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歌画出早秋荷花的形象
——郑敏《晓荷》一诗显示出的荷花精神世界
作者:赖廷阶
——郑敏《晓荷》一诗显示出的荷花精神世界
作者:赖廷阶
荷花在东方文化里面是一个重要的符号,它象征了积极的、正能量的、不屈的、高洁的精神世界。东方文化特别是汉语文化对荷花的重视到了很高的程度,在诗词歌赋绘画生活里面,都把荷花作为精神的力量。
汉语文化把很多植物作为精神世界的象征,这是一种自然生活与自然精神的反映,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看,人的精神世界寄托在自然的事物身上,未尝不可,但是这不能解决精神生活的本质,能够解决精神生活的本质的,只有真理,只有真理的爱才能做到这一点。
荷花作为精神之物,看起来是那么美好,因为自然世界的万事万物都那么美好,而那些有毒的事物也有美好的一面,之所以有毒,是因为它们被人的堕落造成了恐惧,毒是恐惧与来自魔鬼的因素。
郑敏《晓荷》这一首诗歌,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在无数写荷花的诗歌里,这一首诗歌有自己的力量,有自己的品格。
这首诗开始写道——
“八月的破晓
陪伴着新开的荷花,
时间在犹疑中”
这是早秋了,时间交代了新开荷花的季节,其实荷花也有开得更早的,那就是夏季的荷花,夏季四五六月的荷花,具有自己的特点。
新开的秋天的荷花,它要面对自己的时间,要面对自己的季节,要面对自己的未来,要面对自己的结束。
开始到来的秋天之荷,有自己的旅行过程。
“回顾、停留、又移步向前,
地球在不断地旋转着,
花瓣在看不见地运动着,
含苞而又开放,
风微微地摆弄着荷花”
紧接上面,因为是秋天到来,莲荷与自己的未来一起运行,就有自己面对秋天味道的形象。秋风与夏天的风有相同也有不相同,秋风与早秋的荷,有着微妙的相逢。
这是秋天的时间里,早秋的荷具有不同于夏天荷的的境界,它的形象也说出了时间与季节的推进。
荷花是风里的舞台,当然,荷叶也是。秋高气爽甚至还有炎热,但同时也会有凋谢已经隐藏。
“雪白中泛出红晕,
在那微红的尖端
平衡着理想和静穆,
只有水珠
在铺着银绒的绿叶上滚动
碧玉的盘子上银色的流动”
白色积雪一样的荷花,还是白里透红,常见荷花的一种,在还没有全部绽放的蓓蕾身上,在鲜花的顶端,我们看到了水珠,水珠是一种钻石。
水珠也存在于荷叶身上,荷叶身上的的水珠,那是晶莹剔透的一种艺术品,这是荷叶的版权,这是荷叶的热爱,这是荷叶之心,是上帝赐予荷叶的。
未绽开的蓓蕾,还有绿荷叶,还有水珠,这些自然的杰作,让人看到最好的艺术家就是上帝,上帝创造了万物,祂让万物如此完美,令人惊叹。
“有时
被风带到另一个碧玉盘上,
在沉寂中发出雨滴声。”
荷叶碧连天,荷叶田田,我们知道荷花不是孤独地存在,它们是一片,是一片荷花组成了风景,组成了的存在。
正是因为荷花与荷花、荷叶与荷叶的有距离团结连为一体,才能让一滴水在风中都能够在彼此之间能够做到有效传递。
雨滴乘风,就像一个玩耍的儿童,在荷叶与荷叶之上跳跃。这是一种快乐游戏,其实是风给与了力量。
“脚步的声音
都被小径上的长草吸没,
但一片微黄的杨树叶
在悄悄地飞舞、旋转,
飘下来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视野的转换,从写早秋的荷,写到一片微黄的树叶落下来,这就是铁的证据,说明了秋天。这就再一次说明了:秋天的荷花已经不是夏天的荷花。
杨树叶就是靠近岸边飘落下来的秋天的通知书,是秋天正在行走的证据,是正在进行的秋天。
场景都是天然,任何事物都在时光里面赶路,让人的心情受到季节的影响。
“大地蓦地经历了
一次无声的寒颤,
时间并没有停止,
秋天
已经到了树梢,但
荷花
仍在慢慢地伸展,
悠悠地打开,
仿佛说
让每个生命完成自己的历程,
这就是美。”
但是,我们要看到秋天的荷花是坚定的,在时间里面是坚定的,在落叶面前是坚定的,坚定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坚定是一种从容的力量,坚定是一种面不改色的坚定力量。
这是一种美的力量鼓舞了早秋的荷,这是人们平常审美中秋天伤感正在进行的时候,荷花坚持了自己的美,坚持了自己的生命。
在要消失的过程里,坚持美,这就是早秋荷花令人震撼的地方,这给那些老年人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因为爱美的生活,就算是晚年,也要坚持的,也要热爱的,也要微笑的。
“在盛夏消逝时
结束了一个乐章
虽然夏天绿色的衣袂
已经从草地上拂过,走远了,
为什么不能在画幅上
留下秋天的色彩斑斓,
和萧疏而笔直的树林,
生命里有多少
遗忘时间的荷花,
尽管已是入秋了,
仍从容地舒展开花瓣,
走完自己的历程。”
在这里,诗人对早秋的荷花给与了热情的肯定,让它成为一种更好的精神力量,用来鼓舞人心,让中老年的人们得到生命的加油,这是一种正能量的加油。
因为人的中老年就是早秋与随之而来的深秋,乃至死亡的所谓冬天,但是只要有美,只要有爱,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热爱生活;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热爱人生,都要积极面对,珍惜时间,创造美。
心里有爱,心里有美,心里有真理做主,人就算老了,就算遇到了不好的环境,也依旧微笑,也依旧从容大度。
“最终将残败的荷叶
低垂在水中,
那里有雪白的藕节。”
事实也是这样,我们看到了秋天绽开的荷花,终究会让自己找到自己应该走的旅程,也就是荷花凋谢。凋谢也是正常的,只要凋谢得到了果实,那就死最为圆满的结局。
人生得到最完善的结局,就是自己一生最好的果实。最好的人生果实,就是回到永恒,进入永生,永生才是最好的果实。
郑敏的诗歌《晓荷》揭示了最有深度的人生思想,通过早秋的荷花来抒情,诗歌的思想才是重要的价值,这首诗歌的思想价值是令人振奋的。
附录
《晓荷》
作者:郑敏
八月的破晓
陪伴着新开的荷花,
时间在犹疑中
回顾、停留、又移步向前,
地球在不断地旋转着,
花瓣在看不见地运动着,
含苞而又开放,
风微微地摆弄着荷花
雪白中泛出红晕,
在那微红的尖端
平衡着理想和静穆,
只有水珠
在铺着银绒的绿叶上滚动
碧玉的盘子上银色的流动
有时
被风带到另一个碧玉盘上,
在沉寂中发出雨滴声。
脚步的声音
都被小径上的长草吸没,
但一片微黄的杨树叶
在悄悄地飞舞、旋转,
飘下来了
大地蓦地经历了
一次无声的寒颤,
时间并没有停止,
秋天
已经到了树梢,但
荷花
仍在慢慢地伸展,
悠悠地打开,
仿佛说
让每个生命完成自己的历程,
这就是美。
在盛夏消逝时
结束了一个乐章
虽然夏天绿色的衣袂
已经从草地上拂过,走远了,
为什么不能在画幅上
留下秋天的色彩斑斓,
和萧疏而笔直的树林,
生命里有多少
遗忘时间的荷花,
尽管已是入秋了,
仍从容地舒展开花瓣,
走完自己的历程。
最终将残败的荷叶
低垂在水中,
那里有雪白的藕节。
一九八二年早秋
来源:作家网
作者:赖廷阶
责编:何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