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当女性与“长诗”相遇

 

《未完成》| 霍俊明:当女性与“长诗”相遇
——安琪的长诗写作印象
 
  《未完成》收入作者福建和北京时期长诗84首,是作者青春白日梦和激情余温尚存的文字见证。全书402页并有作者所绘插画48幅。
 
  序一
 
  当女性与“长诗”相遇
  ——安琪的长诗写作印象
 
  作者:霍俊明
 
  谈论当代的“长诗”甚至“大诗”不能不提到几位已逝的诗人,如昌耀、海子、骆一禾,而我从不敢轻易将当代诗人的长诗(包括海子)看作是史诗。而悖论的是我们看似写作和阅读更为自由和开放的时代是不可能产生史诗的,我更愿意使用中性的词“长诗”。到了今天,诗人比拼技巧、知识和社会敏感度以及个人噱头的年代已经远去了。我看到了当今诗坛越来越多的极端和小儿科现象,似乎写作的“更年期”都已经提前到来。我看到那么多神经兮兮、大言不惭甚至充当仁义道德的新儒学和老愤青的写作正在老中青三代中轮番上演。而对于长诗(包括组诗)写作而言,在1990年代后期尤其是新的世纪以来的诗歌批评中评论者几乎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这就是叙事性(戏剧化)和个人性成为了不言自明的标签和检验证明。但是反过来当个人叙事和日常题材逐渐被极端化和狭隘化并成为惟一的潮流和时尚的时候,无形中诗歌写作的多元化这一说法是需要重新过滤和打量的。当我们将视野转向女性诗人群落,多年来坚持写作的女性诗人已经寥寥可数,而仍然坚持长诗写作的更是可用惨淡来形容。而无论是福建漳州时期的安琪还是北上京城的安琪,她的高产量的长诗几乎让人瞠目。当每次在北京的场合见到安琪的时候,她人是越来越瘦了,诗歌也是呈现出一般女性少有的精神气象。安琪的一系列长诗,比如《神经碑》《轮回碑》《灵魂碑》《巫》《悲欣交集》《小豹世界》《青海诗章》《时间屋》《金华:回溯1998》《东山记》《夕晖园记事》《在劫难逃》《矮多树》《你无法模仿我的生活》等已经成为当下女性写作的一个极其丰富和象征性的精神地形学。
 
  写于2000年而未最终完成的长诗《轮回碑》应该算是安琪诗歌写作的一个“任性”期和女性想象以及话语表达的势不可挡的必然爆发的结果。尽管安琪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本穿插在《轮回碑》中,但我并不认为这就是什么所谓的“后现代”或者是诗人综合性技能的演练以及“修辞练习”。显然,《轮回碑》这首长诗的精神维度更为重要,既是关涉诗歌语言的,更是关涉生存本身、女性体验乃至个人化的历史想象能力的。这是一个在急速的节奏中呈现的暴风骤雨式的寓言化的、荒谬性的戏剧性场景,无论是与诗人的生存直接相关的往事记忆、生活细节还是想象和经验中的更为驳杂的场景、事件、历史、幻想都在质疑、反讽的基调中呈现出支离破碎化的状态。当然,安琪在长诗《轮回碑》中的文体试验意识是相当显豁的,但是安琪也聪明地认识到如果单纯地玩弄这些文体和技巧反过来无疑会妨害一首诗的自足成色以致于想要的诗反而会成为最蹩脚的诗,所以安琪在《轮回碑》中的每一次文体试验都是与该部分要表达的经验、思想甚至“常识”搅合甚至胶着在一起。
 
  安琪的诸多首长诗都张扬了她对自我、世界(地理)、生存、现实、历史的经验或想象性认知,她以介入现实和历史的姿态呈现出快速的令人眩晕的目不暇接的驳杂景象。简言之,安琪的长诗是一个个人化、历史化和寓言化的生存文本或一个诗人的灵魂档案,一份关于社会、历史与个体的白皮书。基于此,黑暗、荒谬、悖论、假象、龌龊被诗人从浮华的帷幕背后拖拽出来。这些既是个人的、又是“历史”的,既是实有的,又是想象性的精神地形学设置了大量的“眷顾性”的精神积淀层面的寓言性、吟述性和歌咏性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纷纷登场的人、物和事都承载了巨大的心理能量,也更为有力地揭示了最为尴尬、疼痛也最容易被忽视的时光褶皱的真实内里。实际上这些经过语言之根、文化之思、想象之力和命运之痛、爱之所欲所一起“虚拟”“再生”的景象实则比现实中的那些景观原型更具有了持久的、震撼的、真实的力量和可以不断拓殖的创造性空间。而这种具有延展性的“记忆”能力是通过“遥望”和“当下”的想象性的真切擦亮在过去和未来的两个向度上使诗歌具有了巨大的承载力和容留的力量。时间在记忆中共时呈现,交错,盘诘,既避免了耽溺内心的凌空虚蹈的矫情,又规避了沉滞表象细节的臃肿困顿的刻板。这正如遥远历史深处的那口小小的但幽幽而沁凉的水井,往日的倒影尽管还斑驳回荡其中,但这注定已经成了历史和生命过往的不可挽回的回响。正是在这些具有黑白照片性质的“已逝”之物之上,诗人得以同时怀抱秋风和寒雪。而作为一个匆促的生命过客,强大的社会规训与惩罚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制约,再加之难以抗拒和改变的宿命力量的压制,生存尤其是女性的生存就不能不是异常沉重、分裂而尴尬的。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生命之中的不能承受之重。确然,振奋和疲倦,安栖与漂泊,创设与命定又何尝不是每个人生存的基本状态。而作为生命就不能不向死而生,时间的漫漫水域和黑色的死亡背景使得我们在心怀惶恐的同时也不能不面对,而也许只有诗歌能够成为与时间和死亡对话的权利。在长诗写作中,安琪的时间意识和生命体验是显豁的,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时间意识是与生命的体验直接相关的,“你在阴暗的秋风中急跑 / 手提42桶流年的水 / 秋风中你和他撞个满怀,这欢乐的傻孩子 / 手里也提着42桶 / 流年的水”(《悲欣交集》)。这种时间意识不仅具有宽泛的哲思性更具有真切的个人性,同时这种时间意识在安琪所发现和创设的意象中得以最为精确的呈现。这种呈现既是个人的也是历史的,既是记忆的也是当下的,正如她的“煤油灯”:兔子在灯芯一闪一闪的,传说它们的眼睛是被煤油灯熏红的。煤油灯在古代还用来生产蚊子、量身高,它的影子可以依附墙壁而存活。虽然只有三秒。而作为一个女性诗人,诗歌文本中的“父亲”形象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敏感的形象。在伊格尔顿看来“父亲”是政治统治与国家权力的化身,而在安琪这里“父亲”还不可能被提升或夸大到政治甚至国家的象征体系上,而是更为真切的与个体的生命体验甚至现实世界直接关联。这样看似悖论性却极具命运感和真实感的诗句则浸润了诗人生命的深层忖思。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安琪具有生命意识和时间体验的个人化想象方式家族性叙事所呈现的驳杂的内心图景与往日时光的感怀与挽留。换言之这些关涉家族的诗作不乏个人化的历史想像力,这种关于历史的个性化表述不是来自于单纯的想像而是与生存背景和精神上的母体依恋交融在一起的。诗人与之的关系是既想挣脱又粘连的状态,“当父亲最终拆下祖母的门板,白发还带着手杖。/ 我知道这世上有大量的早晨鲜为人知地提供最微小的服务。/ 它必须自始至终成为一种信仰。/真正的我从未从巅峰上下来。/我在我的时间中安眠。/ 我将了不起地捕捉到阴郁的坟墓那一缕缕蠕动”。
 
  由安琪的长诗我愈益感受到了一个女性与诗歌的关系来自于血液,而不是来自于其他。安琪的诗歌写作很少有“代言”的倾向,她的更近于自白式的诗歌写作呈现了一个当代女性的精神气象和内心迷津的图景。她就像一个被遮挡了阳光的植物,她在坚执和韧性中终于挣开了盘绕其上的蕨类和藤类植物。在浑身的青苔和岁月的磨砺中她终于得以在一丝丝的阳光中缓慢而顽健地生长。对于女性写作而言,她们更需要的与其说是一个“阁楼”,还不如说她们更需要一个洞穴或暗道。尽管当今女性的生存和想象空间已经足够宽广,但是她们更为精细、幽深的观察、自忖和叹息也更需要一个并不一定为人所知的一个空间。面对青春、面对爱情和前世,当然也可以尽情地抒发爱情、柔情以及母性情怀。这让我想到了蓝色的曼陀罗花。这种全年花期的植物在我看来更像是人近“中年”而又不断被诗歌神经所刺激和催生的写作状态,而那些有如折裙礼服的花冠则更像是女性自身的象喻。曼陀罗又是一种致幻植物,有毒,亦可作麻醉止痛之用。而在诗歌写作意义上这种“毒幻”在我看来恰恰是一种自我“排毒”和自我“清洁”的方式。那是一个如此不同的世界。我看到了一个微小但强大的诗歌世界的波动,这多像是曼陀罗上的一个露珠——闪烁着灵魂的光芒,悸动的光芒,女性的光芒。安琪给我们呈现的是“另一个世界”,她所设置和安排的场景、氛围和纹理清晰的细节都真实得像一个个我们所不愿意接受的寓言,也像一个个抹不去的真实与想像相夹杂的白日梦。它们所构成的寒冷、空无、黑暗、疼痛让我们有些对这个世界失去了信心和耐心。面对着这些现实化和想象性同时呈现的场景以及经过诗人过滤和再造性的象征性空间,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沉暗的剧场。面对着舞台上的灯光、背景和道具以及忙碌的扮演者,我们再一次经历了类于西绪弗斯般的周而复始的关于命运自身的敲击和捶打。值得注意的是安琪的诗歌中有当下女性诗人普遍缺乏的诘问和悲悯的特质,而这种诘问又具有一定的自审和忏悔意识。

  由安琪的长诗我不能不联想到一个诗人的状态,身体的,精神的以及写作上的。安琪的长诗呈现了不同阶段和情势下安琪身心以及话语方式的变化,甚至诗人在愈益加速度和分裂的北方城市不得不借助诗歌的话语方式以精神自足以及扩张来弥补甚至疗救身体的“中年”和白日梦散尽之后的精神“灾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磨砺,身体的感知状态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诗人的思考方式、呼吸方式和想象空间。而“身体”不是简单的功能器官,既非性欲也非博爱之欲,而是每一个人“成人”的必备位置。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才在个体无所不在又无时不在发生变化的身体上确证着一种不无微妙也不无尴尬的短暂性存在。而这又不无通过身体中介呈现了一种病相、毒害和疗救的过程。在女性诗人这里一定程度上依据“身体”去感觉、爱欲和梦想,在身体的基础上重建生活秩序和梦想秩序成了必修的功课。据此,身体成了生活的原则和精神的指南,而所谓“用身体去理解”则标明了一种生活和精神取向以及最终改变认知世界的方式。身体与灵魂,爱与痛,身体与病痛、死亡,“历史”和“当下”,男性与女性等在“疾病”这种特殊的人生体验、精神场域和想象幻象中不断融合或者盘诘、交锋。正如德国女神学家伊丽莎白•温德尔( ElisabethMoltmann Wendel )是这样界说身体的,“身体不是一个永恒精神的易逝的、在死的躯壳,而是我们由之为起点去思考的空间”。显然,安琪一系列长诗中关于“身体”的抒写不排除幻想的成分,而更为重要的是诗人借此所指向的令人唏嘘感叹的冷暖色调并置的精神区域和想象性图景。而对于安琪这样的女性诗人而言,写作更像是身体与精神巨大抵牾之后一场精神的暗火,我们在诗歌中更多看到的却是灰烬的草线和烟雾的迷津。通过这种更为自足的写作方式,安琪在诗歌中寻找到了黑暗通道的缝隙投下的些许星光,她得以在万事万物身上寻找到前世的恩怨情仇和来生的镜像。这些诗歌所散发出的气息更会让人悲欣交集,因为这些文字所带有的时间感、宿命感和体温感更具生命的感召力和哲思的召唤力。由此,我坚持认为女性是在用“身体”(“身体”决不能等同于“肉体”,同时“身体写作”也绝不等同于“肉体写作”和“激素写作”)写作。因为她们更为美丽、脆弱、敏感和焦虑的“身体”更能幽微而深入地探入到世间的内核,所以安琪的诗也是用身体的“血”来接续和完成的。这样的更贴近于生存本体和时间真相的诗歌写作方式更有可能获得一种来自于自身冷暖和发现奥义的可能与可靠。我由此想到的是时间的水痕正如丝丝细雨若有若无地落在人的皮肤上,而更多的人对此毫无察觉。而诗人的身体却正像是来自于遥远年代深处的一张笺花的宣纸,这些不易觉察的雨丝正在纸上漫漫洇开、扩散,终至成为纸上和灵魂的地形和建筑。长诗写作对于安琪而言更像是一个精神的寄托或某种程度上“那喀索斯迷恋”的自白空间。这个空间需要诗人不断用爱、用恨、用冷、用暖,用诗歌的火罐来煨暖那些还在颤抖的惊魂未定的心灵闪电。尤其是人到“中年”的女性,身体和灵魂的“病痛”都需要诗歌的银针和时间的芒刺来一个个啄开。在这些光线斑驳甚至幽暗如墨如磐的地带,诗人得以接受内心和“神”的光芒以及阵痛过后短暂的“安宁”与“爱”的特别眷顾。在此意义上,“方寸之间”能够在这个狭小却又无比宽阔自由的空间里将残酷平淡的“天地之大”的精神现实得以彰显和放大,而幻想和“白日梦”也得以在这里变得无比强大。安琪可以大刀阔斧、釜底抽薪、抽丝剥茧、左右逢源、李代桃僵或者针尖对麦芒地面对精神的“宿敌”,面对时间的光芒与灰烬,面对“爱”的颤栗和身体的交锋,面对青春、面对爱情甚至面对死亡的前世与来生。
 
  而黑与白、冷与暖、沉静与火热、开放与内敛、淡然和坚执正是安琪性格和诗歌征候的诸多点和线的交错与共时呈现。据此,安琪的诸多长诗有从容静然静的一面,也有其间所隐藏和闪现的不宁的芒刺和荆棘编成的爱的冠冕。在夤夜她是不折不扣的敏感者和失眠症患者,而在黑夜和黎明的边缘地带她在做着“白日梦”。这些永远都难以实现的梦想在一个个语言和想象的情境中得以接续和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安琪的诗歌带有两面甚至多面性。这体现为冰的铁与热的火重叠、平静的绵思和火辣的自白交替、安静的自语和热烈的追问相融,朴质的捕捉和肆意狂放的想象榫合。安琪的诗歌有着坚执果敢甚至某种程度上的“杜拉斯”,又有着敦厚、温柔的“母性”情怀。在生活的热水面前她把它们一一融化并降温成冰,在透明的雪中我们再次看到了世界混沌的黑和内心的冷。
 
  本文刊于《山花》B卷,2012年第3期。

 
 
  霍俊明简介:

  霍俊明,河北丰润人,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研究员,《诗刊》社主编助理。著有专著《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于坚论》《尴尬的一代》《变动、修辞与想象》《无能的右手》《新世纪诗歌精神考察》《萤火时代的闪电》,另有诗集《有些事物替我们说话》《怀雪》。自2016年起连续主编历年《天天诗历》。

 
 
附:《未完成》目录
 
序一
当女性与“长诗”相遇  ——  霍俊明
 
序二
离开风暴  ——  师力斌
 
[辑一]1998年之前长诗选四
干蚂蚁
未完成
节律
相约
 
[辑二]1998年长诗选
不死:对一场实验的描述
事故
 
[辑三]1999年长诗选
罗马是怎样建成的
灰指甲
第三说
借口
九寨沟
南山书社
任性
出场
庞德,或诗的肋骨
失语
艳阳天
西藏
甜卡车

眼睛像看见眼泪一样
噢,甜卡车
之七
纸空气
风不止
加速度
 
[辑四]2000年长诗选
张家界
石码小镇
九龙江
神经碑
轮回碑
各各他
五月五:灵魂烹煮者的实验仪式
星期日
灵魂碑
海世界的地图
行人靠右
越界
泉州记
死亡外面
反面教材
双面电影
工具论
第七维
碎玻璃的世界
 
[辑五]2001——2002长诗选
灵魂的底线
我并未进入更多时间
东山记
手工活
在劫难逃
时间屋
永恒书
传奇
金华:回溯1998
2月14日
矮多树
五月五,还是五月五
武夷三日
野山寨
诗是难的
新诗界
荆溪
西峡
西安
 
[辑六]2002年12月至今,北京时期。
在北京
平安夜
作业
永定河
悲伤之诗
爱无章法
宁夏
陌生之诗
每个人手上都握有开关
异乡传
你无法模仿我的生活
论庄周梦蝶
夕晖园记事
青海诗章
小豹世界
悲欣交集
澳角16节
鄂尔多斯截句
凉山行
清明上河图
 
[后记]
长诗写作笔记/安琪
几句话/安琪
 
 
《人间书话》,安琪,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9年。
定价:56元。总320页,收入201篇读书笔记。
各大网站有售。亦可点击阅读原文直接下单。

 
《极地之境》,2003-2012,北京,短诗选。安琪,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
收入作者短诗350余首。每册定价:46元。作者存书不多,不售。阿琪阿钰诗歌书店有售。
 
《美学诊所》,2013-2016,安琪诗选。安琪,著。北
岳文艺出版社2017年。每册定价28元。各大网站有售。
 
《女性主义者笔记》,随笔集,安琪,著,
阳光出版社2015年,定价:29元。作者存书不多,不售。
 
《卧夫诗选》,安琪,编,文汇出版社2018年。精装本。
每册定价:42元。此书系众筹出版,
编者向出版社购买了若干,有意者请加10元快递费。
 


《北漂诗篇》第一二三卷,师力斌、安琪,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
2017、2018、2019年。第一部北漂诗人年选。每册定价:68元。各大网站有售。
 
作者:霍俊明 
来源:极地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