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生长》闫秀 著,阿根廷拉丁美洲出版集团出版
闫秀:直言不讳的悲悯
作者:梅赛德斯•索拉(孙新堂 译)
《秘密生长》一书由八篇故事组成,感谢拉嫡娜•迪米特洛娃精彩的翻译,我们可以窥见闫秀的叙述功底,发现“并不遥远的中国”。在她细腻的字里行间,我们走进别致的风景,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一样徐徐展开,呈现在我们面前,传递着独特的当代气息。我们好像穿越到故事里面,与其中的人物(大多为女性)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并感同身受。这种感染力或张或弛,却无时不在。我们可以捕捉到这股微妙的风,是闫秀独特的叙述方式,“是赖以生存和呼吸的空气”。
在这幅广阔的画卷中,闫秀用现实技巧和时而口语化但不乏诗意的词句刻画了一个个女性形象。没有婉词的华丽堆叠,有的只是赤裸裸的血肉现实:小蝶、英子、小七、阿刁、纯一如……三三表面大胆疯狂,更不肯服输,“海豚”内里克制温情,也乐观大方,她们都是夺目耀眼的。就这样,不同地域人类灵魂的独特与内在美善变得活灵活现。
在小说《西藏记》中,她以第一人称叙述,这种强烈的体验以这样的表达为开场:“天空的蓝是一种灰蓝色,高贵、独特而神秘,我惊讶于这种蓝,美得让人忘乎所以。一抹介乎白色和灰色同时又无限接近于蓝色的微妙凝视。这种色彩是我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回忆中最清晰的画面。我想西藏的时候,我便会首先想起这片天空。”闫秀把这片天空像宝藏一样带在身边,并在其中找到了她的艺术的准确箭头,能够捕捉到日常以及有时不可提及的逃逸之美。在她的故事中,外部和内部像镜子一样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灵魂和世界的原始统一性。
我们也知道她如何锻造他的自由精神以实现自我意识……“如果一个人忠于自己的内心,就是自由的”。在默默无闻或身处边缘的众生中,她有一颗古老而智慧的心,经过慈悲的锤炼,长出了如泪滴般闪耀的珍珠。只有全面而忠实的关注,才能揭示出那些在或浅薄或冷漠的视线中隐藏的现实,而这些现实与文学巧思的轻浮游戏格格不入。她的作品除却了无益的装饰,旧伤愈合的同时,纸上刻下新疤,似是需要破译的符号,亦如布满体肤的文身,不容忽视。
天和地、男人和女人形成了一个旋转的四元组,在不断的流动中寻求其平衡。她在短篇小说《秘密生长》中,描绘了不平等、对妇女的歧视,甚至强奸。在《重生》中,陈医生形象的出现,才是男性角色中爱的体现,是最谦卑和最高的形式,是关怀。大自然母亲是 "神圣而纯洁的大地",她虔诚地拥抱着她的生命,但她也是在分娩、伤口、泪水中迸发的身体。小说《爱人》中,慧告诉我们:"她的艺术涉及三个永恒的主题:生命、死亡、爱";我们可以将这些应用到闫秀的这组原创故事中,她行使的自我认识——超越了自传式——跳到了他人的深渊。
共情的哲学概念(艾迪特•施泰因现象学意义上的移情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跳跃,即主客体发现的方法:以悲悯命名,从冷漠中拯救并拥抱每一个角色。一种罕见的美如微风般环绕在备尝阴暗与歧视的她们周围,伤口和痛苦在其身上孕育开花。我们会因此爱上她们,好像我们也被她们的目光所拯救,得以重生。
作者简介:索拉˙梅赛德斯 MercedesSola,作家,阿根廷国会大学“中国文化之家主任。
作家闫秀(左)和索拉合影(摄影:Frank)
《秘密生长》作者简介:
闫秀YANXIU
旅英作家,文学翻译,媒体人。
新闻传播硕士,曾在上海做电视记者,文化节目主持人和策划人。
2014年创作小说集《秘密生长》,由翻译家、汉学家拉嫡娜译为西语,在海外双语出版发行,该书进入2023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书展;
2020年签约中国作家榜,翻译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著作《呼啸山庄》;
2023年5月受邀访问拉美,参加布宜诺斯艾利斯书展《秘密生长》发布会,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等高校进行讲座,受到国际文学界和媒体的关注。
著名诗人德乌科(Leopoldo Castilla)评论其作品为“中国新小说之光”。
自由写作十余年,在网络上拥有大量稳定的读者。现居住于英国和上海。
(本文由作者授权作家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