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桂兰科艺画评论二则
作者:漠耕
液晶的构思与生命的逻辑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哲言,也是2021年11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第八届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颁奖大会上科学家刘巨德先生发言中所阐述的一个哲理。这个哲理深蕴着中国古典思想精华“天人合一”的朴素的宇宙生命观。这样的哲学观点被李政道先生所深悟和推崇,并深刻地影响和发展着李政道先生的科学观与世界观。他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鸟之双翼,“科学是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艺术则告诉我们,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科学研究的是“天”,是自然;艺术研究的是“人”,是价值观,是意识形态。”(朱伟语);“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李政道语)。为此,李政道先生极力倡导科艺相通的思想与创举。强调科学家要有人文情怀;艺术家要有科学思维。科艺结合,才能共同为人类生命形态和精神域界造福。当代艺术家的任务,要用作品的观念和对真理的探求,阐释人类生命观与生命逻辑的恢弘奥理!因此,在探求人类存在与宇宙存在以及终极趋向的共同目标上,科学与艺术并没有差别!
1986年李政道先生创建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并亲任主任,通过举行高端国际研讨会等方式推进学术交流、科艺融合与创新。在其科学思维支持下,迄今为止,举办了八届“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且引领了国内众多高校开创科艺融合的科研与创作活动。
历届李政道科艺展也深深吸引了画家郝桂兰的创作视域和创作激情。在深入学习了科艺展的理念、思想和学术内涵后,郝桂兰的创作灵感深受启发和提升。她将创作视域转移到星空、生命、神话和原野的溯源探究与表达上,着力展示星空、生命、神话和原野之美,自然创造之神奇。为此,她精心创作了两幅有关“液晶”主题的科艺画作。其中作品《唯美液晶:游弋的精灵》荣获本届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三等奖;作品《唯美液晶:对称与破缺》荣获入围奖。喜讯飞来,众多朋友弹冠相庆,热情恭喜她稇载而归,斩获大奖。
液晶作为物理学名词,其表征与内涵并不为大众所熟知。而我们所能认识到的有关液晶的生活场景则是众多的电子屏幕。如手机屏幕,电视、电脑屏幕等等。大众对于液晶的认识囿于片面。其实液晶就是一种分子材料,有流动性,也有可塑性。“液晶作为制造显示屏的神奇材料,既能像液体一样流动,又能像晶体一样与光发生相互作用的独特物态,不仅在显示器制造方面极为有用,事实上它们也是生命的核心,正在创造着当前和未来科技的新机遇。(来自网络)”本届李政道科艺展将“液晶”作为主题,足见李政道先生对科学与艺术的深度融合而展示出来的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以及为推动科学与艺术这一对鸟之双翼,催动人类的创造力,向“源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共同寻求真理的普遍性。”的伟大目标不断挺进的宏愿。
《唯美液晶》两幅组画,凝聚了郝桂兰女士对科艺融合理念的深度理解和准确把握。两幅画作在表现液晶与生命逻辑和艺术与时空对撞的主题上,倾注了画家深邃的情感和对生命与时空之变迁的猜想。画面流动着生命的气息,也演绎着液晶分子的瑰丽晶莹的蝶变形态。在《游弋的精灵》中,画面元素虽然以“虫形流体”的聚集,表达液晶的活动状态,然而,郝桂兰以独特的人文情怀和非凡的想象力,大胆的将“虫形流体”融入了生命形态,借以表达生命起源与创造的神奇伟力。液晶是生命的核心、生命的基础,在郝桂兰笔下通过艺术创造神奇地将二者融合到一起。她把这些“虫形流体”描刻成有生命的精灵——人和动物。他们在水溶液中自由地游弋、翩翩起舞;他们变换着自己的形状,他们自我复制、自我修复和自我生长。
《对称与破缺》则是以李政道先生哲言:“对称,展示宇宙之美;不对称,生成宇宙之实。液晶的美与真实,就是通过液晶的对称及其破缺展现出来的。”郝桂兰别出心裁描述了液晶的动态之美——不同的观看者或同一个观看者在不同的时空中,会观看到不同的形象、不同的对称及其破缺。这与莎士比亚的名言“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谋而合。当你凝视画面,首先会感受到炽烈宏大的生命场,放射着无尽的能量。这是郝桂兰对星空宇宙长期研究得到的感悟。但当你稍事瞩目,你会发现画面折射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与现实交汇的人物故事。有将军,勇士、帝王和神话中的人物,也有无数个生命体在不断涌动和发展。但整体画面却又不离开液晶的主题,极尽画家对生命逻辑的猜想和讴歌。如果你还有兴趣,再凝神细观,画面又开始释放更为深邃的意境:以宇宙大爆炸为背景,极尽所能展示了宇宙生命起源的种种景象与万物源一又归一的哲学思想。画面竭力放飞画家对生命的激情赞美,对宇宙的神秘伟力的纵情礼赞。画以科学的奥理和艺术的灵感,传递了画家对液晶的思考和对生命逻辑的追溯。并且以粉红主色调和钻石形态表达了对科学与艺术的无限热爱和坚如磐石的求索决心。
郝桂兰女士出生中国北方黄河之滨的一个普通乡村。古老的母亲河滋养了郝桂兰的艺术灵感,深沉的黄土地孕育了她的创作灵气。自初中时代开始,她就对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进行创作写生,凭借自己独特的艺术感觉和天赋才华,她创作了《季节的协奏曲》《星空系列》《鄂尔多斯系列》《葵魂系列》等画作600余幅。并将科艺绘画艺术与羊绒服装尝试深度融合,作出了新的探索。目前她将100多幅科艺画作应用到了羊绒披肩产品上,并已经生产成功。艺无止境,郝桂兰深知此中真意。在成绩面前,保持冷静清醒的心态,拿起她的画笔,继续走入她的创作世界之中,去探索更高的艺术境界和灵魂表达,为探索科艺融合创新,再作出新的贡献。
科艺创作:让艺术张开新的羽翼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鸟之双翼。“科学是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艺术则告诉我们,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科学研究的是“天”,是自然;艺术研究的是“人”,是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极力倡导人们从科学和艺术的两方面角度来探究自然与宇宙万物的本源。为此,李政道先生极力倡导科艺相通的思想与创举。强调科学家要有人文情怀;艺术家要有科学思维。科艺结合,才能共同为人类生命形态和精神域界开创新天。当代艺术家的任务,要用作品的观念和对真理的探求,阐释人类生命观与生命逻辑的恢弘奥理!因此,在探求人类存在与宇宙存在以及终极趋向的共同目标上,科学与艺术并没有差别!
在李政道先生勠力推动下,中国上海交大国际科艺作品展已经举办了八届,诞生了数以千计的科艺画佳作。画家郝桂兰女士在这样的精神感召下,激情创作100幅科艺作品。最终以《唯美液晶——游弋的精灵》荣获2021年第八届上海交大国际科艺作品展三等奖;《唯美液晶——对称与破缺》荣获入围奖。她成为内蒙古美术界唯一获此殊荣的艺术家。这次获奖激发了郝桂兰更大的创作热情。科学世界的深奥与神奇,深深吸引了她沉醉到研究宇宙星空和天人合一的奥理和艺术表达上,以至于到着迷的地步而不能自拔。
这次作品获奖,是她在科艺画创作上的突破和飞跃。她打破很多过去束缚自己的条条框框,翻越了内心无数的阻碍和魔障。她始终思考着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她将创作视域转移到星空、生命、神话和原野的溯源探究与艺术表达上,着力展示星空、生命、神话和原野之美,自然创造之神奇。
“源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求真理之本而臻万物之精。”这是科艺画追求的最高境界。《唯美液晶——游弋的精灵》凝聚了郝桂兰女士对科艺融合理念的深度理解和准确把握。画作在表现液晶与生命逻辑和艺术与时空对撞的主题上,倾注了画家深邃的情感和对生命与时空之变迁的猜想。画面流动着生命的气息,也演绎着液晶分子的瑰丽晶莹的蝶变形态。画面元素虽然以“虫形流体”的聚集,表达液晶的活动状态,然而,郝桂兰以独特的人文情怀和非凡的想象力,大胆的将“虫形流体”融入了生命形态,借以表达生命起源与创造的神奇伟力。液晶是生命的核心、生命的基础,在郝桂兰笔下通过艺术创造神奇地将二者融合到一起。她把这些“虫形流体”描刻成有生命的精灵——人和动物。他们在水溶液中自由地游弋、翩翩起舞;他们变换着自己的形状,他们自我复制、自我修复和自我生长。画作以宇宙大爆炸为背景,极尽所能展示了宇宙生命起源的种种景象与万物源于一又归于一的哲学思想。画面竭力放飞画家对生命的激情赞美,对宇宙的神秘伟力的纵情礼赞。画作以科学的奥理和艺术的灵感,传递了画家对液晶的思考和对生命逻辑的追溯。并且以粉红色调和钻石形态表达了对科学与艺术的无限热爱和坚如磐石的求索决心。
郝桂兰女士出生中国北方黄河之滨的一个普通乡村。古老的母亲河滋养了郝桂兰的艺术灵感,深沉的黄土地孕育了她的创作灵气。凭借自己独特的艺术感觉和天赋才华,她创作了《季节的协奏曲》《星空系列》《鄂尔多斯系列》《葵魂系列》《黄河系列》《花卉系列》等画作1000余幅。并将科艺绘画艺术与羊绒服装尝试深度融合,作出了新的探索。
科艺结合,给人类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提供了一个美丽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郝桂兰女士,正在以夸父逐日的勇气前行。
郝桂兰,中国当代自由艺术家,职业画家,设计师。中国内蒙古人。以星空、原野、神话、生命、民俗风情、黄河风情等为题材的中西画技法融合研究者。作品有星空系列、神话系列、花卉系列、岩画系列、蒙古风情系列、家乡情系列等。作品《液晶之美:游弋的精灵》荣获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三等奖。
作者:吕波,笔名漠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人。内蒙古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巴彦淖尔市作协会员。巴彦淖尔市新文艺协会副主席;乌拉特前旗作协、诗词学会副会长。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