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黄河激荡英雄魂

黄河激荡英雄魂

——读《黄河英雄儿女传》

 

作者:赵治安

 

  认识郭军平老师是七八年前的事。

 

  参加完第二届杜鵬程文学奖颁奖仪式,门口偶遇他签名赠书,遂上前要了本获奖赠书《诗意语文——一走笔黄土地》。读后对其文字很是欣赏,于是便经常联系,遂成为彼此欣赏的文朋诗友。

 

  郭老师的散文作品构思大气,意境高远,语言流畅,叙事通晓,寓意深刻,我将之定义为身边最喜爱的十大作者之一。目前,我拥有他全部的散文作品集,并享受“枕边书”待遇。

 

  壬寅虎年初,第一时间闻知他写了部反映陕军中条山抗击日冦的长篇小说,为之惊喜不已,期待早日拜读。因盛夏酷暑,加之杂事纷繁,没能及早求得新书,殊料三伏高温,他自乘车辆顶着酷暑自澄县来渭赠书,行程紧促,来去匆匆,竟未能饮口水,更甭言吃饭了。手捧赠书,深为其炽热的文学热情感染!

 

  我是一个喜爱英雄、崇拜英雄,身上具有浓厚英雄情结的人,自幼喜欢看战斗小说和战争题材影视,常为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泪湿青衫”,情感长时间地沉湎其中久久不能平静。只是近一二十年,因生计和工作原因鲜读此类书籍。

 

  尽管如此,当认真仔细地阅读完《黄河英雄儿女传》,我近乎静寂的内心还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再次感染了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情感体验在心头冲突奔涌。随之产生些许感想感慨,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亦感自己不言不语有愧知交文友郭老师坚守文学、苦心创作之痴情,更难慰其三伏高温乘车数百公里赠书之热情。故人云亦云几句,也好向郭老师交差!

 

  一、看似容易却艰辛,三载成书耗心神。

 

  诚如作者所言,新时期陕西文学作品体裁多样,内容纷繁,可谓浩如烟海,枚不胜举,但真实描述八十多年前陕军中条山御倭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此类小说题材却寥若晨星,甚是少见。这也是陕西文学大师陈忠实先生生前一直颇感遗憾的文事。

 

  可能缘于郭老师祖辈与中条山抗战关联之故,书写八十余年前陕军冷娃热血抗战这一神圣使命便落在了郭老师身上,他为此兴奋,为此激动,更为此如负磨盘,心中惴惴不安。

 

  是的,陕军抗战这类题材可谓冷门,较长一段时间因为历史原因亦为文学创作研究之禁区,加之时隔久远,因而可翻可检可搜集的资料极其有限,这是创作遇到的最大难题。再则,事件当事人存世极少,甚或存而难寻,而文学作品又不能凭空想像,更不可臆造。为此,郭老师颇费脑汁,在尽力搜寻一手资料的同时,他不畏艰难,冒着酷暑,单车骑行千余里,遍访中条山保卫战古战场的所有遗迹、遗物,走访专家学者、抗战老兵及亲属,数十天箪食瓢饮,起早贪黑奔走在中条山下,用脚丈量先祖踏过的每一寸土地,屏神静气地仔细谛听远去的历史回声,将自己置身于八十余年前陕西铁血男儿立马中条、喋血抗击的壮观战争场景之中……

 

  三载春秋,千余时日。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郭老师放弃家务,牺牲所有爱好,宅家时而伏案疾书,时而翻阅资料,时而沉思构想,披肝沥胆,删繁去冗,字斟句酌,提炼推敲,不时与文友高手和专业人士商榷……“为伊消得人憔悴”,终成长篇巨著,让人叹服!

 

  二、谱写抗战英雄群体,填补文学创作空白。

 

  创作长篇战争题材小说《黄河英雄儿女传》意义深远,亦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它的创作发行,填补了文学重镇陕西文学创作上的空白,使一度藉藉无名,甚或被历史尘埃近乎湮没了的抗战群体重见天日,且熠熠生辉。就这一点而言,郭老师可谓功莫大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是我们民族闪亮的坐标。我们当下的时代,是一个呼唤英雄、敬重英雄、崇尚英雄的时代。因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英雄显得弥加重要和不可或缺。在奋战第二个百年征程中,我们更需要英雄精神,尤其需要用英雄精神来激励斗志,鼓舞士气。

 

  八十余年前陕军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极好教材。郭军平老师的《黄河英雄儿女传》全书洋溢着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浓浓的爱国情怀,必将熏陶影响更多的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朋友,这对树立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十分有益。通过阅读此书,使他们懂得今天美好生活之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以知识报效祖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三、诗词歌赋随处可寻,整部作品文采飞扬。

 

  郭老师系中学髙级语文教师,从教三十余载,其语言表达、人物形象塑造、内心刻画、环境描写、景物衬托、谴词造句等方面基本功自不待说,单就大量诗词歌赋和名言格句的引用植入,就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整体颜值,使书中语句更加生动活泼和琅琅上口,让人在阅读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这应是该作品有别于其他小说的一个显著特色,亦是其创作上的一大亮点。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黄河英雄儿女传》通篇充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怀,阅读作品,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滚烫的赤子之心。书中主人公叶剑、郭飞、韩诚、晓梅等英雄人物身上所表现出的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无一不是作者思想品格的外在体现。

 

  我以为,郭老师艰辛创作《黄河英雄儿女传》的艰难过程就是对陕军冷娃抗战精神的最好铨释。当然,由于成书急促,细读亦能发现书中个别小瑕疵,如官衔称谓方面,国军战区司令官一直称为“X司令”,而不是我方习惯上所称的“Ⅹ司令员”;还有,抗战时期国民党军称蒋介石应为“委员长”,而不是“蒋总统”。文中亦有个别错别字,在此恕不一一赘举。

 

  瑕不掩瑜。郭老师苦心所著长篇小说《黄河英雄儿女传》不失为一部新时期不可多得的优秀文学作品。就此而言,我们当向郭老师深情致敬!

 

  作者简介:赵治安,男,笔名昆仑雪,渭南临渭区三贤故里后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渭南市作协理事,渭南高新区作协名誉主席。

  文学创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步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四十余年来笔耕不辍,先后出版发行纪传散文《我这三十年》、札记《凡人妙语》、散文集《昆仑雪渭水情》、散文随笔集《人生滋味》、报告文学《创业者之歌》等作品。

  《人生滋味》先后三版出版发行,太白文艺出版社将其作为该社年度优秀图书向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图书馆配送,2021年春节被天津文化部门作为“就地过年•此心安处是吾乡”十大推荐书目向社会推介。目前,该书已被上海市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西北大学图书馆、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等数十家图书馆收藏。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