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惊蛰后 春雷响 万物新

惊蛰后 春雷响 万物新

——李涌泓先生中短篇小说集《惊蛰》简评

 

作者:娄炳成

 

李涌泓先生是改革开放初期涌现出来的作家,亦是秦巴山地最西端——甘肃陇南这片热地上土生土长的作家。他的中短篇小说集《惊蛰》由敦煌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笔者作为他的文友,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

 

最早读到李涌泓先生的小说作品,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创办不久的《陇南报》“竹实”副刊、本地区文学刊物《白龙江》,以及甘肃省文学期刊《驼铃》《飞天》《甘肃日报》“百花”副刊等,都陆续刊登发表过他的作品。彼时,笔者任《陇南报》副刊编辑,因而知道他是当时陆开华、黄英、李百川、夏青、张董家等知名度较高的文学人士最看好的文学青年之一,对他寄予厚望,给予了宣传鼓励和帮助提携;他也是因为在文坛上逐渐声名鹊起,被当时武都县主管宣教的领导看重,从洛塘山区的教师岗位上调到县委报道组的。

 

李涌泓先生以小说创作见长,术业有专攻,别无旁骛,因而在小说创作上有了建树,有了成就。他的首部小说集《庄规》和这部中短篇小说集《惊蛰》,便是他热爱故土、以文学形式记录反映本土人民奋斗历程和真实生活的一帧帧截图,是他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回报给武都父老乡亲的累累硕果。笔者在认真拜读了《惊蛰》之后,写下如下感言,以作为荐读和简评——

 

一、《惊蛰》是当代陇南农业农村农民境况的生动剪影

 

李涌泓先生从事文学创作伊始,就将出发点、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了他最熟悉的陇南市武都区“三农”上面,以深深的热爱、赞美、悲悯的人文情怀,饱蘸浓墨,记录、展现、描绘了农耕时代即将终结、后工业和信息时代到来之际陇南武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巨变和农民的生活实况。陇南武都曾经是国列贫困县之一,广大农村、芸芸山民长期处于深度贫困当中,小农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却又不能自给自足,交通信息的阻隔,山地自然条件的恶劣,商品经济的不发达,观念意识的落后,生产方式的原始等等,都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面貌的改变、农民生活的提升。他的《惊蛰》《守秋》《回家过年》《背老二》等中短篇小说,都是以这样的现实为大背景,向我们讲述了王新东、玉琴、麻爷、侯振华等武都山民的故事,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斗、奋争、无奈和希望。这些篇章,这些人物,这些故事,无论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图生存、求发展、盼幸福所进行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所做出的牺牲。阅读时,会令人“哀其不幸”,却又“感佩其争”。这些小说作品,既是陇南武都山民告别贫困的一曲挽歌,又是走向小康的嘹亮号角,是黎明到来之前的黑暗沉寂,也是启明星升起时的鸡鸣鸟唱。

 

二、《惊蛰》是当代陇南本土作家反映农民生活的优秀作品集

 

李涌泓先生是农民的儿子,懂得农民的思想感情,知道农民的辛劳疾苦,了解农民的生活愿望。作者运用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通过典型化、生活化、故事性、真实性,以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的陇南武都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陇南武都农民的个体形象,又汇集成了陇南武都农民的群体雕像,使得整部作品集给人以厚重、凝重、沉重之感,每一篇作品掩卷之后,都会让人久久地回味,难以释手,难以释怀。可以说,整部作品集是陇南武都农民的奋斗史诗,是陇南武都农民的生活画卷,是陇南武都农民立足现实、走向未来的真实足迹留痕。以《惊蛰》《往事如烟》为代表的中篇小说,以《庄规》《老炭》为代表的短篇小说,所讲述、描绘、反映的,都是秦巴山地最西端陇南武都这片热土地上发生的人文故事,鲜活的主体民众生活,这些作品既独立为篇,又集结成体,集中描写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变迁、一方水土的物产滋养、一群山民的生产生活状态,以及这些山民的喜怒哀乐,摆脱贫苦、求生存谋发展、创造幸福未来的艰苦卓绝的过程。《惊蛰》是当代陇南武都本土作家反映当代农民生活的优秀作品集,是陇南本土作家学习的榜样,应该坚持的文学创作方向。

 

三、《惊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乡愁情怀感人至深

 

李涌泓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集《惊蛰》,集陇南武都民俗风情、农村风貌、农民生活之大成,散发出来的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出来的深厚的乡愁情怀,感人至深。浓郁的乡土气息,基于李涌泓先生对家乡故园的熟悉;深厚的乡愁情怀,基于李涌泓先生对父老乡亲的热爱。李涌泓先生的《庄规》《惊蛰》两部小说集的问世,使他跻身于乡土作家的行列。乡土文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乡愁情怀。作者笔下的人物、故事、场景、细节,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出深厚的乡愁情怀,让广大读者通过这些人物、故事、场景、细节,认识了解了陇南武都的人文、地理、物产、民俗,特别是劳作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农民的思想感情、理想与追求、生产生活方式、苦难与幸福等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乡愁情怀,是这部中短篇小说集最大的亮点,最成功的方面,最值得称道的文学底蕴和文学功力。

 

四、《惊蛰》语言文字风格的本土化方言化值得学习提倡

 

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学,以及大量农民的外出务工谋生,使得80后、90后、00后,以及将来的10后们,使用方言土语的频率逐渐降低,全民使用普通话便捷交流已经成了大趋势。但是,作为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的语言文字的本土化、方言化,依然会长期存在,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李涌泓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集《惊蛰》,其语言文字风格的本土化、方言化,便是成功的范例,很能说明问题。其每一篇作品的叙述性语言文字,在保持通俗易懂的大众化的同时,还自然贴切地夹杂了一些方言俚语;而人物的对话,却是完全地道的陇南武都方言——这是本土主体居民的“根”,是一方水土的“魂”。如同少数民族既使用汉语这个交流工具、又绝不可能丢弃本民族语言一样,一方地域的民众既使把普通话说得多么顺溜准确,依然不可能丢弃本土方言。文学创作语言文字本土化、方言化,不仅是文学作品语言文字风格的自然形成,也是文学作品语言文字风格的生动体现。在戏剧创作方面,武都《高山戏》的语言道白,便是有力的佐证;在小说创作方面,李涌泓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集《惊蛰》,便是一面镜子和模板。坊间理论说:一个作者语言文字风格的形成是其成熟的标志。无疑,李涌泓先生已经是一位成熟的作家。

 

至于李涌泓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集《惊蛰》的其他成功之处、优秀之处,老作家黄英先生、刘高潮先生等人已有高评好评,笔者不再赘述,仅从以上四个方面作以简评,言不尽意。祝愿李涌泓先生“向生活的本质不断掘进”(黄英语),写出更多更好的乡土文学作品,飨以故园的父老乡亲。

 

作者简介:娄炳成,男,甘肃省陇南市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杂志、文学网站发表小说、散文、戏剧、红学评论、文艺评论等作品300万字以上。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