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高处,爱在高处
——浅析嘎玛旺扎诗作《在世界的最高处》
作者:史映红
看到《在世界的最高处》这个标题,很多人脑海与我一样,快速搜寻和闪现着与“世界的最高处”相关的人物事物,有人会说,那是雪山的世界,是山峰的海洋,没错,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5座雪峰在西藏,超过7000米的70多座雪峰在西藏,超过6000米的数千座雪峰在西藏;人们耳熟能详的“西藏众山之父”南迦巴瓦峰,藏语之意为“直刺苍穹的长矛”,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之首”;被藏传佛教等四个教派公认为“世界中心”的冈仁波齐,这座冈底斯山的主峰,同样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之一”,长年转山者络绎不绝;而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藏语有“天地之母”“圣母之地”“神女峰”等之意,它的高与远,险与峭无与伦比,它横空出世,它撑天立地,它俯瞰群峰。
“在世界的最高处”,也有人会说印象深刻的是湖泊,位于那曲的世界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措,碧波荡漾,天造地设;位于山南,藏族同胞用民歌赞美的羊卓雍措:“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巧夺天工,晶莹剔透;位于阿里、被誉为“西天瑶池”的玛旁雍措同样美轮美奂。众多的湖泊,镶嵌在白云大地之间,有的传说是西王母沐浴的圣湖,有的是佛祖悲悯人间的泪水;比冰雪晶莹,比宝石翠绿。
“在世界的最高处”,有人还会说,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众多江河汹涌澎湃,的确,西藏是中国河流数量最多的省区之一,境内流域面积大于一万平方公里的江河有20多条,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超过100条。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都流经这里,其中怒江、雅鲁藏布江发源于西藏。青藏高原像一位胸襟博大的母亲,用她年融水量达360亿立方米的巨量乳汁,孕育了源远流长的黄河与长江文明;孕育了勤勉智慧的炎黄子孙。
“在世界的最高处”,还有无数座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的名胜古迹和文化地标,屹立在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这座1300多年的宫堡式建筑群,依山而建,浑然天成,传说是松赞干布为迎娶迟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修建,高约200米,巍峨耸立,气势恢宏,它仰望空天的姿势,似乎在讲述一个伟大民族的前世今生。同样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大昭寺,供奉着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大昭寺是西藏最早土木结构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寺庙结构。位于日喀则尼色日山下、意为“吉祥须弥寺”的扎什伦布寺,已有约600年历史,占地达15万平方米,殿宇房屋达3600多间,与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寺庙。
“在世界的最高处/脸可以紧贴太阳/手可以抚摸雪山”,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在他追求的“极端主义诗歌”中有如下观点:“浓缩诗歌,只留下最基本的要素——比喻:舍弃无用的承启句、连接句和形容词;摈除一切浮艳矫饰、剖白心曲、状写环境、训诚说教和晦涩冷僻的文字;将两个和更多的形象合而为一,以扩大其启发驰骋联想的功能”,嘎玛旺扎基本做到了“将两个和更多的形象合而为一,以扩大其启发驰骋联想的功能”;诗人形象地写出“世界屋脊”的高,地球第三极的高,和人们内心的高,高到让世人仰望,让众生敬畏。
“在世界的最高处/桑烟升向了天堂/祈福为了众生”,当你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随处可见磕着等身长头的朝圣者,围着神山圣湖寺庙佛塔转经的人们;空气里弥漫着、袅袅“升向了天堂”的“桑烟”;人们眼眸清澈澄明,表情淡泊安宁,没有都市人的焦虑与狂躁,没有城市人的幸灾乐祸和碰瓷讹诈,更没有过河拆桥和吃了谁家饭砸了谁家锅的奇事异闻。他们把自己放在低处,敬畏天地自然,敬畏自己之外的一切,以谦卑之心和躬身之态,为自己和家人祈福,也“为了众生”的吉祥平安祈福。
“在世界的最高处/有刻着芸芸众生的玛尼石/有谱写善念的五彩经幡”,屋顶、大树、山口、桥头等显眼处,都“有谱写善念的五彩经幡”,河边湖边、山坡山巅,遍布“刻着芸芸众生的玛尼石”;佛经上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这里人们平时基本手握经轮,或手捻佛珠,修行随时随地,修为举手投足。长期持久的心性修养和品性修正,养成人们利乐众生,仁慈向善,思利及人的品性,也养成人们知足常乐,豁达开朗,淡泊名利的做人态度;真正达到“一思一念一尘缘,一悲一喜一浮生,一来一去一轮回”的高妙境界。
“在世界的最高处/有我和我的故土/还有,流淌的灵魂”,宋代文学家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言:“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嘎玛旺扎这首诗短小精悍,结尾更是精炼,把自己和高原各族人民崇尚自由洒脱,信奉和履行向真向善向美的可贵品格与天性表露无遗。这首诗使用了隐喻、排比、押韵等诸多修辞手法,语言精致,走笔从容,节奏舒展,给人以气韵之充沛,意境之隽美的感觉。
在世界的最高处
作者:嘎玛旺扎
在世界的最高处
脸可以紧贴太阳
手可以抚摸雪山
在世界的最高处
桑烟升向了天堂
祈福为了众生
在世界的最高处
有刻着芸芸众生的玛尼石
有谱写善念的五彩经幡
在世界的最高处
有笑颜歌唱
有灵魂作诗
在世界的最高处
有我和我的故土
还有,流淌的灵魂
作者简介:
嘎玛旺扎:藏族,1979年出生于山南,2002年毕业于西藏大学,在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任教;系西藏作家协会会员;2000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西藏文艺》等藏语杂志上发表各类作品100余篇。汉语诗散见于《诗刊》等杂志和网络平台。著有藏文诗集《绿色之梦》(与诗人扎西朗杰合著)《袅袅心灵的炊烟》、散文集《青稞遐思》和儿童诗集《小雪人》,翻译童话《一棵倒长的魔树》(汉译藏)等;汉语诗集《时间之外》正在出版中。
史映红:男,70后,甘肃省庄浪县人,笔名桑雪,藏族名岗日罗布;曾在西藏部队服役21年。在《文艺报》《诗刊》《解放军报》《青年文学》等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出版诗集《西藏,西藏》等4部,传记文学《吉鸿昌:恨不抗日死》;评论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19届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