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沧桑为见证
一一浅析知名作家叶小兵的中篇小说《村人疯传》
作者:邹中海
叶小兵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有公德心、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著作颇丰,涉猎广泛。诗歌、小说、散文、评论无所不包,似乎都很有造诣。其中,尤以诗歌和小说为佳!
中篇小说《村人疯传》是以自己为原型的非虚构小说,很有地域特色,但又有一些外来因子,所以艺术性非常强。小说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开枝散叶,层层扩展,向外辐射,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
小说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抽丝剥茧地讲述了他的家庭、亲友、生活经历、外界环境等关系!
叶小兵的家庭非常贫困,而且非常特殊,从小过继给他的小姨妈。尽管养父母对他的关爱还可以,但还是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创伤。加之当时的物质条件也很差,无法支撑起他的求路之路。所以尽管叶小兵的成绩非常优异,但还是在小学四年级时便辍学了。
从此开启了他艰难的求学之路。他儿时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作家。由于痴迷于文学、读书和写作,在当时的重庆山区,他甚至还被看成了“异类!”。
苦难是一所学校,在关闭了他的求学之路时,为他开了一扇写作之窗。小时候的生活经历,人事,成了他日后写作的丰厚素材。《村人疯传》,也正是在如此厚积薄发的灵感中应用而生。
小说以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轴,以广阔农村风貌为背景,摘取了重庆农村的普通的农家琐事为切入点,用以小见大的笔法,怀慈悲心肠,关注在最底层的心理问题(疯子)人群的故事。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心理过程中产生的自我疏导为导向,积极釆用心理解压等自我疗伤的人生体验为蓝本;将这特殊人群,从社会问题,到人性关怀,最后回归到警示世人,关注心理健康,将心理问题纳入到从幼儿教育到终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高度。
作者作为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颁发证书),用心理专业知识与三十多年的实际写作经验,创造性的以笔为手术刀,给心理健康的社会问题,动了一个更加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手术……众所周知,健康是由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个重要组成,缺一不可……
小说还写出了家庭、朋友、学校等微观环境对他的影响。
如文中的疯儿小强,平日里疯疯癫癫,却依然有对美的渴望和拥有人性的善良。小说中尤其是对他爷爷的描写,更是个性鲜明,而且很有代表性。爷爷当过兵,爱吹牛,年轻时分配一家钢铁厂,后由于钢铁厂转制,回家务农,沦为贫困户后也改变不了吹牛的本性,最后生活过得一塌糊涂。
俗话说穷苦人家的早当家,这话一点不假。
尽管叶小兵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但他看到了爷爷的落魄是自己造成的,因为在同时代的人群中,很多家庭的生活也不至于落魄如斯。于是他从爷爷的身上汲取了教训,因为生怕有一天也会重复爷爷悲惨的故事。所以他从少立志,发愤读书,想用读书来改变命运。可命运还是和他开了个玩笑,最终因生活太贫穷,不得已在四年级就中断了学业,并成了小姨妈的继子,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这一切,直接都与他爷爷不务实的生活经历有关,至今还有警示作用。现在社会上有个流行的辞藻叫“躺平”。这其实对普通人来说,是荒诞的,根本也躺不起。唯有在逆境中奋起,才有可能改变命运。
好在他自强不息,在一些伯乐的提携和自己的努力下,修完了大学学业,并在十多年前加入了重庆市作家协会。现已成国内外资深的诗人作家。
小说对人物的刻画也颇见功力,米贵芝,饿老虎,候三等等这些小人物,个个栩栩如生,很有生活气息,就如身边的人和事。而且情节跌宕起伏,以至于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读者的心。
当我在中国文联主管刊物《神州文学》杂志2022.8月号上,读到叶小兵(释圣静)的这篇中篇心理问题小说《村人疯传》时,内心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酸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故而,随手写了几句。
看得出来,《村人疯传》是作家叶小兵的倾心力作。篇幅不巨,却切入点精准,角度新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看似荒诞却又以事实为基础。用真实的笔调,艺术的手法,记录了一个时代贫穷、愚昧、封建、落后的真相,张力十足,引发了全人类的思考,到今天依然有警示性的作用和震撼力,确实是一篇很不错的思想心灵之作。当人类的物质生活日渐丰盈时,并不否认,人类的精神生活却还是相对贫乏。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精神生活还依然处在人性的边缘地带。身为心理咨询师的叶小兵,从文学的角度出发,为那些依旧存在的社会问题发出真挚的呐喊;此外,《村人疯传》,还可以看成是作家叶小兵,把自己的痛感,在人生的旅游中完成的一次心灵释放!
一一2022年9月15日于中山
作者简介:邹中海,笔名涛博哥哥,海哥。诗人,文评人。作品曾在《世界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宣部学习强国发表。并有作品被教辅收录或获奖,国内外的一些图书馆和中山市博物馆有收藏。现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约撰稿人。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