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清除障碍天地新

清除障碍天地新

——从张贤春小说《鸡往后刨》说起

 

作者:谢怀富

 

  我看到本书作者是在2004年的一天上午十二点过。他从德江报社下粉房巷,匆匆忙忙过董家水井公路时,一个同行的朋友对我说:“你看嘛,那个人以前和我还是同学、是朋友,后来,他每天就是写他那些这样那样的东西,和我们就疏远了,现在有哪个和他耍哇。”我不解地问:“他是哪个哇?”友答:“张贤春”。——这算是我第一次对他的所见所闻。

  后来,也是因为自己平时喜欢写点东西,不断地向报社投稿,才逐步认识了他。

  而他,正是凭着夜以继日地写那些这样那样的东西,后来长成了中国作家。

  有位黔东作家曾说:“一个作家作品的成功,也往往都与其故乡有着密切的关联,他的笔只要一伸进滋养其成长的母地,就获得了灵气、生命和力量。”

  张贤春就是这样的人。

  《鸡往后刨》中所涉及的一幕幕往事,恰与乌江河畔黔东北的过去有暗合之处,使得故事中的人事物都能大体找到“对家”。小说故事鲜活,感染性强,油然而生亲切感,篇中大量情节时而浮现在我的脑海。

  纵然走到天涯海角,只要是两个乌江人在一起,总可以在这里找到共同的话题,找到共同的认知。

  《鸡往后刨》以德江县两次解放为主线,介绍了受外地政治因素的影响,结合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与新政权之间的较量。主体故事在原型的基础上充分加以构思和想象,做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融合;讲的虽是底层人物命运的沉浮,窥视的却是中国命运的起伏,提示的却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规律。情节跌宕起伏,余味悠长。

  小说中,王天堂与五重堂有德江王记商行王老板的影子;政治训导官符朗星,与1949915日,德江县县长赴贵州省参加反共动员应变会后,回德江县组织“反共救国委员会”,自任主任委员的戴朗星有相同的行为。并且,同年1118日,黔东北游击队一部进击沙溪“流亡政府”,与只身逃走的戴朗星有重合的影子;县长江镇恶就是德江县1943年至19469月任职三年贪污公款1196元,积谷6649石被查处而潜逃的县长;张礼同有主持编修首部《德江县志》,于1941年冬成书的张礼纲县长的影子;一中老师吴焕跃,有1948年从重庆地下工作者中密派来德江中学任教的英语教师、首任德江县县长谢焕耀的影子;丁朝忠饭馆在德江县城坨街;刘寿春有与覃茂松先生在思南中学教英语,后调德江中学教书的湖南吉首的刘寿椿老师的影子;廉有荣有先仲虞的影子。

  先仲虞(化名黄涛),男,土家族,贵州省德江县复兴明溪人,19235月出生,1947年入党。青年时代受贵阳、湄潭、思南等地地下党抗日救国运动影响,暗中和周启知、周翔(周知群)等人,多次找寻共产党组织。1945年下半年,在徐放(地下党员)的帮助下组织了“实践读书会”。1947年“六一”大逮捕,重庆乡村建设学院有二十余名师生被捕。先仲虞积极参加营救活动,部分师生被释放。同年冬,中共重庆地下党组织川东临委会派宋至平、黄涛(先仲虞)赴德江,开展地下工作。19481月,中共黔北工委在平原成立,张立(贵州荔波人)任书记,指定宋至平主持工委日常工作,先仲虞任联络员。19497月,中共黔东北地区“特别支部”成立,先仲虞任书记。

  工委成立前后,先仲虞同志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发动组织农民群众;二是争取父兄支持革命;三是争取地方官吏同情革命;四是争取绿林朋友参加革命;五是争取还乡军人拥护革命。组建“黔北游击队”。先后任中共德江县地下党负责人、中共黔北特支书记,黔北游击队副司令员,黔东北游击队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黔东北纵队司令员,思南县县长,中共西南局宣传部秘书。后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馆筹建办公室主任,体育报社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政治处主任、人民体育出版社总编辑室副主任等职。定居北京。

  在商言商,无商不奸。贤文上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这在张贤春这部小说中就表达得淋漓尽致。钱庄老板雷春和与地主老财廉杰才相互勾结,骗取远在武汉钱庄的存款,雷用金蝉脱壳之术,获得利益。而廉杰才,从此的思想和情感就被雷所绑架,不得自由。几十年提心吊胆、忍气吞声过日子,生怕某一天事情败露,自己一个人承担一切责任。

  权钱、权色交易,以达升官发财之目的。廉家怕得罪权贵,贪图富贵,攀附权贵,同时,也为了有靠山,廉杰才无奈将自己貌美如花的闺女嫁给了县长王天堂那患有残疾的儿子作妻;杨青云为了升官,应付检查,虚报浮夸,把数据无限扩大,无恶不作。官兵勒索、土匪压榨,民众流离失所,或折财免灾,苦不堪言。作者作了深刻的揭露。

  作者以青龙山、青龙坝、青龙坳、青龙乡、青龙场、双龙场、青龙洞、龙溪洞、青龙庙、青龙岩、青龙沟、龙泉等带“龙”的地名,竭尽所能推介德江的龙文化;以炸龙、跳傩堂戏来宣传德江的非遗文化;以梵净山、尖山堡、美人峰、天坑、凝柏桠、界上、神兵杨三荷—洋山河,宣传当地的旅游文化;以黔东北的神兵参加红军、德江县稳坪神将张洪飞、黔东革命根据地、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石阡县甘溪战场、印江县木黄会师等,宣传地方的红色文化;以凤鸣书院、号军留下的营盘、新滩盘滩,宣传德江的历史文化;以“乌江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廉奇石,意喻廉价的奇石,宣传乌江奇石。

  在古语、方言、民俗、歇后语的运用方面有特色。如: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虚火、放稍、抽喝皮、干筋瘦壳、挑起不臭提起臭、没有朱砂土红也是宝;前天晚上吃预备席没得来,昨天晚上吃副酒。这是明显的德江过红白事务的吃酒习惯;吃“过河菜”会被视为没有教养,特别是有老人同桌时,在乌江这一带是不允许的;拦门礼、摆礼、安和酒,这也是乌江这一带结婚过程中常有的礼节;蚂蟥嘴巴——两头吃、上树的桑蚕——往外吐、月母子见旧情人——宁伤身体,不伤感情、鸡毛扫打鼓——臊皮。这是地方上常用的歇后语。

  以前在黔东北一带,达官贵人或富人出门,或是结婚,都是用轿子迎送。作者小说中的轿夫调很有地方特色:前面报路——前面横沟一尺八呀,后面应:哦,我后来一步跨呀;前面报路:天上明晃晃啊,后面应:地下水荡荡哦。以此提醒后面的人走的时候就要注意避开,不要踩到水了;如果前面报:脚下乱石“窖”哎,后面就应:我们不乱跳啊;如果前面遇到弯来弯去的路时就报:之字拐也,后面就应:哦,两边摆呀。随弯就弯,避开在凸出的地方相撞;如果遇到逼仄的路时,前面就报:仄巷巷也,后面就晓得注意了,便应到:左右注意望啊;如果将要遇到下长坡,前面就报:斜斜坡哎,后面就应:慢慢梭哇;如果前面报路说:平阳大路,后面就应:放开脚步。意为终于上平路了,可以放心大胆地任意跨步前行了,等。这些从山区土生土长的地域语言,在小说中可见。

  小说中词语组合得好,读来朗朗上口。如:水涨雾消、生金长银、沟多桥众、舞枪动棒、摔东砸西、捐钱赠物、貌廉心贪。一碗粗粮同果腹,半壁岩龛共躲雨。铜盆破了斤两在,老虎死了不倒威!耳闻不过五里地,见识只有油盐米。宁做家乡鬼,不为异乡神。不会剖鱼先剖背,不会嫁女先嫁妹。有枯树不死之技,无返老还童之术。宁在穷家补破衣,不去富家做小妾。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杀人不灭口仇家追着走。恍恍惚惚出了门,迷迷糊糊上了街。

  文中根据漆质色彩辨别其生长的土壤,看漆膜、看色彩、看漆液、看转色、看丝条、看漆渣以及纸试、圈试、水试、煎盘法等,是验漆质量常用办法,写得内行。

  一个贯穿全文的、似《金瓶梅》中潘金莲之类的风骚美女——廉姇:在她没有出嫁以前,也是善良、纯洁的女孩。后来被父亲当作筹码嫁到人品卑劣的县长家,做了形同废物的男人的妻子;后来顺便做了浪迹天涯、以手艺为生的翻瓦匠的爱人;尔后做了土匪晋成皇的情妇、驻军杨青云连长的情妇、上峰配置的政治训导官符朗星的妻子、长工辛霍的情妇、游手好闲的贫困户古成龙的情妇等。这一切皆因国民政府的国家权力有限,使得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能在政权所未及的角落里自由生长,从而产生尔虞我诈的争斗和五花八门的烦心事。

  廉姇一路走来,迭遭变故,导致饥不择食,不分级别和档次,将荷尔蒙的激情浪荡于三教九流间,哪里需要去摆平,哪里就用她的万能钥匙——美色,使其在牡丹花下死。人尽可夫寻刺激,事凭她做皆能圆。

  这种现象往小处说,是她父亲道德出了问题,往大了说,是整个社会的龌龊、道德的沦丧。这一点,作者也是用心良苦,特取名意为——廉价就可以得到貌美如花的女子。

  该小说与其姊妹篇《猪往前拱》中的古家寨、古八字、古祖明、古福贵、颜河义、古成兰等地名及人物都有连贯性,读来使人亲切。

  作者始终以慎重的历史态度,正确的历史观,围绕廉氏家族及其相联人士,在半个世纪动荡的政治经济社会变迁中,受其大环境的影响,导致家庭经济的兴衰、男性政治命运的起伏、女性爱情婚姻的波折,以情节曲折的故事、悲悯的情怀,从人性与人伦方面的挑战与碰撞,展示了数十个性格各异的人物的悲欢遭际。

  以此告诉人们,兵匪横行,就会给普通百姓带来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国无宁日,官员富户生命财产照样受到威胁,特别是贪官奸官,唯恐被仇家报复;为富不仁者骄傲蛮横,会招致怨愤,给自己埋下祸患。既怕仇人报仇,又怕绿林强盗打劫。急功近利者必然事与愿违;若主持一方的官员急功近利,则会使百姓遭殃。

  作者对复杂多变的整个故事驾驭有度,轻松自如,放得开,收得拢。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变革带给乌江岸边人们生活上、心灵上的深刻变化。

  鸡往后刨,才能够人尽其才,才能充分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力量,清除障碍,找寻新的天地,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如果作者不把符朗星的儿子符原剑写死,廉姇带着年幼的儿子过活,还会不会出现后来做长工辛霍的情妇、做游手好闲的贫困户古成龙的情妇呢?那将是另一番情景,另一种结局。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