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扫描与聚焦:70后诗人影像志


扫描与聚焦:70后诗人影像志
——读霍俊明《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
 
作者:向卫国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个人没有很多人似乎看得很重的某种学术洁癖,对于当代诗歌批评中为了谈话的方便而生造出来的好多名词并不反感,比如,“第三代”、“中间代”、“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当然也包括“70后”、“80后”这些词。事实上,这些词本身都有很明确的概念外延(也就是它的实际所指——某部分当代诗人的存在),并不容易混淆,用起来也方便,没必要把它们与某些泾渭分明的诗歌美学理论诉求强行联系到一起。我主张“代”就是“代”,“派”就是“派”,不要用“派”的标准来要求“代”,像“中间代”、“70后”这些词,都是“代”而已,这是其一。其二,对“代”而言,完全可以宽松地定义(实际上也只能如此),有一个大体的时间划分,不一定要那么精准的内涵说明,关键是大家明白其所指为谁就可以了,诗歌的问题有一些是完全可以大而化之地进行说明的,而另一些具体的诗歌美学和艺术问题终归都还得具体分析,“代”也无用、“派”也无用。这算是为“70后诗人/诗歌”概念做一小小的辩护。
 
“70后诗人/诗歌”作为一种实体现象,是随着这些70年代出生的诗人走上诗歌创作道路而同时发生的;但作为一个话题,自有其历史渊源。这些问题,霍俊明在他的书中都一一交代清楚了,不赘述。
 
作为一部诗歌断代史论性质的著作,作者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作为一“代”诗人或诗歌,其共同性和差异性何在?而这个问题又大体可以从两个不同层面来理解:一是诗歌美学或风格意义上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二是诗歌语境或发生学意义上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毫无疑问,在前一个层面,论者遭遇到了与他论述的对象同样的“尴尬”局面,从美学的意义上讲,对70后诗人这个庞大的群体(作者在附录中列出的70后诗人名录,大陆619人,台湾19人,港澳5人),几乎无法概括出其共同的特征,因为,一方面这个群体中的绝大多数诗人还处于不定型的成长过程中,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另一方面,其创作走向也有很大的不同,当代诗歌所有的美学追求和艺术实践方法,都有70后人的积极参与。所以,本书的作者非常聪明地避开了这一难题,而从另一个层面,即诗歌的时代语境和发生学角度入手来考察一代诗人,这种考察显然是有效的,因为诗人的个体虽然在变化和成长之中,但其共同的时代语境具有历史的定数,谁也无法改变,谁也无法抹杀。可以说,在现阶段,如果要面对当代诗歌的某些特定集体或整体发言,这样的角度也许是唯一有效的角度。下面我们就从这个问题谈起。
 
一、“尴尬”的历史语境
 
按照传统的认识,诗歌是青年人的志业。但是,当代诗歌的语境是,一方面,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生活催逼着当代诗人“出名要趁早”(张爱玲语);另一方面,诗歌或文学的历史接受及其经典化又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尤其是诗人地位的确立,不仅要耐心地等待时间的检阅,还要忍受论资排辈的非诗性传统因素的强制“执行”。而70后诗人中最早的一批,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是25岁上下了,他们不能继续忍受寂寂无名的诗歌生涯,于是在“70后”这张大旗的掩护下,一“代”诗人开始了自己对自己外部的“包装”、“推销”和内部的诗学意义上的概括、总结,甚至更夸张的作出了对自我进行历史定位的努力,直至今天,终于出现了一位整体意义上的历史代言人,试图通过一部诗歌的断代史论性质的著作对这一代诗人进行首次严肃意义上的学术扫描和诗学认知。
对同样作为70后诗人之一员的霍俊明而言,这一选择似乎责无旁贷,但毫无疑问这也是一次艰难的选择,因为他必须在一种对同代人的时代同情和学术理性中做出平衡;更加艰难的,是对70后诗人中的代表人物进行辨认和聚焦。两个层面的取舍都是十分困难的,这决定了作者的此次学术之旅似乎颇具几分悲壮的意味。
 
通读全书,对作者的取舍和选择我已经明了,在前一个层面他显然选择了学术理性而不是个人感情;而在后一个层面,他对70后代表诗人或重点诗人的确认,虽然同样是十分严肃认真的选择,但必将受到历史的考验和严厉的质问,更为严峻的则可能是来自当代诗歌现场的质疑——尤其是来自70后诗人内部的质疑,因为诗歌现场也是一种文学政治的现场,各种利益冲突从来就是文学战场一个或隐或显的主旋律。
 
论者对70后诗歌的历史语境用了一个出人意料又十分精准的词语:尴尬。这个词语的全部意义则表明了作者对70后诗人/诗歌最终采用了冷静、严肃、理智的观察和客观、科学的论说方式,没有过多地将个人对同代人的主观情感带入研究中。《辞海》这样解释“尴尬”:①处境困难或事情棘手;②神色、态度不正常。这两条词义在某种意义上都适用于“70后诗人/诗歌”。
 
关于70后诗人的尴尬处境,本书第一章从多方面进行了描述:“暧昧的‘个体’与躺椅上的‘集体’休眠”;“政治余温与物质冷淡的尴尬夹击”;“尴尬的广场抒写:政治的广场,商业的广场”;“尴尬的异乡之途与外省意识”。在上述所有方面,70后都遭遇到一种尴尬的两难处境:在号称是个体化写作的时代却不能完全忘情于源自特殊时代的集体记忆和集体写作意识、代言意识;在淡化政治的时代氛围中却无法彻底祛除历史所赋予的政治魅惑;在高度物质化的时代却集体遭遇“物质冷淡”而为个体的生存倍感困惑;在普遍质疑宏大叙事的诗歌背景下却不能不徘徊于政治广场与商业广场的夹缝中;在被迫漂泊异乡和外省的生存处境中却固执地追寻返乡之途……
 
就个人的阅读感受而言,作者在这方面的描述是十分精准的,显然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因为它是全书的立论基础,是后面各章主题的初步呈现,当然不能掉以轻心。作者在这里没有“偷工减料”,不是简单地进行一种理论概括,给本书首先扣上一个大而不当的理论帽子,而是在所有问题的展开过程中,都与后面各章一样,与具体的诗人和诗作联系起来,既有总体的语境描述,也有具体的实践案例,即对具体的诗人、诗作的分析,从而稳稳地奠定了立论的根基。
 
二、70后诗人大扫描:主题结构的呈现
 
本书的结构非常特殊,既不是按时间先后(或70后诗人出场顺序)来安排各个章节,也不是按照9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的美学思潮或诗歌论争所展示的历史次序来安排,而是以诗歌的主题作为各章立论的前提,从而与第一章相呼应。具体地说,第二章展示的是70后诗歌的乡村记忆及其遭遇的历史尴尬;第三章是城市主题及其批判倾向的分析;第四章是身体写作和欲望书写的历史透视;第五章相当于70后中的“知识分子写作”,强调部分70后诗人对诗歌精神高度和技艺的追求。在我看来,正是乡村记忆与城市生活、身体欲望与“知识分子”的精神潜泳,这两种矛盾与冲突所产生的时代张力,构成了70后诗歌的主旋律。本书的第六章和第七章则分别考察70后女性诗歌和长诗的写作,这是两个特殊的主题,作者抓得很准。
 
在对上述各主题的考察和展开过程中,作者将它与不同创作倾向的诗人个体联系起来,从而将庞大的70后诗人群编织在一张诗歌的主题网络中,给读者展示出一幅群星闪耀的70后诗人的天空,看似眼花缭乱、混乱无序,实则暗中用诗歌的主题一一进行了安排,大小星宿,各安其位。当然,许多诗人的创作都不是单一的主题,所以一些诗人的名字实际上在各章中会反复出现,一则表明这个诗人的创作具有多种主题和风格,一则也可由本书作者的选择看出某些诗人在他心目中的特殊重要性,所以才会反复提到。
 
比如,关于乡村记忆的主题,显然70后诗人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视之为温暖的家园、灵魂起身的原点,充满了温暖的回忆,也许暗中还作为诗人早晚要归去的精神故乡而存在着,如诗人江非、邰筐、曹五木、韩宗宝等;乡村在另外一些人的眼中则是一幅秋天的萧瑟图画,挣扎于工业文明的强暴与蹂躏之下,在死亡的阴影中苟延残喘,如诗人张永伟、徐俊国、辰水、沈浩波、周建歧等。但毫无疑问,当一代诗人面对乡村时,同时都体验到了乡村在这个工业时代存在的尴尬和诗人自身情感的尴尬——一方面是对乡村的依恋;一方面又不得不离乡背景、进入城市谋求生存与发展,陷入身体与灵魂的双重漂泊;再一方面是经过城市的洗礼后,返视昔日乡村时矛盾的心态和情感的挣扎。正如作者所分析的,“尴尬的外省之途和异乡之路不不可避免地开始了。而异乡的具体代称就是城市,而作为异乡的城市无疑给70后一代人带来了既曾兴奋无比又一度尴尬恐惧的集体经验……这个既向往城市又怀有深深的对时代建筑‘恐高症’的惊惧面孔成了70后一代人的异乡寓言。从这个意义上说,70后一代人是毫无争议的‘归乡无路’的一代。[1]77”正因为如此,本书第一章题名为“尴尬中的命名、出生地与外省意识”,也就是说“出生—离乡—返乡”的主题实际上70后诗歌的第一母题,它暗中统领着其它主题,诸如个体写作与集体写作、政治余温与物质冷淡、政治广场与商业广场等,种种现实与精神的矛盾和尴尬,都蕴藏在这个母题中,都是另外的意义上的离乡与返乡问题。比如“个体写作”恰恰是对“集体”之乡的叛离,但同时又不能不怀着藕断丝连的怀念和另外层面上的返乡的幻想。当代诗人对政治、物质、情感等等的态度几不具有类似的矛盾性特征。
 
70后诗人中,女诗人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同时,较之以前的各代诗人,70后中女诗人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因此,本书作者对“她们”另眼相看,单列一章进行叙述。这也许会遭到某些女权主义意识较强的诗人和批评家的质疑,但作者也自有其道理,因为70后女诗人除了与所有70后诗人处于共同的时代尴尬中之外,还有自己特殊的境遇,是男性诗人所难以明了的,但本书作者显然进行了深入的体察,并试图对一个隐秘的世界进行发掘和敞开。在本章展开之前,照例先对70后女诗人所处的特殊语境进行了分析,一言以蔽之就是: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尴尬。一方面女性主义意识作为20世纪的世界性主题得到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在文学创作实践(包括80年代以后的中国)中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又都掉入了历史和逻辑的双重怪圈,女性作家的身体展示本来是一种反叛的姿态,却被市场社会暗中转变成为另一种被消费的形式,女性主义的理论话语则被解读为单纯的政治话语,纳入社会革命的整体框架(尤其是在中国)中,从而蜕变为政治工具的一个部分。对70后女诗人而言,她们天生就进入了这个怪圈,一生下来就处于前人掘好的“陷阱”中。通过本书作者的叙述,一代女诗人挣扎的身影和累累伤痕清晰可见,尹丽川、巫昂、丁燕、唐果、李小洛、叶丽隽、安歌、羽微微、白地、苏浅、宇向、讴阳北方、娜仁琪琪格、冰儿、穆青……
 
三、初步的聚焦
 
《尴尬的一代》虽然是对70后一代诗人群体的描写,但毫无疑问,不可能对所有70后诗人平均用力,它必须有所选择,确立自己心目中一代诗人的“代表”,进行重点解剖。于是,随着阅读的深入,这样一些被作者施以浓墨重彩的名字,逐渐闪射出较之其它星座更加耀眼的光芒,江非、周建歧、王广俊、徐南鹏、笞筐、沈浩波、朵渔、胡续冬、姜涛、张桃洲、孙磊、蒋浩、谭克修、李小洛、尹丽川、叶丽隽、宇向……这已经是一个不短的名单,但相对数百个70后诗人的名录,也还可以说是“极少数”。
 
在这个“少数人”的名单中,其中有不少人如江非、沈浩波、朵渔、尹丽川等因为各种不同的历史机遇早已是诗名远播,甚至名满天下了。本书作者长期观察和研究当代诗歌,对中国当代诗坛显然是烂熟于胸的,他的选择多半会得到当代诗歌研究者的认同。当然,由于各人诗歌观念的不同、标准的差异,肯定也会有不同的意见,这再正常不过,我们不需讨论。现在要说明的问题仅仅是,作者在对其中一些重要诗人的评述中所显示的功夫、能力以及独具慧眼的地方。仅举两例:
 
通读全书,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诗人非山东诗人江非莫属,因为作者在本书自序、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七章都是将其作为重点对象加以阐述的,第五章也有涉及,所谈内容不仅关乎江非的诗歌,也有对他个人的出生和人生经历较详尽的介绍(第二章第一节),在全书中,受到如此礼遇的,仅此一人。而且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本书中不仅有对诗人大量诗作具体深入的剖析,也有对诗人创作的整体评价。如第七章在介绍了诗人的长诗“诗歌九部书”(《逍遥游》《草间令》《沧海雀》《英雄帖》《短歌行》《箜篌引》《沂州辞》《长亭赋》《欢乐颂》)后,对诗人进行了这样的评述:“江非试图通过九部大诗来完成个人诗歌体系的三个‘三位一体’,即‘村、镇、城三位一体,诗艺、思想、历史三位一体,情感、理性、精神三位一体’,继而接近‘风、雅、颂’完整结合的个人诗歌理想,并最终把九部书改编成诗剧《平墩湖》。……如果能真正理解江非所说的诗歌就是历史、社会和精神的‘工具’,就是‘风、雅、颂’的话,就会理解诗歌实际上已经成为江非对生存世界和语言想象的对话承担方式,他的诗歌是70后诗人中涵容力最强的一个。[1]352-353”这里面隐然已有对诗人进行历史定位的意思了。再结合作者在书中数次强调的一种对70后诗人/诗歌的历史价值的信念——“70后的诗歌写作的历史进行时让我确信,如果说中国当代先锋诗歌谱系中只有一个海子,只有一个于坚的话,那么70后诗人的家族谱系中肯定会出现一个比海子和于坚更丰富、更复杂也更开阔的集大成者。[1]7”——以及对自己的工作和劳动价值的肯定:“我相信,多年以后当人们翻开我这本仓促的带有历史遗照性质的书时,会发现他们在多年之后在教科书和历史典籍中津津乐道的大诗人在我这里已经提到过了。[1]7”显然,作者所说的“集大成者”和“大诗人”在他自己的心目中已有人选,因为本书的聚焦点可以说异常集中。
 
一个优秀的批评家不只是能够对诗歌批评界共认的优秀诗人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评价,也必须能够从历史的烟尘中拨开迷雾,重新发现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被暂时埋没的优秀诗人,在这方面,本书做得尤其令人信服。一方面,它实际上是通过长期的努力,对70后诗人进行了一次普查,几乎已将所有70后诗人“一网打尽”,全部登记在册;另一方面在全面普查过程,作者又发现了一些从前不为人知的优异者,如第二章第三节“一个时代与一条河流”就专为海南一个未名诗人王广俊而设。这种十分大胆的举动在文学研究中是很不平常的,必须根于对当代诗坛的整体和所评述的诗人个体十分确定的肯定性的认知,批评家如果没有充分的自信一般是不敢这样做的。但是,霍俊明不但做了,而且做得十分漂亮,70后的诗歌天空中从此又多了一颗闪烁的明星。
 
四、最后的几句话
 
我们已经讲过,对一代正在进行中的诗人进行历史描述和定位,本身是一件十分冒险的行为,其学术“尴尬”自不待言。
 
对这样一本书,作为读者的我们,显然不能期待它会是完美无缺的。它所评述的对象,包括诗歌现象和诗人、诗歌,都是处于成长状态的,成长中的一切必然期待着被历史选择和肯定,一位批评家出于自己的责任,努力满足了这种期待;但是,任何理论家、批评家都不是先知,没有准确预知未来的能力,所以当批评家提前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时,我们应该做的,是对照历史,对其言述不断地进行检查,不断地提出修正的意见,而不是一味地指责。相信在对70后诗人/诗歌进一步了解之后,本人还会有机会向本书作者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
 
参考文献:
[1]霍俊明.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向卫国(1966—),男,土家族,副教授,任职于广东茂名学院,南方诗歌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现代诗学和诗歌的研究。
 
作者:向卫国
来源:霍俊明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438870100nvh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