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从碑中读出历史

1 

(《岭南读碑记》,中国书籍出版社,2022.1

 

从碑中读出历史

——林汉筠《岭南读碑记》读后

 

作者:杨买伦

 

  碑不是历史,是地域的文化记忆,是连续过去与现在的路标。通过阅读《岭南读碑记》,从中汲取了很多的知识,也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底蕴,感受东莞的老故事。并且有着非常多的感悟与收获。

 

  本书写出了东莞精神中的好品质,好道德都是熏陶渲染着我们的内心。“仁孝碑”是关于忠孝、关于忠节、关于忠贞的故事。千百年来,岭南人坚守和传承这些忠烈文化并将其融入岭南人民的血液中,不仅融入岭南人的血液也融入了我们的血液中。仁孝碑中蔡锡传在敌人的刺刀下仍然坚守“志士仁人,无求人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静气与定力在腥风血雨中他没有任何的胆怯。最终在儿子亲自审判了日本驻华的最高指挥官,他回乡建亭立碑,告慰先父。巍巍银瓶青山不老,如同蔡锡传不老的故事,在岭南大地上蓬勃着,年轻着。滔滔东江碧水不竭,如同蔡丽金铿锵的声音,在岭南上空里回响着,激励着。

 

  碧绿的溪水环碑而过,合抱的香樟守在碑旁。碑有拜祭过的痕迹:烛香气味尚在,碑底下还留有冥钱的丝丝余灰。雄踞在两边的石狮及路边的香樟树,被人用红布绕过一圈。飘在风中的红布,与石碑、与绿樟、与肃立的我们构成了一幅别样的图,也构出我的家乡那块“母亲石”。母亲石是儿子学成归来却找不到母亲为纪念母亲立了碑每年都会在上围绕红绳。是儿子对母亲的思念是他对母亲的一种仁孝。

 

  仁者爱人,孝者忠敬。仁孝碑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孝是做人的基本淮则,天地间的自然规律,是人类一切德行修养的基础,是思想教化的源泉。《岭南读碑记》中,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精神的血脉关系,使文化成为一个亮点,照亮现实生活。使我也使我们对东莞故事东莞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各个碑记的背后有着不一样的历史故事,感人的事迹,淋漓精致的故事使我都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如《义学碑:印在石头上的芳香》等等。碑树立在哪里,到碑文好想寄托着过去也串接着未来。东莞的故事被树立的碑文描写和留存着。作者在强大的碑文面前,拿出这本集子时,一股力量又在冲击着,虽然我没有站在强大的碑文面前但是通过作者对每一块碑的描写我也深受其中。我也感受到了东莞的好品质,好道德。

 

  (杨买伦,贵州工程职业学院大二学生)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