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王昌宇:山里娃到民俗文化传承者的蜕变

王昌宇:山里娃到民俗文化传承者的蜕变

 

作者:陈金虎

 

  中华辞赋社会员、贵州省作协会员、赤水市作协理事、赤水市诗联学会顾问、赤水市“四渡赤水”红色研究会副会长、《赤水风光》杂志编委主任、赤水最美民俗文化传承人。这些令人眼花的文化头衔和荣誉,以及《古堡故事》《古堡随笔》《古堡万象》《古堡遗风》等30余部作品,揭示着王昌宇(笔名黔农)为赤水民俗文化传承所付出的汗水和成果。

  19447月,王昌宇生于赤水县丙安乡瓦店村柏香林。这里前临赤水河,背靠大岩垴,曾是川黔古道驿站,既享受着大山的坚实宽厚,也沐浴着赤水河的温柔勇敢,还有南来北往的商贸润泽和文化碰撞,仍然屹立的百年柏香林老宅写满了当年的荣耀和辉煌。王昌宇就在这山水人文相濡的环境中长大。

  他的母亲曾若愚非普通女性,富有学识远见,正直善良,而且擅长中医,乐于悬壶济世,深受乡民拱服。在母亲的启蒙和严正教育下,他不敢懈怠,勤奋好学,从小在《三字经》《幼学》《论语》等经典中浸淫滚打,奠定了扎实深厚的国学基础,练就了勤奋进取、正直奉献的人生信条。

  1953年他就读于丙安小学,每天徒步5公里往返于柏香林和丙安古镇之间,崎岖而繁忙的川黔古道,增长了他的见闻和学识,也锻炼了他的意志。1955年考入赤水一中,1961年从赤水一中高中毕业之际,饥荒尚未结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援农业生产热潮掀起,王昌宇响应号召,回到家乡投入生产劳动。正苦于耐不住艰苦的瓦店小学老师辞职,村支书如看到救星一般,将瓦店小学的重担交给了这个村里少有的文化人。他以代课教师起步,在偏僻的瓦店沟开启了教育生涯。

  努力、勤奋、奉献和正直,不断为王昌宇的人生助跑。在瓦店小学任教9年多,条件十分艰苦,他既当校长又当老师,多数时候全校就只有他一个老师,负责40多名学生(最多时达到60人)的教学。一个人教四个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每天放学时间都要到下午3点过。中午没有饭吃,师生都忍饥挨饿。不识字的村民们用玉米粒记工分的场景,让他无法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他因此被学生们评为“恶师”,并编了顺口溜戏谑他:“王老师,好球恶,太阳下山不放学,大的饿得惊叫唤,小的饿得钻床脚。”“恶”的结果,大山深处的瓦店小学统考成绩总是名列全乡前茅,文娱汇演也常常获奖,让瓦店沟飞出了中铁二局三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洪等不少“凤凰”。在丙安乡长青农中教书期间,王昌宇还创造了偏僻山村的教育奇迹:全校26名学生考上高中23人!村民说:“瓦店沟风水好,出人才。”于是川华、月台等其他村的许多家长纷纷把孩子转到了瓦店小学。其实“风水好”的背后,是王昌宇对工作的执着和敬业。他没有辜负村支书的厚望,也赢得了村民和各级领导的认可。1971年他被转为正式民办教师,19804月转为公办教师,后又历任丙安乡中心校校长、丙安管委会委员(分管文教卫)、复兴区教办主任、赤水市林业技校校长,1997年病退。

  201012月,王昌宇患上结肠癌。做了切除手术后,病魔没有打倒他,倒是激起了他的斗志。王昌宇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人生,踏上了蜕变之旅。

  “生病以后,觉得死亡隔我不远了,就这样死了不值得,总得留点东西。这个大地、整个社会生我养我,总要有点回报。后来就决定写作。由于我是高中生,没有专业文化,就选准民俗这一块。我农业、石木工匠、修公路都干过,所以我有能力写好民俗故事。”

  挖掘整理川南黔北民俗!这是赤水尚无人涉足的事业。年近古稀的王昌宇,在病魔的推搡下,从死亡的边缘,奋力扭身一跃,跳到了民俗文化传承者的角色,把这一宏大课题揽到了自己的病体上。

  公元前135年,西汉外交家、政治家唐蒙通过走私到南越广州的蒟酱,敏锐地发现了南方丝绸之路的存在,随即迫不及待地溯赤水河出使夜郎,掀开了大西南大开发的序幕。作为南方丝绸之路通道之一的赤水河,早就接受了南来北往的丝绸、茶马、川盐、滇铜、楠木等贸易滋养,以及僚人入蜀、播州之役、奢安之乱、四渡赤水等动荡碰撞。各种文化逐渐融合渗透到赤水的山水之间,在人们的言谈举止、生活习俗中沉淀下来,也随着时间的延伸而流失变化。系统整理,尤其挖掘那些已经淡出人们生活的历史文化习俗,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历史文化习俗中蕴含着赤水奋发前进、夺取更多辉煌的精神因子。

  他一头扎进赤水民俗文化历史长河,仔细地翻捡散失在波涛沙粒中的黔北川南民俗民情、传说轶事、历史文化。他一边同癌症搏斗,一边撰写文稿,一边开始学习电脑打字。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国学文史知识,多年的教师功底,以及勤于钻研不怕吃苦的精神,为他的民俗研究和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他学会了操作电脑。

  2011年,第一本民俗文集《大同古镇》整理完成。初战告捷,进一步激起了王昌宇的斗志和信心,民俗文化研究整理一发不可收拾。至2020年,短短9年时间,共创作和编写30余部800余万字书稿,创造了赤水写作史上的奇迹。他坚持以每天2000字的速度,与死神赛跑。他说:“一天当两天用,生命不就延长了吗?”

  怀着对赤水的满腔热爱,王昌宇用朴实、风趣的文风,系统地挖掘和记录了赤水的民俗民情,为研究和传承赤水传统文化、风土民情、人文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他撰写了《古堡故事》《古堡随笔》《古堡万象》《古堡遗风》《蔺州遗风》《仁岸复兴》《古葫集玉》民俗散文集,以及《古堡黔农吟稿》诗赋集。还主编了《赤水苗族习俗集成》《赤水辞赋》《赤水我的家•红色篇》等,并以民俗文化为基础,创作快板、连枪词、三句半、儿歌、竹梆竹䥽舞等数十首。其中《竹梆竹䥽舞》登上中央电视台。王昌宇还涉足志书编纂等领域,执编《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志》《赤水林业志》《赤水市信用联社志》,与苏林富共同点校道光《仁怀直隶厅志》、光绪《增修仁怀厅志》,并出任《赤水市本土教材》(19册)首席顾问,提供资料。2021年,编纂《赤水市旺隆镇志》《赤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著述等身,硕果累累。

  他用《赤水赋》《赤水丹霞赋》《赤水千瀑赋》《赤水竹乡赋》《丙安赋》等100余篇诗词歌赋热情讴歌赤水,赞美赤水的山川风物、历史文化、人文风情、历史巨变。他的辞赋想像力丰富而大胆,广引历史典故,笔力深厚,对赤水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和新生活的赞美和热爱充溢字词,同时也闪烁着迎难而上的激情、奋进和感恩精神。他借物抒怀,《穿风坳竹风》从根笋叶干花、老幼时空等多角度赞美竹子的高洁品质,表达了自己始终不安现状、不惧困境、勇于追求的奋发精神。他的《官渡赋》《复兴赋》《石柱山赋》《感恩广场赋》《指路碑记》《复兴小学铭》《元厚桂圆赋》《丙安赋》等已勒石成碑。

  结肠癌,改变了王昌宇的人生轨迹,也重新定位了他的价值坐标。他从一个敬业奉献的教育工作者,转变成一个民俗文化的挖掘者和传承者。

  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改变和赶走了许多传统生活方式和习俗,就连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都失去了曾经的吸引力,节日气氛每况愈下。许多年轻人对醮饭、婚嫁、丧葬等习俗不明所以,一无所知。王昌宇在古堡四部曲中,细细地记录了尽量多的传统文化、习俗、民间传说和群众生活趣闻,生怕有所遗漏。其文字质朴,散发着浓浓的生活原味,又不乏幽默,读来妙趣横生,尤其令经历过传统习俗的人,更觉亲切无比。他的这些文字,如同一个期待春播的老农小心翼翼冬藏的稻种。我想,当传统习俗的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定得翻开他的民俗文化种库,以寻找发芽的种子。

  如果说陈熙晋填补了赤水志书的空白,那么王昌宇便弥补了赤水民俗文化散乱无章的缺憾。如果说前60年,王昌宇取得了一个个教育辉煌,那么9年来,作为癌症患者,他又创造了赤水文化史上神话般的奇迹。王昌宇从一个山里娃,一步步完成山村草根教师、校长,到赤水民俗文化传承人的角色转变,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华丽蜕变,也照亮了赤水文化史的一角。受战乱影响,古代重视不够,以及经济条件制约,赤水的数千年辉煌历史,除了清朝的《仁怀直隶厅志》和现代的《赤水县志》《赤水市志》,未有充分的记载和展示。王昌宇的作为,也算是为赤水的史志补上了一个小窟窿。

  走出丙安的王昌宇,始终没有忘记家乡。古堡四部曲和《丙安赋》,是他给家乡的最好回馈。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丙安,因《古堡故事》《古堡随笔》《古堡遗风》《古堡万象》等著作,而解没有系统文化历史书籍之苦。《古堡黔农吟稿》等辞赋诗歌,进一步丰富了丙安的红色、盐运、人文、风土、历史等文化底蕴,助推了旅游业发展。对丙安的事,只要力所能及,他都慷慨应允,有求必应,尽力而为。

  2019年,丙安创建“中华诗词之乡”进入高潮。王昌宇毫不犹豫伸出援手,免费书写诗词、对联、“诗词文化陈列室”牌匾等60余幅。仅20198月,他就书写诗词书法10余幅。因工作人员疏忽,把他写好的10余幅书法弄丢了。王昌宇笑着说:“又重新写嘛!”他为丙安诗刊《丙安文艺》《古堡滩声》出谋划策,并题写刊名。他还积极创作诗词作品,并动员其他诗词作者供稿,以解稿源不足之忧,使《古堡滩声》得以出版六期,并且文稿、排版装帧等质量在全市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201911月初,当他听说丙安游客中心柱子上需要对联时,主动撰写了5幅并亲自书写后传给我。应我的请求,他将《丙安赋》改写,以便刻于石壁上。他的无偿奉献,为丙安当年成功创建遵义市诗词之乡、贵州省诗词之乡作出了重大贡献。丙安游客中心、古纤道等景点,以长征、盐运为主的木刻对联、摩崖诗词,将丙安深厚的历史文化直接捧到了游客的面前。

  丙安的一举一动、一草一木都牵动着他的心。20199月,赤水举办一个展览,他特意给我带了一本书,其中有很多丙安的绘画作品,并叮嘱我说用得上。

  作为赤水红色、古镇旅游的领头羊丙安,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利用需求十分迫切。王昌宇将自己多年收集整理的文字资料和盘交给了我。他还不辞辛劳,多次到丙安为干部群众宣讲红一军团长征故事,为传承长征精神献计出力。2020年,丙安在推进长征文化进瓦店沟时,他积极撰写文字书法,并不顾年迈病体,多次应我之请到现场指导摩崖石刻设计。

  王昌宇的书法端庄遒劲,不乖张异类,追求人间正道是沧桑、稳中求进的境界。一次,我请他给丙安书写一首诗,不幸掉了一个字,我说将就在旁边补上就行。他不同意,坚持重新写了一幅。他给《丙安文艺》《古堡滩声》刊名题字,一连写了不下五幅,让我挑。在给丙安题写诗词中,他总是追求完美,不满意的扔掉重写,还为浪费了纸张表示歉意。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暴发,全国实施封锁防控。2月初,丙安镇诗联分会发起“诗战新冠”诗联创作活动,为抗疫助威。王昌宇积极参“战”,短短20天,即创作《战疫记》《吃堑长智之一(组诗)》《打好冠状病毒歼灭战》等诗赋、楹联、歌谣16首(副),并动员田文甲等作者投稿4首。泸州市文联原副主席、中国美协会员谢跃荣以《战疫记》作画,中国书协会员宋星全配书法,结“诗、书、画”为一体,供稿给《古堡滩声》,为《古堡滩声》增色不少。

  20203月,丙安镇再次启动《丙安镇志》的编纂工作,我苦于人手难找,王昌宇又伸出了援助之手,提供指导建议和资料,并题写志名,参与编纂,联系丙安籍商界人士筹资,鼓足了我的勇气和信心,使这一浩大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他对丙安的热情和无偿支持,既是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恩,也是胸怀家国的宽大情怀。他说:“我爱丙安是因为它养育了我,就算肝脑涂地也难以回报。”作为赤水人,他在民俗文化传承事业上的自发苦耕,又何尝不是饱含对赤水的热爱呢?

  王昌宇不仅热心赤水民俗文化事业,也十分关心赤水旅游业的发展和长征精神的传承。2012年,他与何世灿合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赤水》,为赤水旅游业发展助威。2018年完成的《赤水我的家•红色篇》,已改编为《红色赤水——英汉双语》付梓印刷,为赤水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铺垫了文化基础。

  王昌宇不但爱动笔,也爱开口,善于演讲。他乐于接受赤水一中、三中等学校、机关事业单位邀请,声如洪钟,侃侃而谈民俗文化、传统美德、长征精神。他力图通过生动的故事,让所有干部、群众和学生,都能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红军长征精神、赤水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以此激励更多人崇德向善,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他还为大同镇大石盘苗寨博物馆、元厚镇五星苗寨民俗陈列馆布展策划献计。他希望自己的余热,能够烧沸赤水跨越发展洪流中的一朵小浪花。

  在赤水民俗文化传承的山路上,王昌宇艰难地跋涉着,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不肯稍歇,并且掏空了腰包。他自费20余万元出版《古堡故事》《古堡随笔》《古堡遗风》等书,无偿赠送给家乡和各学校。靠退休金吃饭的他,幸好有子女的资助。他对民俗文化的满腔热情和执着,却招致别人“拿钱买名誉”的讥讽。他只是一笑置之,依旧在“柏香林书斋”中晃动着满头银发,在乡镇和单位之间蹒跚着病腿,继续摇笔鼓舌,忙碌不已。另一本民俗文集《赤水吃事》已怀胎十月,即将临盆,他没有时间旁顾。他觉得头衔和荣誉不重要,甚至害怕因此被捧杀。他说:“自己干自己想干的事,干无愧于良心的事,就行了。”

  辛苦、孤独、吃力不讨好,胸怀大局的真正文化人,总是逃不过种种折磨和苦难。180年前,为了编撰《仁怀直隶厅志》,陈熙晋不顾捐路助学后的囊中羞涩,奔波在赤水的高山深谷中,踉踉跄跄,踽踽独行,风餐露宿,疲惫不堪。只有今天当我们不断翻阅他的志书,引用他的诗句时,才能体会到他当年的“傻瓜”举止是多么重要和伟大。

  王昌宇是敬慕陈熙晋的,他还写过《陈熙晋与丙安》等两篇有关陈熙晋的文章。那两篇文章,只是王昌宇拜访陈熙晋的虔诚叩首。而当他捧出800万字的民俗、史志资料时,王昌宇与陈熙晋已经进行了跨时代的深入对话和长谈。我看到他们相视而笑,知道他们关于历史文化、诗词歌赋的讨论交流,一定是精彩的,愉悦的,也是外人无法理解的,因为那是孤独文化者的互相欣赏和鼓励,更是对赤水历史文化史料得以进一步丰富、传承而流露出的欣慰。

  被人讥讽嘲笑的王昌宇,是否也要后人来重新诠释他今天的“沽名钓誉”,发现他在赤水文化史上的重要坐标?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