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白天,诗歌的夜晚,黄金鸟在低飞浅唱
作者:张玉太
哲学的白天,诗歌的夜晚,这句话是一位很有名气的诗人所言。现在听起来很有道理。
今年的藏书屋光景好,一派喜洋洋气象,藏书超过八千册。欣慰之余,我不禁想起近期的一些人与事。
一次,我忽然看到好友牛建强(笔名元一),他是一个很有成就的文学爱好者,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黄金鸟》,我为他写了评论《那只神奇的黄金鸟,你要飞向哪里?》。另一位诗人康哲峰,是中学教师,擅长在诗中阐发哲理,创作出版了诗集《指尖上的故乡》,我也为他作了序《哲思的山峰,以及美妙的绣花针》。当然,所谓“诗歌的夜晚”,还包括蔡越涛,她是藏书房一盏明灯,如今,在藏书屋主任杨新宾的安排下,百名书法爱好者都在龙飞凤舞,挥酒激情。其中,蔡越涛的书法作品尤其令人称道,还曾登上“大雅之堂”呢!
另外,故乡的诗情画意,着实令人爱怜,也涌现了诸多才俊,近年来,有五位作者经介绍加入作协和诗歌学会,也算故乡元氏文化界的一段佳话。
还有一件事就是,元氏县里刚刚举办了文化旅游大会,那热闹情景叫你想到:这不就是一幅当代的“清明上河图”么!
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个个都神清气爽。
元氏自古以来就人杰地灵。在此时,我们应首先想到老师这一神圣的群体,应该感恩故乡学校,感谢故乡学子,为元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倾情助力。
感恩元氏,元氏兴学重文之风馨香百代!我在“千里之外”为她祝福!
《黄金鸟》作者元一近照
作者简介
元一,原名牛建强,1964年生,祖籍河北省元氏县,现居晋州市,中国诗词学会会员。1990年代陆续在《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太行文学》等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长篇小说《黄金鸟》荣获石家庄市2019---2021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那只神奇的黄金鸟,你要飞向哪里?
——长篇小说《黄金鸟》读后随想
作者:张玉太
读完元一的长篇小说《黄金鸟》,我想起了左思说过一句话:“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小人物的独立人格和凛然尊严,总是让人动容。
《黄金鸟》是一部以古老厚重而神秘的乡土文化为依托,描写二十世纪上半叶冀西南一个村庄的历史变迁和几十个人物命运的长篇小说,是一幅全景式展现乡村风貌的壮丽画卷。一种全身羽毛金黄的鸟,被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成为“黄金鸟”。它象征着财富和地位,人们都盼望这种鸟能在自家树上筑巢而带来好运。这美好的愿望不只是各阶层农民的梦想,他们更是为能过上好日子而在充满荆棘的生命之路上艰难跋涉。在那战火连绵不绝、风云激荡的岁月中,贞村高、段、杜、魏、丁、田、石、吴八个不同阶层的姓氏家族,虽深陷乱世无常命运的漩涡中,却仍执着于各自的梦想。村子里劫难不断,抗争不休,面对深重的民族灾难,老康、姜奇等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英勇投身于寻求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各色人等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呈现着不同面目,贫穷与富有、仁慈与奸佞、大义与卑屈、英雄与枭雄、江湖与庙堂、洪流与逆流,矛盾交织、利益冲突、明枪暗箭、殊死搏杀,高唱低吟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
这部充满乡土气息的60万字的长篇力作,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的全新的农人形象,那些多舛的命运令人扼腕,给我留下了极深刻印象。
先说贞村的高家。高冉虽然是个种田人,风吹日晒的脸上却呈现着书卷气和谦恭之态。十余年前的高冉通过了县试和府试后,参加院试的童生考试,名列一等而成为当时元龙县仅有的几个廪生。高冉无疑是秀才中的佼佼者,惊羡了数百个经年苦读梦寐以求却一无所成的老童生。为补贴廪生的膳食,朝廷按月发给几斗粮食,或把粮价折合成银两每年给几两廪银。民间称这类秀才为“二知县”,意思是其名望和地位仅次于县衙里的知县。这不仅是高冉个人的荣耀,整个高氏家族都为之自豪。“四书、五经烂熟于心,人世间的道理懂了一些,高冉自信有了处事的底气,可以专心致力于营造自己理想中的家园了。他不想继续考取功名,他的理想就是经营好祖、父辈传下来的这份家业,竭尽所能帮助日子拮据的乡亲一同过庄稼日子。贫穷的富有的,老的少的,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他就满足了”。高家中堂上的一副行楷字体的对联“金石无声声在击考,天道有德德随善行”是高家人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高冉心怀仁慈乐善好施,不但救助贫困的乡亲,还忍辱负重治理村务消弭匪患。在日本人占领元龙县后,对所属的贞村进行常态性洗劫,这期间,高冉的民族气节令人感佩。他在盛气凌人的日本人面前临危而不惧、临渊而不怯的镇定令日本人的锐气大为受挫。日本人烧了高冉的书房,还振振有词:“你们中国先人写这些书有什么用?让你们这些后人越读越愚昧越无能越贫穷,全都是狗屎!”高冉轻蔑道:“好你个无知粗鲁哩武夫,我泱泱中华典籍同样滋养着你们大和民族哩精神,渗透在日本社会哩方方面面,是你们国体哩灵魂。就说你们哩年号吧,一千多年来二百多个年号,皆取之于我古代典籍。‘昭和’出自《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寓意你们哩天皇要像我华夏始祖尧帝那样,做个有大德之人,教化日本民众跟天下众生友善和睦相处。可你们数典忘祖,发动侵略战争,戕害你们宗师哩子孙,可悲可恨哪!”
高冉还教子有方。大儿子高鹏在县城经营粮店,成为了共产党组织的情报员,抗战中被日寇杀害。在家务农的二儿子高鸿,在元龙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姜奇的动员下,抛弃家族和个人荣辱担任了两面保长,周旋于敌我之间开展抗日工作。抗战胜利后,高鸿和家人受了许多委屈,土改时险些吃枪子,在危急时刻被姜奇救下。三儿子高鹤性情豁然,在县城教书的他敏锐地预感到了社会变革的方向,弟兄仨分家后把自己的几十亩土地卖给了段士修,划分阶级成分时归入了无产阶级阵营,连同他的妻儿都躲过了一劫。
所幸的是,一生济世不辍的高冉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终于看到了黄金鸟飞入了寻常百姓家的社会情形,给了心力交瘁的他以些许安慰。
贞村第一大财主段士修却与高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真是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子孙。段士修为自己的家业能得到长久稳固地发展不惜下本钱巴结官府,同时投巨资壮大自家的武装,却舍不得用几石好米开粥厂救济穷人。他永远考虑的是自家的利益,只要是对段家不敬的人,他都要寻机报复,以壮自己在村里的声威。段士修的长子段永福则继承了父亲最卑劣的一面,专横霸道不说,还凶狠残暴。在时代风云中,段永福先是讨好日本人,继而与共产党为敌,与曾经的冤家魏三现时的悍匪魏天雄勾结在一起,最终受到人民的审判。段家千亩土地和百间房屋最后变成了穷苦人的财产,他家那一大片树林也被夷为平地,栖息在上边的无数只黄金鸟四散开来,落在了平民家的树上。此情此景,让绝望的段士修在马厩下自缢身亡。
当年段士修以小人之心报复另择东家的长工魏老酒,指使人夜袭魏家,使刚刚躲过清兵围剿捡回一条命的魏家父子雪上加霜,给年少的魏三在心灵上刻下仇恨的种子。为了报仇,魏三找铁匠丁黑子跪求一把好剑。丁黑子本是豪气之人,他知道魏三求剑为了什么,可魏三毕竟还是个孩子,以魏三现有之力去对付把守森严的段家,怕是要白白送命。他没有答应魏三的请求,可魏三恨意难平,要决然离家投奔绿林。丁黑子被魏三的志气所打动,他答应下魏三,花了七天时间给魏三用心打磨了一把剑。有了这把剑,魏三的豪气就像吃了豹子胆一样飞涨。“他带着那把短剑不只去了封龙山,沿着此山脉自西北向东南到九泉山、蟠龙山、石榴寨和万花山一路追随绿林好汉,以这些山为闪转腾挪的藏身之地。三年间,他在这些人中结交了五个生死兄弟。依次排序,数他年龄最小,可数他识的字最多,讲古书典籍一出接一出,兄长们十分敬佩他,他们之间有人产生隔阂,也由他从中调和,深得几个兄长的喜爱和信赖,都毫不吝啬地把各自的武艺传授给他。他们劫富济贫,行侠仗义,三年的打打杀杀把魏三由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磨砺成了一个外柔内刚的汉子,这都源于他内心时时燃烧着的复仇欲望。”魏三选择在一个雪夜袭击段家,以报仇雪恨。虽没能如愿杀了段士修,却让段士修的小老婆以及还在襁褓中的段家三儿子在被追杀过程中走失了,这比挖了段士修的心肝还难受。于是,报复继续,恩怨不绝。魏三后改名魏天雄,以明示自己的远大志向。魏天雄的身份一路变幻,由土匪头子而县保安团团长、国民党地方部队团长,他也曾除暴安良、杀日寇,却又为自身利益投靠日本人,再摇身一变成为国民党在元龙县对抗共产党的头号顽敌。在他走投无路时,用那把短剑插入了自己的胸膛,其曲折的人生令人扼腕。
段士修的同窗姜老拧来投靠家大业大的段士修,段士修却瞧不起这个老童生,让姜老拧碰了一鼻子灰。姜老拧不得已转身投奔也是同窗的高冉,却受到无比尊重。高冉专为他开办私塾,给了姜老拧展示才华的平台,高家也为贞村的孩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贞村有一个叫牛四妮的苦命女子,从小没了爹娘,长大后嫁给了本村的石傻子,生了一个儿子叫石粪筐,这孩子性情懦弱,常被同龄人欺负。孩子是她唯一活着的精神寄托,为了让胆小的儿子克服软弱心理,成为她期盼的立得住门户的汉子,便想出几招狠办法训练他:黑夜把他领到一大片阴森恐怖的坟地里“捉鬼”,逼他跳进井里徒手从井壁的洞穴里掏大花蛇。这样的育儿方法是否科学,我们暂且不作评论,但牛四妮的儿子经此训练变成了一个令她引以为豪的男子汉。石粪筐改名叫石敢当,他先是跟随魏天雄行侠仗义,后加入国民党军队杀日寇,却最终在国共两军对垒中阵亡,令人唏嘘。
吴定和菊子这一对夫妻的出场似乎是专门为段家的三儿子而设置的。靠放羊为生居无定所的吴定夫妇,在雪地中捡到了因魏三大闹段府而走失的母子,女人已死,他们救下了尚有一丝气息的孩子,视为己出,取名吴常。身体里流淌着段士修血液的吴常任凭亲爹百般利诱而拒回段家,吴常执意地认定吴定和菊子就是他的父母,并竭尽所能孝敬两位老人。吴常后来在姜奇的教导下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和勇猛的战士,更是成了段家的掘墓人。解放后任元龙县公安局局长,这与他从小的生长环境和姜奇、高冉、丁黑子等人对他的影响分不开。
杜化吉是千万个普通农民的代表,他一心想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自己创业开豆腐坊。在几十年的艰辛劳作中,被盟兄弟诈光钱财、遭土匪撕票失去长子、让兵痞和日寇抢光家产,土改时被划成富农成分,几起几落,最终在他九十九岁时,摘了富农帽子,看着儿孙重新开始创业,才欣慰地闭上了眼睛。
另一个典型人物田生玉,头脑灵活善变,初在高家打工,后转到段家当差,为讨好东家,把自己的闺女送给段永福作偏房,终落得人财两失。被段士修利用,当伪保长,帮日寇搞宣抚险些要了大儿子的命。后醒悟,与段家决裂,在土改中成为积极分子,靠着见风使舵的本领,一家人生活的很滋润,其经历让人浮想联翩。
《黄金鸟》塑造了一系列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对姜老拧和其儿子姜奇的塑造也是成功的。这是一对有着家国情怀的父子,身处在战争年代,父亲姜老拧借居在高冉家,儿子姜奇为了革命工作,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姜奇,除了跟各路敌人的殊死搏杀外,还要跟元龙县土改队长的偏激行为作斗争。姜奇不顾个人安危甚至不惜丢官帽的风险与洪队长针锋相对,化解步步危机,维护了共产党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令人拍手叫好。因为姜奇极力纠正土改中的一些错误做法而得罪了洪队长,洪队长在背后向组织打姜奇的报告,一度给姜奇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然而,一心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的姜奇很坦然地投入到一下又一个的工作任务中去。“经过深入调查,姜奇同志不顾个人得失大胆纠正土改工作中的偏激做法,是符合中央精神的。他的行为不仅在民众中维护了共产党的形象,而且保护了一批共产党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姜奇同志在新形势下为太行区的各级干部做出了榜样,那就是我们今后仍要继续发扬抗战时期的统一战线作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新老解放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凝聚起来,全力支援前线作战部队,为早日推翻国民党反动派政权,解放全中国而努力。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太行行署将全面开展纠偏工作,纠正土改工作中的简单粗暴做法。同时开展党员干部的思想整顿工作,清除一些干部头脑中长期存在的极端思想,为随之而来的任重而道远的建设任务做好准备。”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这是人生常态,也同样是一个百年大党在探索中成长的例证。
最值得称道的是丁家。从丁黑子、丁不白、丁铁蛋、丁棒棒四代人身上,我们看到一个村庄的尊严和正气的延续,也是这部小说耐读之所在。
千百年来封龙山传说中的飞龙形象,不时出现在各个人物的梦中,或激励或鞭挞,预示着个体生命和这片土地的衍变进程。飞龙历尽五千年风雨,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由积贫积弱到强盛崛起的奋斗历程的见证者,它和黄金鸟共同为这部作品注入了深远的意味和灵魂,
这部小说有一个精彩的《后记》,为读者呈现贞村高、段、杜、魏、丁、田、石、吴八家人后来的子孙现状,令人耳目一新,便有了想读作者新作的愿望。我真诚地期待着,期待元一笔下的那只神奇的“黄金鸟”奋翅翱翔,飞向理想的蔚蓝的远方!
元氏一中教师康哲峰
元氏一中大操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