有走过去看,我不敢。不敢的原因是他的凉床下有一堆惨白的火焰。我听说过鬼火,也听说过我那个在小学当老师的叔叔解释过鬼火的原理。但我还是无法解释眼前的景象。我带着一身鸡皮疙瘩回了家,爬上了床,我和哥哥共有的一张床。我们一人睡一头。随着我们越长越大,床越来越小。如果我俩都直挺挺地躺着,勉强能容得下我们。但他喜欢蜷曲着睡。这总是让我的脚无处可放,只好放他身上,而每次醒来,都是他的脚放在我身上。这一睡姿可能是我们兄弟整个童年都很不和的主要原因。可这一晚,当我掀开蚊帐的时候,借着夏夜固有的清光,我发现我的哥哥直挺挺地躺着。
大概是秋天的时候,祖父死了。2005年秋天,祖母死了。2006年元月,父亲死了。我不知道自己哪天会死,但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我总有一天也会死的。而唯一让我感到安慰的是,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死。
 
——曹寇
 
 
曹寇,南京人,写点什么。
 
 
说实话,我怕鬼。更准确地说,是我怕黑。怕荒山野岭里的乱坟岗。恐惧是人类进化出来的一个机制。它对应的原理是什么我不知道。但它一定是避害的。这种恐惧,让我们更长地生存和延续。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恐惧感,他肯定很快就死掉了。争论鬼存在不存在,就像争论神在不存在一样。目前是没有答案的。但有没有恐惧感,对人类却很重要。现代社会的追求,也就是人不要生活在恐惧里。所谓恐怖的统治也就是让我们恐惧。减少恐惧,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自由。自由,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东西。
 
——法清
 
 
法清,独立诗人,诗论家。
 
 
亲爱的老杨,北京时好像与你聊过。我六七岁时起特别希望真的有鬼。变鬼多好啊。能飞,能吓唬别人。上学前干过在坟头睡觉的事,希望能证实人死后变鬼的事,可惜没找到证据。我以为咱们根本是怕死,若真有鬼,就不用怕死了,所以,怕鬼的人很糊涂,很奇怪啊。后来我意识到,可能我很早就将咱们说的鬼和西方的灵魂概念等同,将其归为人类的精神永生之向往。但大多数中国人并没这样做。他们的鬼,依然是死亡的一部分。形态上,是尸之变异。情感属性上,则是对世俗生活的怀念,或是对生前不公遭遇的怨恨。中国人的鬼,就是对死亡的恐惧的延续。怕鬼,只能说中国人真他妈舍不得眼前生活啊。我特别喜欢在七月半的夜晚,或去墓地,独自去散步。不是胆大,而是感官能灵敏到多疑的程度。思维活跃,想象和故事几百字几百字地出来。能和语言保持亲近我便不会沉默。我写名为《深夜遇见长颈鹿》的系列中,有一篇计划写街头常年有一群鬼魂的具体情况,核心是:咱们怕痛、怕孤单,不怕死。
 
——华秋
 
 
华秋,诗人、作家。有诗在网上,有长篇小说《杀李哥》,《偷来的一生》在售。
 
 
我觉得这个问题
的实质我理解
是你有没有敬畏之心
鬼也罢神也罢
一切我们不能完全了解的
东西
我们怎么去面对
如果承认人的能力是
有限的
那就一定会有敬畏和
害怕
但是有时我们也可以认为
人的能力也可以是
无限的
前提条件是你要
信神(或信心理学上的
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系统动力等等)
以致最终与神(无限的存在)
合而为一
 
也就是说即使怕
也不再因怕而怕
知道如何面对
如何缓解
 
——漆红
 
 
漆红,心理专家,分行解压,橡皮玩二
 
 
不怕。但我第一反映想到的是酒鬼,比如布考斯基(电影《Barfly》,1987年)。此后我开始搜索我近期写过的与鬼有关的诗,随意翻开一页,我的诗都与鬼有关。鬼在我的文字里是仙人,包括仙女儿。
 
《仙人》
 
我一直在寻找一个令人绝望的境遇
那么这个境遇是什么境遇
是语言的境遇还是其他什么境遇
我知道的一个人今天死了
他摆脱了自己的绝望却
使人们陷入了更大的绝望亚平
你究竟是死了好还是活着好
真得听仙人指路
 
《仙2》
 
有一种呐喊叫仙人
有一种轻声细语也叫仙人
呐喊的是穿黑衣服的女人
轻声细语的也是穿黑衣服的
两个女人
 
 
《仙3》
 
我没有时间与一种人
讨论永恒,如果我讨论
就失去了另一种人
认为的永恒
 
《仙4》
 
没错。我说过所有人
都是他人的玩具
我也分析过自己这半生
既不是神的玩具
也不是大粪的玩具
我是仙女的玩具
 
 
《仙5》
 
荒木经惟真是婊子养的。他这么说过
当你活过了那三次死亡(指你的父亲死了、母亲死了、老婆死了),你就能成为一个摄影师;接下来当你挚爱的女儿也死了,你就能成为一位诗人
荒木啊,谢谢你!我们不出诗人原来竟是他们不肯死了父亲、死了母亲、死了老婆和挚爱的女儿。
 
《仙6》
 
我在内心里
描摹过仙女的形象
首先是美
其次还是美
并且是那种有点
怪怪的美
我在不同的地方描摹
就有不同的形象
在山中时
像山妖
在水里时
就是水怪
有一次我乘船到大海深处
终于没有参照物了
天地一片黑暗
仙女吓着我了
 
《仙7》
 
仙人在我的一只眼睛里
而不在我的两只眼睛里
 
以上7首写于2017年7月7日。
 
——周亚平
 
 
周亚平,当代诗人。
 

环海之国多鬼怪。如英国,曰夲。我们是山文化之国。山再高深终可揽尽。海之辽阔却未被人类尽察。所以我们的鬼并不吓人,或越来越无鬼可怕。有句俗话叫“心中有鬼”,这才是国人的要害。心之魔深藏起来,表皮却人模君子样,甚至“圣人”模样。人人好为师,不露鬼心肠。鬼文化不发达,并不是件好事情。因为鬼并不止于青面獠牙,更多高大山白富帅伟光正的“正善”面孔背后有真鬼存在!我怕这个![呲牙][偷笑]
 
——紫丁
 
 
紫丁。男。成都人61年生。民间独立诗评人。
 
 
这样的问题好像已经设定鬼是存在的了,我真没见过,但我知道某些通灵者甚至科学家们见过(广义上的鬼)。考虑到小地球上的小人类真是太无能太孤寂太绝望了(不管怎么折腾都宿命难逃)能多一种可能多一种维度多一种陪伴倒是好的。
对于他们我不是怕,是尊重,甚至是心疼。那些看得到他们与他们为伴和他们对话的人要得多微敏多自恋多孤独!我见过这样的人,不知比我微敏自恋孤独多少倍。可能他们较凡人更能感受得到大悲伤。我一凡人我能说什么呢?我保持缄默为好。
 
——沉语
 
 
沉语,无定义,无定所,无梦想
 
 
怕鬼是乡村生活的一件大事,在没有宗教的中国乡间,鬼(包括先人和他们所有的同时代人)承担着关于前生今世、删恶有报甚至末日审判的智能。当然其中的逻辑非常混乱,传闻多多但始终没有验证。很多的鬼故事属于针对人类恐惧本能的创作,另一些属于细节上的误会。反正我小时候听过无数鬼故事,包括父亲亲口讲述的,但从未遇到过。有时候深感恐惧,主要来自语言和思维,来自对黑暗深处不可知事物的本能恐惧。
 
这就是害怕,成年之后也没有好转。例如一个人住酒店,就害怕,但依然是来自对其他人言说的想象,困了也就忘记了。但我非常不赞同“鬼并不可怕,人比鬼更可怕”这样的说法,因为如果鬼都是先人,他们凭什么为当下的邪恶背锅呢?如果鬼极其一切不过是人的比喻,那么人确实比鬼可怕。人创造了鬼的概念,为自己承担一些不可见人的事物。
 
——李黎
 
 
李黎,编辑,小说家,诗人。
 
 
七月半这几天,一个人不敢在外边走,好像有点点相信有鬼。相信有鬼,因为人总要有个去处,将来我会到哪里去呢?可能要做鬼,做鬼总比啥都不剩好,虽然我从来没见过鬼。去年姑妈去世,今年同龄的一个同事朋友去世,我有时候会想到她们,我没看到她们在空中飘,但说起她们,就自然放低声音,怕她们听见似的。人是群居动物,却是很孤独的,做鬼后一定更孤独,所谓孤魂野鬼。人是复杂的,做鬼后却一定很单纯,因为身体都没了啥都不需要了,比得道还彻底。
 
——洪朝晖
 
 
洪朝晖,女诗人,绵竹人。合著诗集《未来式》。
 
 
七月半啊,鬼节啊这些,我没有感觉。所以没有怕不怕。但我是怕的。比如我怕死人,不论是朋友亲人还是陌生人,只要是死人,我就害怕。我不敢看。即使不看,也会害怕很久,主要是晚上,一个人不敢关灯不敢睡。我也不知道我是怕什么。说怕死人吧,活人都不怕,我为什么要怕死人?说怕鬼吧,死人又不是鬼,我也从未看见过鬼。
我没看见过鬼,但我相信有鬼。可能正是因为没有看见,才怕。所以我们其实是害怕我们看不见的,我们不知道的。不管这种看不见和不知道的,是鬼,还是别的什么。也就是说,看不见的,和不知道,比鬼要可怕得多。
 
——文康
 
 
文康,非非诗人,八十年代参与第三代诗歌运动。著有诗集《掉下去》、《混》、《半个人》,小说等。现居成都、西昌两地。
 
 
圣人如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架不住千年来老百姓好作鬼神之论。比如,“举头三尺有神明”,“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诸如此类。无论是鬼还是神,都不是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事物,往往与鬼神相伴的,还有匪夷所思的超能力,所以鬼神令人又敬又怕,敬是希望获得超能力的相助,怕是担心超能力的恶加诸自身。
七月半鬼乱窜,我们江西也有此种说法,也流行七月半期间焚烧冥钞纸器祭奠先人鬼神。在上海我看到有人烧纸,并且在地上外围用粉笔画一个圈,但不是一个封闭的圈,而是留有缺口,似乎是给鬼神的进出留了一道门——当然,这种做法纯属生者的颇为有趣的想象了。
我相信,鬼神是存在的,虽然没见过。但并不害怕,心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坦然。我觉得人的大脑无法想象出不存在的东西。相信一种未见过的未知物,比否定它的存在要好。
鬼神是否存在,其实是唯物与唯心之辩。随着人类对自身和世界认识的加深,无论是唯物,还是唯心,其内涵和外延都有可能改变。我们曾经的唯心,没准也是唯物之一种,而我们确凿而坚信的客观存在,说不定也是宇宙意识的幻象,这也是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要表达的意思吧。鬼或者神,只不过是建立在我们浅薄的认识论上的一种词语命名罢了。
 
——叶明新
 
 
叶明新,男,江西人,作家、诗人,现居上海。
 
 
不怕鬼啊,怕人,活的这小几十年,鬼没伤害过我,人伤害过。
至于是否相信鬼的存在,我肯定信,我相信大自然中绝对有某种人所不了解的灵性存在,人类知道的还是太少了,手长脚长长不过自己的视力范围。
身边有亲近的人也提前做了鬼,生前都是很好的人,不觉得他们变了鬼就会改变本性。
关于害怕的问题,我真正害怕的应该是邪恶吧,或者说很多普通人身上都潜藏的一种恶意(按正常逻辑:承认善意的存在就要同时承认恶意也存在),那些邪恶和恶意,有的已经表现出来了,有的还隐藏在深处。
目前以我的认知程度,毕竟没亲自跟鬼打过太多交道,说不了太多,但人不同,人性中邪恶的部分,我经历过,也感受过,它让我恐惧,更让我绝望
 
——李昕
 
 
李昕,诗人,先锋小说作者,画家,现居杭州。
 
 
开门的时候,突然门后有一个人,会被吓一跳,我认为这是怕鬼的一种。小时候想象力无边,会明确的怕鬼,成年后知道想象力的边界,理性上不怕了,但潜意识中依然害怕,这是一种怕鬼的本能。
怕鬼是怕死的一种延伸,要不然鬼并不是未知之物,鬼是具体的,是人变的,而人为什么要害怕?或许鬼的形式就包含着对生的否定,羞辱,诋毁,鬼是人活下去也将毫无尊严的例证,鬼更像是一种恐吓的手段。这样说来,鬼岂不是道德作用更多?这或许是巫术时代传下来的功能,除了对生的延伸,也作为对生的监督。
有鬼很好,和亲人们朋友们死了又在一起,多好,世界很温暖,我愿意相信,让这个概率世界更有人情味一些。
 
——而戈
 
 
而戈,诗人,编剧、影视策划人,现居北京。已出版诗集《这是尾巴》《LIKE WHAT》。主要作品有《性压抑之诗》《大象》《别动:献给此刻的你》《我发光的朋友们》《麻木》等。
 
 
谢谢杨黎。我经常对学生说,提问往往是比答案还要重要。“杨黎请问”,此之谓也。就生活在当下的语境状况下看,人类已经不敢以理智的态度自诩于可以讨论清楚一切问题。尼采在上世纪之处已经提出一切价值需要重估的意见。而显然我们没有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个人对自身情绪的把握,不仅仅在于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在个人的阅世经验之外,还要受到集体潜意识、前文化,或者是人类基因记忆的的作用。怕鬼吗?怕吗?即使是你是完全的无神论者,理智上你应该是不需要怕,但在理智之不能控制的深层意识潜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在面对阴阳浩大的转移之时,有时候你却会有莫名的惧意。我觉得这是正常的,不需要感到困惑或是矛盾。当然,我也愿意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有时候不信但也可以害怕”,那只能说,那种不信,不是“不信”的真信。但是谁能做到“真信”呢?也许只有拥有某种真信的信仰,才可能有真正的“不怕”。但是彻底的无畏,往往又是我所感到“怕”和宁愿拒绝的••••••
 
——贤茂
 
 
覃贤茂诗人,作家。发表著作主要有:《易经说什么》《闻香识人》,长篇武侠小说《海棠夫人》,人物传记《古龙传》《金庸智慧》《梁凤仪传》《李敖传奇》《金圣叹评传》《柏杨传奇》《琼瑶传奇》等,武侠小说研究专著《金庸武侠小说鉴赏宝典》《金庸人物排行榜》《金庸武学地图》,长篇小说《黑路》,长篇电影小说《芳香之旅》,长篇动漫小说《中华小子》《变形金刚之星际神话》等。
 
 
单纯说怕不怕,我不怕,我妈妈从小跟我说,能跟死掉的亲人见面,是非常荣幸的事,我酷爱回外公的老家去上坟,最早做的“雕塑”都是给外公的“寒衣纸”,还有自己创造的各种房子和花朵。最近几年的学习,也的确让我更加好奇“平行宇宙”或者“集体潜意识”的存在,运用心理学知识理解催眠、理解鬼上身、那些南美洲可以瞬间人格转化的治疗者、水晶球里所看到的未来,等等。你可以自己去判断什么是真的,什么是作怪的妇女式迷信。我不怕鬼,我怕蛇和肉虫,哪怕很小的肉虫。对于坚持不相信鬼或怕鬼的人,我认为他们的世界观和我的,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袁玮
 
 
袁玮:
1985年生于北京
现居杭州
曾为艺术类刊物策划人,媒体从业,视觉设计策划,占星师
主要创作:诗歌、摄影、绘画,以及跨媒介作品
 
 
今天我恰巧读到齐泽克笑话里的属于一种拉康式的真实的例子:“史密斯不仅不相信有鬼;甚至也不怕鬼!”。接着,我就直接篡改了其另一个关于上帝的例子,如下:“鬼非常可怕,除了一点——它根本就不存在!”据家人说,我在三岁时见过我爷爷的妈妈(那当然是鬼)。我爸爸是捕鱼出身,却是无神论者,也绝对不相信存在鬼,他在家里经常跟我妈争执。关于鬼的话题,我相信让大多数的中国家庭充满了一种无信仰的错乱感。从我有记忆起,我确实没见过鬼。从看聊斋开始,我逐渐接受了一种不同次元论的宇宙观,这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神秘感的想象需求。至于怕不怕鬼?我连人都怕。
 
——方闲海
 
 
方闲海,1971年11月生于浙江岱山。现居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师。诗人、艺术家。黑哨诗歌出版计划主编。
 
 
我应该是怕的,比如昨天晚上,我一个人睡在酒店的房间,突然想到电影中的某个场景,有个女鬼,四肢爬行,攀上床来,我心生恐惧,马上强迫自己想点别的,比如眼前的一堆麻烦事,这才冷静下来,与之相比,鬼根本不算什么。由此可见,我是相信世上有鬼的。如果不信,这人就太没意思了。现在我正坐在我老婆奶奶的灵前,昨天晚上,她死了,现在应该变成了鬼,就飘荡在生前的家里。我,还有其他的人,都很从容地谈笑风生,没有人害怕,烧香烧纸,各种仪式依次完成,力求让她满意。她应该是满意的,如若不满,早就兴风作浪了,鬼是有这个能力的。人都会变化成鬼,无处不在,散落于另一层空间,没人知道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恐惧就来自未知。希望初入鬼界的奶奶能告诉我。算了,我对那也兴趣不大。
 
——张敦

 
张敦,原名张东旭,作家。
 
 
我一直怕鬼,收到你的微信,又怕了一次。很多人不信有鬼,所以不怕,这很正常;很多人信有鬼,所以怕鬼,这也很正常。我现在的怕鬼,不全是怕鬼本身,也不全是怕鬼造成的某种伤害和结果,而是怕鬼唤起的某种记忆,小时候听鬼的记忆,那比鬼更让人害怕。每到晚上就说鬼,一个人接一个人说,他们说的都是真人真事,或者亲身经历,从不虚构或杜撰。我从小养成的,就是这种世间真正有鬼的认识,一直到现在,那么多年的学校和科学教育也没有洗掉我认为的鬼的存在。但是我现在比怕鬼更怕的,是怕没有鬼,因为一旦真的没有鬼,那不但意味着我们没有了彼岸,也意味着我从小建立起来的此岸也是假的。
 
——东林

 
林东林,作家、诗人,著书多种,现居武汉,自由写作、旅行及摄影。
 
 
小时候怕,大了以后好多了。可能跟成年后看的文学有关?比如《聊斋志异》,里面有恶鬼,也有好的鬼,美女什么的。感觉如果有鬼,那边也挺乱跟人间挺像,这么一说,鬼啊,地狱啊,天堂啊,基本都是源自人的想象吧。说来说去,感觉什么都没说……简单说还是怕鬼,比如我除非不得已,不会看恐怖片……
 
——狗子
 
 
狗子,1966生,写作者。
 
 
为什么要怕鬼?我喜欢鬼,特别是像《聊斋》里的鬼。鬼肯定是可遇不可求的一种意外,一种正常生活之外获得的馈赠。我也参加过诸如美国每年万圣节晚上的装神弄鬼,威尼斯狂欢节、新奥尔良狂欢节上的鬼魅也都让人感受到非凡的快意。与鬼共舞,就像圣桑那首《死神之舞》,是与黑暗之心的痛快享乐。有时,我自己也会变成鬼,比如喝醉了之后。鬼,无非是不经意出现的一种特殊的亲密形象,我有什么理由害怕或拒绝呢?
 
——杨小滨
 
 
杨小滨,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耶鲁大学博士。现任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大学教授,《两岸诗》总编辑。著有诗集《穿越阳光地带》、《景色与情节》、《为女太阳干杯》、《杨小滨诗X3》、《到海巢去》等。近年在两岸各地举办个展“涂抹与踪迹”等,并出版观念艺术与抽象诗集《踪迹与涂抹》。
 
 
鬼是谶讳,祭如在对鬼很诚恳,但也把鬼家的称呼省略了。唯物主义世界观洗礼够干净,但没有什么是彻底的,现在的农村给鬼烧纸,成了“宁可信你无,不如信你走”。这是社会生活层面的鬼。再说一下中阴身,鬼成了有灵系统的数据冗余,那些上吊的、跳桥的、死于广场的……更容易卡在二级缓存里,成为永远的幽灵,我考虑在一些重要的忌日应该节日,就是不要性交。
 
——张三

 
张3,诗人。
 
 
不好意思,刚看到。小时候挺怕的,在家乡淮安,放学时一个人回家,经过小巷子,巷子里没有人,巷子边是小河,河边是树,拐弯时不知会看见什么?于是想到大人孩子讲到过的鬼,总是怕有个东西突如其来的出现,后来想,是害怕孤单,害怕一个人走?害怕未知,害怕变化,如果是这样,现在,还是有点怕。
 
——刘畅
 
 
刘畅 女,诗人、画家,现居南京。出版诗集《T》
 
 
怕。一个人住宾馆时尤其怕。怕鬼甚至超过怕人了。归根结底还是恐怖片看多了,主要是《午夜凶铃》和《咒怨》闹的。日本恐怖片真害人。他们的恐怖片没有道理,就是赤裸裸用鬼吓你。韩国悬疑片技巧就高多了,有心灵。
 
——安琪
 
 
安琪,本名黄江嫔,1969年2月出生,福建漳州人。写诗,作文,画画。合作主编有《第三说》《中间代诗全集》《北漂诗篇》。出版有诗集《奔跑的栅栏》《任性》《像杜拉斯一样生活》《你无法模仿我的生活》《极地之境》《父母国》及随笔集《女性主义者笔记》等。两次参与编写《大学语文》教材。诗作被译成英语、韩语、蒙古语、藏语、哈萨克语等传播。个人创作简历被写进美国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词典》,李华英(音译)著,稻草人出版社2010年出版。现居北京。
 
 
我从小就不怕鬼,因为小时候我跟随我家的邻居,一位给生产队放羊的大叔去荒原上放羊,听他给我讲故事,讲的全是美丽的女鬼,嫁给了书生或穷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我读蒲松龄,发觉有些和那位大叔的故事差不多,然而我相信他根本就没有读过那本书,因为他除了自己的名字,认不了多少字,村里也找不到这样一本书。我明白,作为与蒲松龄的老家临近的地区,我们从古至今流行同样的故事。等我长大以后,我才发现,真正可怕的,真的不是鬼。邵风华,诗人,批评家,兼事小说与随笔写作。湖山社成员。
 
——邵风华
 
 
邵风华,诗人,批评家,兼事小说和随笔写作。湖山社成员。
 
 
七月半,只是佛教里的一个节日,又叫盂兰盆会,或鬼节,且明白说烧纸钱是迷信,毫无作用。但全中国人还是照烧不误,这是为什么呢?迷信!或拜火。我也烧了的,就在我家门口的一个花盆里,边烧边念,自我满足,还一点不后悔。我相信有鬼,鬼就是鬼道,和人一样,也有生有死(人是胎生,鬼是化生。)人死后只有六分之一变成鬼,六道轮回。以上这些都是我从书里看来的。理论上我不怕鬼,实际上也不是很怕,胆小失眠生病时,我就怕。鬼的本事好像比人大一点,也不一定,人的本事也很大。
还有一点,人什么都敢吃,也吃人,但没听说和见过,人吃鬼,鬼肯定难吃的要命。
 
——小安
 
 
小安:诗人、作家。
 
 
我不怕鬼,小时候可能怕过,现在不怕了,因为我不相信。恐惧跟未知有关,虽然世上有没有鬼我也未知,但就是吓不着我。也不爱看鬼片,相比之下,非鬼的惊悚片更吓人。不过我喜欢那些与鬼或者阴间有关的仪式,祭祖、烧纸、上香、各种禁忌等等,很有意思,跟传统或信仰无关。人类需要仪式,不仅是为心灵抚慰,而是一件我们生活中难得的正儿八经的“事情”。它或多或少体现了我们严肃而脆弱的一面,怎么说,挺文学的。
 
——慢三
 
 
慢三,男,1982年生,写小说,已出版小说集《这么大雨你还要去买裤子吗》,长篇《影子里的恋人》。
 
 
我曾经证明过一个悖论,用逻辑证明神存在是不可能的,同样,用逻辑证明神不存在也是不可能的。人类从神话中诞生的,同样也会终结于神话。但每个人都不可能见证人类的诞生史,也不可能见证人类终结史。
不管是谁,不管他是否为有神论,有什么宗教信仰,人的一生都活在神话中。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是一个坚强的有神论者。
西方的神和中国的鬼含义有所不同,但在人类拟人化想象中,其心理诉求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中国有大量的鬼神是拿来用的,满足升官发财、消灾避祸的谵妄,西方的鬼神是拿来敬畏的。
人在艰难困苦的时候,会把肉身和灵魂里的混沌情感自愿出租给神灵处理;当一个人在恐惧的时候垂下身躯进行祷告,他已经被鬼神统治了。我曾经叙述过一个故事,在我是十四岁或者十五岁,具体忘记了,半夜从5公里外的一个村庄走回家,中途要路过一块非常大的墓地,夜黑如漆,我走在路边,大声歌唱,速度越走越快,调子越来越高,总觉得身后有一个影子跟着我,当我走出这片墓地的时候,全身是汗。时至今日,我在想,我的恐惧感从何而来?
  人类的恐惧来自他无法体验的深渊和天空,他会认为有一个鬼神在时刻关注他的存在,但人类却无法证明鬼神存在或者不存在,当他感到绝望的时候,他相信神灵会拯救他。我小时候半夜路过墓地的时候,没有任何聊斋发生,但是,从很小时候的听说鬼怪突然集中从我的意识里爆发出来。就是说,我在那个场域中,自动对自然界进行符号化解读,模糊的鬼神形象对人类制造本能的恐惧。
如果有人说,他从来就不信鬼,不怕鬼,这个人肯定在说谎。无论庙堂高官还是田间大妈,每个人都听说过鬼的故事,每个人都没有亲眼体验鬼的生存方式,每个人都对鬼产生过恐惧。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无法探测的深渊和天空,鬼神就存在那里。不管你是否相信有鬼神存在,鬼神就存在于人类经验不到的世界里。所以,鬼神是人类恐惧重要来源之一。怕鬼,证明你才是一个正常的人类。
在这个操蛋的世界里,人有所恐惧,他才有所避讳,鬼神的存在,在世俗意义上多少遏制人类的恶欲。鬼神绝对不可能统治人类,但鬼神会监督人类所有的行为。
 
——钝刀
 
 
钝刀,广告人,居上海。
 
 
我好像不怕鬼,哈哈,因为问心无愧,也没做亏心事,因此不怕鬼敲门。血腥暴力的事物当然怕,但单纯说到鬼,除非是心里有鬼,应该是不怕的。
 
——黄雯

 
 
1、在这个问题上,我差不多可以说,不怕。2、基于两点:一,子不语怪力乱神;二,多年的唯物主义教育。这是根深蒂固的。3、呐,我还有一个逻辑:如果真的有鬼,好的,它要干啥?杀死我,那我不也成鬼了吗?所以,我怕个鬼?4、鬼这个东西,基本上是农业社会的民间想象,连农业时代的知识分子都不怎么聊的。5、也有聊的,比如蒲松龄、纪晓岚之类,经常聊女鬼,她们的主要目的是和寂寞的书生打炮。这种鬼炮,在蒲老先生看来,有时是危险的,因此可怕,但主要还是比较爽的,经常财色兼收,一改吊丝地位,从此走上人生巅峰。6、我国的鬼,差不多没有完成现代化改造,这一点落后于西方的僵尸和吸血鬼。当然,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工程,将鬼排除在外了。7、因此,你看看现在的中国“恐怖”电影,只能装神弄鬼,而且还土拉吧唧的。
 
——李九如
 
 
李九如,诗人,电影史研究者,评论家。废话四中好学生。
 
 
“鬼节”跟鬼没多大关系,主要还是人的活动。我以前在黑暗的地方会怕鬼,但是也可以克服,比如尝试跟鬼对话或者跟鬼玩;有一次大白天,在一个荒郊野外,走着走着,我忽然也怕有鬼。但是这个时候,你如果告诉我我们工作室赚了1000万,那我估计立马就不怕了。这说明怕鬼或者更准确的说怕鬼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假设我小时候不看恐怖片,从没听说过鬼,应该也不会怕鬼。5000年前的人类可能也不会怕鬼,倒是会怕狼啊之类的大型动物。现在看来,“鬼”跟“自信心”“伤感”一样,是化学反应的产物。《聊斋志异》里也有可爱的鬼,但一个人还是主要在害怕或者说恐惧的时候想到“鬼”。很多地方很多人又说鬼怕恶人,这是最让我瞧不起鬼的地方了。语言造出了“鬼”这个词,而我又是在这个词的意义、文化下出生、成长,我怎么可能不怕鬼呢?而且我相信有鬼的存在,不然人死了就没了,那多没意思。只是到底有没有这么具体的“鬼”?那只能是:鬼知道。
 
——不识北
 
 
不识北,诗人,脚本写作者,设计师,居双流。
 
 
以上按收到答复的先后顺序排列

 
 
橡皮杂志淘宝店:
http://shop109733696.taobao.com
 
⭕《橡皮:中国先锋文学》杂志由“橡皮先锋文学网”演变而至,该杂志由废话理论创始人、中国第三代诗歌运动代表作家和代言人杨黎主编,内容包括诗歌、小说、理论批评和跨理论批评、跨小说、跨诗歌的跨写作。
 
⭕杂志旗下创办有独立文学奖,评奖对象为当代汉语写作者,该奖一年一届,一届一个,奖给恪守独立品质、张扬先锋精神和坚持天才关怀的卓越成就者。
 
⭕橡皮同时建有独立出版机构,出版先锋诗歌、小说,扶持年轻写作者。
 
 
编辑、设计:不识北
版权所有:橡皮文学奖
 
作者:韩东 徐敬亚等
来源:橡皮文学奖
 
http://mp.weixin.qq.com/s/MtwnsWmumOneyj_b1SYd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