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看见向日葵的脸
——浅析咚妮拉姆诗作《雪山下的儿童乐园》
作者:史映红
咚妮拉姆诗作《雪山下的儿童乐园》第一节里,你读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一副只属于青藏高原的广袤画卷:源源不断,连绵不绝,高耸入云的雪峰,你牵着我,我拉着你,从亘古走来,从洪荒走来,从白垩纪走来。我看到的是江野开阔,江河汹涌,江水澎湃的震撼与壮观;这个场景我在飞机上看到过,也紧贴着舷窗拍摄过,并信心满怀地在朋友圈里分享过,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雪域高原的独特奇崛,卓然不群,憾人心魄。我听到的是格萨尔王的故事经久不衰,广为流传,响遏行云;这种家家弦歌、户户吟诵的神奇现象,延续了上千年,让稳重笃实,温厚内敛美德早已深入人心;让恭敬虔诚,悲天悯人的个性早已渗透心灵;让坚毅隐忍,不屈不挠的意志早已贯穿始终。
第二节你又读到了什么?是一个幼儿园的课间休息,是连蹦带跳、跑前跑后的相互追逐;是“红花把脸儿与小屁股/系在滑滑梯上”,一个接一个,笑脸如花的排队等候;是不绝于耳的童歌、童音和欢笑;是藏鼓弦子伴奏、欢快的锅庄翩翩起舞;是“明媚的绿色”与校园高处那面猎猎飞扬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光艳夺目。
“小野菊灿烂的黄”,“红花”般的笑脸,雪的白,以及“明媚的绿色”,鲜明的对照,或者说交织中,衬托出雪山人家的和谐幸福,平静安宁,吉祥喜乐;烘托出高原上的孩子们健康快乐,蓬勃向上,茁壮成长。
“米拉山隧道随银河流淌而来/蝴蝶牵来太平洋的暖风/历史的摩天轮转呀转呀/都在用生命寻找/丢落的童真”,幽暗深邃的“米拉山隧道”,辽远璀璨的“银河”,翩翩起舞的“蝴蝶”,浩瀚无垠的“太平洋”,地上与天空,近处与远方,诗人通过低与高,近与远,静与动的对照,或者说对比,写“历史的摩天轮转呀转呀”的周而复始和延绵不绝,山川永恒,日月轮回,星河璀璨。给我们一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春秋·孔子《论语·子罕》)的时光流逝,红尘滚滚,生命匆促;一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雄浑苍茫,慷慨激昂,人生如梦;一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怆然悲凉,生命沉浮,兴衰难料。
还能体味到咚妮拉姆对童真童趣童乐生活的羡慕,对自己一去不复返的童年生活的追忆与留恋;突然想起前苏联田园派诗人叶赛宁在《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里的几句诗:“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一切将逝去……如苹果花丛的薄雾/金黄色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
“冰雪初融的眼眸/缩影下世界的初心/在这里/生长的片片纯粹”,蓝天之下的雪山,雪山之下的校园,校园之内的童年,这里的笑脸最纯,这里的目光最真,这里的心灵最净,这里的舞姿最美,这里的歌声最亮。
咚妮拉姆诗作《雪山下的儿童乐园》,反复咀嚼、品味,我认为用两个字可以总结,那就是“纯真”,是的,《庄子·渔父》里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著名作家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也说:“艺术劳动应该是一种最诚实的劳动。我相信,作品中任何虚假的声音可能瞒过批评家的耳朵,但读者是能听出来的。只要广大的读者不抛弃你,艺术创造之火就不会在心中熄灭”。
我曾多次给咚妮拉姆诗作写过拙评,清纯、干净一直是她文字的特点,不虚饰不矫情不做作,青涩里有唯美,简约中有通透;个人浅见:她诗歌的路子很正,希望她继续往前走。
雪山下的儿童乐园
作者:咚妮拉姆
是喜马拉雅山脉
是雅鲁藏布江
还是格萨尔王
撒下一把快乐的种子
在这里
小野菊灿烂的黄
红花把脸儿与小屁股
系在滑滑梯上
欢笑是明媚的绿色
雪用白
在山峰提纯天地
米拉山隧道随银河流淌而来
蝴蝶牵来太平洋的暖风
历史的摩天轮转呀转呀
都在用生命寻找
丢落的童真
冰雪初融的眼眸
缩影下世界的初心
在这里
生长的片片纯粹
作者简介:
咚妮拉姆,原名连小慧,湖南人在西藏工作。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西藏作协会员,拉萨市作协理事,汉寿县作协会员。出版诗集《素心行走》《青稞时光》《初见欢喜》。陕西精短小说签约作家。
史映红:男,70后,甘肃省庄浪县人,笔名桑雪,藏族名岗日罗布;在西藏部队服役21年;曾在《文艺报》《诗刊》《解放军报》《青年文学》等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出版诗集《西藏,西藏》等4部,传记文学《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等,评论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19届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