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家李宝堂诗作读后评
作者/池征遥
牛庆国,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甘肃日报高级编辑,出版多部诗集。日前他的诗集《哦,黄河》出版发行了,在文坛产生较大影响。李宝堂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甘肃日报社原社长,与牛庆国先生共事多年,闻之欣喜万分,赋诗志贺,诗文如下。
牛庆国看上去很木讷
寡言少语
很难想像他是一个
诗人
后来我明白了
他是舍不得说话
因为他说出的话
很可能就是诗
他要最大限度把所有的话
都留在诗里
牛庆国不善交际
平日里很少接触什么人
整天坐在办公室看稿子
后来我理解了
他是舍不得时间
他要把他的时间
都用来写诗
牛庆国也很少关心身外的事
很少说张三
从不谈李四
后来我知道了
他是不想操別人的心
他最想了解的是自己
他要用他的诗
写他自己
牛庆国爱黄河
住在黄河穿城而过的兰州
常从白银路跑到金城关
像个笩子客一样吼着:
哦!黄河
后来我读过了
还真找到不少
金子一样的诗句
牛庆国写得最多的地方是杏儿岔
好像还有个叫杏花的姑娘
不知道是不是初恋情人
后来我也清楚了
牛庆国确实爱杏儿岔
爱他家乡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
爱那里的一草一木一星半点的灯火
爱那里的父老长辈和乡里乡亲
包括家里那头只知道干活
连水都喝不上的驴
至于杏花姑娘
我想应该是个小秘密
只有庆国自己知道了
李宝堂先生是我进入文学殿堂的老领导、引路人。他每作都是大手笔,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看到李宝堂先生发来的诗评,我亦同喜,读后随感而发作了如下点评。现综合以上,转此与广大读者共飨。我的诗评如下:
这首诗作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诗人牛庆国的独特形象和生活态度。
一、立意深刻,情感真挚。诗作通过描述牛庆国的外在表现和生活细节,深入挖掘了他的内心世界和诗歌创作的源泉。这种立意方式既体现了对诗人的尊重,也展示了对其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作中流露出的对诗人的敬意和赞赏之情,也让人感受到作者真挚的情感。
二、形象鲜明,生动传神。诗作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绘,将牛庆国这个木讷寡言、不善交际、深爱家乡的诗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形象鲜明的描绘不仅让读者对诗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诗作增添了艺术魅力。
三、语言质朴,富有韵味。诗作在语言表达上采用了质朴自然的方式,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修饰,但却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诗作中的一些句子还巧妙地运用了押韵和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作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富有韵味。
四、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诗作在结构上采用了紧凑而有序的布局方式,通过几个不同的方面来展现牛庆国的形象和生活态度。每个部分之间过渡自然,层次分明,使得整首诗作条理清晰,易于理解和欣赏。
五、启示深刻,引人深思。通过这首诗作,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牛庆国作为诗人的独特之处和生活态度,还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深刻的启示。例如,如何珍惜时间、如何保持内心的纯净、如何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等等。这些启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这首诗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作品,它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独特的诗人形象,展现了其深沉而真挚的情感世界。
[作者简介] 池征遥,笔名水也,中管院终身研究员,作家网签约作家,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临池翰章》文刊总编,入编中国名人录和世界华人专家名典。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