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淡而如火

淡而如火

——读王军的散文

 

作者:陈思彤

 

  作者王军最近出版了四本散文集(《去个梦想的地方》《朝向彼岸》《守望自己的天空》《回家的路》),我读过其中一本《去个梦想的地方》,便喜欢上了他的文字。可以是鲜活生动,如初春刚抽芽的花草般鲜润;也可以醇厚悠远,如秋天澄明、寥廓的长空,飘逸出缕缕洒脱而芬芳的情思。

  记得林语堂先生说过:论文字,最要知味。我觉得,我从读书以来,最喜欢的就是文字里透出的“味”,那种味,是淡淡的茶,是温润的玉,是清凉的光,也可以是超凡脱俗的禅。

  一直以来,我是一个喜欢温暖文字的人。

  所以与生俱来的,更懂得用温暖抒写的人。王军文字里那种温暖,就是这样的。

  你可以从《大漠胡杨》里感觉到热烈绽放鲜花般的明媚,如铺天盖地倾泻的阳光般具有着向上的生命力。你也可以在《去趟那个神奇的地方》,偶遇清冽的泉,停在婷婷袅袅的雾里。你也可以在《天星桥的水》中,看到一切都那么纯净,不疾不徐,不温不火,娓娓道来。

  很多王军的散文,看似无心之说,却又蕴意无穷,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温暖,像大山深处积聚了百万年的矿脉,像幽暗的古井中微澜全无的止水,虽然不是张扬直接的,却在无声无息中,带给你无穷无尽的力量。

  我喜欢上了这种味,一种平淡中带着火一般热情的味。凡事到了合而化之,也就到了最高境界。

  作者看待社会、人生的态度,都透出他自己独特的况味,他不会把世俗的功名利禄看得太重,不会可以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与失败,而那种只争朝夕的心境,总是给在物质社会中奔波忙碌的现代人以心灵的鼓舞与滋润。他如智者,如江渚上的白发渔樵,洞察世事却又不曾停歇。他在文字的旋涡中,化出绵密的力量,给人以启迪。

  然而,王军的淡如火,并非对社会的鞭笞,对人生的冷淡,他只是更懂得用更贴切的文字去妆点思想,用思想来浸润心灵。他想告诉我们在浮华短暂的世界,如何去坚持一些更具有恒久价值的东西;想告诉我们如何对待外界无尽的诱惑;想告诉我们如何以平常心对待人生的得与失;想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悲苦沉重......

  他在《你的善良,我记在心里》中写道:“我踏进了薄雾婆娑的草丛间,走在霜铺的路上,端着心里释放的凝思,品着那朴实无华的善良......”这样隽永的回味,春风化雨,温暖着心田。

  我觉得,当我们的内心容易变得忧伤,读他的文字,总能给我们平息后再次强大的力量。我们都是世俗中疲于奔命的现代人,许多淋漓的现实,往往令我们无奈。在越来越华丽的街头,我们更容易看到自己孤独的身影,我们学会了在人与人交接的场合应付自如......我们身心俱惫,却不知何去何从。

  王军以他从容单纯的文字,以他高远的思想,在时间的暗流里为我们抚平流年的伤痕。

  在他的散文里,或是小小的比喻,或是微乎其微的事物去道出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真谛,让人心平气和的接受。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需要的、直指心灵的文字。

  我会一直喜欢他的文字,喜欢很久,很久。那样淡雅疏朗的文字,像孩童脸上纯真的笑意,像早晨润湿心头的那颗露珠,像浅浅的清风,带给我太多太多奔赴前程的力量。

 

  (作者陈思彤系中国体育报记者)

 

————————————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