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将军之子 草原之星

1


将军之子 草原之星

——报告文学《中国牧民》人本精神美学价值初探

 

作者:温智慧

 

《中国牧民》的出版发行,可以说是一项文学高尚或文学功德。标志内蒙古作家对报告文学这文学体裁全新的认识与把控的升华,也标志报告文学作家在选题上对时代原音的准确把握,是作家的文学责任和使命的担当与作为。展现给读者的是文学人在文学审度与创作的荣光和意义。《中国牧民》是北疆文化建设的重要践行,是草原文化的立体和全景化不可或缺的呈现。

得知《中国牧民》这部书的出版发行,作为读者我的激动不亚于作者和事迹当事人。这部书是以阿巴嘎旗牧民廷•巴特为原型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这也是一部“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靓丽内蒙古)重点图书出版工程项目”,被评选为2024年书香全民阅读2023年度“内蒙古好书”。这部书取得这样的支持与肯定,是作品选题定位的成功,是作家的时代责任所在,也是作家深入生活、歌颂时代、弘扬精神、塑造先进、表达生活的文学能力的体现。

廷•巴特的故事传唱已久。之前,总是以新闻报道出现的,相比较所获取信息呈零散碎片化。《中国牧民》的出版对先进人物的全方位故事图景展现,起到的是立体式的记录与叙述的文学还原。当这个素材被作家以深邃的文学目光所攫获,经过整理和创作成书,符合时代强音,人物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故事具有多维的典型性。

余以为《中国牧民》这部书,在表现人物特质和精神层面的美学价值,不可小觑。《中国牧民》这部书由蒙古族作家布仁巴雅尔和杨楣(赵艳)合著,这是这部书创作的精益求精,所有外在的艺的表现,都是内在文化的外逸。没有足够的文化支撑,不会有文学作品艺术的高妙呈现。对蒙古族文化没有全面的了解,缺乏研究,作品缺少民族文化的内涵,生活的气息,注定作品价值偏衡与寡淡。

蒙汉语作家的合作成功地避开或消解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学创作症结,关于书中以蒙古语翻译而成汉语的物象有了精准的定位,也有效克服和弥补了汉语作家创作少数民族题材作品过程中,对少数民族语言生活民俗风情一知半解的观点缺位和捉襟见肘,有效地消除创作过程中因为语言文化不同所带来的创作行走过程的磕绊。是很好的创作合作模式,也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值得推广和学习。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在观念和手段结合上、内容和形式融合上进行深度创新,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文艺论述的精神实质[1]”。

《中国牧民》这部书的书名气势恢宏,展现内蒙古苍远辽阔的草原壮景与情怀,不小气、不拘泥、宏阔的人文景象在读者的第一眼遇见时,提振阅读渴望。读起来亲切可感。它以文学的样式梳理记录了廷•巴特尔这个有点“傻气”的蒙古族汉子,书写了以廷•巴特尔为代表的一群人在北国草原开拓创新、励精图治的精神。《中国牧民》是一部高站位、宽叙事、深思考的作品。聚焦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时代主题,是对相关主题人物叙事的集成和再现。作家采取的叙事方式,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恰恰向读者展示了草原上一代代牧民和新一代牧民的丰盈的精神世界。

作家长时间关注《中国牧民》一书的人物主角廷·巴特尔的先进事迹。多次深入到廷·巴特尔家庭牧场,反复进行实地体验、调研,采访事迹主人公的同时,再先后采访养牛大户、职业牧民、扶贫户、返乡创业大学生,作家熟练的文学行走,让广大读者在作品中读到主人公廷·巴特尔勤劳的品质、坚韧的品格、高贵的品德,在他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信仰的光火。

《中国牧民》从一个嘎查、一个典型人物入手,但不局限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嘎查,而是把文学脚本中的人物的典型性所衍射的哲学视野、历史视野、民俗视野放大,从一个更高的俯角上来书写共同富裕草原生活的新变化和新发展。作家做到了叙事对象化,文本精细化,立足重大的选题,用脚去采访和调研,用心去聆听和思考,用笔写出好作品,对材料进行消解、设计和建构,构建出一部有价值、有意义的书写。彰显作品人本美学的深意。

这部书的成功,不仅在于作家的潜心文学耕耘,更在于主人公对所选择的不馁与坚持。

因父母遭受打击,廷•巴特错过参军的机会,他毅然选择上山下乡,在那片荒芜近似荒凉的草原,他的灵魂被震撼,心中的信念被贫穷激活,化成做好人做成事的冲击力,他在草原遇见爱情,受到牧民爱戴,得到父亲的支持,他义无反顾选择了草原,也就选择了灿美的人生。

如果他好高骛远,好逸恶劳,好吃懒做,他有“将军之子”深厚的家庭背景,将是另外一番人生景象。拥有云朵一样的羊群,是牧民心中的向往。何尝不是廷•巴特奋斗的梦想与追求。

 

《中国牧民》作家带着责任和问题,紧扣怎样高质量发展,怎样振兴草原以及怎样缩小牧区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不仅从文学角度,也从经济学的角度回答了这些问题。既展现了当代中国牧民的意识深处的觉醒,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草原建设发展富裕的实践的共同参考,为其他相同地区的减贫共富提供了可行样本。

廷•巴特尔的事迹诠释了中国男人既传统又现代极致的人格。他义无反顾放弃自己精彩人生和光辉前途,选择建设草原,实现共同致富,这是人性伦理的质朴的光芒,是人本精神美学的光火,他成为符号成为坐标、成为榜样、他是“草原之星”。

廷•巴特尔不仅继承千百年来草原上看似粗犷与豪放,又将“取之草原、用之草原、无我交融、天人合一。”让人叹为观止的品质和理念无限放大。他没有把父亲是将军作为行事所依仗为的资本,而是当做宝贵的精神财富来继承。

经历艰难,是生活陪嫁给人生的一剂良药,艰辛的磨砺使廷•巴特尔更加成熟果敢坚强。当他送走一个个返城的知青,牧民对他留下来产生过巨大的怀疑,他用事实给自己的选择和担当,写下了坦荡的人生注脚,诠释最完美的人生答卷。

他与牧民有无法割舍的情缘,是生命的彼此交融。当额尔敦其木格向廷•巴特尔深情地向他表达质朴的爱恋:“我什么都不要,我就要和你结婚”。是那样浪漫、深沉、内敛,朴实。廷•巴特尔的心则完全归属于辽阔的草原。

《中国牧民》立意高远,从实际出发却没有陷入“凌空蹈虚”的囹圄;视野宏阔却没有无边无际、信马由缰;大胆落笔、小心收拾;见人见事见精神。文中援引大量生动的事迹、人物案例,可亲可感,像钻石的不同切面,为《中国牧民》的文本作出了各见芳华的神采和书写意义。

廷•巴特尔他心无私利地进行传帮带,帮助年轻人快速成长,这种精神光火代际传递的延伸与辐射,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利他之心,传统善德在他身上熠熠闪光,不与民争利,永远把自己放在人群里,这是人性的觉悟,也是他真善美的认知和具体体现。

“廷•巴特尔式打井法”“迁移式蒙古包”“行走的崩克”“减羊增牛的蹄腿理论”“少养精养”“打草不拉草”“四点平衡”……“网围栏封育”都是他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反复试验得来的宝贵经验。

《中国牧民》以文学的视角观照当下人民创造的生动实践。作品讲述以廷•巴特尔创富、帮富、带富故事,揭示“共富”的可实现的社会发展规律,呈现个体奔向共富的生活信心、理念的变迁与升华的轨迹,更以文学的启示烛照“中国式”中国牧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未来。

2002年6月,“草原之星”廷•巴特尔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全国巡回宣讲;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19年廷•巴特尔与孔繁森、任长霞、袁隆平、屠呦呦等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2021年建党100周年,廷•巴特尔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29名“七一勋章”颁授勋章中的一位;。

廷•巴特尔的第一个建网围栏、第一个在草原打井、第一个种植青贮、第一个购买农业机械、第一个盖砖木结构的房子、第一个改革牧区公厕、第一个生态养鱼、第一个人自行设计使用淋浴房……这不是自己的成绩专享,而是牧民的参照和奋斗坐标。

《中国牧民》那么作家站在历史肩头的高度展望未来,以全景式记述展开北国风光一幅壮丽的人文画卷,提炼出丰实而深刻的作品主题,描摹出神采而具体的人物形象,无疑是一部讲好北疆故事,铸牢中国化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作品。    

逆转,浑善达克沙地在修复;绿意,在浑善达克沙地蔓延。《中国牧民》一书的成功书写,不仅是草原上广大党员集体智慧与责任的使然,也是以廷•巴特尔为代表的党员干部和牧民集体奋力拼搏、敬业奉献。如果没有他们,这些构成中国牧民共富建设美丽图景的最生动元素,也不可能有垃……进行的“自我革命”的胜利。具有更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多少像廷•巴特尔一样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干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热血与生命谱写这一首首永远的赞歌,在祖国北疆锡林郭勒草原久久回荡。

这部书在创作过程和人物美学层面的成功,在于作家和主人公贵在设身处地的体验、贵在潜下身心的研究、贵在恒久不馁的坚持、贵在穷则思变的思考、贵在感同身受的共情、贵在共同富裕的践行、贵在集体担当的初心。

认真读完这部书的我说:《中国牧民》不失为一部,深思考、大叙事、全站位的报告文学作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思想的力作, 是内蒙古近年涌现的反映共同富裕这一宏大主题的文学作品中,《中国牧民》是一部值得推广的佳作。书中的故事经验为“北疆文化”建设,乃至“中国牧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文精神、自然风貌,共同富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注[1] 2024年04月21日《学习强国》每日文化思想金句(朗读版)——习近平2019年3月4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

 

作者信息:

温智慧。满族。笔名:海中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