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简评顾艳的长篇小说《荻港村》

 1

贺绍骏:简评顾艳的长篇小说《荻港村》

 

文/贺绍骏

 

我觉得这部小说是一部很有嚼头的小说,很流畅,也很缜密,具有艺术上的整体性。以百岁老人的思绪去回顾百年历史,结构上也有特点。这样一种家族史的叙事、大历史的叙事,对作家的一个最重要的考验就是历史观。历史观是否完整,是否有新的因素,是否对今天来说具有启示性的。

我感到顾艳的小说中有一种独特的东西,是别人所没有的,是暗藏在顾艳的叙事中的,这就是顾艳的叙事中潜藏着一种死亡意识。从叙事的表层来看,顾艳在写历史的轰轰烈烈,但背后是一条死亡意识的潜流。顾艳有一种对命运无常的感叹,却把这种感叹藏起来,这种藏起来的叙事又有了一种特别的审美效果。

《荻港村》写了似乎有十次意外的、偶然的死亡。死亡仿佛始终相伴在生命的旁边,我们不可觉察,也不可预料。比方写徐莹正在信心十足地掘土,“一下、两下、三下,突然一声巨响,一堵泥墙轰然倒塌,正倒向了掘土的徐莹这一边”,一个正在做着上大学的梦的青春女孩,就这么死去了。其深意还在于,徐莹这一年考大学没考上。 

这种死亡意识被处理成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与生命融为一体,并没有渲染死亡的恐怖。顾艳写主人公与傻傻去镇上补拍婚纱照,回来的路上,碰到淹死一个青年人的事,“傻傻从架子车上下来,看热闹去了”,然后有一段主人公的心里独白:“轮船依然川流不息,船客们并不知道这里淹死了一个人。就是知道淹死了人,又会怎样呢?你看那些围着尸体的人,大都若无其事没半点悲伤,有的还嬉笑着挤进人群,乐得掩嘴而出。仿佛看的不是尸体,而是一场滑稽剧。生命有时候如草芥一样。”事件最后:“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他们没听见哭声,也没看见亲人撒纸钱,感到非常失望。”顾艳这样的叙事都非常有深意。

我想,顾艳这部小说叙述的是百年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却从这日常生活中触摸的是生命存在的问题。这也许就是作者所看到的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百岁老人的意义也就在这里,百岁老人活得比别人更长一些,看到的意外死亡更多一些,他以长寿来思索生命的突然消失,就更加耐人寻味。


2

贺绍俊简历:

贺绍俊,男,195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文艺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小说选刊》主编。

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从事当代小说研究和批评,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80年代曾与潘凯雄合作撰写理论批评文章,是当时“批评双打”的重要合作者之一,两人合写的文章结集为《批评双打——八十年代文学现场》出版。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主要著作有《当代文学新空间》《文学的尊严》《建设性姿态下的精神重建》《重构宏大叙述》(《中国当代文学图志》《铁凝评传》《文学批评学》《还在文化荆棘地》《鲁迅与读书》《伊甸园的困惑——文学中的性爱描写》等。主编有“跨世纪地域文学研究丛书”等。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等报刊上发表论文数百篇。

其学术著作和文章曾获过鲁迅文学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学术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冰心文学奖等奖项。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