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吉林西部的乡村叙事

吉林西部的乡村叙事

——读《霍林河的女人》感怀

 

作者:鹤望兰

 

继《长河长》之后,翟妍的第二部长篇小说《霍林河的女人》问世。在这全民刷小视频碎片化学习的时代,放下手机,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该书以榆村姑娘胡来早为主人公,以她和另外几位女性角色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乡村女性在逆境中的坚强与勇敢,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创作,更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镜像,反映了乡村女性在逆境中的生活和奋斗。作品不仅展现了女性在特定社会和自然环境下的坚韧与挑战,还通过丰富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述,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读罢,掩卷,评论如下:

 

一、紧扣社会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

 

了解故事背景的社会历史情境,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和故事的发展。这是一部反映当下底层妇女奋斗经历的现实主义题材力作,紧密贴合了现实主义创作的脉络。小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二十多年的时间跨度,通过不同时间段的对比,展现了人物和环境的变化。“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石油工业的发展渗透到我的乡村”,记录了石油工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标志着现代化进程的开始,反映了社会变革对人物命运的深刻影响。“通过写一家服装厂的兴衰,在小说中描绘了小县城的巨变”,这不仅是对经济变迁的描述,也深入探讨了在社会变革中家庭价值观的变化和影响。展示了乡村人民在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政策支持下,对改善生活环境和提升生活质量的追求。

小说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挖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地域特色,展现出吉林西部地区人民真实生活,是一部展现中国农村巨变和乡村振兴的叙述长诗。“正如新时代是城乡互融的时代,已跳出服装行业、成为房地产界领军人物的古永淳,和来早共同在盐碱地上谱写神话”,是对经济发展的描述,也反映了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榆村的变化不仅仅是物理环境的改变,更是社会关系和文化氛围的演变。

小说对吉林西部霍林河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进行细致描绘,读者能够感受到那里的风土人情。作者在叙述中融入了大量具有东北地方特色的语言,增强了小说的地域特色。“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放眼望去,人烟稀少,十里八里看不到一个村子,白茫茫一片,大部分土地寸草不生”,描绘了吉林西部地区的艰苦环境,反映出当地人民与自然环境斗争的不易,不仅展示了地理环境的荒凉,也暗示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落后和人口的稀少。对贫瘠土地的描写,象征了乡村女性艰苦的生活条件和顽强的生命力。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深情,以及对乡村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不仅揭示了社会背景,也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使得这部作品不仅是文学创作,也是社会历史的记录。

 

二、通过不同的文学手法来表达主题和塑造人物

 

一般情况,评论时会着重探究作者如何通过各种不同的文学手法来表达主题和塑造人物的。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复杂的情感纠葛,成功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理解人性的复杂以及社会变革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1.叙事结构

小说采用多线索并行的叙事方式,将不同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错综复杂但又不失清晰的故事情节。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也使得作品的主题更加丰富和立体。小说通过人物内心冲突和外部环境的冲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和吸引力。人物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选择,构成了小说情节上的高潮迭起,引人入胜。“书写她们从懵懂地向往城市美好生活,被迫离开村庄、远走他乡,不断碰壁、逐渐成熟”揭示了乡村青年在追求个人梦想过程中的成长和转变。

2. 写作手法

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效果和深层含义。霍林河作为小说的背景,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象征着人物生命中的艰难与希望。语言风格细腻而富有诗意,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准地捕捉和表达人物的情感变化,同时也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增强文本的艺术表现力。整部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如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现代生活的适应等,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故事的层次,也使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感受角色的生活和选择。

3. 心理活动

作者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她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波动。在描述场景和人物时使用了细腻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生动地感受到故事的氛围。“她此刻的心情就像一个伺伏在一个深山老林虎穴边上的猎人,紧张得连眉毛都在微微跳动。”表达了主人公在某一时刻的紧张和不安,通过比喻手法,将心情与猎人伺伏的情景相联系,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和画面感。

 

三、给读者带来紧张刺激的立体阅读体验

 

作品中人物众多,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能够给读者带来紧张刺激的阅读体验。作品中情感表达深刻真挚,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小说中的冲突不断,既有人物内心的挣扎,也有外部世界的对抗,这些冲突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女主人公从小就不得不承担家庭的经济负担,她们与父母一起下地干粗重的农活,婚姻成为她们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尽管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这些女性仍然对爱情抱有渴望,但现实的残酷往往使她们的爱情之路充满坎坷。她们开始追求独立自主,不依赖于男性或社会的传统期望,这是她们个人成长的重要一步。经济因素是她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压力,她们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她们不仅要面对外在的经济压力,还要面对内在的性别歧视和偏见。通过这部小说传达了对乡村女性的深切理解和对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期待。这些女性角色的故事,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她们的经历激励人们思考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平衡,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

小说中的情感线索丰富而复杂,通过角色间的爱情、友情和家庭关系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胡来早的性格复杂而鲜明,既有坚韧不拔的一面,也有柔软细腻的一面。“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头而已”,揭示了主人公在孤独中成长的过程,以及这种成长如何塑造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这样的描述不仅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也增强了故事的情感深度。其他几位姑娘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经历,这些多样化的人物塑造丰富了故事的层次。

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就宛如这块土地上的女人,不管经历多少生活磨难,都能勇敢迎接风雨”。这句话赞美了乡村女性的坚韧不拔,同时也反映了她们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和挑战。“很多女孩对自己的命运完全没有把握能力,大多是识个眼前字,然后早早嫁人”。这描述了乡村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体现了性别不平等和教育落后的社会现实。

 

四、作品折射出深刻的社会意义

 

作品通过对乡村女性命运的描述,折射出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的诸多问题,思考小说中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它们对现实世界的意义和启示。如性别歧视、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引发读者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痛苦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这句话反映了主人公对于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展示了她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强和乐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

霍林河畔人民对盐碱地改良、建设新时代新农村的坚持和勇气,体现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变迁,对土壤中的大熊猫——黑土地改良的“大安模式”,让白花花的碱巴拉地里硬生生飘出了稻花香。作品引导读者对乡村女性的生活状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作为“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重点推进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阅读作品可以深入了解乡村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体会到她们在逆境中的坚强与勇敢。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生活的一种传承和致敬,对于喜欢现实主义题材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

总的来说,《霍林河的女人》不仅是一部描述乡村女性生活的现实主义小说,通过精彩的语句和深刻的主题,这部作品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感受乡村女性生活的窗口,同时也启发人们思考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