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柳湖》(全四部)
彭德才:游《春柳湖》小记
作者:彭德才
春柳湖,大自然慷慨馈赠的湖泊,水面n公顷,鱼类等水产链丰富。开湖季节,百舸争流,白帆点点,欢歌笑语。
卫星图显示:春柳湖隶属于中国湖南省常德市,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西洞庭湖滨汉寿县西北角,与沅水亲吻,西邻柳叶湖,东连围堤湖。
这春柳湖,时而像温顺含情的少女,绿水碧波,风平浪静;时而像脱僵失控的野马,波涛汹涌,难以驾驭。
这春柳湖,貌似平凡,实则拥有自己精彩的故事。多少局外人向往,打听,参观,欲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我身居围堤湖,与春柳湖近在咫尺,可踮脚眺望渔民新村一栋栋别墅小洋楼,甚至还可侧耳倾听渔民的欢声笑语。
久闻春柳湖渔民享受党给的厚爱政策,上岸定居,安家乐业,日子阳光。我欲寻找机会,带亲邀友,去春柳湖进行深度游。
没想到,天赐良机,虎年新春,2月上旬,承蒙国家一级“导游”杨远新先生,携爱妻爱子一同当“导游”,热情引领我与相关志向友人,游览了闻名国内外的《春柳湖》。
这趟近在咫尺的旅游,只花“门票”188元,游玩了120个“景点”。从饶有兴趣参观第1个“景点”《百年不遇》,到依依不舍告别最后那个“景点”《卧底与反卧底》,观赏游玩达2个月之久,超过了原一日游的计划安排。这得感谢三湘第一创作家庭“导游”的精彩奉献!在此,我代表此行游客,向全程陪同,提供优质服务的知名“导游”杨远新、杨一萌、陈双娥家人团队表示衷心的谢意,并向提供丰富旅游资源的春柳湖几代渔民表达虔诚的敬意!
《春柳湖》海报图
这次有幸春游《春柳湖》,我与游客的感觉是:杨“导游”一行3人,熟悉春柳湖的一草一本,从静态到动态,从过去到现在,了如指掌。
据说,杨远新为当好《春柳湖》“导游”,尽快进入角色,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提前上岗,“卧底”汉寿县沧港公社捕捞大队,潜心研究摸索待开发的《春柳湖》,当年,与杨先生卧薪尝胆的还有曹逸兴先生。体验渔家生活的几年中,他们拜访过102家渔民,上过渔船,一同下过湖捕过鱼,曾与捕捞大队372人老少交过朋友,讨教过渔业知识,就连渔业队那些鸬鹚小生灵,也认识杨远新这编外渔民,每次相见,都会尽情展翅,“嘎嘎”欢叫。那年头,担任渔场场长曾为杨“导游”提供服务,后来升职享受处级干部待遇荣退的周应君先生,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杨远新跨进《春柳湖》,初学“导游”的情景。早几年,这个在渔船上长大,颇有资历的周先生还曾向我介绍说,杨远新先生追梦《春柳湖》,还跑过长江、黄河,洞庭湖等流域,为“八百里洞庭立传,替数千万渔民代言”,携妻带子当一名合格的“导游”。
《春柳湖》作者全家福,杨远新(后排左一)陈双娥(后排左二)杨一萌(后排中)
他们3人当“导游”,堪称最佳人选,没错;我们这些“旅游者”幸逢杨先生当“导游”,也没有错;他们在春柳湖,毕竟是半个渔民身份,当“地陪导游”,人熟、路熟、景熟,轻车熟路,可引领我们在《春柳湖》看个明白,玩得痛快。
无论我们这些地方“游客”,还是远方以及国外“游客”,都看中了杨“导游”3人团队的优势,也看中了他们“导游”的口碑,慕名汇聚在《春柳湖》旅游旗下。杨“导游”微笑着,举着《春柳湖》旗帜,引领我们乘坐观光船,抵达春柳湖鲤鱼嘴码头,我们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男女老少玩童,兴致勃勃有序下船上岸,进入眼帘的第一道景观,是那两株参天入云的百年古柳树。杨“导游”边走边介绍:这春柳湖,有老辈渔民的血泪史,有新生渔民的创业史,也有水上红色基因的传承史……
我们边走边听,行进在长三千五百米,宽二十米的穿湖大道。春柳湖渔场集团办公大楼,现代渔业企业,渔民新村一栋栋别墅小洋楼以及花园,错落有致分布在两旁。柏油路面四通八达,货运车辆,载客小车,来来往往。生活区,工厂区,养殖区,办公区,学校,医院……各据一方,秩序井然。那路边景观树,那节能路灯,像列队欢迎我们这些远近游客。在“导游”热心带领下,我们进入了渔场集团办公区。大楼电子屏上滚动着“欢迎”、“祝福”等鲜红大字,可见东家的诚意。我们这些外来客见了非常暖心。提前恭候在此地的老地下党员、百岁寿星雷耀湘,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党支部书记黄春江,接班人胥大海,企业董事长雷红菱等2O多个春柳湖村干部、企业、科研所当家人,争先恐后与老朋友杨“导游”既家人满面春风打起了招呼,也没有冷落我们这群初次见面的“游客”,逐个握手,以示欢迎。
“黄书记:您好!身体还蛮硬朗”。
“远新,你这个省公安厅大警官,国家一级作家,怎么当起了‘导游’来了哩?”
“兼职哩,捞点外块。”
“哈哈!”两方会意地笑了,在场的人也都笑了,谁都明白,这个号称“导游”的中国作协会员、省作协理事杨远新,美好愿景是想把春柳湖推向全中国,以至出口国际。
开玩笑的这两人,老者名叫黄春江,是春柳湖敢做敢为的原任党支部书记,与杨“导游”是忘年之交,年长17岁。他们两人相识在1965年中秋节,46年的友情交往,感情深厚,这两个不在一条战线的朋友,处事风格相同,志向投缘。这次见面,久别重逢,彼此抑制不住激动,握手,拥抱,谁也不愿意松开,零距离端详对方,很多知心话要倾诉,可时间不允许。这时,有热心游客用手机拍下了这两个忘年交亲热见面的珍贵镜头。在场的人都感觉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他两友谊情。因还有下一轮参观节目安排,杨、黄二友相约找机会畅谈,对饮一瓶老酒。
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尤为重要,我们这次到春柳湖观光旅游,也沾了杨“导游”的光,享受了高规格的接待礼节。
会客室里,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倾听了现任党支部书记胥大海就春柳湖的发展情况介绍。他动情的叙说了春柳湖在三代共产党人带领下,改造连家渔船,实现岸上定居,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艰辛打拼历程,终将过去的钉螺窝变成了幸福院,绝代堤变成了兴旺村……东道主列举了老一辈领头人黄经海、黄春江、雷耀湘、刘源福等人拓荒谋发展的创举。我们这些“游客”,被那一件件往事所震撼。
接待方觉察到我们眼见为实,一睹为快的想法,带领我们先后参观了三万多亩大湖水面,二千五百多亩精养湖,八百八十九亩高产鱼池,特种水产研究所,加工企业,渔民子弟学校,医院,文化广场,公园,渔家新村……所见之处,欣欣向荣。杨“导游”和“地陪”交替介绍,我们这群“游客”边走边听边看,贪婪而尽情地欣赏着,也思考着,打造这个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渔场实属不易。这是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如同春风催生了春柳湖的巨变,时任省委书记万胜达,县委书记严东华,以及牺牲在全国解放前夕的地下党员黄经海、新中国培养成长起来的党支部书记黄春江、忍辱负重的老地下党员雷耀湘、罗汉荣、新任党支部书记胥大海等这三代拓荒者,承前启后,竭尽全力,推动和加快了春柳湖的巨变。
《春柳湖》(全四部)竖立图
我们这些游客,聚精会神倾听如同神话般的故事,对这方热土,对这春柳湖,对这几代发奋图强的渔民,产生了敬意,尽情欣赏和领略岸上和湖上风光,手中的相机、手机、摄像机,闪烁不停。
没想到,在家乡本土上,在这靓丽的社会主义新渔村,有听不完的动人故事,看不完的靓丽风景,学不完的打拼精神。
杨“导游”和“地陪官员”,见我们初来乍到,对这里一切都感到新鲜,惊奇,他们也感到欣慰。不仅各级政府部门认可了春柳湖干群的创业精神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就连俺这些“游客”也给予了点赞,激活了他们的快乐细胞。
我们这群“闲客”,边游玩,边听,边看,也边议论,兴奋写在脸上。此时此刻,领队的资深“导游”杨远新提高嗓门笑着说:春柳湖,上过电视,也上过报刊。这仅仅是全省全国范围内,党和国家关爱渔民,提高幸福指数的一个缩影。据权威资料显示,十个省(市)持合法证件渔船十一点三万多艘,渔民近二十八万人,湖南省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连家渔船渔民四千四百六十六户,汉寿县政府抓这方面的工作全省领先,春柳湖率先圆了岸上定居,创造美好生活的梦。
暖和的阳光,温柔的春风,这个出行旅游的日子选得好,我们这群年龄有悬殊的“游客”,个个心情美好,景点路上,有说有笑。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一名中年女游客情不自禁小声吟唱,很快,形成了大合唱,这曲刚唱完,一个老头子又领唱起“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这两首红色歌曲萦回春柳湖上空,传到鳖园,传到游客体验园,传到……眨眼功夫,春柳湖的四面八方,回响起合唱的歌声,余音袅袅。
“晨风吹哟浪儿打,飞桨划出满湖霞,渔家姑娘哈哈笑呀,迎来红日照天涯……”
听,这是从精养池飞来的渔歌,听腔调,女中音,还蛮顺耳哩。
“这是谁唱的?”
杨“导游”回过头来问。
“地陪”董事长雷红菱接过话笑着说:“这个答案要问老革命春江大叔哩,他老人家会单独悄悄告诉你哟。”
“小雷董事长,别拿我开心。”
这一老一少的对话,引起一阵大笑,笑声最欢的自然是“地陪”干部们,他们毕竟知内情。
笑声中参观游玩,丝毫不知疲倦,主人领我们在春柳湖绿色有限公司歇息了半个钟头,喝茶,抽烟,上洗手间。这时,有人催着“导游”带领大家去沧港古镇屈原公园参观。
“尊敬的各位游客:莫急,这是第二天的行程安排。”杨“导游”亲切地安慰道。
接着召集队伍,前往东方红广场,走上东西大街,正好赶上在渔场举行的文艺演出。没想到渔村文化娱乐生活也这样丰富,我们这群“游客”停下脚步,驻足观看。“地陪”干部见我们是客人,给安排了座椅,让安心舒坦地观看。
唢呐伴奏,一位白须飘飘的老者出场:他头戴斗笠,身穿渔服,手握一柄桨叶,极像与屈原互答的那位渔父。他红光满面,声若洪钟。只听他说:“我名叫甘德保,是一个零零后。”
此话一出,现场一片惊讶之声:“您怎么是零零后呀?”
这名自称是文艺演出的主持人风趣地说:
“我出生于1900年,我当然是零零后呀?”
我们这些“游客”与其他观众一片惊呼:
“我的个天呀!”
说起看演出,我们这些”游客”,也曾见过不同规格的演出,但在新渔村欣赏他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这还是“新姑娘”坐轿头一次,我们静下心来,边品茶边欣赏,好奇地盯着舞台,对乡土气息浓厚有色彩的节目,给予热烈掌声。那些大伯大妈、帅哥靓妹演员有些激动,走下舞台与我们这些”游客”握手致谢,彼此收获了快乐。
我们在汉寿县春柳湖游玩的日子里,每天都陶醉在难以言喻的快乐中。分享了春柳湖渔民感党恩的新篇章,一饱眼福,还收获了口福,品尝了东道主丰盛的鱼宴,此外,还与那些质朴的渔民交上了朋友,留了联系电话。他们欢迎我们再去作客,我们也邀请对方进城行走。
即将回程了,我们这些“游客”谈起对《春柳湖》的感觉:爽!谈起对春柳湖渔民的印象:美!都一致认为不虚此行。
《春柳湖》在线阅读图
大家依依不舍地回望:
那对穿情侣装的年轻人,在春柳湖上乘坐快艇,相互偎依,幸福的花朵开在脸上,甜美的回忆 写在眉梢,飘飞于碧绿如镜的湖面,好一派惊险、刺激。
那个中年汉子回顾体验渔民生活,拜老渔民为师,学撒网捕鱼的经历。
那个刘老头与老伴,交流探讨科学繁殖鱼苗、鳖苗的秘诀,打算叫儿媳朝水产养殖方向发展。
那个上了年纪的王大妈,有个大胆地想法,要在春柳湖找个亲家,她觉得春柳湖人好环境美,日子好过,可常来常往。
有的说,搭帮杨“导游”,在《春柳湖》开了眼界,下次有机会,再多邀些亲友重游《春柳湖》。
更多的“游客”,交流着《春柳湖》的人和事,一致认为:党支部书记黄春江有胆有识,有开拓精神,务实、廉洁,有情有义,值得钦佩。
在我们这群开心归来的“游客”中,不知是谁?激情难抑,吟出:
“黄春江!你是春柳湖的水,你是沅江的浪,依然湿润鲤鱼滩,依然奔向洞庭湖。黄春江啊,你虽然告别了春柳湖,但依然是乡亲们的精神支柱,依然是春柳湖的魂!”
草拟于虎年4月12日
本文作者彭德才近照
作者简介:
彭德才,1955年10出生于湖南省汉寿县原周文庙公社周文庙大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退休职员。汉寿县作家协会会员、湖湘文化协会会员。1976年9月发表处女作,迄今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报刊、电台、网络陆续发表故事、散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文艺通讯 300余篇。曾获得过4次市、县征文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