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力量有深度有情怀的诗集
作者:胡 弦
我和沙克既是普通意义上的诗友,也是多年相处的老朋友,他近期出版的诗集《诗意的运河之都》受到关注,我真心为他高兴,这是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又一份重要收获。在沙克出版的一些诗集中,这应该是最特别的一本,因为它写的是大运河。在古往今来众多书写大运河的诗歌面前,这本诗集的特别之处是,在此之前似乎没有见过多少关于大运河专题的个人诗集,而且它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在一座城:运河之都淮安。
大运河是目前写作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写这样一条流淌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丰厚的大河,或者说诗性地阐释一个关于中国著名的标志性文化符号,这个写作对象很自然地就会向作者提出一种史诗性写作的要求。怎么写它,在每个写作者那里肯定都是匠心独运的。虽然沙克迁籍南京十年了新家筑在南京,但是作为一个长期工作生活在淮安的人,他似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在大运河的几千年历史中,淮安这个地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点,素有运河之都之称。这本诗集,就是深挖这个点,深挖它不大的范围内的众多小点,从而开掘出一座城在一条长河和漫长时光中的细节存在。是的,这本诗集,既是一本宏大的书,也是一部细节之书。我记得米什莱的一句话,大意是写作者要将观察的细腻贮存在诗和激情的狂热中,经得起细节的检验。
放眼整条大运河,在其他体裁的书写那里,淮安可能只是一个小段落,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对于诗人沙克来说,它不是一个点或几个点,而是几十个几百个点,他对每个点都那么熟悉,写起来如臂使指,随手捻来,随手点穴,最终是结点成网,水系成网通江达海,这种准确性,外地的作者很难达到。
在对细节的把握上,他写出了一个游览者和沉浸者之间那巨大的区别。熟悉和理解的深度,是个人化的基础,也是微小的写作个体把握庞大事物的基础。这本诗集既是在写一座城,也是在通过一座城抓住一条河,然后以这条河为脉络,在文化与情怀中伸展自己的触觉,进而达到去观照整个中国的理想。
我曾在一首诗中说过:相比于完整的事物,我更相信碎片。沙克的这本诗集再次给我这样的感觉。因为我觉得,他写出了我们想要的真实感,他把宏大的企图渗透进了他书写的碎片中。由这种碎片在情感中的化学反应,触碰到了一种带着陌生感的深度体验。这种深度体验,是对大运河文化的根的触摸。诗是长于抒情的品种,但任何脱离了对根的触摸的抒情,都有可能变得飘浮,而无法沉实厚重。读到《一粒沙》《大运河简史》《深刻的地方》这些诗,我觉得沙克已经触摸了根、连接了根、生出了跟,而且他能把驳杂而丰富的日常事物与历史深处的文化元质交融起来,像《领航的河流》那样,形成诗性和诗艺的精神叙事。
身为写诗者,也是职业性的诗歌读者和编辑,我对沙克的《诗意的运河之都》一下子还作不出什么理论归纳,但是我可以从这本积累了几十年容有300多首诗的厚厚诗集中,大约选出接近个人口味的不少诗作,并想与大家分享这些篇目的作品,目的是做一下宽泛的推荐和助读,由读者各取所好吧。
在“人文风光篇”这辑中,我们会读到运河流域的纯美风景和名胜古迹,它们浸透着运河与淮安的地理历史特质,例如涉及古迹遗存、古今人物及传说的诗作《青莲岗》《韩信在乡》《大赋之马跑断千年梦》《楚歌》《安东魂塔》《写一位明代状元》《河下古镇》《东方庞贝,水下泗洲飞出银鸟》《大闸口》《船埠》《码头银杏树》《大师魂,两段京腔的码头》等等,还有中低温抒情的《春到淮上》《风物志》《夜游清江浦》《南北分界线》《喻乡土》《白马湖物语》《金湖水乡吟》《桃花岛》《柳树湾》这样的在场景物和历史体验,包括《淮扬小戏》《淮扬续句》《伯仲之地》《生机》这样的淮扬风韵。在“家国记忆篇”一辑中,我们会读到《蜗居》《问答》《大运河简史》《怀里的祖国》《回忆着,记录着》《年复一年的瘾》《家,一直都在》《我的籍贯在命中流淌》等等诗作,它们都是对个体生命和主流文化的独到阐释。在“田园情怀篇”一辑中,我们会读到《大河静静地流》《怀念将来的事情》《沿途我看到黄金纷纷倒下》《郦》《给心爱的梅子》《淡蓝的星空》《不安的洪泽湖》《停止流浪》《槐花妹妹》《走不尽河堤》《花布谣》,包括《端午小调》《七夕,夜曲》《寄淮安》《里下河卷轴》《春天献词》等等佳构,这里有不少沙克早期前期的纯抒情诗,包含了那份世纪乡愁与情智之光。
而在“城市影像篇”一辑中,我们会读到现代性很强的诗作《城市之光》《1990年夏天的沙克》《总握着生活》《从前的吉他》《城市民谣:半年没上街》《城市剑客》《世纪初,记者手记》《单身记》《广场上人多如毛》《还有谁提到灵魂》《这世界变化快》《电梯》《在酒吧》《倒下去,站起来》,以及《一个咖啡馆和城市》《在手机里过春节》《三四线城市冬季白皮书》《打门的迎春花》《在清江浦城内过仲夏》等等。我明显地感觉到,整部诗集《诗意的运河之都》最厚实重要的部分是“精神故土篇”,我们会读到沙克早期诗作《冬夜的行走》《信仰》《受伤的鸟》《回故乡之路》《沙克在百年后》《亲爱的麦子》《独行者》《边缘的大陆》《大地清唱》《黄金时代》《绝唱》《高高的杉树》《白鹭》《斧子的劳动》《本身的光》,以及中期佳品《一代人》《天堂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一粒沙》《好女人》《我已经走得很远很远》《馒头的力量》《春天致我》《时间之痛》《深刻的地方》《领行的河流》等等,还有近期力作《我从哪里来》《我》《别对我说什么高峰》《一觉睡过清明节》《示后人》《留言: 生死帖》《在母语中生活》等等。
沙克是一位资深的诗人,有实力有担当的当代诗人。他的诗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具有重金属的属性,力道十足,充满了爆发感。这种特点在这本诗集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词与物、主题与风格可谓相得益彰。这是一部有力量有深度有情怀的诗集,希望这部诗集得到更多读者的理解与喜爱。
2022年3月于南京
胡弦,当代诗人、散文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现任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扬子江诗刊》主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