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遗落之石,草原之魂

遗落之石,草原之魂

——评张瑞芳诗歌《遗落的石头》

 

作者:邢云(内蒙古)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贺兰草原上那些遗落的石头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与深刻意义。

 

诗的开篇,大小不一的戈壁石在雨期的包裹中开出各色的花,这种奇特的景象瞬间抓住了读者的视线。石头的坚挺与草芽的柔嫩相互映衬,点缀着空寂的广袤草原,成就了独特的石园。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凸显出自然中刚与柔的和谐共生。

 

“秋天的雨,淋漓出新鲜的烟火/新的苔藓长在了季节的反面”,此句充满了诗意的张力。秋雨带来的不仅是清新的气息,更是一种对季节的反转和思考。苔藓在季节的反面生长,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与遗落的石头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只有这些石头在这样的境遇/与草尖贴近,与戈壁共生/它们流失在草原,在等待下个季节的跳跃”,石头与草原、戈壁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它们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和坚守。它们在等待下一个季节的跳跃,暗示着希望与未来,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诗的后半部分,“微凉的风摇曳着,一直往里走/葱郁还在,青草也绿,远山旖旎”,描绘出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尽管稍微来晚了一季,但戈壁原本想要的样子依然存在。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站在季节的尽头,醒了遗落的梦”,作为结尾,给人一种深沉的感慨。遗落的石头仿佛是一个个被遗忘的梦,在季节的尽头被唤醒,引发读者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遗落的石头为线索,通过对草原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顽强。诗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

 

附:

 

遗落的石头

 

张瑞芳(内蒙古)

 

贺兰草原印入眼帘的是一些大小不一的戈壁石,

在雨期的包裹中开出各色的花

它们的坚挺和草芽的柔嫩,点缀空寂

这一片广袤,成就了石园

 

远处、近处,

秋天的雨,淋漓出新鲜的烟火

新的苔藓长在了季节的反面

有的和过去重合,有的印记在侧边

 

只有这些

石头在这样的境遇与草尖贴近,

与戈壁共生它们流失在草原,

在等待下个季节的跳跃

草原的模样不那么清晰了

深刻的,是这一季

顺着山水冲刷和流落的那些石头

 

微凉的风摇曳着,一直往里走

葱郁还在,青草也绿,远山旖旎

一切都是戈壁原本想要的样子只是,

稍微来的晚了一季

站在季节的尽头,醒了遗落的梦

 

张瑞芳: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内蒙古诗词学会、阿拉善盟作家协会、阿拉善盟诗词学会会员,阿拉善左旗作家协会副主席,阿拉善文化文学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文学作品散见于报纸、杂志和网络。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