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解读小细节中隐藏的大世界

解读小细节中隐藏的大世界

——《清明上河图——细节中的风华》

 

作者:彭彦花

 

在灿若星空的中国画著作中,有一幅名为《清明上河图》的国宝级长卷,它的每一处小细节都隐藏着大世界的奥秘与美丽,从而吸引了历代文人争相解读。而《清明上河图—细节中的风华》一书中,作者杜恩龙采用微观史的视角,用生活化的语言去解读《清明上河图》中的细节奥秘,用特写镜头放大画中的小细节般去研读历史故事,借助上百个精彩的细节描写给读者精神穿越般的感受,犹如重走了一趟汴京的大街小巷,再现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繁荣的城市面貌,以及繁华背后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也是细节的生命。杜恩龙除了敏锐的观察力还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做支撑,他从《清明上河图》中小小一处递铺的场景,展开讲述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被12道金牌召回临安的故事中,递铺存在的身影和邮驿制度的前世今生。在宋代铜禁这一篇章中,作者看到十千脚店门口运送铜钱的独轮车,讲述了苏轼一生两次被罚铜的故事,并溯源文献得到宋代因为铜短缺,贵族官员犯罪之后可以缴纳铜用以抵罪的荒唐律例,批判其仅仅为了换取短缺的铜就牺牲掉了法律的严肃性,让人无限感慨,画中一处处看似寻常的细节场景背后,都有着沉重、真实的历史生活做支撑。

书中,杜恩龙的幽默不经意地透露出来,他打趣说不知道张择端究竟收了多少广告费,以至于让他从《清明上河图》中发现了十几种“植入式广告”,比如孙羊正店的三处灯箱广告、比如刘家香铺门前的落地式广告、比如赵太丞家、杨家应症、王家纸马等店名广告……如今,这些“打广告”的铺面早已经消失了几百年,但是这些广告却留存了下来,这便也是纸帛宣传的力量。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中《清明上河图》已经流传800余年,它躲过了水灾,火灾、冰灾、虫灾,最终存世的这完整却有残损的画卷,虽留下了无数时光的痕迹,也已经实属万幸。作者经过放大之后,一一查找出画面中破损的地方以及造成破损的原因。这些岁月留下的破损痕迹和修补印记,无声地诉说了这幅画经历过的沧海桑田,成为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缩影。

自古便有“纸千年,绢百年”的说法,这幅绘制在宫绢上的《清明上河图》看似柔弱,却跨越了八百年不朽,成为文明的载体,承载着历史信息,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给了大众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也给了后代文人墨客研读遐想的空间。

 

作者简介:彭彦花,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本文由史映红推介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