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诗歌评论的文体美学性

诗歌评论的文体美学性

 

作者:陈亚平

 

  从诗歌评论的文体功能来讲,一方面,诗歌评论以文艺理论的理性阐释为指导,另一方面,又在诗歌评论表现思想感情基本规律的感性体验中创新、丰富、发展文艺理论。但从认识论上,一种赏阅式诗歌评论对文艺本质特征的理性分析,根本离不开诗歌诗歌评论文体审美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机制的共同中介作用。中国诗歌评论的实践历史已经证明,一种由多元审美心理状态与创造性审美思维方式辩证统一的诗歌评论文体系统,是构建一个集思想性、审美性、启示性、引导性、评价性、阐释性为整体维度的临界条件。

 

  诗歌诗歌评论文体美学的理念,是重在研探一种诗歌诗歌评论文体审美活动的科学规律,是从美学角度,来反思性、平衡性的探索诗歌评论文体的应有功能,本质上是从科学的立场,来探索诗歌评论文体内在理性的感性外貌那种最大形式可能性。本质的看,美学与诗歌评论学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是以情、知、意统一的联系。中国文化传统“文史哲”思想方式,使得中国古代诗歌评论向来带有“混体”文体的风貌。但笔者看,即便这类“文史哲混体思想”的诗歌评论,也透现了最直观的情感-美感构架形貌。这就启迪我们深思,诗歌评论文体的主体框架功能,本质上也是按照一种体验生活、领会欣赏、投入情感、审思研究、阐释剖析、深化思想、判论评价、会通古今的创作规律,来构建的。其中体验生活、领会欣赏、投入情感的创作活动本身就是美学内涵框架上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诗歌诗歌评论文体和文艺作品文体二者,也有着共同一致的创作发生审美思维和审美心理形式。

 

  审美认知与审美心境协同创造诗歌评论文体的美感

 

  从中国诗歌诗歌评论文体传统中,笔者得出一个反思性结论:诗歌评论的文体美感本身,就是靠主体的审美心境与审美认知活动,从文体美感的赏阅式微观,渐渐发展到感染式宏观的一个主观协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心境与审美认知之间互相促进又互相影响、互相分化又互相整合,形成了一种辩证发展的关系。诗歌评论文体写作审美活动中激起的审美心境那种感受过程,总是带有一种心思、情思的意识化特征或意识化的投影伴随着。因为评论家可以在内心自写和内心自读的愉悦美感中,切身玩味出:因自写和内心自读而顿生的敞亮、愉悦、美妙的心境状态后面,总是隐约潜存着一丝不成形的美的认知胚芽。

 

  (1)审美心境与审美认知是一个互助而伴生的时空过程。审美心境通过不断启动一种情思体验,来为审美认知的激活创造原发条件,而被激活出的审美认知又以交融的方式,反过来对审美心境又产生继发性的新激活力。

 

  (2)审美心境的感受状态与审美认知的感受状态具有不可分离性,实际上是因为二者同源的主观体验胚芽具有不可分离性。

 

  (3)审美心境通常会沿着审美认知的既定主观路径,自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趋同轨迹,但这个轨迹有时候是不趋同的,原因在于审美心境中的审美需求是处在无序状态的,它需要审美认知来建立一种相对的有序状态。

 

  诗歌评论文体在心境体验中激发的审美感性

 

  不可否认,无论古今,诗歌评论文体都存在着介于艺术作品和学术作品之间的一种中介独立性。正因为这种独立性,诗歌评论文体在面对一种艺术品的时候,就必然要运用一种审美与审思的艺术形式。那什么是诗歌评论文体审美与审思的艺术呢?依笔者看,那就是文体中的审美感性和审美理性的艺术化。我们首先来分析诗歌评论文体审美感性的特点:

 

  (1)审美感性的内在性。之所以说诗歌评论文体中审美的感性是内在的,就在于诗歌评论文体中,审美的感性特征只体现在知觉、体验等心灵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中,而不是体现在对文艺作品外在感官感觉的直观影像中。因为仅仅依靠艺术品的外在感官性感觉材料,是不可能形成一种审美感性形式的。

 

  (2)审美感性的中介性。诗歌评论文体创作的审美感性,是介于感性实体的感官可感觉性,与理性主体的可思辨性这两极之间的第三极。因此,诗歌评论文体的审美感性既有两极分别所属的特性,但又有超越两极层次的新生处。也就是说,诗歌评论文体创作活动产生的审美感性,既可向理性一极的方向单向发展,来构思诗歌评论文体的审美感;也可向感性一极的单向发展,来构思诗歌评论文体的审美感。如果诗歌评论文体的审美感性,向理性方向发展,就会在文体特征中以思辨观照为主要出发点。如果诗歌评论文体的审美感性,向感性方向发展,就会在文体特征中以直觉观照为主要根据。因此对二者的把握度,是诗歌评论文体审美判断的关键。

 

  诗歌评论文体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包含最复杂思想环节与最复杂审美结构的艺术创新活动。诗歌评论文体审美的内容来源与形式发掘,本质上体现出一种艺术现象在心智中引起变化的感性-理性二元辩证运动。单从诗歌评论文体的审美规律看,诗歌评论文体的审美理性与审美感性,通常是依存地寓于彼此双方。对当代中国诗歌评论创作来说,究竟有没有一种独立的诗歌评论文体心理美学?事实上,诗歌评论文体创造显现的心理美学可能性,已经以作品成形的方式,形成了一种专门的文体审美心理学科视域。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