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温厚,浸润心田
——《乌梁素海我的家乡》词曲赏析
作者:漠耕
“深情的眼眸映照着霞光,炊烟袅袅绿树绕村庄……乌梁素海鸿雁起飞的地方,承载着我们明天的梦想!”近期,一曲《乌梁素海我的家乡》唱热了网络,唱开了疫霾笼罩下人们的心扉,唤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给枯燥单调的宅家抗疫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和鲜亮的色彩。
这首由内蒙古作协会员,乌拉特前旗作协主席、诗词学会会长贾雨川作词,著名作曲家歌唱家朱永飞作曲并演唱的新作,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广大网友和专业人士的喜爱和传唱。网易热度两天之内突破44万阅读量,为这首歌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快手、抖音、微信、K歌、酷狗音乐、腾讯视频和各大官方公众号都在大量转发,传播速度如潮水般汹涌澎湃,热度不断攀升,形成了不小的“乌梁素海情怀风暴”。美丽清澈的乌梁素海,因为这首歌而披上了深情温厚的文艺面纱,给乌梁素海的“花鸟虫鱼蒹葭月,山水林田湖草沙”带来了辽阔高邈,浩瀚悠远的苍茫意境和缠绵悱恻的柔美心音。音乐是心灵的艺术,也是自然的艺术,是超越人类社会束缚的自由灵魂的境域。在这样清波微荡的描述和深情诉说的境界中,我们能够通过歌词与旋律感受到,乌梁素海那种如仙女般去洗铅华的自然本色的静美。“莫尼山守护在身旁,睡梦中,还记得你的模样……”,这里把莫尼山拟人化成一位守护乌梁素海的卫士,这就给人带来了如情人相会的传奇色彩。“睡梦中,还记得你的模样”词句洗练,含义深广。既有依恋的情绪,又有回忆的怅惘;既有深情讴赞,也有心灵的诉求。旋律上以柔、缓、深、静为主,将碧波无垠的乌梁素海的柔美风光演绎地酣畅淋漓。
近年来,写乌梁素海的歌曲也有不少。遍寻全网,真正有质量、有生命力的写乌梁素海歌曲却不多。在歌词创作上,大部分歌曲过于写实,着重于“乌梁素海是什么”的阐释;忽略了“乌梁素海像什么”的拓展。尤其是大部分歌词的关注点在“生态良好,风景优美”上不遗余力描绘,而不在乌梁素海的传奇色彩和生命力上开掘,没有深挖乌梁素海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韵,造成了歌曲韵味不足,想象力不够丰富,让人记得住的亮点就很少。歌曲的艺术高度在于感染力和表现力。没有打动人的痛点和亮点,就会流于平淡。而这首《乌梁素海我的家乡》不仅深情婉致,还氤氲着传奇色彩。词作者并没有停留在乌梁素海如何美的实景描绘上,,而是打开想象的闸门,想象乌梁素海如少女般温柔,如碧玉般清纯。且将莫尼山比拟成卫士,这就留足了想象的空间,让人不由得思考乌梁素海与莫尼山之间若隐若现的恋情或相互依托。
乡愁是文学艺术歌咏的永恒主题。每一个人心中的乡恋,乡情,乡愁都牵着漂泊的脚步。“此夜笛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词作者贾雨川生长在乌梁素海之畔,对乌梁素海的山光水色,一草一木无比熟悉和亲近。而且他不愿意只把乌梁素海描绘成一汪碧水,一处风景。由于心中对湖水和动植物的深爱,所以才产生了文学性的开掘,艺术性的表达。“深情的眼眸,映照着霞光……妈妈的呼唤耳边回响……乌梁素海,鸿雁起飞的地方”,作者仅选取了大众熟知的普通的意象,经过组合和开掘,便产生了离奇仙幻的艺术效果。词作者抓住了乡愁的元素:眼眸、霞光、呼唤、鸿雁起飞等词汇,便创造了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收到了“不着一墨,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朱永飞是蜚声全国的音乐人和歌手。他的作品围绕巴彦淖尔人文地理和乡土情怀不断迭代推陈,形成了高亢、深情、开阔、典雅的艺术风格。这次创作这首歌的歌谱,也是饱蘸了乡愁之笔,热恋之情来进行深度演绎。他不仅仅自己谱曲,还亲自演唱,特别是在近日举办的“中国▪乌梁素海第四届国际冰雪旅游节”上,为这首歌的传唱推动亲自站台,不遗余力演绎乌梁素海的内涵与神韵。旋律优美、温厚、纯情,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声嘶力竭,只是守着一方山水和乡恋,守着一份热爱和崇敬,娓娓轻唱,柔柔诉说。就像个海外游子归家的身影,抚摸着乌梁素海一草一木的温度,感受着乌梁素海如恋人,如母亲的温柔,尽情享受蓝天碧水空明清澈的生态之美,歌喉宛转悠扬,深沉静美,让人不知不觉获得了美景的滋养,传说的启迪,乡愁的慰藉和生命的成长。
乌梁素海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使乌梁素海名声在外。然而,乌梁素海的地域文化并不是很丰富,属于她的文化符号和标志还欠缺很多。这次贾雨川、朱永飞二人联袂创作,并且成功传播,给乌梁素海的地域文化开发和形成,带了个好头,起到了乌梁素海歌曲创作的领航作用。但愿越来越多的艺术方家,能够关注乌梁素海,倾心乌梁素海,讴歌乌梁素海。让这颗塞外明珠,更加的璀璨夺目,耀眼世界。
作者简介:吕波,笔名漠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人。内蒙古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巴彦淖尔市作协会员。巴彦淖尔市新文艺协会副主席;乌拉特前旗作协、诗词学会副会长。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