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映红微诗评(之十五)
一场战役的呈现
——浅析高扬诗作《满江红•还我祥和》
作者:史映红
近半个月以来,通过“西藏卫视”“西藏日报”“西藏新闻网”“悦享拉萨”等宣传媒体和网络公众平台,看到曾经净土西藏一些地市县区出现了新冠疫情,并以较快的速度蔓延,让人寝室难安、心急如焚。看到西藏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做出卓有成效、切实可行的对应措施,倾尽全力寻找传染源,斩断和管控疫情蔓延。看到众多白衣天使、抗疫战士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奋战在抗疫前线,他们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争分夺秒。也看到来自北京、上海、山东、甘肃、黑龙江等众多省市的医疗队伍昼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前往疫情传染区、肆虐区参加战斗。
还从“作家网”“西藏文学”“西藏作家”“雪域萱歌”“格桑花开”等文学公众平台上看到大量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作品,为抗疫战事发声,为抗疫将士鼓劲,为抗疫成果欢呼雀跃。这些作品拒绝伪装掩饰,没有矫揉造作,更没有花里胡哨,正真做到情不自禁,抚景伤情,有感而发。这种在疫情面前的相扶相携,不离不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让我想起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里的一句话:“吾觉得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盖宗教的意义为人类性灵的发抒,为宇宙的微妙与美的感觉,为对于人类与生物的仁爱与悲悯”。这些众多作品,虽然质量有高有低,但“为人类性灵的发抒”和溢涌在字里行间的“仁爱与悲悯”,让我们动容,让我们感同身受。
高扬诗作《满江红•还我祥和》就是众多作品里的其中一首,我们一起来品析,第一节前三句:“高原染疾/遥望去/魂飞故里”。表达诗人对西藏疫情蔓延的忧心忡忡和心急火燎,是的,不管是诗人自己,还是普通民众,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惶恐心里,“魂飞”一词尤为精准传神。
紧接着诗人写到:“党领导/抗疫决策/有条不紊”。不管是国殇时刻、全民心痛,还是灾难横行、百姓受苦之际,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就体现无遗,党中央正确而坚强的领导,各级政府的雷厉风行,人员集结、装备集结,空中、地上、水上支援,风驰电掣,流星赶月;总有很多逆行者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战争的最前沿,冲锋在最危险的地方,国旗猎猎,红旗招展。
“各族各届齐上阵/街道村委步步跟/逆行者/奔千家万户”。第一节,诗人高扬惜字如金,用寥寥四十七个字,描摹了高原疫情的突然来临和广大民众的措手不及;进而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安抚民众;浓缩了打响抗击疫情的逼真场景和动人场面;整个诗作结构分明,思路清晰,走笔流畅。
第二节前四句:“新冠毒/哪里遁/查源头/休肆虐”。法国象征派诗人瓦雷里曾表述:“诗人的任务并不在于表达或者甚至传达诗的情绪,而是应该激发这种情绪。只有那些能够并且善于用诗来激发这种情绪的人才是诗人”。高扬用简洁精炼的文字,表达斩断传染源、阻击疫情扩散的决心和信心;语言果断,语气凌厉,语调坚决,很好的“激发这种情绪”;行文字字珠玑,斩钉截铁;给读者以坚持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念。
诗人继续写到:“一盘棋/层层听指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坚可摧”。与其说是几句诗,还不如说是一个个刻骨铭心的画面,或者让人印象深刻的视频,发布会、通气会、动员会、誓师会;志愿者、医护人员、各级官员、驰援者;救护车、消防车、运输车、飞机;方舱医院、街道村委、千家万户、牧区帐篷;一切井井有条,一切忙而不乱;没有枪炮的战事争分夺秒,没有硝烟的战争持续推进。
诗人高扬在这首精致精炼精巧的作品里,带着一种对净土西藏疫情传播的忧虑之心,一种对广大各族人民群众健康的关爱之心,一种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敞开心扉,吐露真情;语言凝练沉实,遣词精准慎重,走笔从容自如。把疫情之下人们的情感心态和逆行者的精神风貌加以呈现,非常具有现场感和震撼力。而这种浓缩与呈现,在很多常态生活下根本看不见,这种对文字和时局的高超驾驭能力,令人称道。
满江红•还我祥和
作者:高扬
高原染疾,
遥望去,
魂飞故里。
党领导,
抗疫决策,
有条不紊。
各族各界齐上阵,
街道村委步步跟。
逆行者
奔千家万户,
暖民心。
新冠毒,
哪里遁?
查源头,
休肆虐!
一盘棋
层层听从指挥。
一方有难八方援,
众志成城坚可摧。
喜展望,
还西藏祥和,
再腾飞。
作者简介:史映红:70后,甘肃省庄浪县人,笔名桑雪,藏族名岗日罗布。在西藏部队服役21年。曾在《文艺报》《诗刊》《解放军报》《青年文学》等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出版诗集《西藏,西藏》等4部,传记文学《吉鸿昌:恨不抗日死》;评论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19届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