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面对乱石,想起火光

面对乱石,想起火光

——浅析康桥诗作《圆明园祭》

 

作者:史映红

 

儿时,在贫瘠、偏远、封闭的西北农村,人们不知道什么叫精神生活,或者说人们的精神生活比清汤寡水的物质生活更加稀缺。犹记得每隔三四个月,在我们村或者邻村要放一场电影,那是人们的精神盛宴;孩子们早早奔走相告,被繁重劳动和贫穷日子压得直不起腰的村民们,也会露出久违的笑容。

在我们期待中,我与《火烧圆明园》相逢,那时我对电影里战争场面非常喜欢和痴迷,即使过去很多时日,我们讲起来仍然津津乐道,回味无穷。但《火烧圆明园》里的惨烈场面让我总是挥之不去,在此后很长日子里,不愿与小伙伴们提及。那战斗场景,分明是一场屠杀,一场力量悬殊的屠杀,是鸡蛋在石头堆里的剧烈碰撞,是群蚁与鸡群的火光飞溅,一排长过一排、一浪高过一浪的人员马匹,一波又一波地向前冲,遭遇到灼热、密集、猛烈的枪炮,就像钱塘江的滚滚巨浪,撞向高耸的崖岸,惊天泣地的撞击之后,就是持久的沉寂……

再后来,是移动的、群星般的火把,明明灭灭,闪闪烁烁,照亮了黑夜的北京,照亮了暗夜的中国,映照着一个摇摇欲坠的王朝;接着就是圆明园的火光冲天,这场旷日持久的冲天大火,有人说烧了三天三夜,有人说烧了七天七夜,也有人说烧了三个月……

后来从资料上知,火烧圆明园只是狭义上的说法,广义上焚烧范围不仅仅只是圆明园一处,包括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即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了废墟;安佑宫里,约300多名太监、宫女、工匠来不及撤离,也葬身于火海。被掠夺的文物数量粗略统计在150万件以上,上至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著作手稿,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家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2013年春天,我就读于鲁迅文学院高研班,不记得是哪一天了,与海南知名诗人乐冰前往圆明园,那是一场极其沉闷的旅游,拍了不少照片,看了不少残垣断壁,彼此基本没有交流;我清楚地记得,在那一堆堆人们熟悉的、杂乱的断墙残垣旁,这位曾写出著名诗篇《南海,我的祖宗海》的诗人,一向性格温良友善,亲切友好,但在几次拍照时,我分明看到他嗔怒两眼,双目怒视,接着眼圈发红……

“是因为美丽/才被蹂躏/还是因为/强盗的强大/才被洗劫”,通过有限的资料知,圆明园的“美丽”确实久负盛名,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最初由圆明园、畅春园、绮春园组成,康熙后来把该园赐予四子(雍正),并正式赐名为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历代皇帝150多年的扩建修葺、精心修筑,举全国之力,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终于打造成一座规模宏大、巧夺天工、金碧辉煌的宫殿群;建筑奇崛,样式中西合璧,达到和超越了当时宫殿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巅峰。

1860年10月6日,约3500名英法强盗占领了圆明园,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配园内之珍物”。法军头目孟托邦当即函告法国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于法国博物院”。英军司令格兰特下令:“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国人之物件”。据参与目击劫掠现场的英法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情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

“那把火/一直醒着/燃了一个半世纪”,抢的抢到,运的运走,砸的砸碎,捣的捣烂,强盗之恶行并未到此为止,根据法国人皮埃尔·马蒂埃的《从巴黎到八里桥》、埃利松的《翻译官手记》、帕吕的《远征中国纪行》等资料记载:10月7日下午,英法联军开始放火,圆明园大宫门外朝房被焚烧,时值西北风起,火势越发旺盛。10月9日,英法联军撤出圆明园后,清军才将大火扑灭,此次大火连续烧了三天三夜。

这场1860年10月的大火,火光冲天,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汩汩流血;这场发生在1860年北京的大火,浓烟滚滚,是一个昏聩王朝的垂死挣扎;这场“燃了一个半世纪”的大火,熊熊蔓延,像西天凄艳如血的晚霞,似乎一直在提醒着中华民族:“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能战方能言和,自强才能自立”“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不进则退,不争则败”,这些振聋发聩的忠告。

“牢记国耻/我们握紧/手中的枪/让滴血的伤口/愈合成铁”,给军旅诗人康桥《圆明园祭》写拙评的时候,俄乌战争正如火如荼,拼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巴以冲突也方兴未艾,战事惨烈无比,已经失控;红海形势变幻莫测、群雄并起、波谲云诡,不时刀光剑影、炮火呼啸、烟柱冲天;而朝鲜半岛安全局势再度紧张,双方唇枪舌剑、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是的,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自古以来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国力足够强盛,国防军事力量足够强大,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足够紧密,我们才具备抵御任何侵略者的实力,才能随时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人民安居乐业。

康桥的这首作品非常简洁,非常具有力量,像高昂向上的军歌,像嘹亮冲锋的号角,像铿锵行进的队伍。既有切入过往历史的纵深,有横及民族内心的疼痛,有浓烈持久的家国情怀,又有浓郁深沉的军人胸襟。

 

圆明园祭

 

作者:康桥

 

(一)

 

是因为美丽

         才被蹂躏

还是因为

         强盗的强大

             才被洗劫

 

一个司芬克斯之谜

 

战争

        劫持了美丽

        却不能征服美丽

 

(二)

 

那把火

一直醒着

     燃了一个半世纪

 

两个强盗

          的尾巴

             永远压在了

                  圆明园的残碑下

 

(三)

 

牢记国耻

      我们握紧

           手中的枪

让滴血的伤口

           愈合成铁

 

作者简介:

康桥:原名康娟丽,女,山西太原人;1997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研究生。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寸草心》《火中舞者》(合作)《血缘之源》《飞翔,向着太阳》等,散文集《天问:我是谁》。作品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新作品一等奖、首届齐鲁文学奖。

 

史映红:男,70后,甘肃省庄浪县人,笔名桑雪,藏族名岗日罗布;在西藏部队服役21年;曾在《文艺报》《诗刊》《解放军报》《青年文学》等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出版诗集《西藏,西藏》等4部,传记文学《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等,评论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19届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