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在刚察看雪、听风

在刚察看雪、听风

——浅析原上草诗作《刚察:4月14日》

 

作者:史映红

 

一个人一生能遇到多少老师?又能遇到多少朋友同学?随着四季更迭和岁月流逝,遇到的这些当时觉得很重要的人,又能陪你走多久、多远?当下,通讯技术非常发达,一部手机在手,QQ好友,微信朋友,电话联系人等,谁没有几百上千人?但突然遇到紧急情况,遇到需要及时快速并能毫无条件地给予我们帮助,你首先想到谁,联系谁?成功率或者说把握性到底有多大?这是一个现实而残酷的问题。我的意思是一个能长期关怀、帮助和提携你的人,恭喜你,他就是你生命中的贵人,是你一生的知己,一定要珍惜。

在我文学评论创作,确切说诗歌评论写作中,有一位老师,或者说兄长,对我帮助是巨大的,他就是著名诗人、作家、书法家原上草;大约十年前的偶然相识,他的关怀像太阳般照亮和温暖着我,多次给我宝贵的建议和鼓励,在建议的时候,谦和的他又是那么讲究方式方法,平和、含蓄、耐心;他不少新作第一时间就到了我的案头。前几天粗略统计了一下:我一无是处的文字在他主编的《金银滩文学》《西部诗报》刊发了约十三万字;收入评论集《镜像——原上草文学评论集》《内心的向度》等约五万字。

绝不敢说自己文字有过人之处,而是他对文学跋涉者的扶携,是对文字朝圣者的关爱,是对远离文学“权贵”“大咖”“高人”、并对他们不屑一顾、耻于献媚者的同情。这一点我们倒很相似,记得他在《原上草诗选》后记《独自行走在这条荒蛮的小路上》说过:“我是个不想在诗坛上混点名声的人,我只想尊重我在每个阶段留下的这些文字,它是我对世界的感悟和看法。只想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也不想在文坛大动干戈,人为地求得另一些自以为是的人的吹捧和认可,我不想劳命伤财,送他们红包,买几个肤浅的文字。我仍将独自走在这条荒蛮的小路上,听那些沿途的事物美丽的清唱和疼痛的呻吟”。

来品析原上草的诗《刚察:4月14日》第一节:“转过一道山梁,刚察在轰鸣的罡风中,躲在沙柳丛中/这个传说中断骨取髓的族群,仍以游牧为生/羊群的眼泪,遗落于沙尘”,刚察是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犹记得我2016年春季前往海北拜访原上草时,遇到过“刚察”的路标,后来因为机缘,刚察也有了朋友,那就是诗人、书法家黑子。这一节是写青藏高原的初夏,即便已是初夏,但高原大雪依然猛烈,风是“罡风”,是“轰鸣的”,铺天盖地的,鬼哭狼嚎的,也是遮天蔽日的。“羊群的眼泪,遗落于沙尘”,品析到此,不少人应该与我一样,悲悯悲壮悲凉之情,怜惜体恤恻隐之情一股脑涌于心头;是的,我们每天闪现于眼前的是车浪汹涌、高楼林立,是高铁飞机风驰电掣、追风赶月,是霓虹灯色彩斑斓、光怪陆离,是公园莺歌燕舞、游人如织,是新闻粉饰太平、歌舞升平。其实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人们生存条件是严酷严峻严苛的,他们生活水平依然艰辛艰难艰苦,这些地区,“羊群的眼泪”常常“遗落于沙尘”;很多老百姓的“眼泪”,同样“遗落于沙尘”。

第二节,在青藏高原的“罡风”里,个体是渺小的,牛羊、帐篷、村镇、草原,甚至不远处的青海湖也是渺小的;都“被一阵漫天的风雪尖叫着围拢”,让你难以睁眼,让你几乎窒息,让你站立不稳,让你无法摆脱。“它在倾诉谁的痛苦?它在拷问谁的灵魂”?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对诸多社会现象的深切思悟,是对复杂人性的反思;是对我们周围总也挥之不去的坑蒙拐骗者、索求无度者良心的追问,是总与我们如影随形的阴险与邪恶、狠毒与凶残者良知的追问。

“一个满脸乌黑的拉煤司机,在墙角忽闪着雪白的眼仁”,明末思想家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言:“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清朝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里也言:“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原上草形象而逼真的写一位普通劳动者的外表形象,再衬托其生活现状,进而对他生存困境和处境艰难表达深深的同情和怜悯,是啊,这些人脏乱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衣衫褴褛;但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及至时代巨轮的缓缓向前却离不开他们,他们劳作的姿势是优美的,他们每一滴汗水是瑰丽的,他们内心是清澈透亮的,他们微薄的收入是无比干净的。

“訇訇訇的罡风”还在继续,酷寒季节的草场之上,残雪或厚或薄,依然有稀稀拉拉的牛羊觅食;帐篷内外,村落小镇,行人比平时少一些,却在瑟瑟发抖中、哆哆嗦嗦中为生计奔波。“我听见隔壁一个女人要死要活的叫声”,真善美与假恶丑犬牙交错,正义与邪恶相互角力,奉献与索取、忠诚与背叛、付出与贪婪依然我行我素;以前是,当下是,未来依然是,这就是存在,存在亦是生活,因为生活一直在继续。

原上草的诗有细微的观察,有逼真的描摹,有深刻的刨析,也有对现实存在的商榷与磋议,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溢涌、飘逸和弥散着的,是诗人的善良与正义。

 

刚察:4月14日

 

作者:原上草

 

转过一道山梁,刚察在轰鸣的罡风中,躲在沙柳丛中

这个传说中断骨取髓的族群,仍以游牧为生

羊群的眼泪,遗落于沙尘

 

正午的刚察,被一阵漫天的风雪尖叫着围拢

我在街的拐弯处被疯狂相拥

它在倾诉谁的痛苦?它在拷问谁的灵魂?

一个满脸乌黑的拉煤司机,在墙角忽闪着雪白的眼仁

 

深夜,在訇訇訇的罡风中

我听见隔壁一个女人要死要活的叫声

 

作者简介:

原上草,本名赵元文,男。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协主席团委员。出版诗集《苦旅》《青藏诗旅》《原上草诗选》,评论集《镜像》《挣脱与回归》(主编),文艺随笔集《精神的光焰一一鲁院笔记》等著作10余部。在《人民日报》《文艺报》《诗刊》《民族文学》《诗选刊》等刊发表作品。系青海省《金银滩文学》原主编、《西部诗报》诗刊总编、主编。

 

史映红:男,70后,甘肃省庄浪县人,笔名桑雪,藏族名岗日罗布;在西藏部队服役21年;曾在《文艺报》《诗刊》《解放军报》《青年文学》等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出版诗集《西藏,西藏》等4部,传记文学《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等,评论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19届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