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名师出高徒 艺苑为奇葩

名师出高徒  艺苑为奇葩

——姜军先生书法艺术成就简评

 

作者:娄炳成

 

  古语云:名师出高徒。姜军先生的书法艺术就师从于著名书法大家刘九畴老先生,为刘九畴老先生的关门弟子、得意门生、传承高徒;而姜军先生的书法艺术作品和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也的确是我们陇南艺苑公认的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尤其是文企合一、实业老板中具有文化艺术品位的佼佼者之一,对书法艺术的苦苦追求,数十年如一日,堪称陇南“巴将军”,具有不惜舍此生的献身精神。

 

  刘九畴老先生生前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性大展大赛,并屡屡获奖,有数百幅书法作品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或被国家省市美术馆、博物馆收藏。改革开放以后,他的许多作品以官方或民间贵重礼品馈赠形式而传入友好国家和地区,深受行家和爱好者的喜爱,被石静宜先生收藏的多幅作品,在海内外巡回展出后,相继选入国际大型书画册中,流传于海外。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用蝇头小楷完成了十万多字的《成县县志》,八十年代后期作品入选全国文史馆书画精品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后,入编于中央文史研究馆《全国文史研究馆书画藏品选》。九十年代初期为十一届亚运会捐献书画作品六十幅,并受邀赴京观摩了亚运会盛况。同期出版了由书法泰斗启功先生题签的《刘九畴书法选》,并著有《墨华集》三百余卷,集书法、诗词文章为一体,是其翰墨生涯的一大成果。兰州碑林、汉中留侯祠、成县杜甫草堂等处均有其书法精品碑刻收藏和展示,为蜚声海内外、全国全省和陇南的书界名流与一代书法大师。姜军先生之所以取得书法艺术创作不菲的成就,与师从这样的书法大家关系甚密。

 

  现就笔者对姜军先生书法艺术作品的品读体会,以及对其所取得书法艺术创作成就渊源的个人理解,试作剖析简评于下,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姜军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源于名师的真传指导

 

  姜军先生拜在刘九畴老先生门下学艺之初,刘九畴老先生即以欧、颜、柳、赵、二王、宋四家、龙门以及篆、隶诸体为其训练磨砺研习基础,博采历代书法大家名家之长,并以自己数十年在书法艺术创作上宝贵的感悟心得、实践经验和独特技法,毫无保留地对其进行倾心授业,言传身教,加之姜军先生本人天赋聪颖、悟性颇高,又肯下功夫勤学苦练、好学上进,遂在不长时间内即得恩师真传,掌握了行草、正楷、篆、隶、魏、张草及榜书等传统书法技艺,逐步形成了既富有传统扎实功力,又具备个性特色的书法艺术创作风格;既有恩师的正统书法大家风范,又在发扬光大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实现了自己独到的艺术创新。继刘九畴老先生仙逝之后,让具有刘氏艺术风格的书法大旗不倒,于世长存,姜军先生大量的同质作品陆续问世,广传海内外,深受书法同道赞扬和人们喜爱。

 

  二、姜军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源于传统的发扬光大

 

  中国的汉语言文字是一片深邃、美妙、神奇的天地,它蕴涵着人类共同的追求和理想。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载体,创造出了人类任何族群都无法望其项背的浩若烟海的传世经典和书法艺术;而且汉语言文字的联绵之美、骈俪之美、四声之美和六义之美,无不彰显出其天赐神授、美妙绝伦的智慧灵光和诗性特征。自书法艺术产生以来,无以计数的求道者在掌握了真、草、篆、隶等传统书法技艺技能之后,如何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独有独特的创作风格,为世人所公认推崇,就成了必须攻关跨越的难题。姜军先生追求的是恩师的神似,汲取其精华,吸收其精髓,消化其营养,而不是囫囵吞枣,仅仅停留在模仿形似上。拜读其书法作品,乍看便知道其师从渊源出处,细品则体会出别样风味。在笔锋取意、结构表现、情感彰显上都有所突破,既有恩师书法技艺整体上的方正、执谨、古朴,又有他自己表现手法局部上的圆润、洒脱、新潮。姜军先生通过数十年的书法艺术创作磨练实践,已经深谙书法艺术之道,将汉字的形体之美、书写神韵、诗情画意、真意切味推向了极致,给人以大美无垠、赏心悦目的观感享受。

 

  三、姜军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源于追求的与时俱进

 

  姜军先生幼年便志向高远,倾心于书法之道。少年时代拜师擅长书法的赵廷选老师,青年时代又拜师书画大家汪庭湖和书法大师刘九畴,在三位老先生的启蒙启迪下,他曾多次去黄龙碑、鸡峰山、杜甫草堂、大云寺、张良庙、兰州碑林等处瞻仰古迹,搜集古碑帖,抄碑临碑,对汉碑、魏碑、晋帖、唐碑、宋碑以及明清立轴、扇面、楹联、匾额,都逐一涉猎,默读领会,临摹苦习,潜心研究,不断总结,以碑入帖,以帖钻修,故其书法能汲取百家神韵,大家之长,在书道书艺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上,颇费了心思,狠下了功夫,比之于当下书法艺术被一部分热衷于旁门左道、以丑为美、把书法搞成无法辨识、无以咀读的“天书”,把书法艺术推进导引到死胡同的所谓书法专家,姜军先生依然坚持传统的正统书道,不走偏,不走邪,但又不泥古,不抱残守缺,不淹没在古代陈旧书法标准的滥觞里,能够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使自己的书法艺术创作焕发出新时代的灵光,展现出新时代的风采,实在难能可贵,值得充分肯定和赞扬。

 

  四、姜军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源于尚武的相得益彰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云:“……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一代草书之圣张旭,本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文人,却在武术大师公孙大娘激情舞剑的一招一式中,参悟出了草书书法艺术的真谛,遂有了名垂千古出神入化的草书艺术作品传世。姜军先生不仅具有浓厚的文人习性,同时还具有强烈的尚武精神,在数十年刻苦研习书法艺术的同时,还认真修炼武功,在太极拳、传统武术、射箭舞刀上很有造诣。他的这种文事武备,文武双修,养成了良好习惯,形成了良好作风,相互裨益,相得益彰,既使其身健体壮,具有耐性耐力;又使其思维敏捷,具有慧眼慧识。故而,其武术日渐娴熟,功力雄厚;书法日渐长进,风采卓然。观瞻姜军先生的武术表演,观赏姜军先生的书法作品,不免让笔者生出深深感叹:姜军者,将军也;此将军非一介武夫,乃儒将也!

 

  五、姜军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源于进取的企业精神

 

  姜军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生人,甘肃省成县抛沙人氏,历史悠久、风光旖旎的西狭颂景区就靓丽在他的家乡。受东汉摩崖石刻《西狭颂》的影响,他从小就在心里编织着自己的远大梦想:长大后一定要像西峡颂的执笔人仇靖那样,写得一手好书法。身为机械工程师的他,是中国书画网经理,甘肃西狭书画中心经理,成县姜军西狭书画院院长,西狭美术馆馆长,陇南林枫苑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成州锅炉厂厂长,还注册了成县五龙山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开幕之际,他的陇南智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投资二百万元升级改造,引进CNC数控加工中心和数控车铣中心试车成功,为全国党代会鲜上了一份特殊礼物;同时他还取得了西峡颂书画艺术知识产权认证,可谓好事连连,可喜可贺。提起姜军的名字,在陇南企业界和书画界,不少同道都异口同声地称赞他是文企融合的领军人。搏击在商海实业大潮中的姜军先生,事业几经沉浮,人生几经跌宕,但和他的书法、武术理想追求一样,不服输,不言败,坚持到底,一以贯之,集文、武、商于一身,把艺术的内涵、武术的内功融入干事创业上,在成县、在陇南独树一帜,开辟了另一番美丽天地,形成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化滋养企业、企业涵养文化的姜氏企业精神,让他的事业插上了文化的翅膀,飞翔在新时代的蓝天,展现出了文化艺术与企业发展联姻联袂的无穷魅力。

 

  拜读姜军先生的书法艺术作品集,正草隶篆,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十分养眼;特别是他的行草,方正中见圆润,古朴中现灵气,规范中显洒脱,肃穆中彰真趣;尤其于辛丑年发表在新甘肃·每日甘肃网上的“腾飞”二字,便是他特别擅长的既体现了刘九畴老先生真传又独具姜氏风格的行草,大气磅礴,行云流水,是其书法艺术作品中的精品之一,也是他的传神的代表作之一。姜军先生的书法艺术创作,整体上严谨、凝重、苍古,属于正道正路;而在局部单字个体上却极显潇洒、灵动、新潮,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字如其人,他的书法艺术作品,豪放,大气;他的为人行事,友善,谦和,充分体现了姜军先生的性情风格、迷人风采,以及艺术家、武术家、企业家的高雅品位。

 

  姜军先生出版有《姜军书画集》等个人书画集,作品在书法导报、中国书法报、甘肃日报、甘肃法制日报、兰州晨报、陇南日报上时有刊登。书法以行为主,画以兰为主,对“汉三颂”特别是《惠安西表》(西狭颂)情有独钟,潜心研究,诵背如流。作品中宫严禁,结构舒展,用笔凝重,飞宕跌流,素有从险绝回归平整之奇趣,书法大家翟万益和秋子对他的书法作品皆有很高的评价,坊间同仁亦口口相传,多有美誉。

 

  姜军先生是一个很重情义的人。他与笔者仅有两面之交,却在两年里,几乎每日都要在微信上给以真诚的问候、美好的祝福,一如他的理想追求,很执着,很热忱,颇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意味。在铜臭熏天、功利意识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下,君子之交淡如水,但在长久不在利,多么难得!姜军先生浓郁的人情味,真诚的交友之道,着实令笔者感动。所以,笔者愿意给他写一篇评论文章,给他的书法艺术作品和成就做个简评,在他活泼活跃、展示展演的理想事业大舞台下,做一个掷地有声的啦啦队员,为他摇旗呐喊,为他倾情欢呼。

 

  祝愿姜军先生的书法、武功、事业齐头并进,始终辉煌,永远辉煌!

 

  作者简介:娄炳成,男,甘肃省陇南市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杂志、文学网站发表小说、散文、戏剧、红学评论、文艺评论等作品300万字以上。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