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晓娥放学,回家做饭

晓娥放学,回家做饭

——浅读吴晓娥诗集《黑白色》

 

作者:温智慧

 

吴晓娥,河北兴隆人,笔名:芷风。觉得她笔名很有文化色彩,基于自己认知不准确的缘故,询问了“度娘”,芷风作为名字寓意指活泼、自信、独立、安康、魅力、聪颖之意。芷风的含义为冰清玉洁、淡雅清爽、国色天香、雷厉风行、宽宏大量一触即发之义。乍从字面来看能看懂这两个字里的白芷、防风的寓意联合。谁知掉进书袋,才发现这名字取之深意,用之自信。

芷风和我是乡友,相遇于网络,文学先天的相通,乡情后天的相逢,自然而然生出几分亲切。在“新散文观察论坛”总会看到芷风的散文与诗歌,得知她是河北兴隆人和我有乡缘,互相加了微信。

“新散文观察论坛”的人们都熟悉,托底于已故柏青老师组建的“西部作家”,我进“新散文观察论坛”微信群相对较晚,一定是与我的创作能力和水平有关。当我得知有这个群以后,经过周折的申请,再次回到大家身边,既欣然,又忐忑。欣然的是可以向大家学习讨教,忐忑的是自己文学能力不足的自卑。

以上这些铺垫,是我读芷风的诗集《黑白色》的缘起,因为遇见芷风,自然读到了她的诗集,在现下出版条件下,出本诗集不容易,芷风勇敢结集自己的诗作,妥妥的自信,当然她诗作赢得读者的支持应该是原动力。

芷风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她在教学之余,喜欢唱歌,喜欢主持,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和文艺功底。这一切文艺因子都具备了,偏巧还有一个好的资源驿站在那里等着她的到来。那就是“诗上庄”,曾经从网上零零散散关注一些家乡的人文,粗略了解过“诗上庄”的一些过往,在庞杂的信息流冲击下,所得到的的那些信息想当然地流散了,汇聚于文化和文学乃至生活汹涌澎湃的洪流之中。

之所以,对兴隆有更多的关注,初学写作之时,一位兴隆的文友介绍我认识河北省文联原主席张峻老师,张峻老师退休多年,是河北省文学的先贤,他曾经以海河为故事原点创作的《擒龙图》,小的时候我读过。还有2005年张峻老师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所创作长篇历史小说《历史在说》曾邮寄给我,我认真读过。再者,还有在兴隆工作我丰宁县的一位文学老兄杨玉星,曾出版过《根在建龙》散文集赠我,基于这些原因,与老家邻县兴隆多了一份先天的亲和,关注到那里的文学及相关多了一些。正式在这样的情形下,顺理成章地认识了芷风。

收到芷风的诗集《黑白色》有些日子了,一直因为生活的匆忙,工作的忙乱,还有收下他处文友寄来的作品集多部,没有及时阅读。主要是,想沉淀一些情绪,稳定一下乡情,再对《黑白色》这部诗集进行赏读,合乎阅读原理与初衷。

由表及里,谈一些对《黑白色》的看法。首先,芷风这部诗集简单明快,色泽干净,一黑二百,这两个颜色之外,只有书名《黑白色》“色”字头顶的一撇嫁接了一绺红缨,只作为一个谜,不去进行破译,这样做必定有诗人这样做的深意,一切呈现都是最好的道理。书封没有设计勒口,没有诗人的照片和简介,白纸黑字的一清二楚,一干二净,与诗集的名字紧紧相扣。个中理想化的、诗意化的、美学化的内涵不言而喻。这样的设计和采取风格,真的很喜欢,不臃肿、少旁白、直截了当的一是一,白是白,二是二,黑是黑的分明。

翻开内页,《黑白色》这部诗集,有兴隆县文学名人刘向东给诗集作的序言。

目录部分,清一水的排列。这样的排列正好与她的诗风相契合,简约明快,没有在目录里进行分辑处理,而是信手拈来把自己心仪的诗作随心所欲地放进目录。这正是芷风的风格,她似乎不愿意把自己的诗思维进行格式化处理,自己的诗思考到了哪里就写哪里,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受制式的牵绊,轻松的诗行走,给人们留下空灵简静的诗印象。

芷风的诗以短诗见长,出诗凌力,收诗迅疾,每首诗的诗节奏,不是拖泥带水的欲言又止。而是极为紧凑、不拉跨、不臃肿,利利索索的青春色泽。这样的诗风自然迎合当下生活快节奏的节拍,可以在短时间读完一首诗,用经久的回味为那首诗壮色,读诗的人读出诗中明媚的美学,读出诗体作为文学精灵的闪逝与承续。在她的诗中用心用情感悟世界中的无名、无形、无解、无力之物和情感。

芷风的诗从取材层面来看,题材丰富化、视域广角化、在她的诗传递中有对事物直视的传达,有对诗材质纵横的切割,有对诗建筑坚固的咬合,有对诗意境全角的审度,有对诗生命最为温润的期许。这样她的诗是柔软的、舒服的、抚慰的,读过她诗后的诗收获是温润的、静好的、安然的……不急不火、不凉不燥、不惊不诈……特别是不故作高深,给阅读添乱添堵,这不仅是诗人为诗的德行,也是诗作的诗应当,更是读诗人的诗愉快。他得心应手地将诗性语言和深邃思索融汇笔下,对内心深处进行审视,探索文字、情感和思维的边界,编织出空灵而真挚的诗意之境。放远来看,芷风这样的诗行走,必然有属于她诗歌的诗和远方的向好。前面说到,芷风具备文艺的潜质条件,她遇见了最有应得的诗环境,主观与客观的完美对接与遇见,她诗歌创作具备了生产线的深流致远创作实践与放飞。

在这里,还要说说兴隆县“上庄”的诗现象,在几代文化人人精心抚育下,一个“诗上庄”响当当的名号不胫而走。全国文明乡村、中国美丽乡村、诗歌之乡的称号纷至沓来,形成“诗上庄”独具的文化回馈、文化弘扬、文化呈现。在这里大胆地谈“文化自信”“诗歌自信”肯定不是一件突兀的事情。

芷风是在这样文化资源优渥的诗歌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诗人,她诗歌的清丽脱俗,不是无根无蔓的空穴来风,而是落落大方的水到渠成。刘向东在序言里这样说:就写作手艺而言,晓娥(芷风)也是日渐精进的。她学习写诗时间还短,起初记录的无非就是上庄本事,如今她的表达,已经能够从生活的具体达成诗的具体,逐步从生活现场走向诗歌现场。她的诗句回应她的向往和追求“一边是源头,一边是远方”。

之于,刘向东对芷风的诗评说,是准确的,因为从亲戚角度来讲他是晓娥的表叔,从诗歌角度来讲他是芷风的老师。而且,已故诗人刘章是刘向东的父亲。当时,我读《黑白色》序言的时候,我有一个想法与诗人芷风交流过,芷风说出与序言作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梳理后,对刘向东序言写得非常像自传的格式,能轻松理解了。

序言里,作家讲到上庄村的文化气象,讲到诗上庄的由来,讲到几代人的孜孜以求……讲到芷风的诗歌成长,诗集出版,讲到芷风诗歌在诗上庄的地位,也讲到作为表叔和老师对芷风未来的文学期待。

刘向东这样写:如何既坚持艺术规律,探索文学永恒命题的价值,又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讲好中国故事、乡村故事、上庄故事,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样的写法写出一位文化人和文学人的担当与情怀,写出了文学的功用,文学的文本和社会价值。也是隐形的间接的回转式的对诗人芷风的祝愿与诗歌思考的加持助力。芷风的诗歌充满了她性别的诗情与真意,字里行间体现出思维的锋锐与空茫,她以文字的温润接住世界的苍凉底色,创作出属于她开阔而丰饶独特诗歌血型的诗性书写。

在这里,我选芷风的两首诗。

一.《八个字》父亲在门板用粉笔写的八个大字/“晓娥放学回家做饭”/让我的灵魂得到塑造/软的部分是我/骨头一样的部分,是他……

二.《黑白色》石头累的小学校/是黑白色/在凳子上抱着弟弟的妈妈/和依偎在旁边的我/是黑白色/穿的衣服和当初的日子/是黑白色/棉裤上的漏洞/露出那些年的记忆/笑容为黑色/手里的那颗糖是白色/我把自己回放成孩子/塞进照片/不敢用力出气/神情是黑白

之所以选这两首诗,一则我抄用了“晓娥放学回家做饭”作了我写此文的标题。二则芷风用了这首《黑白色》作了她诗集的名字。

还想说的是,当我抄录这首《黑白色》时,结尾一句诗是少了一个“色”字吗?是原稿的意思?是印刷的意思?还是诗人自己的意思?

我是觉得最后这句应该这样:神情是黑白色。

到这里,止笔打住。其实,回顾能看出在行文过程中的词不达意,还有力不能及的局促与不安。芷风说:她的诗不好,嘱咐我写不出来就别硬写。我能理解她的意思,她的意思也得到了验证。

身为乡人,艺为同道。无论从那个层面都应该祝愿:芷风的诗歌俊如飞翔。

 

2023年8月16日于巴彦浩特

 

温智慧,满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